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14 19:39

年薪超20万,航空业真的能赚钱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作者:邓霞,编辑:王静仪,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航空业薪酬高,发展潜力大。

• 💼 航空公司人均年薪超20万,春秋航空最高

• ✈️ 民航业人才需求扩大,未来发展潜力大

• 📈 部分航空公司高管年薪超百万,员工福利提升

近日,芒果台的职场类综艺《初入职场·机长季》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民航业的广泛关注。帅气/美丽多金,总是人们想起空少/空姐时逃不开的印象。当年风靡全国的经典港剧《冲上云霄》,不知道在多少人的心里种下了当机长的梦想种子。


百万年薪,是人们对机长的普遍想象。事实是否如此?民航业是否是打工人的好去处?我们梳理了7家民航上市公司2023年的财报,掀开了民航业薪酬的一角。


我们发现,航空公司的职工薪酬成本均大多在20万/年以上。其中最高的是春秋航空,2023年,春秋航空的职工薪酬成本是29.25亿元,对应9777名职工,这意味着平均年薪是29.92万元/人。其次是同为民营企业的吉祥航空,29.93亿元的总成本用于10317名员工,平均在每位职工身上投入了29.01万元。


考虑到员工规模,还是三大航的工资发得多。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的总职工人数(包含子公司职工)分别为10.29万人、9.95万人和8.18万人,对应2023年的薪酬成本是234.14亿元、231.22亿元和195.9亿元。


选择一个行业,要么看工资,要么看潜力。从未来发展潜力看,随着民航业的复苏和低空经济的发展,如今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正是跃跃欲试的专业人才们入行的好时机。


薪酬成本投入最多:中国国航


公司到底对员工大不大方,在财报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其在员工身上投入的成本有多少。


在七大航空上市公司里,据财报显示,2023年在航空业务领域职工薪酬成本最高的是中国国航(601111.SH),一年职工薪酬为234.14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南方航空(600029.SH),成本为231.22亿元,第三是东方航空(600115.SH),职工薪酬及福利成本为195.9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也就是说,这里面包括五险一金等各项费用支出,并不完全等同于职工拿到手的工资。



三大航的工资发得多,主要归功于其庞大的职工数量


2023年,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的总职工人数(包含子公司职工)分别为10.29万人、9.95万人和8.18万人,是排名第七的华夏航空(002928.SZ)总职工人数(5451人)的21倍、20倍、16倍。


其中,南方航空还有3349.78万小时的劳务外包工时(如果以一年365天24小时计,约是3824位劳务外包人员的工作量)未体现在内。


而支撑这么多职工工作的正是其拥有的超大机队规模。据财报披露,截至2023年底,南方航空总计拥有908架飞机,中国国航905架,东方航空782架,与其他几家航空公司拉开了断层式差距。



也正因如此,对这三家头部的航空公司来说,尽管职工薪酬成本已经高出同行一大截,但却并非是他们投入最大的板块。数据显示,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主要来自于飞机航油,能占到总成本的三成以上,职工薪酬成本一般是总成本的15%—20%左右。


2023年,职工薪酬占总成本比例最高的是春秋航空,职工薪酬成本占总成本的18.85%。而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的职工薪酬占比分别位列第二、第四和第六,与其他航司的差别远不如机队规模那么大。


从增速看,海航控股(600221.SH)的职工薪酬成本较去年增长最多,同比增速达到了47.09%,其次是吉祥航空(603885.SH),为31.34%,第三为春秋航空(601021.SH),2023年职工薪酬成本的同比增速为30.6%。



这让其他航司望尘莫及的增速幅度,离不开海航控股当年升职加薪的大动作。


2023年,海航控股开展第四批涨薪激励工作,并通过薪酬包政策给予员工平衡性调薪,以解决因历史原因产生的薪酬倒挂、薪酬过低、岗薪不匹配等遗留问题。同时下发多个业务激励方案,涉及飞行员、乘务员、地服人员、市场人员等19.27万人次。


直至今年,海航升职加薪的脚步仍未停下。2024年初,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在海航航空专题会上建议“飞行员小时费和机务人员工资上涨5%”。据海航航空集团消息,此次给机务和飞行涨薪,是海航航空集团加入辽宁方大集团以来落实的第五次涨薪,覆盖员工近2万人,每年增加人工成本逾2亿元。


人均职工薪酬最高:春秋航空


说完了总薪酬,再来看看人均。将职工薪酬成本按照公司职工总数进行平均的话,我们发现,还是属春秋航空给员工发工资最“阔气”。


据财报披露,2023年,春秋航空的职工薪酬成本是29.25亿元,对应9777名职工,这意味着平均年薪是29.92万元/人,春秋航空也成为职工人均薪酬成本最高的航空公司。


