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科技(ID:qqtech),编译:金鹿,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从OpenAI在2022年底发布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来,其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迅速崭露头角,成为科技界的明星。OpenAI现已跻身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之列,而奥特曼本人也在大部分时间里,作为人工智能未来的代言人,频繁地穿梭于全球各地,与世界各国政要会面。那么,他是如何积累起如此巨大影响力的?
外媒近期上线《智启:OpenAI的崛起》(Foundering: The OpenAI Story)系列音频节目,详尽地探索了奥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如何在这场构建领先人工智能技术的激烈竞赛中脱颖而出。同时,节目也触及了人工智能技术可能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以及一场几乎颠覆一切的“宫斗”,这场“宫斗”曾让奥特曼陷入绝境,但他最终再次站了起来。
在这些节目中,外媒采访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领军人物,试图解读炒作背后的真相,并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究竟是改善人类生活的工具,还是潜在的毁灭者。但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奥特曼的故事,他是这一切的核心。我们与奥特曼的朋友、家人和合作伙伴进行了交谈,试图揭开他的神秘面纱,探究他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
本期为第五集。2023年秋季,正当奥特曼站在成功的巅峰,并向世界推广人工智能的无限潜能时,OpenAI董事会的成员们却在幕后对他展开了“背刺”。他们质疑奥特曼的诚信,指控他撒谎,让董事会难以确保OpenAI的工作是否真正为全人类谋福祉。去年11月,这场信任危机达到了顶峰,奥特曼被董事会解除了首席执行官的职务。然而,经过五天激烈而紧张的内部纷争,奥特曼最终又重返岗位。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将深入剖析这场“逼宫”大戏,我们将详细揭示奥特曼如何被自己的公司驱逐,以及之后一连串的混乱和纷争。这是一场持续五天、充满紧张与刺激的董事会内斗大戏,充满了震惊、背叛和午夜谈判。尽管你可能对OpenAI的这场政变已有耳闻,但我们将带你探索幕后真相,揭示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思考这场事件对奥特曼个人形象的真正影响。本集节目还将深入探讨一个核心问题:当奥特曼发表言论时,我们还能否对其保持信任?
以下为节目文字内容:
一、一篇论文引爆内部危机
在2023年秋天,奥特曼的影响力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及其研究团队不仅成功征服了技术的新前沿,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回报。面对挑战他权威的力量,哪怕如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奥特曼也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地位。然而,这看似稳固的统治背后,实则隐藏着复杂的权力游戏。奥特曼看似坐上了王座,但实际上,一个强大而神秘的董事会始终在幕后监督着他。这个董事会有权在必要时解雇他,甚至还可解散整个公司。
在这个六人董事会中,有一位名叫海伦·托纳(Helen Toner)的女性研究员,她专注于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托纳曾说过:“人工智能已无处不在,我们不能仅仅坐观其变。”2023年10月,托纳与人合著了一篇论文,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各大公司进行了点评。作为资深研究员,托纳的论文产量颇丰,但这篇论文却因其对OpenAI的微妙评价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论文的结尾部分,托纳对比了OpenAI与其竞争对手Anthropic,后者正是由前OpenAI员工创建的竞争公司,因此这一话题颇具敏感性。在论文中,托纳的论述倾向于认为Anthropic在安全性方面更胜一筹,并以ChatGPT为例与Anthropic进行了对比。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解读为对Anthropic的推崇。
