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题图来自:《楚门的世界》剧照
楚门·伯班克,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年男人。
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海港城(Seahaven)的小城,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过着似乎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父亲、妻子、朋友……一切都很正常。
直到30岁这年,他想要离开海港城,却渐渐发现生活中处处透着诡异,死去的父亲突然露面,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反复来往,自称是医生并且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然不是医生……楚门最终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假的。过去30年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海港城是一个巨大的片场,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演员,而他的生活,是一场名为“楚门的世界”的真人秀。
“He was born in front of a live audience.”
——他出生在直播现场。
这是《楚门的世界》(Peter Weir导演,Andrew Niccol编剧)的故事,在短短103分钟内,这部电影涉及了一系列话题:人们与电视、媒体的关系;巨头公司如何控制和策划我们的生活;人们又是如何在流行话语中过滤出自己的真实生活……
而当人们在谈论《楚门的世界》所涉及的诸多有趣议题时,有一个话题常常被忽略——公共自我与私人自我(the public vs. private self)。电影本身也没有从收看真人秀的观众的角度切入话题,而是从主角楚门·伯班克的经历影射。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这个主题似乎无关轻重,但在一切都蒙上ins滤镜的今天,其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
《楚门的世界》过去二十年了,社交媒体出现,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瓜分人们的日常,直播个人生活变成一种潮流,而不再是楚门所遇到的骗局。在这样的环境中,再回头看《楚门的世界》,会有哪些“细思恐极”的发现?
本期全媒派编译作家Tom Trott发表于Medium的文章,带你看看二十年前的《楚门的世界》对社交媒体有哪些隐喻,又发出过怎样的警告?
请回答“楚门的世界”:20年前的三声警告
最能代表公共生活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失调关系的,是“楚门的世界”中的演员们。节目中,Louis Coltrane饰演Marlon,是楚门从小就认识的好朋友。楚门视他为最亲密的伙伴,和他分享自己所有的希望与恐惧。但事实上,楚门自以为了解的Marlon是不存在的。就像电影中,“楚门的世界”的制片人和导演Christof为Marlon安排的那句台词——
“我永远不会骗你。”
The last thing I would ever do is lie to you.
“捕手”:社交媒体的完美陷阱
楚门一直被他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捕获”(catfished)。
Catfish,原意为鲶鱼,也指在社交网站上以假的身份行欺骗目的的人;文中指通过使用假的网络身份来欺骗别人开展一段关系。
他被骗进一个完美的陷阱中,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却扮演着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爱人、亲人与朋友。例如,楚门的妻子Meryl(实际上是一个叫Hannah Gill的演员,由Laura Linney扮演),她从来没有真正爱上楚门,她只是在完成真人秀演员的工作。当楚门发现她在他们的结婚照中做交叉手指的动作(注:西方人因说谎而用该手势忏悔)时,她才露出了破绽。
《楚门的世界》“妻子”的手势
1998年,这样的悲剧只发生在《楚门的世界》或是那些被设局欺骗的倒霉蛋身上。但在2019年的网络世界中,“楚门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我们甚至为它创作了专门的词汇(catfish)、纪录片和电视连续剧。
“网红”:对你而言,可爱的她?
