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1-07 20:01

你拜过的泰国寺庙,可能都是中国人租的

文章来自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原标题为:《“防火防盗防同胞”,出国游七字真言》,题图来自:图虫创意。


 最近,泰国社交网络上的网民为了一间寺庙吵了起来。


 一位名叫素帕特拉的泰国女生在芭提雅旅游时,想进入一间寺庙参拜,却被拦在门外。


寺庙方告诉她,“这里只接待中国游客。”女生把视频放上网络,事件爆出之后,引发泰国民众热议。


△Nong Ket Yai寺庙内的中国游客


后来泰国媒体报道此事,寺庙方丈回应——“中国游客是合法租下寺庙的,得到了政府机构的准许,并且是正常缴了税的。从中国游客获得的收入,将用于寺庙的发展。”


泰国的寺庙,泰国人自己进不去,这是什么道理?


△泰国寺庙景点非常多/图虫


很好理解。用人话来说就是,是中国人租下来专门赚中国游客的钱的。


遥想2015年,泰国清莱还有一间寺庙因为不满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曾宣布禁止中国游客入内参观。


如今,中国游客的地位却迎来惊天大反转。短短几年,从“不得进入”到“只准中国人”进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拜过的泰国寺庙,很有可能都是中国人租的


要说素帕特拉这妹子还是泰单纯、泰年轻。


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泰国,不少地方的寺庙早就已经变成“佛牌专卖店”了。


而且它们玩的都是同一种套路:寺庙把佛堂租给中国商人,然后在里面售卖佛牌等佛教纪念品,而且专门针对中国游客销售。


只做“自己人”的生意,可谓是相当有“职业操守”了。


范围再缩小一点。单单是此次事件所在的春武里府一带,据泰国媒体报道,就有差不多20座寺庙在进行同样的商业活动。


△来源于amarintv


本来是乡间普普通通的小寺庙,平时只有当地村民偶尔去做做功德。


慢慢地,每天都有一辆接一辆的旅游大巴把中国游客送过来。导游在前头带队,寺庙里人声鼎沸,佛堂里坐着穿白衣剃光头的修行者。


修行者身前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各式佛牌和护身符,大红底色、金光灿灿,价格从几千到十几万泰铢不等。



泰国媒体曾经曝光过春武里府一间寺庙,每天到访的旅游大巴高达二三十辆。


买鲜花香烛、祈祷、接受僧侣祝福、购买佛牌圣物,一套完成的流水线作业。所有中国游客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12月,泰国移民局逮捕9名涉嫌在春武里府寺庙租佛堂诱骗同胞高价请佛牌的中国人/微博截图


有的寺庙和中国旅游公司签订了合同,以每月3万泰铢的价格租出,为期5年。旅游公司在寺庙里修建假佛堂,雇佣中国人,让他们剃光头打扮成白衣修行者。


他们售卖的佛牌比市场价要高出上百倍。而实际上这些天价佛牌,大多都是工厂批量生产的商业牌,也没有被加持开光过。


△10铢的成本价,以2千-1万铢的价格出售,然后骗游客说那是佛陀真尊


为了增加可信度,公司还会雇佣泰国的黄袍僧人。僧人每天负责一些像洒圣水、给游客祈福之类的佛教仪式,月薪15000泰铢。


同胞们的经商头脑,你不得不服。


在泰国,蛇毒中心、鳄鱼皮场、皇家珠宝中心、King Power皇权免税店、乳胶中心,无一不是专为中国人而设的。有“见过世面”的网友犀利总结:“这些地方,你能找到一个外国人算我输”。



你仿佛可以想像出她说出这话时的咬牙切齿,其中所承载的愤懑和懊悔可窥一斑。估计之前肯定没少交智商税。


除了寺庙、购物场所,游乐项目也不例外。有网友透露,泰国很多游乐项目、水上项目都是中国人开的。“只有中国人才懂中国人的心理,穷家富路宰起来哗哗的。”


老乡见老乡,背后放两枪


俗语有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然而实际上,汉语拉近的,只是他们和你的钱包之间的距离。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平台统计,在接收到的关于境外游的导游推销、诱导购物、商品质量无保证、退换货难等高发投诉中,越南、泰国、日本、韩国是“重灾区”。