尽管托纳的论文对OpenAI和Anthropic的评论相对温和,但奥特曼却对此深感不满。据悉,他开始私下与董事会成员逐一接触,寻求他们的支持,以投票的方式将托纳逐出董事会。他常常向某位董事会成员透露:“已经有人支持我的立场。”然而,这种说法并非总是属实。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有一次奥特曼声称某位董事会成员明确表示托纳必须离开,而事实上,这位董事会成员是托纳的支持者。对此,托纳直言不讳地说:“奥特曼试图通过向其他董事会成员撒谎的方式将我赶出董事会。我们已经严肃地讨论过是否需要解雇他。多年来,我们四人一致认为,我们无法再相信奥特曼的言辞。”
这一指控是托纳于TED AI演讲上首次公开提出的,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六个月。这是她首次公开且明确地指责奥特曼的撒谎行为。她表示,董事会已经看穿了奥特曼的策略,并采取了果断的行动。当我们向OpenAI的发言人求证奥特曼被指控的私下沟通时,他们表示这些说法与奥特曼对这些对话的回忆大相径庭,并拒绝回答我们关于此事件的一系列问题。
根据过往的采访记录,奥特曼曾试图操纵董事会成员将托纳排除在外,但董事会成员感受到被操纵的压力,发现不同的人对他们传达了不同的信息。最终,董事会并未开除托纳,而是决定将奥特曼解职。托纳的论文事件并非孤立,而是奥特曼一贯行为模式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董事会成员对他的信任逐渐瓦解。
在采访中,托纳揭露了奥特曼扭曲事实、隐瞒真相甚至公然撒谎的习惯,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董事会履行其维护OpenAI使命、确保先进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的职责。面对这样的局面,董事会成员开始特别关注奥特曼的行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奥特曼的创业伙伴、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凯弗(Ilya Sutskever)也站了出来,作为重要的董事会成员,他在背后积极推动了对奥特曼的行动。苏茨凯弗从OpenAI的初创阶段就参与其中,是推动其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马斯克在谈及OpenAI的成立时,也特意提到了苏茨凯弗的贡献。他说:“我是OpenAI成立的主要支持者,在招募关键科学家和工程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苏茨凯弗。”
最终,苏茨凯弗决定加入OpenAI,而他的加盟是OpenAI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当苏茨凯弗与托纳以及另外两名董事会成员深入交谈后,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秘密计划,决心将奥特曼从权力的宝座上拉下,以维护OpenAI的长远利益和人类的福祉。
二、不重金钱、更爱名声和权力
奥特曼一直强调自己可以被解雇的重要性。例如,在2019年的全体会议上,他向员工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知名风险投资家里德·霍夫曼(Reed Hoffman)刚刚加入OpenAI董事会,奥特曼邀请他上台发言。霍夫曼回忆道:“他(奥特曼)突然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你会怎么做?’我回答说:‘我之前从未在全体员工面前被CEO这样问过。我当时的想法是,我会帮助他,因为我会确保他以正确的方式完成工作。’但我心里其实在暗想:‘奥特曼,你为何如此直截了当地提出这个问题?’他随后进一步追问:‘如果我真的没有履行好职责,你会怎么做?’我回答说:‘我会解雇你,并寻找新的 CEO。’他听后表示赞同,并说:‘太好了。’我当时想,一个 CEO竟然在全体员工面前询问自己是否会被解雇,真是够奇葩。”
这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愿意被问责、随时可被解雇的 CEO,展现出了极高的原则性。这使得奥特曼在2023年的媒体活动中格外引人注目。在ChatGPT取得成功之后,奥特曼不仅向员工,更是向全世界宣扬了这种可被解雇的理念,并强调这是值得赞扬的事情。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服务于董事会,愿意接受传统的监管,并认同董事会可以随时替换他。在某次媒体会议上,他更是直言不讳地说:“董事会可以解雇我,我认为这是必要的。” 他的话语透露出一种难得的谦逊。
将这一点纳入自己的品牌宣传,奥特曼旨在传达OpenAI的独特性,以及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CEO。奥特曼还以另一种方式表明了自己的良好意图,即在OpenAI中不持有任何股权。这在创业圈中实属罕见,因为大部分创始人都会紧握着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如果公司价值飙升,那意味着创始人会变得富有。但奥特曼选择不这样做,因为OpenAI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有着特殊的规定,他当时并未接受任何股权。
