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12-23 09:54
12000家课外培训机构倒闭,家长发愁的竟不是学费打水漂

本文来自公众号: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作者: 通天河,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现在的很多家长对学校是不信任的,他们在学校背后风言风语,将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


时近2019年末,各种统计数据都在出炉。对于千万家长而言,一个数据或许是核爆性的:今年,据说有12000家课外培训机构倒闭。一些机构人去楼空,交了费的家长不知道去哪里要钱。


01 


原来校外培训机构也靠不住!


之所以说是核爆性的,是因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育成为了众多家庭的救命稻草。不知多少家庭,把教育当作维持自身已处阶层、跃升子女阶层的良方,甚至还涉及自身养老水平的高低问题。


韦博英语北京国贸店关闭


当然,我们都知道教育其实承担着远远超过增强阶层流动能力的作用,可是,说句大实话,现在很多家庭那么重视子女的教育,主要原因,不正是图社会阶层的变迁吗?


古语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科举时代很多读书人的愿望。范进中举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范进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中举,少受丈人的数落。至于平白无故多了几间房、几个仆人,大概由于穷久了的缘故,他的想象力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当几个老妇告诉范进老母亲:连我们这个几个人都是老夫人您的。——范进老母亲居然激动得一口气上不来。


现在,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还只是——“出人头地”。


以此为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一万多家培训机构的倒闭对许多家长造成的冲击了。


许多家长担忧的,首先绝不是自己的学费打水漂了。他们担忧的,主要是,倒闭了这么多的培训机构,接下来应该找哪家培训机构接盘?其次是,找到可靠的培训机构之后,他们是否还有名额接收自己的孩子?


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将在课外培训市场上流离失所,他们顿时焦虑感上升,忍不住和自己的另一半又吵几句嘴。


他们恨不当初多报几个培训班,哪怕只扔钱在里面,不去上课,也要把名额占着。


我这么说很多读者觉得我在胡说八道。但我确实有第一手数据:有的家长为了占据某培训机构的名额,在自己的娃还是小班时就去报名。上的什么内容呢?搭积木。说白了就是玩。旁人好奇:何必如此?在家不会搭积木吗?小母亲白眼道:我们先把名额占着。你知道小学的培训班报名要排到十六铺吗?


排队排到十六铺,上海俗语,意思是排队的人很多,很多很多。


但是,没想到教育培训机构也靠不住。


02


那么,让教育回归学校,不可以吗?既省了家庭的经济开销,又减轻了孩子课业负担,还多出时间可以娱乐,何乐而不为?


可是,社会上对学校怀疑的情绪从来没有消失过。我有时候也去接孩子放学。校门口的家长闲谈,正是我观察教育生态的一个小窗口。不时的有几个家长抱怨,某某班级的数学老师不会教,自己的孩子听不懂,考试一直低分。个别家长不同意:那我家孩子为啥是优……?


“那是你家孩子父母基因好。”


几个家长还抱怨作业太多,晚上写到十点还没完。


2018年9月11日晚,江西省遂川县城华影时代广场,一位小女孩坐在三轮车上做作业


过几天,据说有家长反映作业过多的问题,学校削减了作业量。又是这几个家长开始抱怨:还是作业多点好;老师就是要严。


只是受到过哲学训练的我有点思维强迫症,心里嘀咕:作业多和严格有什么关系?


我并不想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在此,我的重点是,很多家长对学校是不信任的。这种不信任并不表现在他们敢于向学校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是这么做,那表明他们还是信任学校的,相信学校可以听取自己的意见,至少是给予合理的反馈;不信任恰恰表现在,背后的风言风语,将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


作业多了,怪学校;作业少了,也怪学校。问题就在于,你让学校怎么办?你,作为家长,在干什么?只是一个批评者的角色?


可见,家庭、家长也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深圳蛇口某小学门前放学拥堵场景,课外培训机构在校门口打出招生广告


这似乎是一句废话。“养不教,父之惰。”古人都知道了。但目前,至少存在着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其实很多家庭还是把教育的责任扔给学校,或者外包给校外培训机构。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部分有强烈责任感的家庭而言,面临着子女教育上自身能力的问题低学历的父母面对子女教育,或许还有一个能不能的问题。也就是说,学校的课程对他们而言,有的时候不啻于天书。


网上流传的故事:面对低年级的孩子,家长还能说“你怎么这么笨啊!”面对高年级的孩子,家长只能负责后勤工作了。因为那些题目他们也不会。


但是,即便是高学历的父母,也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子女教育上。他们自己也有工作。这点可想而知。


03


出路在哪里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想起了《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对正义的一个基本论证,也想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两者之间是同构的。


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是群体的动物。即便个别人想做宅男、宅女,甚至到深山老林里去生活,一方面这种生活模式不可推广,另一方面,当宅男、宅女打开手机叫外卖的时候,便表明他们本质上没有摆脱群体生活。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群体的发展。


《正义论》里也说:社会高层的人为什么要帮助社会底层的人?因为大家一起组成了社会,高层之所以为高层,离不开底层的付出。比如,一个高管如果连家务都要全部自己做,那么,他根本做不好高管。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家的钟点工为他的高管事业作出了贡献。


基于人类必须是群体性生活这个事实,在教育上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校外培训机构目前的确乱象丛生,但之所以产生校外培训的需求,表明教育已经溢出了家庭和学校,后两者难以满足需求了。从这个角度看,校外培训机构需要规范,而不是完全取缔。


上海一栋楼内挤满了各种培训机构


但是,这绝不是说把孩子扔给培训机构就一了百了。家庭,依旧还是教育的第一阵地。更不用说校外培训机构能够提供的,更多的是技能教育、知识教育,而不是品德教育、习惯教育。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场。别的大道理不讲,只说一点:孩子白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成本重于一切。浪费了这一块,再去校外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和学校,只抓住任何一块,孩子的教育都会是跛脚的。不错,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必须发挥主体能动性。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好的孩子也需要好的教育予以启发、激发。


因此,结论自然是,三方外力的协作,加上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我们的教育才有出路。


以此为原则,倒掉一万多家培训机构,并不值得家长发慌。大浪淘沙,泥沙俱下。校外培训机构的更新换代,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让家长看紧自己的钱包,看紧自己的孩子,更加理性,想想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一定程度上想想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如何更加有效的对待学校的教育。


换而言之,自己孩子考试分数低,并不全是老师的责任;但作业总是做到大半夜,那就要想想是不是要有所应对了。


人类,是一个事实上的共同体。教育,也是共同体的共同职责。


*本文图片除说明外均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文来自公众号: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作者: 通天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