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11-26 14:33

为什么还会有当代生物看衰特斯拉的新皮卡

本文来自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Karakush,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982年,马斯克11岁。


那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后来被众多影评人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佳的科幻片——《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我也不确定老马看了没看,他当时还住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概在编辑一个叫Blaster的太空小游戏。第二年他把这个游戏卖了,挣了500美元。那是他第一笔知识营收。


一个在80年代就编程盈利的小学生,很像会是《银翼杀手》的受众。而现在看来,这部片子对老马的影响也很是深远的。


片子的背景设定在2019年11月,讨论的是人造人是否具备人性的高级命题;而在现实时间线的2019年11月,我们距离那个反乌托邦社会还有八百条街,但老马决定把其中的一小点带到了我们眼门前——特斯拉推出了Cybertruck。



Cybertruck和片中主角用交通工具Spinner蜜汁相似,都是由各种爽朗的钝角和直角勾勒出的银色机器。所以时间点上的巧合,我相信绝对不是偶然的。在Cybertruck这个名字定档前,老马经常直接叫它“银翼杀手皮卡”(Blade Runner pick-up)



这不是老马第一次用科幻来指导自己的产品。他的另一家公司SpaceX旗下两个运载火箭猎鹰9号(Falcon 9)和猎鹰重型(Falcon Heavy),都是根据星战的千年隼(Millennium Falcon)命名的。


差距肯定是有的。片中的Spinner可以像F-35战斗机那样垂直起降,并进行花式飞行。Cybertruck尚且只能在陆上混,但实力也不差,用老马的话说,就是皮卡特性强过福特F-150,运动性能强过基础款保时捷911。


具体参数是这样的:



它是个灵活的怪兽,尺寸5885/2027/1908mm,后备箱长度为1981mm,很多去到现场体验的博主和媒体老师都对宽敞富余赞不绝口。


此外,老马承诺,会有车载110V/220V电源插座,会有空气压缩机,会有标配的自适应空气悬架,会有标配的AP系统,还会有超强的HP值——


车身采用的不锈钢合金,和SpaceX的新火箭星舰Starship是一个材质,并且采用防弹玻璃,理论上至少能防住9mm手枪的攻击,虽然在发布会演示的时候玻璃没有承受住手掷钢球,尴尬地碎了两个坑。



这并没有阻止老马,他站在带着两个坑的原型车前完成了发布会,就是这么自信。科技媒体Wired推测,防弹材质没有问题,因为现场单独对玻璃进行试验时成功防住了自由落体的钢球;推测镶在车上之后消解了缓冲空间反而产生了反作用力。到2021年量产交付时,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马为啥要造一辆纯电动皮卡。他说,“我们需要可持续能源。如果我们没有皮卡,我们没法解决这个问题。美国销量最好的三个车都是皮卡。所以我们必须有个皮卡。”


最新的数据指出,皮卡大概占到美国轻型车市场销量的17%,营收的22%,利润的70%……成功的车型不仅走量还挣钱。路透社就曾报道,通用平均每辆皮卡能挣1.7万美元,高端型号的利润要更肥沃。


但是华尔街认为,这些和特斯拉的Cybertruck没有关系。因为其犀利的未来主义造型并不能吸引到主流的皮卡消费,Cybertruck会成为一件走量低的象征性产品。股票率先跳水回应,发布完第二天跌去6.14%。



不少人担心,自三季度财报的利好势头恐怕至此会被消耗掉。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美国的皮卡市场,你会发现华尔街的看衰并不多余。Cybertruck所在的全尺寸皮卡市场,被底特律三强牢牢把握住:福特F-150,菲亚特克莱斯勒的Ram,以及通用雪佛兰的Silverado。它们的主力消费人群,一句话来说,是老白男。


比如最畅销的F-150,去年它在美国44个州都是销量第一的皮卡,根据Hedges&Company的估算,其新车消费者的平均年龄在55岁,毫无新意的是,女车主16%,男车主85%——并且3/4是白人男性。其他的畅销皮卡都差不多:Silverado的新车消费者平均年龄在54岁;Ram年轻一些,在50岁。


不仅仅是头部,根据IHS Markit的统计,老美品牌强势控制着这个吨位市场中92%的份额。过去20年,日本车企花了数十亿美元想要切下一块,但是收效甚微。你或许在各个指标上都很出色,但就是做不出一个能代表传统美式价值观的粗犷灵魂。



怎么指望这些人转粉赛博朋克呢?比让特朗普去转粉希拉里还过分。


当然,另一派的观点则是,去他大爷的才不稀罕,这车从头到脚都在反叛一辆传统皮卡的标准,本身就是在说,特斯拉甚至不会尝试去吸引传统的皮卡买家。


而事实也再次证明,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对的产品,新生代的皮卡消费或许就是被这颗钢蛋砸出了声响。


没过三天,老马在推特上宣布,Cybertruck的订单数量已经达到14.6万,其中42%为双电机版的,41%为三电机版的,还有17%是单电机版的。他还特别强调称,这些订单都是在没有广告宣传和付费代言的情况下完成的。



