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2015年,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先让参与者A做一套大五人格的测试。然后,他们让A的亲朋好友来回答一套问卷,测试他们对A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他们将A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主要是点赞)输入电脑,让算法也来做这套问卷。
结果是什么呢?
研究人员发现:只需要10个赞,算法对A的了解准确率,就超过了A的同事;70个赞,算法准确率超过朋友;150个赞,准确率超过家人;而一旦提供了300个赞,算法的准确率就能超过伴侣。
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算法比A本人更了解他自己——算法给出的预测,比A自己的自述更符合实际情况。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你也许能从中读出许多东西——不过,关于智能推荐算法的话题,已经有些老生常谈了,也并不是我今天想讨论的话题。
我今天想谈的,是一个很重要、却常常被人忽略的话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行为,与其说“揭示”了我们,其实不如说是“塑造”了我们。
什么意思呢?
我们在网上浏览信息,给自己喜欢的事物点赞时,“点赞”这个行为本身,是在告诉别人“我喜欢这样东西”吗?
其实不仅如此。这个行为更深层的含义是:它给了大脑一个信号,要求大脑强化一个信念:我喜欢这样东西。
换句话说,你先前对它的喜爱程度可能是50,点赞之后,它会变成51,再次看到类似的东西、再点赞,就变成52……以此类推。
当然,这些行为不仅仅包括点赞——“点赞”只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点开一篇文章、你看完觉得“说得真好”、你把它分享给别人、你把它收藏起来……这些行为和反应,都是一种对自身态度和想法的强化和塑造。
也就是说:我们对不同事物的态度,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好的,而是借由我们一次次的行为,被不断塑造和完善的。
如同我在《打开心智》里写过的:大脑的本质是一台贝叶斯机器。它对世界会有一个初始的模型,然后,随着我们一次次的行为、判断和决策,不断调整这个内在的模型,让它变得更完善、更准确。
这个调整的过程,其实就是塑造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的过程。
根据这套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我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某几个重大的决定左右的,而是由每一天那些细微而重复的行为来决定的。
不要小看你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行为和决策。你任何一个小小的习惯和行为,其实都是在推动着大脑,朝着对应的方向去演变和发展。
一言以蔽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去生活。
这句话反过来也说得通:你日常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去生活,就极大概率会成为这样的人。
你想成为一个行动力爆表的人,但每天连起床都要挣扎大半天;
你想成为一个深度思考的人,但闲暇时候都在刷短视频和信息流;
你想成为一个决策果断的人,但日常口头禅永远都是“随便”“都行”……
这怎么可能有用呢?
所以,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去有意识地“推动”大脑,让它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前进。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许多容易焦虑的人,很容易陷入这么一个恶性循环里面:
因为容易焦虑,所以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因为感到不安全,所以总会下意识地扫描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一定要考虑到最坏的情况;
于是,更容易对这些不确定的最坏情况感到恐惧,这就又产生了焦虑……
这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因为害怕焦虑,所以希望提高可控性来让自己不焦虑,结果由于发现许多事物不可控,反而提升了自己的焦虑。
那么,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其实也非常简单,我们要做的只是把开关往相反的方向拨:
当发现许多事物都不可控、很多事情最坏的结果很吓人的时候,只需要告诉自己:我不需要控制一切,这些结果都是我想象出来的,它们压根就不会发生。
这样,就能够在这个不断转动的恶性循环上,朝相反的方向加上一分力气,让它的速度和势能变得更小一点点。
一旦你这样做了之后,下一次再面对类似的场景时,你就会发现:“往回拨”的难度变得小了一点点,没有之前那么困难了,你能够更容易去说服和安慰自己了。
日积月累,你就能够让这个恶性循环的齿轮变得越来越慢,甚至能够让它停下来,让自己不再陷入无谓的内耗。
再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平和、从容、淡定的人,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学习什么技巧,只需要做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
当你跟别人争论的时候,如果你想发火、想吵架、想阴阳怪气、想骂人……试着先停下来,深呼吸4次,等待10秒钟,然后尽量平和地、友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个行为不在于说服别人,更不在于跟别人争个输赢——实际上这些并不重要,它的意义是:告诉大脑,我想成为一个平和从容的人,请将我的性格和情绪反应,往“平和从容”这个方向拨动一下。
一般地,每一次,当你产生某种负面情绪的时候,如果你顺应它,那么你相当于就告诉大脑“给情绪主导的权重加1”。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更容易被情绪主导。
反过来,你坚定地控制自己,作出你认为正确的事情,无论结果如何,你都相当于告诉大脑“给理性主导的权重加1”。
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控制突然产生的情绪,不再容易因为“情绪上头”而做出种种冲动和不理性的行为了。
这种能力不在于你天生有多聪明、多理性,而在于你一次次直面内心的时候所做出的选择:你是放弃自己掌控的机会去顺应它,还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给它一个自主的力?