然而,问题在于,尽管奥特曼已经通过其他创业投资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亿万富翁,他却经常强调自己在OpenAI中没有股权,声称自己不是为了金钱而创办公司的。这似乎是他试图降低自身威胁性的一种策略,通过展现自己的无欲无求来赢得公众的信任。公平地说,他在这一点上的态度确实显得相当真诚。他坦然承认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财富,并且在离开OpenAI后还可能赚取更多。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金钱之外的其他动机。即使奥特曼不是由金钱驱动,他仍可能对OpenAI所带来的权力、名声和影响力怀有渴望。
三、春风正得意时受挫,“逼宫”大戏反转
2023年11月,奥特曼正处于事业的巅峰,OpenAI估值高达860亿美元,刚刚成功举办了首届开发者日。当月晚些时候,他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国际会议上发言,与全球大人物齐聚旧金山。演讲结束后,他匆匆赶往奥克兰的“火人节”营地,那里汇聚了一群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对于那些渴望探究其背后原理、并愿成为这个社区一员的人来说,我相信在海量机器生成的艺术中,对人类连接的渴望将会上升而非下降。”他向艺术家们保证,人工智能将为他们带来巨大的益处。
同样在那个晚上,奥特曼收到了来自苏茨凯弗的短信,邀请他第二天中午进行一次会议。奥特曼欣然同意,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处。随后,他飞往拉斯维加斯,期待在那个周末观看F1赛车比赛。奥特曼非常喜欢赛车,他本人拥有两辆迈凯伦。周五中午,他点击了一个Google Meet(电话会议)链接,出现在屏幕前的是OpenAI的四位董事会成员,包括苏茨凯弗和托纳。尽管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OpenAI的总裁和奥特曼的联合创始人兼最亲密的盟友缺席,但董事会已经手握六票中的四票,足以做出任何决定。
苏茨凯弗直接宣布:“奥特曼,你被解雇了。”这个消息对在场的每个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包括奥特曼本人。这次会议异常简短,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紧接着,苏茨凯弗在12点19分向布罗克曼发送了一条短信,邀请他立即加入会议。布罗克曼也点击了链接,得知了自己被董事会除名的消息,同时得知奥特曼已被解雇。OpenAI迅速采取行动,发布了一篇博客文章,称在审查后,董事会决定解雇奥特曼,原因是他与董事会的沟通“并非总是保持坦诚”,并补充说,董事会不再相信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
当时,外媒记者雷切尔·梅茨(Rachel Mets)报道称:“最初,我对于发生的一切感到困惑,直到几秒钟后才如梦初醒。现在,我们必须回溯到一则刚刚传来的重磅新闻——奥特曼即将离开OpenAI。”如今,随着更多细节浮出水面,我们得以窥见这起事件的深层内幕。
据知情人透露,这次解雇并非奥特曼的自愿选择。我的同事希琳(Shireen)回忆道:“这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次震撼人心的商业科技新闻事件。这起事件充满戏剧性,而其中最为惊人的是,苏茨凯弗似乎成为了这场“宫斗”的幕后推手。是的,我是说苏茨凯弗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就像是凯撒大帝的背叛者,这是一次严重的背叛。这位曾经与奥特曼、布罗克曼并肩作战的伙伴,在他们事业的高峰期,本应是一个团结的团队。然而,从外部看来,这却是一场成功合作伙伴关系的瓦解。”
关于苏茨凯弗的动机,我们无从知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不难想象这一事件的严重性。整个董事会秘密策划此事,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奥特曼得知,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他们甚至直到最后关头才通知微软,然后才告知奥特曼本人。他们选择了突如其来的袭击方式,犹如议院中的一场刺杀。苏茨凯弗甚至背叛了布罗克曼,后者是奥特曼的坚定盟友,因此董事会将他排除在计划之外,并从董事会中将他除名。对于苏茨凯弗来说,这样的决定必然充满了挣扎。
苏茨凯弗和布罗克曼在OpenAI的早期阶段曾是亲密无间的伙伴,共同掌控着公司的命运。布罗克曼负责处理业务,而苏茨凯弗则怀揣着他们的共同研究梦想。值得一提的是,苏茨凯弗曾是布罗克曼婚礼的证婚人,但如今,这段关系在那篇博客文章发布后瞬间破裂。布罗克曼在社交媒体上表明立场,他将与奥特曼共进退,决定辞去在OpenAI的职务。随后,董事会宣布OpenAI执行董事、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将暂时担任CEO一职。周五下午至深夜,记者们纷纷打电话、发短信、与消息来源交谈,试图揭开这一事件的真相。雷切尔和希琳也再次陷入混乱,他们努力探究OpenAI董事会为何称奥特曼撒谎,以及他究竟撒了什么谎。