出门在外,本来就人生地不熟,遇到个熟面孔本该是件幸事乐事。怎料你视人家为亲人,人家只把你当愚人。


果然啊,世界那么大,总有一款同胞能坑到你。


2015年,日本NHK电视台就曾经制作过一个专题片,揭秘中国游客在日旅游时遭遇的诈骗黑幕。


△ NHK揭秘


那些年,中国人出国旅游还比较依赖跟团,“日本低价游”“黄金线路6天5夜游”这些套餐还很有吸引力。旅行社从航班安排、旅费项目、免税店购物等环节层层布局,把游客耍得团团转。


4000元人民币的6天5夜套餐,在落地之后被各种“敲竹杠”。到迪士尼乐园,每个人收1万日元,去银座购物,再收4000日元。几天下来,被加收的钱比旅费还要多出一倍。


△ 在日本的中国游客/视频截图


去免税店购物,导游故意绕开大型家电商店和药妆店,专门把中国游客带到偏僻的不知名大楼里。


在这些店里,一盒市场售价2000日元的酵素被卖到2万日元的高价。


△ 健康食品推销清单


一名导游向NHK记者透露,一个月下来,从游客的购物回扣和各种巧立名目收取的费用里赚取的收入,可达8万元人民币。“干三个月回去,就可以带回几百万日元。”


△被骗的游客在游记里愤怒地码下“再也不去日本”的句子。他们或许都没有想到,宰他们的,正是自己的同胞


如今再看,这些没收护照、强买强卖、恐吓着要把你丢下的古早烂把戏显得尤为低级可笑,早就已经唬不住人了。


跟团游时代,中国游客吃的是信息不对称、旅行经验少的亏。今时今日,起步新马泰、人人日韩游,中国游客的段位早已今非昔比,语言不通、不认识路都不再是巨大阻碍。


无奈的是,你在升级的同事,骗子们也在升级,海外宰客这门生意依然兴旺。


近的玩不转?那就跨过太平洋,换个远一点的


在国外自由行,租车自驾是颇受欢迎的进阶玩法。一家几口、三两好友,不用挤,也不用纠结行李。车内是音乐,车外是高清美景,舒服又自由。


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这些辽阔,又配有成熟自驾游路线的目的地,租车出行无疑是个诱惑力极大的选项。


但要玩得舒服自然有门槛。选租车公司、定提车还车日期、提车还车地点、选车型选配置、比价格、选汽车保险,都是考验。而光是阅读英文文件这一关,就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这个时候,如果有哪个小机灵鬼打起了找华人车行的主意,那么前方等待着他的,很有可能是个深坑。


“加拿大的华人车行,除了租车便宜之外,到处都是坑,各种霸王条款。”


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租车经历,租车时店家不参与验车环节,让游客自己拿手机拍摄。只要手机没拍到的伤痕,都是游客自己负责。


还车的时候,店员就会熟练地找出几处隐蔽的刮伤,指着叫你买单。你明显看出来是旧伤,但你无力反击。


此时,隔壁验车行的员工就会及时出现配合演出:“怎么这么不小心,这很难修复的。照顾你一下,收你1100加币算了(租车一天50加币)。”


如果你不服,说要按保险走。那也行,员工就会告诉你,走保险过程会很漫长,中间耽误的天数也得按租车来算。


异国他乡,短暂停留,游客被宰最多也就自认倒霉,当作买个教训就算了。骗子再厉害,总不能跟我回家。


但当地居民可能就没法那么洒脱了。实际上,不仅仅是游客,华人移民也是被宰的对象。


今年7月,一位在美国读护士的移民妈妈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被宰经验。


她的车在路上突然启动失效。人正懵着呢,抬头发现前方正好有个华人车行。“当时都觉得,真是遇到救星了!”,哼哧哼哧把车拉过去。


车行一看,上来就说引擎有问题,伸手就要收400刀。正犹豫呢,对方告诉你,已经换好了。认栽交钱,本想着修好也就算了。没想到车刚开出几百米,又开不动了。再送回去,又是300刀。