其次为吉祥航空,29.93亿元的总成本用于10317名员工,平均在每位职工身上投入了29.01万元,第三名为东方航空,投入约为23.95万元/人。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家航司的总部都位于上海。如果从事民航业,上海地区的工资很可能高于其他地区。


我们可以发现七家航司里,普遍的职工人均薪酬成本都在22万元以上,最高也不超过30万元,薪酬相对平衡。而华夏航空或许是因为总部位于重庆,整体人均职工薪酬成本最低,为14.3万元/人,不及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的一半。



职工薪酬给得高,一定程度反映了职工们的工作强度也高。据财报披露,为了更好地“物尽其用”,春秋航空利用延长时段(8点前或21点后起飞)飞行,增加了日均航班班次,以此提高飞机利用率。


这也顺势提高了空乘人员的工作时长和飞机里程。今年4月,春秋航空在其投资者沟通材料中披露,如果将人均薪酬成本再除以飞行距离,那公司2023年的单位薪酬成本实际只有0.062元/人公里,比其他五家航空公司都低。


图源:春秋航空官网


更不用说春秋航空的乘务员们是有目共睹的忙碌。与其他的航司不同,春秋航空执飞的航班里没有配备专门的清洁组,因此乘务员除了服务旅客外,还需要“兼职”一些收拾客舱垃圾、销售货品的工作。


说完了平均薪酬,再来看看一向被认为是“拉高了平均水平”的高管薪酬。在2023年财报中,七大航司也一并披露了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


春秋航空2023年支付给公司高管的报酬总计为1660.13万元,涉及高管16位,人均报酬超百万元。其中,薪酬最高的为公司副总裁王刚,2023年税前薪酬达到274.87万元。


其次是中国国航,支付给高管的薪酬为1215.76万元,一共14位,其中最高的是总飞行师王迎年,薪酬达到195.07万元。


第三为南方航空,高管薪酬总计为1157.62万元,一共支付给了14位高管。七大航司中,只有华夏航空和东方航空两家公司未跻身“千万”俱乐部,支付给高管的报酬分别为889.27万元和378.4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薪酬,许多航空公司还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来吸纳人才。


春秋航空自2018年开始连续每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即公司员工可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认购一定限额内的春秋航空A股普通股股票,并委托具备资产管理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在锁定期结束后,符合条件的持有员工可以解锁股票并享受其所持对应标的股票收益。


截至2023年底,公司2019年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实施完毕并自动终止,2020—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共计404名。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的回购公司股份已累计151.8万股,回购价格区间为48.92—56.99元/股,支付资金总额为8054.94万元。


2024年初宣布申请上市的南航物流(南方航空旗下控股公司)也在上市前就已经推行了员工持股计划。在上市前,南航物流的员工持股为4.5%。如果以该公司400亿元的发行估值测算,对应持股市值约15.5亿元。


人才需求持续扩大


总的来说,如今的民航业整体薪资还算乐观。


2024年第二季度,智联招聘发布《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报告指出,人工智能行业仍位居薪酬榜首,平均招聘月薪13594元,薪酬中位数10501元。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行业排名第9,平均招聘月薪为11594元,略低于IT服务行业。



当然,航空公司覆盖的员工范围广泛,既有机长、乘务员、地勤等一线工作人员,也有行政、公关、研发等后台工作人员。不同岗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可同一而论。


经历过疫情的阵痛,现在的民航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步上升。


一方面,民航业的市场盘子一直都在稳步扩大。波音公司日前发布的2024年《飞行员和机务展望》显示,在2043年前,民航业将需要近240万新人员来支持不断扩大的民航机队并满足航空旅行长期增长的需求,包括67.4万名飞行员、71.6万名维修机务、98万名空乘。


华西证券分析,从2015年到2021年,中国在册运输飞机数量从2650架增长至4054架,其中客机3856架、货机198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34%;在册通用飞机数量从1904架增长至3018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8%。


为了配合飞机数量增长的脚步,航空公司正在加快吸纳人才。国泰航空企业事务总经理黄文杰日前表示,随着香港航空业重建,以及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将于年底启用,国泰航空对机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泰航空早前已陆续开始招聘来自内地的员工,包括机师、空中服务员、创科人才等,预计到明年年底国泰集团内地团队人数将达到约4000人。


另一方面,低空经济的发展,让各大企业们更加奋力地招兵买马。


正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的飞先科技及若航工业集团主席吕勇告诉我们:“我们预计在2035年之前或者说10年之后,我们管理的航空器规模接近5000架,至少需要1万名左右的飞行员,3万名以上地面服务及机务维修人员就业。”


“4年后,可能会是人才需求高峰期,并且会继续成为热门专业。”零重力首席战略官陈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从起步到起飞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人才紧缺问题会逐步显现,未来3至4年低空经济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才需求量开始变大,并会持续增长。


不难想见,民航业的抢人大战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打工人们来说,现在入不入局,买定哪家公司,可要仔细考虑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作者:邓霞,编辑:王静仪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