董事会的声明简短且措辞隐晦,为外界留下了充足的遐想空间。人们纷纷对备忘录中的“并非始终坦诚”这句话产生浓厚兴趣。董事会似乎在暗示奥特曼一直在撒谎,但对于具体的细节却避而不谈,含糊其辞。这不仅引起了记者们的广泛关注,连一位名叫杰弗里·欧文(Jeffrey Irving)的前OpenAI员工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他声称尽管奥特曼对他个人态度友好,但他在不同场合下都对他撒过谎。欧文还指出,奥特曼对他所认识的其他人也进行了欺骗和操纵。然而,当被要求提供更多细节或澄清时,欧文却选择了沉默。
互联网,尤其是推特上,充斥着关于奥特曼被解雇原因的种种猜测和理论,许多完全基于臆测。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苏茨凯弗是否在内部接触到了某种先进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并因此感到惊恐,从而想要按下终止键?这一问题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门话题,人们纷纷猜测苏茨凯弗究竟看到了什么。当整个周末都沉浸在这种猜测与混乱中时,周五,奥特曼和布罗克曼原本计划收拾行囊,准备开启新的征程,而OpenAI的董事会成员们则忙于寻找一位能够接替的永久CEO。
然而,到了周六,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投资者和员工开始施加压力,要求剩下的董事会成员撤销之前的决定,并重新任命奥特曼为掌舵人。这一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记者回顾起当时的场景时表示:“回想起OpenAI的这段经历,它几乎占据了所有新闻的头条。人们迫切地想要知道,我所在位置五公里范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有的记者说:“我周日亲自来到了OpenAI的办公室外,与其他几位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记者一同等待,试图获取关于奥特曼是否会回归的最新消息。据说奥特曼正在办公室内谈判回归的可能性,于是我来到那里,就像是在外面闲逛一样,期待着能够看到他走出来或离开,那种心情简直就像是在等待新教皇的任命一样。”
周日之夜,局势持续演变,混乱依旧,一如过去数日所展现的态势。各种报道如潮水般涌现:“投资者推动的宫变,促成奥特曼的回归。”、“时间快转至今日,最新消息是,在一场‘抢椅子’游戏后,微软宣布奥特曼及其联合创始人布罗克曼将加入其阵营。”这一宣布紧随硅谷疯狂周末的余波,正是奥特曼在周五被解雇后的连锁反应。此外,微软不仅计划雇佣奥特曼和布罗克曼,还表示愿意接纳任何有意离开OpenAI加入他们的员工。
与此同时,尽管谈判正在就奥特曼可能的回归进行,OpenAI董事会依旧坚守其立场。周日稍晚,董事会发布新公告,任命埃米特·谢尔(Emmett Shear)为OpenAI的临时CEO。谢尔是Twitch的联合创始人,其被选中担任此职务背后有着几重有趣的原因。他与奥特曼在大约20年前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曾是YC创始团队中的一员。谢尔曾公开表达过对人工智能失控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的担忧。在Logan Bartlett的播客节目中,谢尔的声音中透露出自信和恐惧的混合语调。他在2023年谈及超级人工智能时表示:“这种智能本质上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因为智力即力量。人类作为地球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生命形式,几乎完全是因为我们比其他生物更为聪明。这就像是一颗能毁灭宇宙的炸弹,这不是未来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当下就刻不容缓的重大议题。”
四、苏茨凯弗动机至今成谜
在这场纷争中,参与投票决定解雇奥特曼的四名董事会成员之一的苏茨凯弗,其所处境况尤为紧张。作为OpenAI内部唯一的董事会成员,他与其他员工并肩工作,因此比董事会上的任何人都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这一决定所带来的影响。有报道称,在公司内部,员工们对苏茨凯弗的动机感到困惑。他们纷纷表示不解,比如“苏茨凯弗为何要这么做?”如果他有正当的理由,为何不出来解释呢?苏茨凯弗曾是OpenAI中备受瞩目、广受欢迎的人物。然而,突然间,员工们开始质疑他的真实身份,疑惑“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何要背叛奥特曼?为何要如此损害我们的公司?为何要让我们陷入这样的境地?”如今,OpenAI的员工们感到困惑和愤怒,他们对董事会,包括苏茨凯弗在内,迅速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周日,苏茨凯弗召集OpenAI员工进行全体员工大会,然而响应者寥寥,仅有几人到场。