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19 10:00

囤积症患者到底在囤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主笔、编辑:商昔,责编:彭秋红,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囤积症患者通常具有三种错误信念,对财产的控制、责任和完美主义。他们囤积物品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心理机制,包括回避创伤、获取依恋和控制、以及完美主义倾向。

• 💡 对财产的三种错误信念:保持控制、负责任、追求完美

• 💡 囤积症患者的心理机制:回避创伤、获取依恋和控制、完美主义倾向

• 💡 帮助囤积症患者需要家属的理解和包容,了解他们囤积物品的原因,鼓励建立关系并参与社交活动

有没有喜欢在睡前看解压视频的朋友?


洗地毯、修马蹄、挤痘痘、挖海龟壳藤壶……


这其中还有一个类别,就是清扫工作。


B站up主马俐管家就是一个专门为人提供清洁解压视频的博主。在他们团队接手的工作中,你可以看见满地垃圾的客厅:



把纸箱堆到天花板的走廊:



甚至有被垃圾塞得寸步难行的门口:



房间内垃圾成山、老鼠成群的场景让一些网友看了后表示:“我原本以为我很邋遢,现在我觉得自己有洁癖。”


囤积行为是很常见的,不过,到了这种程度,已经可以称为“囤积症”患者了。


常人和患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主要依据“获取、难舍弃、堆积”这三个维度评估。


他们通常会有3种错误信念:


  • 对财产必须保持控制的信念

  • 对财产必须负责的信念

  • 对财产必须完美的信念。


这些囤积症患者中,有一些自己自顾不暇,还养了15只猫咪;


有的房间东西多到放不下,还在源源不断地网购;有的热衷于每天收集垃圾,一旦有子女去碰那些垃圾,就会情绪失控,大吼大叫,子女不得已谎称这些垃圾可以“卖”给up主,才让这个团队有进去清理的机会。



那么,囤积患者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他们在遍地垃圾、狭小逼仄的空间不会觉得难受吗?为什么他们自己不打扫也就算了,还不让其他人帮忙打扫?


回避创伤


看视频其实不难发现,大部分严重的囤积症患者都是老人。


全球有3%左右的人受囤积症困扰,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囤积症的比例达到了6%。


在中国,不少老人都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年轻时,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经历。


中国是近些年才有如此充沛的物资,让人们能不受饥馑之苦。


在早些年,很多家庭中的父母可能连一碗稀粥都喝不上,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人,可能还有啃树皮、吃观音土的经历。


这种匮乏的过往经历,让许多老人都有囤积物品、以备万一的习惯。


或许还有人记得初中课本上一篇叫《热爱生命》的课文。


这篇文讲的是一名淘金者在回程的路上扭伤脚腕,被同伴抛下,不得已一个人拖着病躯,发疯般地寻找食物。


他吃酸涩的坚果,喝混浊的坑水,吃灯芯草、干苔,拖着生锈的关节和血肉模糊的脚腕捕食松鸡,在奄奄一息只能爬行前进时,遇到一只尾随他的病狼。


两只濒死的动物互相扼住对方,撕咬对方,最后淘金者咬断了病狼的脖子,喝了狼血,撑到了获救的时间。


课本上到此就结束了,不过文章结尾还有一部分。


这个经历过极度饥饿的人从此对食物产生了一种匮乏感,他已经不必再担心食物的问题,却依然不停地给自己塞食物,把自己吃得膀大腰圆,书中这么描写他:


“每逢别人咽下一口的时候,他眼睛里就会流露出一种深深惋惜的表情。他的神志非常清醒,可是,每逢吃饭的时候,他免不了要恨这些人。


他给恐惧缠住了,他老怕粮食维持不了多久。他向厨子,船舱里的服务员和船长打听食物的贮藏量。他们对他保证了无数次,但是他仍然不相信,仍然会狡猾地溜到贮藏室附近亲自窥探。”


“他的神志非常清醒。他是在防备可能发生的另一次饥荒。”


在俄罗斯,一些经历过苏联饥荒时期的老人,会有储物的习惯。


他们会把地窖堆得满满当当的,哪怕食物腐败,也觉得丢弃可惜,他们会定期往里面填充食物,“预备可能发生的另一次饥荒”。


囤积症也是如此,许多老人经历了贫困的过去,那时家中什么也没有,任何一点在我们现在看来的“垃圾”,都有废物利用的可能,哪怕现在不愁吃穿,物资充裕,他们依然在预备另一场可能发生的灾难,到时候,这些囤积的物品好像就能派上用场。


这合乎错误信念其一,对财产必须负责的信念。


物品未来可能用到,如果被我丢弃了,那么我就做错了。


匮乏的现实已经过去,但匮乏的创伤永久地刻在了他们精神上。


对依恋和控制的需求


囤积症患者的情感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他们往往比较内向、孤僻,缺少社交活动,收集储藏物品成了他们与世界连接的方式。


囤积症患者会对物品有高度的情感依恋,他们会把自己囤积的物品当成自己一部分的延伸。


囤积者对物品存在两种情感依恋: “超意识”和“财产作为安全信号”。


“超意识”状态下,财产被视为自我的一部分,似乎这些物品是自己的骨肉,是自己人格的延伸。


也因此,在有人要丢弃这一部分东西时,他们会感到焦虑、痛苦、抑郁,好像他们人格的一部分被人用刀割下来。


“财产作为安全信号”状态下,财产代表安全的环境,是舒适和安全的来源,东西越多,他们越安全,越有控制感。


这对应错误信念其二:对财产必须保持控制的信念。


财产是属于我,由我控制的,如果别人碰了我的财产,意味着我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