又过了一天,这个数字变成了20万。



虽然定金才100美元(中国区1000元),理论上迷弟迷妹够多,就可以用bot随便刷票的样子。


同时,由于要到2021年才开始量产交付,漫长的等待是订单杀手。Model 3是前车之鉴——2016年发布时,特斯拉在24小时内收到超过13万订单,一年后有6万多被取消了。当然,Model 3现在是全球销冠的事实,也可以是一个前车之鉴。


反正资本市场对Cybertruck的信心又屁颠屁颠地回来了。美国时间周一开盘,股票跳涨3.39%,收盘稳定在336.34美元。


根据FactSet对32个分析师的追踪盘点,华尔街对特斯拉的评级大多是“持有”,平均目标股价在314.83美元。这大概是目前股价的九折。



就涨这么点,其实是对特斯拉的严重低估。光从设计上来说,Cybertruck这款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在于长得不一样,重要的是它反套路。


举个例子,你看那张车顶,它又细又薄。各种三角套三角的结构告诉你,这个车顶并不孱弱,但是细薄的样子让它看上去有些扛不住事儿。一般的皮卡设计师不会这么干。他们会加一些额外的东西,让车看上去更稳定坚固,即便在工程上其实没差。


但是Cybertruck就不妥协,觉得没必要就不加。这符合特斯拉一贯的第一性原理。一切可能的创新,都是从对旧传统的舍弃开始的。过去100年皮卡都长得一种格式毫无进步,首先就是无法跳出设计习惯和套路的舒适区。




你可以看到它对设计语言的改变激进得很不舒适,不仅是超越同题,也超越自己。


以往的特斯拉也不是这样的嘛。以往的特斯拉,我看过一个形容特别精准:就像一坨飞奔的算法。比如Model S,仿佛是有人把市面上的豪华轿车和跑车集合在一起一顿加减做一个平均值。


如果你闭上眼睛想要回味它的线条,你很像盲想一辆Mustang或911那么明确而深刻,你会突然认识到特斯拉在设计上的匮乏,到了Model Y都不忍心说它;另一边你也会意识到一个神奇的事实,特斯拉在改写电动车工程的同时,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挑战设计的边界。是的,它做了一些适配设计,取消了进气格栅,后备箱炫酷地放到前面,但是并没有大刀阔斧地去改变形态。



而从Cybertruck开始,(如果这是一种新风格的开始),可能会开启新一轮的重塑。


并不仅仅是审美层面的。无论它是不是符合你的审美,它至少有自己的审美,这就已经比今天绝大多数的车企要强了。它展现出了一个态度,这很需要勇气,也是行业所需要的。


前两天,在车展上和一位汽车设计师聊天,隔壁展位一辆自主SUV亮相揭幕,遮盖的红毯揭下来之后,那位设计师说,噢,学的奥迪呢。


但是他不带任何讥讽,他说一辆车设计出来要考虑博取最大的市场,就要去迎合最广泛的审美,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愿意冒险,这就成了每个设计师的痛苦。哪个设计师愿意整天抄这抄那的呢,傻啊?


这不仅仅是自主的问题。


老早以前的汽车品牌其实都挺有勇气的,敢于拥有自己的个性。比如Cybertruck上所呈现出的未来主义,曾在美国流行过一阵,你可以在《回到未来》里的DeLorean上看见80年代对Cool的定义。



好的设计,其指导思想就是,你不可能吸引每一个人。如果你一味地为了追求集体认可,那最后你也会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无聊。这就是现在的汽车那么没劲的原因。


而Cybertruck在概念上注重纯粹和功能性,还可能带来副产品,如果特斯拉让汽车所有元素都保持这样的平整、笔直的外观,他们有可能大大简化传统汽车产线,减少昂贵的工具和模具成本。那这个设计可能就是汽车史上最聪明的变革。


会不会有问题?比如发布会上的样车,甚至都没有后视镜。同样的设计其实我们在拜腾的概念车上见过,但是到量产版迫于法规他们给按回去了。还有专家担心,从可见的形态来说,看不到明显的溃缩区,或许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没有回应外界的这些疑问,也没说2021年会怎样。



但是2021年应该会是利好时间。包括福特和通用都表示,要在2021年把皮卡电动化。这个趋势,与其说是竞争激增,不如说是为特斯拉创造土壤。承认吧,无论是电动技术还是软件层面,传统车企和特斯拉之间存在相当大的代差,就像当年诺基亚看到苹果之后,试图把自己的塞班系统移植到智能手机上一样费劲而悲壮。



不是说特斯拉就不会栽,它也是真的栽过很多次,但每次它都会站起来,凭借厉害的产品力,不仅碾压所有电动车,甚至对汽油车也实施降维打击,富集到今天,有一定的产品线,有一定的死忠客户群,甚至有一定的价值观。现在它还有了更直接的设计语言。这样的特斯拉比原来还更像苹果,有希望把电动车市场份额从零,带到10%甚至30%。


1982年,《银翼杀手》刚刚开画,票房其实惨不忍睹,评论也非常两极化,夸的人夸它的戏剧复杂性和视效,也不算夸在点子上;diss的人diss它节奏缓慢还缺乏动作爆点。在成为史上最佳之前,它一度被小圈子奉为Cult神片。



但是总有一天,会被认识到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来自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Karakush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