显然,他并未获得公司内部的支持,员工们对他的做法感到愤怒。这一切无疑向那些迫使奥特曼下台的董事会成员表明,员工的忠诚度远超他们的想象。他们可能不经意间在公司内部引发了全面的反抗,而苏茨凯弗本人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据报道,那个周日晚上,布罗克曼的妻子安娜(Anna)在OpenAI的大堂中与苏茨凯弗进行了一次对话。她含泪恳求苏茨凯弗重新考虑,改变决定,让奥特曼回归。大约在周一凌晨1点半左右,一群对OpenAI感到不满的员工起草了一封致董事会的公开信。信中指出,董事会解雇奥特曼且未给予充分解释的行为已显示出他们无法胜任领导这家公司的重任。
次日清晨,我醒来时发现已有众多OpenAI员工在签署这份请愿书,他们表示如果奥特曼不回归,他们将选择离开公司。这一趋势迅速蔓延,最终有近800名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签名支持。人们纷纷表示“没有人的OpenAI什么都不是”,这一口号如同病毒般迅速传播,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奥特曼和布罗克曼也开始用爱心表情符号回复这些推文,这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忠诚展示。与此同时,OpenAI的投资者们也在努力促使奥特曼回归。然而,员工们威胁要进行大规模反抗,称如果董事会不辞职,他们将追随奥特曼转投微软。
在这场风波中,除了表达支持和忠诚以及用爱心表情符号外,微软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金钱。就在逼宫事件前不久,OpenAI为员工组织了一场股票出售活动,让员工们有机会套现部分股权。然而,随着这场混乱的爆发,这场销售活动变得岌岌可危,涉及巨额资金。这原本可能造就一批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的新贵,但如今公司的未来却悬而未决。一些投资者表示,如果奥特曼不回归,他们可能会暂停执行要约收购。这意味着那些原本想用这笔资金购买房产或实现提前退休梦想的员工们,计划可能都要泡汤。因此,签署这份请愿书成为了一个强烈的经济激励。你可以想象,当95%的同事都签名支持时,你将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去加入他们的行列。
请愿书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上面竟然包括了苏茨凯弗的名字。到周一早上,他的态度已发生转变。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我深感后悔参与了董事会的决定。我从未有意伤害OpenAI,我将竭尽所能推动公司再凝聚。”也许是被公司全体员工对奥特曼的坚定支持所打动,也许是他意识到自己的立场已不稳固,苏茨凯弗最终选择了屈服。
希琳对此事的看法是:“试想,如果你是苏茨凯弗,同样会感受到来自同事和业界同仁的巨大压力。想象一下,众人对你的嘲笑和质疑,质问你为何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并质疑新领导层的价值。因此,站在苏茨凯弗的角度,他自然会反思自己的下一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会在短短几天内彻底改变立场,态度180度大转弯,这也说得通。”随着苏茨凯弗重新站队奥特曼,几乎所有员工共同签署了那份请愿书,标志着企图解雇奥特曼的努力彻底失败。剩余的董事会成员意识到败局已定,于是放弃了最初摆脱奥特曼的企图,转而寻求妥协,比如让他暂时离开董事会,等待对他的行为调查完成。
周一和周二成了忙碌的谈判日,焦点在于如何在极短时间内让奥特曼重新回归。奥特曼历经波折后,终于再次回到了核心领导位置。如今,谈判的重点已不再是是否接纳奥特曼回归,而是如何满足他的条件。突然之间,这个曾试图策动“宫斗”的董事会似乎失去了所有筹码,而奥特曼则似乎掌握了所有的主动。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达成一个他能够接受的和解方案。
到了周二晚上,双方达成了共识,董事会将进行重组。托纳和另一位曾投票反对奥特曼的董事会成员被解职,苏茨凯弗也离开了董事会,但他仍留在OpenAI工作。OpenAI将开始寻找新的董事会成员。最关键的是,奥特曼重新担任了CEO的职务,布罗克曼也回归了。为了庆祝这一刻,布罗克曼发布了一条帖子,配文是一张他和一群员工的自拍照,他们笑容满面,有些人还做出了和平的手势。他写道:“我们回来了。”这句话完美地概括了他们此刻的心情。他们欣喜若狂,仿佛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派对。这无疑是一场完全的胜利。当晚,他们发布了一份公司内部的备忘录,通知所有员工前往办公室参加庆祝派对。