你要克服一个巨大的焦虑,背后是什么?不是道理和理论,而是10次、100次克服较小焦虑的努力。
你要克服一个巨大的恐惧,背后是什么?不是一堆方法,而是10次、100次你鼓起勇气往前走的经验。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意识到:一切烦恼和困扰,其实都可以看作一个什么东西呢?经验值。
不要为生活中种种琐碎的烦心事而恼火,它们其实都是为了让你有条件去“锻炼大脑”而存在的小怪,为你提供打怪升级的机会。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俯拾皆是。
举个简单的例子:睡觉。
许多人上床后,总是舍不得睡觉,而是刷半天的手机,再放下手机等待睡着。但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入睡了,在床上总是感到很清醒。
原因很简单:每一次你在床上刷手机时,其实就相当于告诉大脑:往“床+清醒”的方向移动一步。久而久之,大脑就会被训练得对“床+清醒”非常敏感:当你上床时,它就会发出指令:该清醒了——这怎么可能睡得着呢?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不要在床上玩手机。困了再上床,上床就准备睡觉,清醒了就起床。这样,才能把“床+困倦”建立联系,让大脑朝着这样方向移动,更容易向身体发出“困倦”的信号。
再比如:拖延。
许多人想改掉拖延的毛病,希望让自己变得更果断、更有行动力。但他们在生活中所做的,却往往跟想法背道而驰。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下面哪种人?
当你早上醒来,发现时间还有一点余裕,你是告诉自己“还早,再躺一会吧”,还是立刻起床?
当你突然想起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做,你是对自己说“明天再说吧”,还是立刻动手把它搞定?
当你准备着手做一件工作时,你是会先上网闲逛、刷一会社交媒体,还是果断开始,争取尽快完工?
如果你选择的都是前者,那么,你就相当于持续不断地告诉大脑“我是一个愿意拖延的人,拖延对我来说是一种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期待当你面临一项重大的任务时,能够毫不拖延地把它如期完成呢?
所以,我之前跟大家分享过,要重视摄入的信息,原因也就在于此。
你摄入什么样的信息,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两者是高度相关的。
许多人在百无聊赖时会刷短视频和碎片信息,看一些没有营养的资讯,以此来消磨时间。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坏处,但其实,这些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着他们的深度思考能力。
同样,许多人热衷于看一些低信息密度的、劣质的、撩拨情绪的内容,看的当下可能会觉得很舒服、很轻松,但长此以往,损害的是大脑阅读和消化高强度信息的能力。
大脑会潜移默化地认为“我所在的环境不需要复杂的信息和思考能力”,因此,会慢慢地将资源倾斜到其他地方,降低所能提供给思考的资源。
因此,一个看惯了低密度信息的人,骤然让他看一些高密度的信息,他会觉得非常不适应,会非常“硌”,几乎咽不下去——原因就在于此。
反过来也一样。一旦你习惯了高密度信息,习惯了有理有据、有知识点、有论证过程、表达清晰明了的内容,再去看一些较为劣质的信息,你会觉得完全读不下去。
这就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被训练出了对于信息的高强度消化吸收能力,这些劣质的信息已经满足不了你了。
所以,要想提高思考能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个最具性价比的方式,就是坚持每天看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动脑筋去思考的内容。
你可以把它安排到每天的生活里,哪怕只看15分钟也可以。关键在于,一定要让大脑感觉到难度(但又不至于完全看不懂),需要聚精会神去反复揣摩、思考。
就像我们锻炼肌肉一样:大脑越“用力”,越是感到“力竭”,就会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到对应的脑区,让它发展得更完善。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为,其实都是在训练大脑。你往哪个方向给大脑一个力,它就会朝着对应的方向前进;你喂给大脑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努力按照对应的模式去生活。尽管你的生活方式离“想要的样子”可能还有一点距离,但你每天所做出的行为、习惯、判断,都是在推动着大脑,让大脑离它更近一步。
如果你想更理性地对待情绪,那就把每一次负面情绪涌上来时当作训练的机会,让自己感受情绪的喷涌,然后试着抓住自己的主导权,用这种方式来强化大脑的自主性。
如果你想更具决断力和行动力,那就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做决定,不要老是把决定的机会让给别人,也不要因为过度准备和犹豫而一直拖延下去。无论多细微的决定,都能够帮你往“更具决断力”的方向推动一步。
如果你想变得更聪明,想提高深度思考能力,那就务必保持大脑的洁净性,避免摄入过多的碎片信息和劣质信息,多摄入一些需要反复思考和咀嚼的信息,让大脑适应这种需要动脑的模式。
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小事,要知道:我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某几个重大的决定左右的,而是由每一天那些细微而重复的行为来决定的。
当你能够更加认真地去对待自己的生活时,
它一定也会更认真地回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