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11-19 14:53
新提“零售担保”概念,解困民营融资担保机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懂经济(ID:KANDONGJINGJI),作者:看懂君,原标题:《零售担保,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破局之路》,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融资担保始终被政策赋予促进普惠金融中的重要责任,10月23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沉寂已久的融资担保行业成为焦点。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发布了《通过融担促进普惠信贷研究报告》,报告提出民营融担机构应主动拓展零售担保业务,这是行业内首次提出“零售担保”概念。具体实践中,报告强调,各类融担机构应结合各自特点和优势,进行业务模式、合作模式创新。同时报告还强调民营融担应积极探索和政策性融担的合作。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



发展普惠金融,降低金融排斥是文明提升与社会发展的体现,各类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参与。国研中心的融担报告首次提出了“零售担保”的概念,其意义不言而喻。


但同时因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大,都是面向高风险客户群体,只有识别有还款意愿、有还款能力的客户,为其提供服务的同时做好风险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零售担保的客户群体具有明显的长尾特征客户风险的识别、业务成本的控制是关键挑战。因受机构技术、人员资源硬约束,只有能够与有风险识别技术(信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或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多元化分工协作中,去获取信息、技术支持,通过业务的规模化来降低单笔成本,民营融担机构才能按“商业可持续、风险可防控”原则,实现融资担保业与信贷服务共同发展。


发展融资担保零售业务的政策支持机制应在已有试点的经验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不同商业模式的试点,比如可以依托各省的再担保机构,或者有创新能力的大型担保机构来搭建技术平台,在此过程中应当重视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20世纪90年代,中国融资担保行业开始起步,经历了起步探索、试点规范、推进完善、逐渐成熟的阶段,基本上形成了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商业性和互助性融资担保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融资担保机构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提高了中小企业和农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目前融资担保机构“散、小、乱”以及在政策支持和银保合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大部分融资担保机构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创新精神,只能基本维持保本微利的状态,很难有效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和运作机制。如果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不利于融资担保助力普惠金融。


个人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时代下,融资担保行业需从三个方面进行着力:


一是建立资本补充机制,依托互联网金融和数字金融谋求事业发展。一方面,要增加资本金、扩大担保业务规模,可以有选择性地吸收一批认同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股东投资入股。另一方面,要依托政府力量,加强与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降低普惠金融交易成本,让融资担保行业走出一条兼具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金融发展之路。


二是实行差异的去“内卷化”监管制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针对融资担保机构现有经营情况与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形成与当地经济、财政、金融生态等相适应的融资担保监管机制,以此规范融资担保的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健全现有风险防范和监管评级体系,对融资担保机构实行分类评级,建立针对普惠金融发展的风险容忍度与弹性监管规则,以政策激励和监管约束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助力普惠金融,形成有战略定位的监管体系。


三是规范担保行业自律组织,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加快成立融资担保行业自律组织,并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标准,市场开拓、反担保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形成融资担保机构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农户之间联动互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建立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定期对融资担保机构进行信用评级,解决融资担保机构公信力问题,完善市场进出入机制,以此促进融资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搭建业务聚合平台是个很好的尝试,其关键价值不仅在于分工后的取长补短降低风险、更在于长期的生态化;其关键难点不仅在于带头方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公信力、也在于平台的价值呈现和分利机制。同时,不仅要考虑以融资担保为核心的聚合模式,也要充分考虑融入到其他生态中的开放模式。


融资担保公司应与银行等机构在普惠金融服务中发挥差异化互补作用。融资担保公司不应该是简单的角色“补位”,而是需要把各项工作、把自身能力真正做“到位”。银行在发展中求变,融资担保公司也应该如此,需要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加强信用评估能力。真正的从自身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和产业链条的融合,切实做好客户经营分析和业务经营分析,这才能真正的发挥融资担保公司自身的价值。


在整体能力上,融资担保公司的资产处置资产保全的能力是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根本问题还是如何通过更多的数据来源、更好的建模方式、更有竞争力的风控体系来做好自身环节的反欺诈和风控定价。这方面自然需要融资担保公司对于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的了解,因此,除了加强公共信息及各类专有信息资源的获取,更要考虑加强自身对于特定的产业、特定的人群的深入洞察。金融科技自然会带来降本增效,但更重要的是要带来建模意识、数据驱动意识、数字化经营意识。


总体来看,只有选择好自己的客户,才能发展好自身专业化的风控。只有基于自身专业化的风控,主动管理信用风险,加强对于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融资担保公司才能加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才能加强自身的信用,也才能获得银行等合作伙伴的真正认可。只有在自身赋能的同时,多方有效协同,才能够做大普惠金融的规模,共生共利。 



国研中心金融所的《通过融担促进普惠信贷研究报告》分析了融担行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各类融担机构发展、促进普惠金融创新提出了建议,最后提出民营等商业性融担机构应该与政策性融担机构展开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相关研究切中了中国发展融担机构、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要害。


首先,普惠金融既具有普通金融的商业属性,追求盈利和商业可持续性,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反映到融担机制上,前者主要由商业化融担机构来实现,而后者只能由政府及其设立的政策性融担机构来实现。换句话说,有效的普惠金融融担体系必须是政策性融担与商业融担两种功能、两种价值导向相结合的体系。


其二,在具体的运作上,民营商业融担机构与政策性融担机构各有自身的优势,优势互补是融担功能充分实现的基础。具体而言,民营机构体制灵活,对金融科技应用更为充分,政策性机构具有政府背景,具有渠道和网络优势,具有信息资源获取和整合的优势,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最大化双方的禀赋、资源优势,有利于推动依托金融科技的风控技术和风控模式创新。

 


在数字普惠金融业务领域,当业内谈及融资担保特别是民营机构融资担保的应用场景时会首先想到什么?恐怕是麻烦缠身而又前景未明的助贷业务了吧。在这个场景里,融资担保本来应该是解决增信问题,但实践中却逐渐被异化为形式上应付监管要求和增加对借款人收费的通道。难道融资担保的本意就是如此吗?不是的。归根结底,民营机构融资担保“跑偏”还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支撑体系和良好的实施场景。对于这个问题,国研中心《通过融担促进普惠信贷研究报告》进行了很好的研究与探索,正面回应了业务的现实挑战。


读罢《报告》全文,最大的感受就是“务实”,这一方面表现在对普惠信贷业务的定位上,除了公益属性外,特别注意了其商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并将其作为研究展开和措施提出的一个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还创新性地把民营融担作用的发挥嵌入到了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分工协作网络和风险分担机制中,注意发挥其贴近市场、机制灵活、金融科技经验丰富的比较优势。其意义不仅在于点明了民营机构融资担保业务开展的一个具体场景,更为未来工作提供了一套方法论体系,因此也就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报告原文链接:https://img.centralbanknews.cn/%E9%80%9A%E8%BF%87%E8%9E%8D%E6%8B%85%E4%BF%83%E8%BF%9B%E6%99%AE%E6%83%A0%E4%BF%A1%E8%B4%B7%E7%A0%94%E7%A9%B6%E6%8A%A5%E5%91%8A.pdf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懂经济(ID:KANDONGJINGJI),作者:看懂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