这简直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逆转。在短短五天内,奥特曼从被围攻的境地重新回到CEO的宝座,他的敌人被驱逐,还有一支愿意为他放弃工作的忠诚员工队伍。在这个版本中,奥特曼就如同从死亡中复活的凯撒,他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而且在我看来,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因为他不仅拥有自己精心挑选的新董事会,还有整个公司的支持,以及这种他随时可以动用的隐性筹码——无论是微软提供的职位,还是那些愿意跟随他离开并创立自己公司的员工。因此,我想说,任何试图挑战这位“国王”的人,最好确保自己的行动万无一失,否则,他们将会立即面对奥特曼的强势反击。经过五个充满戏剧性和紧张刺激的日子后,奥特曼成功地回到了他的位置。那一周的周二晚上,当感恩节即将到来之际,OpenAI的员工们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享受这个来之不易的假期了。
当那一周的工作告一段落,人们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时,一个谜团仍悬而未解:为何苏茨凯弗和其他人会觉得解雇奥特曼是必要之举?这一疑问,无论是奥特曼还是OpenAI,都未曾以公开透明的方式给出答案。作为让奥特曼回归的协议的一部分,OpenAI决定聘请一家律师事务所对解雇事件进行外部调查。尽管OpenAI不必公开调查细节,他们也选择了保持沉默。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们仅简要概述了特别委员会的建议,并重申了董事会对奥特曼和布罗克曼的信任。但这份声明并不详尽,作为记者,我们未能窥见调查的完整内容。发布会的时间也相当短暂,当轮到奥特曼发言时,他的语气显得尤为谦逊。他向托纳表达了半心半意的歉意,但这道歉几乎被淹没在更广泛的讨论中。他说道:“我认为,在处理前董事会成员公开行动时,我本可以采取更为优雅和体贴的方式。对此我深感抱歉,希望当时我能以不同的方式应对。我们将从中吸取教训,渴望向前看,携手共进。”
随着调查的悄然落幕,被解职的两位董事会成员托纳和塔莎·麦考利(Tasha McCauley)发表了一份声明,其中部分内容是:“正如我们向调查人员所述,欺骗、操纵和抵制彻底监督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这句话虽措辞谨慎,但对我而言,其含义已十分明确——他们暗示了欺骗和操纵在解雇奥特曼的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尘埃落定后,苏茨凯弗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我认为,我们仍未完全理解他为何会突然改变立场支持奥特曼。特别是考虑到他与奥特曼之间的深厚关系和紧密合作,这一点更是令人费解。为何他会质疑一个他看似关系紧密的人的品格?
在逼宫事件半年后,苏茨凯弗于5月离开了OpenAI。这六个月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段煎熬的时光,他虽仍是公司员工,但鲜少出现在办公室和公众视野中。每当记者试图联系他时,总是被转至他的律师处,而他的律师也几乎从未对外发表过任何声明。这一情况甚至引发了公众的猜测和玩笑,连奥特曼本人也在播客中以此打趣。今年3月,知名博主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eedman)在专访中向奥特曼问及苏茨凯弗的近况:“能否透露一下苏茨凯弗的情况?他是否被关在某个秘密的核设施里?或者是非秘密的核设施?”面对这样的提问,奥特曼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在视频中,奥特曼的声音中似乎带着一丝笑意,显然是在回避这个问题。他强调这是苏茨凯弗的私事,他选择不予以评论。
在这一连串的风波中,苏茨凯弗无疑是受冲击最大的人物。这位杰出的科学家曾为OpenAI赢得了无数的信誉和竞争优势,他精准地预见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众多变革,这些预见直接推动了近期的技术飞跃。然而,当他试图推翻奥特曼时,却遭遇了失败,成为了公司内部的孤家寡人。这一切可能是源于他对人工智能安全性的执着追求。苏茨凯弗离职的消息一经公布,公司内部便出现了裂痕,他领导的团队也随之瓦解,他们原本致力于防止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五、托纳遭遇网络欺凌,被视为AI反派
董事会成员托纳在经历了奥特曼的排挤后,也承受了巨大的网络欺凌。人们将她视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反派,遭到了人工智能信徒们的谴责,认为她阻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马丁·什克雷利(Martin Shkreli)甚至将她和其他董事会成员称为“有史以来最令人厌恶的一群人”,这不禁令人感到讽刺,因为什克雷利本人常常被誉为“美国最遭人憎恨的人”。然而,我对托纳抱有一定的同情。我认为,她可能首先将自己视为学者,无论是在撰写论文时,还是在担任董事会成员期间,她都在努力对抗一个过于强势的CEO。