楚门的生活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就像Instagram上那些精致的贴子一样。但二者的相似之处远不止于此:Marlon和Meryl都在制作人的要求下为那些他们假装喜欢的产品做推广,他们就是活生生的广告。
1998年,这是一个关于广告植入的笑话(当然现在也是),但在2019年,这种行为与社交媒体上的网红们(influencers)无异。公司付费让网红们使用他们的产品,分享关于产品体验的帖子和视频。这些生动的广告,利用粉丝对网红们的喜爱与信任,从表演的真实性中获利。
Marlon和Meryl不仅是捕手(catfish),也是网红:Meryl推广厨房用品和热巧克力饮料;Marlon推广啤酒。当然,他们的受众不是楚门,而是观看“楚门的世界”的观众。
Influencer,由于其权威、知识、地位或与受众的关系而有能力影响他人购买决定的人,例如社交媒体上的“带货网红”。
但对于今天社交媒体上的网红们来说,这种区别并不明显。我们不仅仅是他们的受众,也是他们的朋友和粉丝,他们依靠与我们的互动来获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变成了楚门,而Marlon和Meryl们正在努力地把产品推销给我们。
Hannah、Louis和其他演员的真实感受是不重要的,因为他们的公共自我与私人自我是分开的(即使这种区分是刻意的),他们只是演员,完成扮演楚门的妻子、朋友的工作即可。而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当我们发现自己被欺骗时,我们仍然感到痛苦。
“用户画像”:玩了20年的“猜你喜欢”
《楚门的世界》中关于社交媒体的第三个警告,是“用户画像”(profiling)。在数字时代,它通过持续的监控、数据存储和分析来实现。
Profiling,“画像”或“侧写”,记录和分析一个人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以评估或预测其在某一领域的能力,或帮助确定其类别。
无论楚门走到哪里,他的言行都被监视和记录,以建立关于他的行为模型,然后按图索骥为他提供他想要的东西。但这只是为了让他在海港城过得舒服,却未必能让他真正快乐。制片人给他安排的妻子是Meryl,而他一见钟情的是Lauren(实际上是Sylvia,由Natasha McElhone扮演);他们让死去的父亲复活,可他真正想做的是逃跑。
这就像是社交媒体给我们投喂一个又一个的帖子、视频、新功能,试图让我们感到满意然后留下来,但实际上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关掉手机,或删除账户。层出不穷的新花样不过是暂时的安抚,以转移潜在的不安。现在,我们都是楚门,被困在数据搭建的海港城中。
《楚门的世界》展示了一个虚假的世界,掌权者用看似真实的人际关系给人以错觉,并从中牟利。它不仅预言了社交媒体的诸多弊端,也试图告诉我们该如何逃离。
逃离:走出“楚门的世界”
“你永远不可能在我脑子里也装上摄像机”
电影最后,楚门即将离开海港城,Christof提出最后的协议:留在海港城,楚门将永远是众人瞩目的明星,永远过无忧无虑的生活;相应的条件则是,他必须同意分享他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永远被观看。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这就像是Christof的“用户协议”。
Christof很笃定地告诉楚门,他一定会选择留下,因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他,因为他从楚门出生起就在观看他的生活,不断地为他画像。而对此,楚门的回答是:
“你永远不可能在我脑子里也装上摄像机。”
You never had a camera in my head
同样,当Facebook提起一桩七年前发生的悲剧事件,我们拒绝相信它理解我们的情绪;当Google推荐了一家“猜你喜欢”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尝试过且并不喜欢的餐厅时,我们拒绝相信它理解我们的口味;当Amazon推荐了一样我们早已丢在垃圾箱里的东西,我们拒绝相信它理解我们的兴趣。
因为,即使是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摄像机包围的楚门,心里也有一个不同于公共自我的私人自我。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他在社会交往中呈现出一个版本的自己,精心表现出快乐与其他正面情绪;而在私下,他或许有另一个版本的自己,弥漫着负面情绪。毕竟,社交媒体是一个舞台,我们总有不同的人设。
“无知”的楚门与“有知”的我们
当然,楚门与我们有着关键的不同:楚门不知道他的生活正在被窥视,不知道他的朋友与家人都在撒谎,不知道他的世界由或为牟利或恶趣味的掌权者搭建和控制。
但是我们知道。
可我们仍然选择了广播我们的生活。与楚门不同的是,我们最终接受了Christof的“用户协议”。我们已经变得善于展现一个与私人自我截然不同的公共自我,我们渐渐习得了“立人设”的要义,尽管我们之中有许多人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仍然会在网上被愚弄,被背叛,被伤害。
20年前,《楚门的世界》就警告过我们了。
我们不听。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framerated/how-the-truman-show-warned-us-about-social-media-before-it-was-invented-f19819f1c87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