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10-19 11:24

辱华、投诉、撤档,《好莱坞往事》变成华莱坞现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 : 坦克,头图来源:东方IC。


紧急撤档,终于再次“眷顾”了昆汀。


昨日下午,原定于10月25日在中国上映的电影《好莱坞往事》确定撤档。而根据外媒THR(好莱坞报道)独家消息,透露本片最大的撤档原因是电影中对李小龙形象有争议的刻画,因此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向电影局投诉,要求修改其父亲在电影中的形象。


而如果昆汀允许对影片进行修改,则允许进行二次公映。


不到半天,昆汀就在大洋彼岸明确表示拒绝删减《好莱坞往事》,因此由博纳影业参与联合出品,并负责内地协助推广的本片,可以说是正式结束了内地的商业征程。



一时间,消息震惊全网,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六年前《被解救的姜戈》紧急撤档事件。而李小龙“辱华”与李小龙女儿用“审查”武器举报对付电影的做法,也再次引发热议。


从2013到2019,昆汀两度撤档


此次强硬回怼的昆汀,其实并不是一直如此。


回到六年前的2013年年初,在当年奥斯卡上荣获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的《被解救的姜戈》被引进中国内地,这也是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第一次正式在中国内地上映。由于该片拥有较多的血腥暴力场面,因此,影迷也惊讶该片能够顺利过审。



现任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张苗,当时还是《姜戈》的出品发行方索尼哥伦比亚的中国区总监根据张苗的采访所说,昆汀亲自参与了该片内地公映版本的剪辑。“所谓血腥暴力这些只是为电影主题服务的手段,微调并不会影响电影本质,比如血液的颜色调得更暗一些,喷血的高度调低一点”、“昆汀知道如何去调整,而且必须是他自己剪辑,你可以给他建议,但必须是他动手。” 可以说,昆汀为了中国市场的顺利公映,可谓做出了不小的让步。


对于中国内地市场来说,引进片删减对于影片的票房以及口碑舆论表现一直会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由影片原导演/主创亲自参与重剪,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留影片的原有基调,减缓影迷受众的“不满”。2017年《摔跤吧!爸爸》内地公映140分钟版本,也是由阿米尔·汗亲自参与。


回到昆汀,《被解救的姜戈》原本内地定档4月11日公映,却突然在当天上午9点左右,全国各影院接到中影口头通知,《姜戈》因“技术原因”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放映。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因为“技术原因”而遭遇撤档待遇的影片。



一个月后的5月12日,影片经过重新剪辑在内地重新公映,然而影片上映首日仅有370万票房,最终累计票房1800万,惨淡收场。


为了中国市场,重新剪辑,最终迎来的却是如此下场。因此想要让昆汀做第二次自己影片的剪刀手,实属不易。此次昆汀霸气回怼,不仅仅是对中国市场的无奈,更多的是几个月以来对于片中“李小龙”的回应。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李小龙?


根据THR今年1月的报告,《好莱坞往事》背后资本,有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博纳影业。而根据外界猜测,早在去年下半年,博纳影业就开始营运《好莱坞往事》的内地公映计划。因此不惜拿出了当时正在拍摄的《烈火英雄》的部分份额,与索尼进行交换。因此作为联合出品方,索尼也从暑期档票房大爆17亿的《烈火英雄》分到了一杯羹。



这也促成了博纳与索尼达成的深度合作——博纳负责《好莱坞往事》大中华区的发行,并参与该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从成本9000万,全球3.66亿美元票房的成绩来看,博纳毫无疑问是压对了宝。然而,在港澳台地区顺利公映的本片,却在博纳大本营中国内地碰了壁。


这一切,又与片中仅有几分钟戏份的李小龙有关。


根据已经看过片的海外影迷介绍,影片中的李小龙的形象与我们在其他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李小龙很不一样,“傲慢,爱吹牛”,疑似被“丑化”。从影片海外7月中下旬陆续开画后,这种言论就在一直发酵,也引发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讨论。其中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最为激烈,她称昆汀将她父亲在片中的形象打造成了一个“傲慢的混蛋”。