这样的宰客坑骗现象有多普遍?2011年,洛杉矶华人资讯网的论坛上,有人发帖询问,请求推荐靠谱的华人车行。


当时一位叫Lao Chen的网友这样回复:“这年头还有老实不宰客的修车行吗?如果有,那一定不是华人开的”。


做中国人,出去玩就必须做好被坑的准备吗


出门旅个游而已,为什么这么累。同胞来宰,老外也来坑。放风路上,怎么埋的全是雷。


2018年8月,俄罗斯媒体报道了一家专供中国消费者的天价珠宝店,同样禁止俄罗斯人进入。一把梳子售价10万卢布,一串琥珀手链卖25万卢布。


2016年,韩国电台节目饮食X档案披露,一些韩国餐馆只接待中国团体游客。记者暗访发现,餐厅所用的食材非韩国所产,很多都是过期有问题的。


同年,韩国东亚日报报道,首尔某些化妆品店以超低价向中国游客销售动物面膜、马油滋养霜等热门产品,后被发现都是假货。


△在韩国化妆品店内的中国游客


在泰国,一名本地人在曼谷霓虹夜市用餐。原本80泰铢的餐食被按150泰铢的价格收取。媒体前往采访,老板给出的理由是,“以为她是中国人”。


2018年2月,英国希思罗免税店被爆出对中国游客实行双重政策:外国游客购物满79英镑即可赠送一张VIP券,而中国游客则必须购物满1000英镑才可以获得。


每次谈到这些现象,总会有一种论调抢先冒出,“中国人就是人傻钱多呗”。趾高气扬、言之凿凿,仿佛一生从未体验过吃亏。


四年前,中国人到日本疯抢马桶盖的奇闻至今仍叫人印象深刻。


那一年,媒体用“疯狂血拼”“买买买”等词汇形容国人出行在外的姿态。


△在机场整理塞满战利品的行李箱


中国游客就真的是“人傻钱多”吗?这样一概而论的断言绝不敢苟同,但中国人爱购物爱消费则未必完全是刻板印象。


2015年,国内多机构联合采集了6亿中国游客的购物数据,发布《全球旅游购物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游客的购买力确实惊人。


2000年,中国只有1050万人选择出境游。到了2014年,出境旅游人数就增长了10倍之多。


彼时中国的出境旅游购物市场规模已达6841亿元人民币。中国游客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旅游购物支出超7000元。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出境旅游都是为了买买买。


以“双标”中国游客的希思罗机场为例,中国游客实际仅占其总旅客人数的1%,但却创造了25%的免税品销售额。这消费力,远远把歪果仁甩出几条街。


但仅仅是因为爱购物、购买力高就可以被坑骗、就理应被双标吗?你有钱所以我就要盯着你的钱包来抢,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巴黎打折季中国游客涌入买买买/图虫


还有人把这归罪于“中国式旅游”。


 中国游客的群像被刻板印象套了好久。而被放置在对照组的,是肩披西装外套、缓步行走在诺丁山集市的伦敦男子威廉,是在罗马独自品尝美食、在巴厘岛田间悠然骑脚踏车的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这样的对比,其实很不公平。


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一度被视为无礼的“暴发户”,他们外出旅游时疯狂购物、大声喧哗,形象很差。


俄罗斯游客也曾遭嫌弃。2009年欧洲酒店曾进行调查,发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酒店业主对俄罗斯游客吃光自助餐食物、对工作人员大呼小叫的习惯非常反感。法国游客、英国游客也曾被贴上态度傲慢、粗鲁等标签。


△Youtube频道主页里,大卫·邦德视频主题全是教你如何低成本PUA到亚洲女孩


“中国式旅游”当然有其欠妥、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并不足以成为坑骗行为的替罪羊。逛博物馆就是高级,爱打卡热门景点就是Low了吗?旅游不分高低贵贱,适合自己的便可放心耍去。


要挨批的,是小部分的不文明习惯,而绝非“爱买买买”。


终归到底,是穷游抑或是富游,是有经验还是零基础,都不能成为被坑被宰的理由。


“多去几个国家,你就会发现,坑你的一定一定是你的同胞。”


什么时候,我们才不再需要总结这些让人汗颜痛心的攻略提醒呢。


参考资料:

[1] 今年出境游警惕哪些花式套路.(2019).中国质量万里行

[2] 徐静波:谁在欺诈赴日中国游客的血汗钱.(2012)

[3] 你去的泰国寺庙很可能是中国人花钱租的.(2019).泰国大小事儿

[4] 赴泰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引泰国网民严批.(2015).法广

[5] 出国防骗指南:我当你是同胞,你当我是肉包.(2017).西洋参考

[6] 泰国寺庙只允许中国游客进入,里面有什么猫腻.(2019)泰国中文网

[7] 中国人出国旅游,还是买买买.(2015).好奇心日报

[8] “中国式旅游”是否被放大了?.(2013).南方日报


文章来自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