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骑行西藏(ID:gobybike),作者:taoluo,头图来源:图虫
“嬉皮士”,一个深刻改变了当代社会的群体。
60年代,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士,同时从布鲁斯音乐演化出摇滚乐。
乔布斯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嬉皮士,吸大麻,赤脚,邋遢,去印度寻访上师朝圣禅修,喜欢摇滚乐队披头士,最喜欢的则是民谣摇滚诗人——鲍比·迪伦。
张小龙也非常喜欢摇滚,江湖传言龙哥招聘产品经理的时候,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听不听摇滚,如果答案是不听,那就game over了,传言不能当真,但龙哥对摇滚的喜爱,却是深刻地体现在微信之中,微信不同版本的开屏中,用音乐致敬过MJ、崔健、许巍、Leonard Cohen。
嬉皮士
普罗大众对于嬉皮士的第一印象就是:吸毒、酗酒、性滥交、叛逆,男的邋遢,赤脚穿着破烂的牛仔裤,长头发,一脸乱糟糟的大胡子,女的一身奇奇怪怪的波西米亚服装,挂着各种稀奇的饰物。
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
抹黑一个群体很简单,把其形式化,再把其内涵去掉,那就可以了,一如文青、公知。
“嬉皮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战和二战期间,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茫的一代”,二战后以写出《在路上》的科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
其本质是反抗基督教传统对个性自由的压迫,富人为了金钱带来的经济危机,政客为了权力发动的战争。
从“迷茫”到“垮掉”,再到“嬉皮”,他们追求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他们追求民主、自由,他们反对战争、反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过度物质的世界,他们提倡男女平等、种族平等,他们提出“回到史前”的口号,崇尚无为而治,在自然中重新构建一个平等的公社。
他们用音乐与诗歌为武器,通过集会、游行示威、音乐节等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吸大麻、性开放、奇装异服,只是他们表达反抗的形式,以及理想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所带来的精神空虚的寄托。
他们在东方的精神世界中找到了中国的禅宗佛法,印度的瑜伽来增强自身心灵的力量。
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比·迪伦,其经典反战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就曾出现在《阿甘正传》中,《阿甘正传》里,有大量的嬉皮士的身影。
而《Like a Rolling Stone》这一曲,则是充满了对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的怜悯之情。
约翰·列侬的一曲《Imagine》,谱写了对一个“爱与和平”的社会的向往。
这些歌曲,深刻地表达出“嬉皮士精神”。
从乌托邦走向现实
有人说,当商人把摇滚乐变成流行文化赚钱,当政客把“嬉皮士精神”包装成普世价值在全球攻城掠地,当保守人士把“吸毒、酗酒、性滥交”的形式留给了“嬉皮士”,“嬉皮士精神”就已经死亡了。
确实,经过主流媒体的抹黑和形式化后,一些用“嬉皮士”的形式来逃避现实社会的人,把“吸毒、酗酒、性滥交、邋遢”演绎到极致,更是加深了普罗大众对“嬉皮士”的误解。
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嬉皮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并且会继续影响下去。
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男女平等(女权主义)、同性恋合法化、堕胎自由、反对战争、环保主义、简朴生活这些今天被誉为普世价值的,正是当初“嬉皮士”所倡导的价值。
在我看来,“嬉皮士精神”已经从乌托邦式的空想,转变成社会现实,分化出三个出口。
第一个出口是形式化的“吸毒、性滥交、酗酒、邋遢”,让逃避现实的人寻找到一种虚幻的满足,第二个出口是成为了主流的普世价值,第三个出口则是与科技结合,通过科技创新来创建一个理想的互联网虚拟社会来实现其乌托邦。
乔布斯的“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谷歌的“不作恶”,腾讯的“用户为本,科技向善”都蕴含着“嬉皮士精神”。
硅谷为何成为全世界的高科技创新中心,正是因为旧金山是“嬉皮士”的大本营,那些深受“嬉皮士精神”影响,喜欢摇滚的科技先锋,不断地把“嬉皮士”的叛逆精神运用到创新之中,打破一切陈规陋习,用科技创建着一个个的乌托邦。
苹果1984年的超级碗广告,深刻地体现了乔布斯的“嬉皮士精神”——打倒当时的计算机老大哥IBM。
年轻的乔布斯,虽然因为创造了苹果电脑而成为亿万富豪,但却依旧不足以颠覆顽固的保守势力,随后被保守的董事踢出了他一手创建的公司。
失去乔布斯的苹果,逐渐沦为一家平庸的公司,在1997年,濒临破产,不得已之际把乔布斯重新请了回来,乔布斯花了一亿美金打造了一个“非同凡响”的广告,宣告着“嬉皮士”重新回归苹果,世界从此,与众不同。
如今,乔布斯带领下的苹果创造出的ipod、ipad、iphone,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微信的摇滚唱片
80年代的中国,重新与西方文明碰撞,“嬉皮士”、“摇滚乐”深刻地影响了一些喜欢音乐的中国人,崔健、窦唯、许巍等等,都曾经用“摇滚”的方式,发出了中国青年的呐喊,虽然很快就被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模式所扑灭了,但其依然影响了不少的中国人,让他们产生了独立的思想,学会了“think different”,拥有了自己的理想。
微信的创造者张小龙就是其中之一,从“foxmail”到“微信”,张小龙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崇尚简单,无为而治,尽最大可能把控制权交给用户选择,在商业与用户之间,选择用户体验优先,去中心化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构建自己的“小国寡民”和“世外桃源”。
微信让那些生活在边远山区,生活在贫困地方的人,通过智能手机,连接上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差所带来的的不公,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从2011到2019,微信这张唱片只收录了4首歌曲。
时间:2011年10月1日
版本:微信3.0
歌曲:《Scream》- Michael Jackson
微信3.0版本是献给MJ的版本。
这一版本,微信更新了“摇一摇”、“漂流瓶”、“发送视频消息”等功能。
时间:2013年2月5日
版本:微信4.5
歌曲:《一无所有》- 崔健
2013年2月,微信4.5版本上线了“微信公众号”功能,新增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阅读空间,让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时间:2014年9月30日
版本:微信6.0
歌曲:《我们》- 许巍
微信6.0版本迈过了图片时代的门槛,上线“小视频”功能,没有美颜和滤镜,记录最真实的生活。
时间:2018年12月21日
版本:微信7.0
歌曲:《In My Secret Life》- Leonard Cohen
“嬉皮士精神”并没有灭亡,而是以更深刻的方式,影响着当代,构建着未来。
谨以此文,致敬那些曾经为微信坚持过,那些现在继续为微信坚持的朋友。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致敬,
他们我行我素,
桀骜不驯,
惹是生非,
就像方孔中的圆桩,
他们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他们既不墨守成规,
也不安于现状,
你尽可以赞美他们
否定他们,
引用他们,
质疑他们,颂扬抑或是诋毁他们,
但是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
他们让人类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
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
只有疯狂到认为
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骑行西藏(ID:gobybike),作者:tao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