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17 09:00

七万块的暑假账单,刺痛了多少“寒门父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作者:金陵副将,编辑:米利暗,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高考结束后学生和家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 💰 高考结束引发的家庭经济压力和消费需求

• 😔 学生面临的心理挣扎和父母之间的感受

• 🌟 平凡人的勇气和逆境奋斗的故事展示

高考题、作文难度、状元的传说、报志愿的战争,虽然才一个月,关于高考的一切仿佛都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


但是,对于那些高考生和高考家庭来说,一切还远未结束。


最近,一高考生发布的个人动态引发公众讨论,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这个帖子的标题是《好崩溃......高考之后才知道妈妈连1w块都拿不出来》。



在这条动态下,有人斥责高考生不懂事,不懂体会父母辛劳;有人则说高考后父母按承诺给孩子一点高消费没什么的。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探讨,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共识——“高考结束,好像才是自卑的开始。”


不完美的夏天


高中三年,尤其经过没日没夜学习的高三学习,许多学子,早已耗尽自己最后的心力。


所有人铆足所有力气,将自己沉浸在书海之中,只为自己能有个光明的将来。


在这群人中,甚至有整个高三都没看过一眼手机的“高考苦行僧”。


在大考后,没有升学压力的学生们,终于摆脱了自己身上最沉重的枷锁,开始面对人生之中,第一个完完全全受自己掌控的两个月。


为此,许多人也开始了自己的规划。


有些人,选择去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看一看考卷与教室之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有些人,选择买一大堆心仪已久的礼物,来犒劳自己。


这些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持,无论是最新潮的蓝牙耳机,还是洱海边的白色民宿,都需要真金白银来买单。


有一位网友,就详细列出了自己的购物清单,包括价值大几千的电子设备,各种护肤品化妆品,各种风格的衣服,加起来一共2万多块,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手机壳就占了7个,预算是105块。



博主本人也在文案中感叹“原来高考后消费才是最大的”,自己说要买一些东西,“妈妈一下转了两万元清空购物车”。



对此网友们也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还有些家长省去了繁琐的清单,直接用钞票来奖励自己的子女。


比如有位网友就晒出一段截图,自己出分以后,由于成绩理想,母亲忙着赞美,而老爸则直接用5万块钱表达了自己的欣喜若狂。



在网上有个爽剧,叫《高考后,我成了千金大小姐》。


剧情讲述的是贫苦女孩张家琪,十年苦读,自强不息,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个好大学。但却被父母以家中困难阻拦。


张家琪不信命,打工赚学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此时另一个真相忽然浮出水面,原来自己是城里最有钱的富豪家族沈家——失散多年的亲闺女,由此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而这种“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幻想,只能存在于网文爽剧之中。


更多人所面对的,是不怎么光耀的现实。


比如有的网友就发现,高考完以后,自己不那么受重视了。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信条,但是高考后可以理直气壮不看一本书的时候,清闲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一条原罪。



“被嫌弃”只是这个夏天现实里的一小部分。


比如一位网友高考以后整理了一份清单发给了妈妈,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是9500块钱。


正当她满心期待地等着妈妈打钱时候。


屏幕那头一句“妈妈的手头不宽裕”,戳碎了她梦中的暑假。



还有的网友晒出了自己的经历,绝望地称“高考完了,家也算完了”。


原因是自己高考完后,想出去旅个游,玩一玩,结果被父母指责不为家里着想,双方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而后楼主在后面解释,尽管自己存下了旅游的钱,但是依然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关于高考后家庭条件影响的讨论愈演愈烈。


大家讨论的范畴,已经到了买不起苹果手机,家庭条件不好,就不配生孩子的地步了。



然后考完没有物质奖励还是小事,有的孩子则直接面对了“高考即失学”的现实。


比如有一位朋友,由于成绩不是很理想,分数仅够民办二本。但之后妈妈告诉她,家中已经没有钱供她去读民办二本,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去上一个大专。



除了金钱上的捉襟见肘,有的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考试,把更残酷的现实藏在了自己的笑脸之下。


当高考结束之后,这些被刻意隔绝的残忍事实,已经在这个夏季的漫长高温里发酵了许久,等待孩子们一口吞下。


比如成都有位考生,父亲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告诉他父亲出去务工了。但是在高考结束后,爷爷才告诉了他真相,“你爸爸已经进去5年了”。



江苏连云港还有一位母亲,身患癌症,她用自己强大的意志力支撑起了单薄的病体,将生命延续到了儿子高考后,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后,撒手人寰。