昆汀正面回应“李小龙的傲慢自大有据可循,并且拍电影也有虚构情节的权力”。而这也让前NBA球星贾巴尔对导演昆汀开炮,称“李小龙是我哥们儿,昆汀的电影不尊重他”。



不过三个月前的他们可能从未想过,现如今,无论是NBA还是好莱坞,中国观众可能都看不到了。


其实,《好莱坞往事》早在今年五月戛纳期间便已经进行了首映,包括不少中国影评人在内的华人观众,已经获得了超前看片的机会,但是在五个月前并没有对片中的“李小龙”形象做出过多的着墨。反而是影片大规模公映之后,才引发了关于影片中“李小龙”形象问题的热议。



出生在美国东南部田纳西州的昆汀,与中国其实有不小的渊源。早年沉迷录像厅的海量看片经历,令他痴迷中国功夫,喜欢香港电影。早在2002年时,他就带着《杀死比尔》全剧组到北京拍戏,还选用了不少中国群众演员,在片中放入了中国功夫等元素。据说,昆汀曾经尝试将《杀死比尔》引进到中国,但未能成行。


如果说连昆汀的电影都会涉及“辱华”,那么现如今好莱坞电影,可能未来只会有爆米花电影能够在中国内地免遭政治争议。当然在漫威《尚气》公映之前,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早。



戏剧性的是,在整整两个月后,同样由博纳主出品的贺岁档影片《叶问4》中,有着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这位由李香凝亲自选定的李小龙扮演者,无疑将与他的师傅叶问再次“为国争光”,在银幕上塑造一个伟光正的李小龙。


名人家属比电影更重要吗?


此次李小龙之女李香凝上诉电影局导致一部已经顺利过审的影片临时撤档,也再次引发了目前真实事件/人物改编电影的争议。


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外,电影当事人对于改编电影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2011年奥斯卡,描写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电影《社交网络》荣获了8项提名,并且最终获得了最佳改编剧本奖,但是本片的当事人马克·扎克伯格却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了对本片的不满,影片中,马克被描写成了一个自负、背叛朋友的人。


此外,《乔布斯传》《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等真人传记电影也都不同程度的遭受到了当事人后代的口诛笔伐,甚至达到了对簿公堂的局面,但是至少每部电影都获得了正常公映的待遇。



而对于中国电影而言,遭受名人家属后代抵制的影片更是不胜枚举。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名人传记类的影片。例如《孔子》《色戒》《霍元甲》《梅兰芳》等片公映时,也都遭受了名人后代的争议。不过几部影片也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删改,得以顺利公映。



甚至对于2017年公映的建军90周年献礼片《建军大业》来说,都没能逃脱这种命运。叶挺之孙、著名导演叶大鹰炮轰在《建军大业》中饰演叶挺的青年演员欧豪,称他“女声女气”,也在当时引发了热议。


另一类,则是现实主义的影片,例如《亲爱的》与《我不是药神》。这类影片只是从原型人物的故事中取材,并不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影片。尽管如此,影片仍然会在公映前遭到原型人物的争议,对影片的营销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目前华语电影的“真实事件/人物改编”整体环境,也远比好莱坞更为严苛。因此与每年颁奖季好莱坞真实事件改编与传记电影占据半壁江山的情形不同,目前华语电影更多的则是聚焦于戏剧化改编,缺少了更多的真实。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更多的则是为了减少原型人物对影片的抗议所造成的困扰。


例如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中国人,并不是《攀登者》中吴京饰演的方五洲,而是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对于国产影片的创作、审查环境以及舆论来说,创造一个全新的虚拟人物,远比直接改编真人更为稳妥与保险。


《好莱坞往事》不会是第一部过审了却无法公映的进口片,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部。在李香凝开出先河之后,希望今后国家电影局的大门口,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举报”衙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1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