在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托纳终于在2024年5月接受了《泰德AI秀》的采访。在谈及奥特曼时,她显得既坦率又自信。她表示:“我认为,人们对于与奥特曼对抗的恐惧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那些曾经因批评他而遭受报复的人,深知这种恐惧的根源。因此,对于那些有过可怕经历的人来说,站出来发声是极其困难的。他们担心,如果奥特曼依然掌权,他们的生活将会变得何等悲惨。”而事实上,奥特曼确实继续留在了权力的中心。与此同时,他也迅速恢复了工作状态,重新开始接受媒体采访。
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奥特曼发表了讲话,而这距离那场传奇事件仅仅过去了几个月。我的同事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向他提出了一个众人关心的问题:“我记得去年6月,曾被问及凭什么我们应该信任你,你当时非常坦率地说,我们不应该信任你。你还说如果董事会想解雇你,他们就能这么做。然后,他们真的这么做了。你又是如何巧妙地策划了你的回归呢?”对此,奥特曼回答说:“实际上,我想告诉你一些事。那一切对我来说都太过疯狂,我感到困惑和措手不及,但这就是现实。我立刻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行动。直到第二天早上,一些董事会成员打电话给我,我才真正开始考虑回归的可能性。他们问我是否愿意回来,是否愿意谈谈这件事。但就像现在董事会掌握着所有的权力一样。”当斯通提醒他,在被解雇前他曾表示董事会应该能够解雇他时,奥特曼并未露出任何笑容。他回应说,是董事会主动邀请他回来的,他们掌握着所有的权力,而非他本人。
在采访中,OpenAI高管安娜·曼朱(Anna Manju)插话道:“外界有很多猜测,认为这背后有其他力量在操纵,但我认为这并不准确。事实上,OpenAI的员工渴望这一结果,他们相信奥特曼的回归是明智的选择。”接着,奥特曼也补充说:“我认为有一个能够解雇我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个机制必须建立在问责制的基础上。这次事件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他重申了他一直以来的观点,即他的可解雇性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强调了董事会需要正确行事的重要性,而这次他们并未做到。他显然在批评董事会的决策过程。
里德·霍夫曼(Reed Hoffman)对奥特曼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董事会应对这场闹剧负起责任。霍夫曼曾在OpenAI董事会任职多年,但在宫斗发生前的几个月选择离开。他评论道:“当四位董事会成员联手解雇奥特曼时,其中三人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董事会的任职经验,也不了解董事会治理的基本原则。他们的经验十分有限,以至于在有六位董事会成员的情况下,他们甚至没有邀请第五位成员布罗克曼,因为他们可能知道他会反对他们的决定。而在我看来,董事会的基本职责就是要包容不同声音,尽管有分歧,也应该开放讨论。”霍夫曼将他们描述为业余团队,但随后澄清,并非所有董事会成员都缺乏经验,只是他们并未在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董事会中任职过。我理解霍夫曼和奥特曼的立场,他们确实认为董事会的行为有失妥当,但我也看到了一种试图逃避责任的迹象。他们设计了一个制度,希望在这个制度中他们能够互相问责,但当真正需要承担责任时,他们却试图逃避。
六、终极野心:成为“世界之王”掌控未来
这一切听起来都很美好,关于建立一个充满仁慈的公司,既有点像非营利组织,又不完全是,董事会还有权力随时解雇CEO。但在实际操作中,它远比听起来要复杂和艰难。在深入研究和制作这个播客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关键点,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奥特曼。我发现他非常圆滑,尤其是在言辞上。有时,当他发表言论时,你很难确定他是否真心实意。例如,他曾明确表示支持董事会可以解雇自己,但当他真的被解雇时,那种坚定承诺就变得模糊了。再例如,奥特曼总是强调他的透明度。去年夏天,他在彭博社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你们都很了解我,我通常更喜欢在办公室工作,但在这个特殊时刻,我认为人们应该得到他们想要的问问题的时间。我正在努力出现并满足这一需求,但我认为他们应该得到更多这样的机会。”
奥特曼实际上将透明度视为一种道德标准,而非仅仅是个人喜好。鉴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他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他公开表示欢迎有人提问,但却坦言自己宁愿投入工作而非接受采访。他自称不太擅长公开演讲,甚至有些害羞,我认为这些情感中有部分是真实的。然而,他也足够精明,知道这样的自我表达有助于塑造一个不具威胁性的形象。这让我想起他始终使用小写字母发帖的习惯,显得如此亲切友好。去年,奥特曼曾表示,不回答问题是不合理的,并强调OpenAI和他个人都应接受严格的审查。然而,在最近的采访中,他似乎改变了立场。当被问及苏茨凯弗的去向时,他选择了回避。回想起达沃斯的那次对话,当布拉德问及安娜关于奥特曼被解雇的问题时,奥特曼突然插话打断了她。