还有更多的孩子在高考后遇到的第一份礼物,居然是父母离婚。


〓 高考离婚潮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这个夏天的艳阳,仿佛射出了一条分界线,一些人沐浴在阳光里,一些人则躲进了阴影中。高考后的这个夏天本来可能是人生中最自由的一个暑假,但是对有些孩子,则是不自由人生的开始。


十年苦读之艰辛,不言而喻,相信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深有体会。


那出生在贫困家庭拿到了很好的成绩,能不能要求一点奖励?原生家庭需要反哺,能不能考研考博而不是出来工作?起步于平民阶层能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这个夏天除了聒噪的蝉鸣,平民子弟仿佛还会听见一个魔咒:


走上一条固定的道路,而任何溢出这种实用的、功利的道路的需求,都变成了“不孝”或者“不明事理”。


这样的两难境地,总令人有些彷徨。


不侥幸的我们


高考后这个自卑的暑假,之所以有强大的流量号召力,是因为一种共同的酸涩体验。这个暑假的一切是如此真切而具体,所以才触动到了大家的情绪。


北师大的教育学者程猛写过一本书,《“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成》,他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农家子弟进入精英大学,充满励志色彩,但这可能只是故事的一面。


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在这个艰难向上攀爬的过程中,“寒门贵子”们付出了极大的心理代价,而“羞耻也成为了他们的第一注脚”。


他在书中写道:“无论其后面的发展如何顺利,都改不了这一制度环境所赋予的生命底色。他们都成了敏感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记忆,人们经常只看到他们外在的成功”。



羞于对父母开口,成为了大部分人的情感现实。


他们一方面在体谅父母的不易,一方面也知道,如果真的开口了,等来的也只是电话那头的叹气与无奈。


正因为这样,他们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读书,而是肩负着对父母劳作的愧疚,捆绑着全家人付出的道德重负。


这样的挣扎或许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对一部分人来说,就是不可避免地感到敏感与屈辱。


这种情感不止存在于子女心里,而且同样施加于父母身上。


有的位妈妈就发帖,“高考之后才知道我不是合格的妈妈”,因为女儿高考结束后,“什么都没有向她要”,仅仅要求妈妈带着她把脸上的痘痘去掉。


此刻女儿的过分懂事,让这位妈妈觉得自己能给女儿的实在太少。


还有一位家长,因为高考后,女儿“过于懂事”,只找他要1500块钱,不是像网上所说的那样大要特要,从而心酸不已。



资源的捉襟见肘,将整个家庭都统统纳入到一个愧疚的循环之中,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戴着枷锁,小心翼翼地在社会上行走。


不是每个人高考后都会拥有一个完美的暑假,这是一个事实,可是这种残忍似乎没有休止,就像有人只是这个暑假过得不那么棒,有人已经担心起上大学后明显就不够的生活费。


而大家最需要准备的,是做好面对心理冲击的建设。


对于贫家子弟而言,考入精英大学面临的挑战更多。他们的原生家庭无法像中产父母那样提供托举,而自己在城市生活中从观念到生活方式,方方面面都要独自去面对。


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故事,早就有了。


但从今天回望过去,至少,这条路还是有人成功了不是吗?


早前湖南卫视农村娃与城市娃互换人生的真人秀节目《变形记》,其中有一期主人公叫高占喜。


他在节目中与一个城市的孩子互换生活,从青海的农村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


城市“父母”给予了他不敢想象的物质生活,有丰盛的大餐,有崭新的自行车,有舒适的跑鞋,还有一个礼拜几百块钱的零花钱。


相对于家庭年收入只有2000块,每天只能吃糠咽菜的高占喜来说,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高占喜也沉入到这个梦中,好好地享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但是农村父亲跌倒受伤的消息,传到了高占喜的耳朵里,他坚决的要从这个梦中醒来。


他告诉节目组,要提前回家,因为“麦子熟了,我要回去收麦子”。


节目结束了,但是高占喜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若干年后,有网友发现,曾经那个自卑的农家孩子,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防生。


原来在节目之后的2011年,高占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而后又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一名国防军人。


是什么支撑他走到现在?我相信,在高占喜的意志里,他一直相信读书、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可以想见,这条路不好走,这个过程不容易,但这是平凡人的勇气的史诗。


用自己的双手,逆天改命的故事,才算得上是这个夏天后真正的英雄叙事。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高考这个节点的意义,就是从此以后,你将作为一个成年人独立地承担起自己的人生。


这个夏天很快就会结束,但是你人生的独舞,却才刚刚开始。


日后登高,风轻云淡,自然会俯视年轻时候遭受的苦痛。


而那时这一切,包括这个夏天,都会变成一种趣味谈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作者:金陵副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