你整理、转移、丢弃他们的物品,都会让他们觉得,你侵犯了他的领地,他们失去了对自我的控制。


囤积症患者大部分有依恋焦虑,很多囤积症患者的病情,都是在子女独立出去工作,或者老伴去世后开始恶化的。


他们缺乏陪伴,对情感的依恋需求无处安放,这导致了他们的依恋焦虑越发严重。


依恋焦虑会导致自我控制感的下降。


他们会觉得自己衰老无用,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控制环境。


这种失控感需要另一种途径来补偿。


大量地囤积物品,能给他们带来确定性和秩序感,也能变成他们情感依恋的客体。


房间太空旷,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恐惧,好像空荡荡的房间是他们匮乏精神的投射。


这其实是一种补偿控制


补偿控制理论认为,丧失控制感会促使个体寻找各种补偿控制感的途径,以至于人的知觉、信念、行为均会发生变化。


具体表现为,寻求控制补偿的人会偏好简单、清晰的信念,希望了解某种规律,并且向往稳定的模式。


而对于囤积症患者来说,他们其实是想通过占有资源来满足内在秩序的需求。


毕竟,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会反复无常,来看你一眼就离开,他们一直在那里陪着你。


尽管这些东西在外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在囤积症患者眼里,被充盈的空间,可以掩盖情感的空虚和缺失的秩序。


被堆满的房间如同一个被层层加固的堡垒,成为他们对抗虚无与混乱的庇护所。


完美主义倾向


乍一听,囤积症患者似乎和完美主义沾不上边,家里这么乱糟糟的,和完美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这是一种行为回避,囤积症患者是太想做到完美了,因此他们唯恐自己做得不好。


许多拖延症也是这么来的。


你有没有类似的时刻?


因为怕论文写不好,所以拖到最后一刻才写,结果因为准备不足而写得一塌糊涂。


因为怕自己不能被录取,在面试过程中过度紧张,或者干脆放弃面试。


因为害怕工作做不好,迟迟不做,结果越积越多?


囤积症其实就是把这种思想外化出来,我害怕打扫、害怕决策、害怕做“正事”。


囤积物品可以让囤积症患者延迟做决定。


首先,因为他们赋予了物品依恋价值,因此丢弃物品会让他们觉得痛苦。


那么,只要不做这个决定,就不会带来痛苦。不断买进新的物品,让旧的执行清单被暂时搁置,那么便可以永远不痛苦。


其次,整理房间在囤积症患者眼里,可能会带来错误。


整理,必须不断作出决定,您需要决定自己应该扔下哪些东西,留下哪些东西,我要如何归类整理这些东西呢?


这个过程,他们会觉得自己可能犯错,他们会担心整理得不够好,他们担心会不小心丢弃原本有价值的东西。


囤积症患者总是希望物品能被详尽利用,一些囤积症患者会收藏大量不看的书,也舍不得丢弃,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没看完书,或者记不住书上的内容,可万一书中的内容是他用得上的,那他不就又一次做了错误的抉择了吗?


这对应错误信念其三,对财产必须完美的信念。


我对物品必须详尽地利用,如果我没有用完,意味着我做得不够好。


为什么他们这么害怕出错?


这便需要溯源他们的人格类型了。


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可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5个阶段。


其中,肛门期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


在孩子1~3岁左右,家长会开始训练他的排便行为,教养得当可以使孩子变得整洁,守规矩。但过度严格或者过度松懈的训练都可能带来问题。


一般来说,过于松懈的训练可能让儿童形成肛门排泄型人格,这种人难以控制自我,作风混乱,不够整洁,具有破坏性。


而过于严格地控制可能会导致肛门滞留型人格,这类人相对固执、吝啬,守规则,这也是囤积症患者表现出的倾向。


过于严格的父母会让儿童害怕出错,父母要控制孩子,孩子就会失去对自我的控制,他们就必须找其他途径,例如囤积物品,以达成对自己的补偿,这便让他们形成了囤积倾向。


写在最后


囤积症患者通常会有3种错误信念:


1. 对财产必须保持控制的信念


2. 对财产必须负责的信念


3. 对财产必须完美的信念


对应这三种错误信念,他们过度的囤积行为有3个原因。


1. 回避创伤


2. 获取依恋和控制


3. 完美主义倾向导致不断延迟决策


帮助囤积症患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属的理解,一味地以强硬的态度丢弃物品,可能引发他们的愤怒和对抗。


尝试以包容开放的态度,了解他们囤积物品的原因,鼓励他们建立关系、参与社交,或许有助于走进他们的内心。


当他们的孤独、失控、和无助能被人们看见,被理解,或许他们对物品的执念会变得不再那么偏执吧。


参考文献:

马骏明.情绪性自传体记忆对个体囤积行为及其内隐态度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5.

杜建政,景卫丽.囤积症的行为心理特征及相关因素[J].心理科学, 2014.04.

王贤书.依恋焦虑与老年人囤积行为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23.

饶婷婷,朱晓文,杨沈龙,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的补偿性控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

徐小雨.囤积障碍的概念界定、诊断测量及机制干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主笔、编辑:商昔,责编:彭秋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