布拉德问:“安娜,你在那次事件中给员工写了一封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我今天邀请你上台也是想问你,那五天你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决定站出来写那封信?”然而,不等安娜开口,奥特曼便抢答道:“如果安娜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她当然可以畅所欲言,但你真的认为我们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种琐事上,而不是讨论人工智能的未来吗?你真的想继续这场无意义的辩论吗?”这完美体现了奥特曼的应对策略:每当被问及他不愿或不能回答的问题时,他都会掌控谈话的节奏。他不仅回避问题,还试图将责任归咎于提问者,责备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注意到,当记者开始触及他个人关系的戏剧性、混乱的、可能损害他形象的方面时,他尤其倾向于使用这种斥责的策略。去年在彭博社的一次会议上,记者问及他与马斯克的关系,后者一直在公开场合批评奥特曼和OpenAI,抱怨他们变得封闭。记者问道:“我们显然已经看到你们和马斯克在公开场合和采访中互相攻击。”他立即予以否认,并声称大多数采访都应该集中在技术问题上。
由此看来,奥特曼却对我问题的隐含意图心知肚明。他倾向于认为,讨论技术和科学是崇高的,而涉及人际关系的议题则显得微不足道。记者坚持追问时,他再次重申:“我非常乐意深入这个话题,它确实是我们接下来可以重点探讨的最关键内容。”然而,在之前的录播采访中,当记者提出关于马斯克的类似问题时,他以同样的方式回避了问题。他表示:“我认为这并不是OpenAI当前最关注的百项事务之一,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显然,奥特曼倾向于只回答他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并试图通过暗示这些问题的无意义和不重要性来避免回答。
奥特曼之所以被OpenAI董事会解雇,据说是因为他不够坦率,尽管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确切知道他们所指的具体内容。但我们已经看到了他言行不一的多个例子。他承诺要实现透明化,并声称自己可以被解雇,然而在这两方面他都未能履行承诺。他公开讨论消除贫困,倡导无条件地向每个人提供基本收入,但却又对他的妹妹设置了财务援助的条件。就连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 Johansson)也曾抱怨过奥特曼的两面性。她透露,在2023年,奥特曼邀请她为ChatGPT配音,但她拒绝了,然而随后发布的人工智能助手的声音却酷似她,甚至让她的亲友都感到困惑。
OpenAI的一些承诺也开始变得模糊。这家公司最初以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出现,但许多批评者,尤其是马斯克,质疑它是否仍坚守这一初衷。理论上,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应该有权对CEO进行管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认为这符合组织的使命,还可以解散整个组织。然而,当这些董事会成员试图行使他们的权力时,他们自己却被解雇了。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奥特曼和OpenAI正在做出越来越多、影响深远的承诺,并期望我们能够信任他们的言辞。
与此同时,奥特曼的野心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担任OpenAI的掌门人外,他还曾考虑竞选加州州长。他还监督着与OpenAI紧密相关并支持其发展的其他项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奥特曼生态系统”。他正在进行普遍基本收入的研究,以防人工智能导致大规模失业。他还推出了Worldcoin加密货币项目,该项目通过扫描眼球来分配收入。此外,他还支持一家核聚变公司,旨在创造足够的能源来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他还在筹集巨额资金来制造驱动人工智能的芯片。了解奥特曼的人透露,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甚至想成为“世界之王”,接管整个世界。奥特曼曾经的导师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曾对一位记者说过:“我认为他的目标是掌控整个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科技(ID:qqtech),编译: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