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15 08:14

疯狂“黑”巴黎,这剧居然还有第四季?

巴黎奥运会刚闭幕,人们还沉浸在这座城市带来的热烈盛夏气息中,美剧《艾米丽在巴黎》的第四季也要来了,里面叠满刻板印象的巴黎,一边让人们吐槽不断,一边让人们欲罢不能。真实的巴黎,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谢秋如,题图生成:豆包大模型

文章摘要
《艾米丽在巴黎》展现巴黎文化冲突与刻板印象。

• 🌍 巴黎文化冲突: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 🐕 街头细节:巴黎狗屎与地铁臭味真实

• 💼 法国工作观:重休闲生活,工作为次

围绕巴黎奥运会,巴黎又一次成为世界的观景台。


关于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参赛运动员性别比例平等,男女选手比例达到史无前例的1∶1;关于女性运动员也能在比赛期间化妆的自由呼吁……这的确是巴黎重塑本土文化,向全世界展示“什么是巴黎”的最佳时机了。


事实上,这座被传闻和偏见包裹的“光之城”,从未离开过世界舞台的中心。它像一个被浪漫化、偶像化的文化符号,为我们的想象量身定制,同时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用各样的眼光审视:当它不符合众人的期待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嘲讽它,有些刻薄地调侃它,甚至我们将一种理想滤镜破碎的心理学现象,冠名为“巴黎症候群”,催生了无数“巴黎笑话”。


巴黎已经不再是巴黎。它俨然建立在一系列“悖论”之上,有多少人想象、构建它,就有多少人摧毁它,试图将它拉下神坛。


有意思的是,正是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带来的冲突,才使得巴黎一直是世人的焦点。我们总能在文艺作品当中瞥见对于巴黎的浪漫幻想和调侃。


《艾米丽在巴黎》这部美剧展现了美式价值观如何理解和误解法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但当中多少带有陈词滥调的标签,在文化观照当中陷入猎奇争议,被指缺乏尊重和平视。


(图/《巴黎浪漫吗?》)


英国作家皮乌·玛丽·伊特维尔将自己旅居法国10年,遭遇各种“法国的”不匹配的感受和传闻调查写在《巴黎浪漫吗?》一书当中。相比在巴黎生活了两三年的外国人形成的写作亚流派“Froglit”(负责宣扬、传播、散布“法国感受”的传说),皮乌的笔触冷静客观,撇去感情色彩,将各种法国的传闻印象追溯还原。


真实的法国,距离我们想象中的究竟有多远?所谓的“巴黎传说”,又是从何而来?


一、法国人的时尚,是一个谜


如果你将《艾米丽在巴黎》看成轻松浪漫的甜妞爽剧,或者看成一部为好莱坞定制的巴黎宣传片,似乎也无可厚非。剧中由盛宴、奢侈品、精品店、定制服饰堆叠的巴黎,流光溢彩的美景、神色飞扬的美人,足以让人心驰神往。


但在法国,这部剧因为老派的巴黎想象而遭受法国人强烈的抵制。一家法国广播电台辛辣地评论道:“看到那些贝雷帽、华丽的鸡尾酒洋装和干净到不可思议的街道,巴黎人根本认不出来这就是他们每天居住的城市。”


也难怪法国人会对此大加嘲讽,贝雷帽对法国人来说,实在是过时的刻板印象。头戴贝雷帽、身穿条纹衫、骑着挂满洋葱的自行车——这“三件套”加起来就是典型的法国人形象,被深深地根植在英美人的印象中。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却很少有人相信,几乎没人亲眼所见的传说。贝雷帽确实起源于法国西南部农民传统的“布帽”。20世纪,它曾被与左翼知识分子和激进艺术家联系起来,尤其是毕加索和萨尔瓦多·达利。到了20世纪60年代,因为切·格瓦拉,这顶帽子成为反叛、激进时尚的符号。


如今,只有在西南部尘土飞扬的乡间,才能偶尔见到戴着贝雷帽的法国老人。更别提在巴黎,这种形象俨然是一种过时的“景观”。


《艾米丽在巴黎》剧中还放大了美国和法国对待时尚文化的差异。艾米丽初到巴黎时,总被法国人嘲笑为“乡巴佬”,因为在法国人眼中,穿名牌的美国人就是暴发户,是不懂时尚、只懂名牌的“土包子”。或许为了迎合法国女人对时尚的传奇想象,路铂廷(Christian Louboutin)高跟鞋、香奈儿(Chanel)外套、Off-White洋装……她每天都穿得像要坐在时装周秀场第一排那般用力,这对于巴黎的普通上班族来说,确实有点浮夸。


但真正的法国女人,对于时尚的感觉依旧是个谜。因为她们普遍奉行一种“毫不费力”的时尚,你甚至注意不到她们。法国人将这样的一种观念奉若神明: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子,也会有其难以言喻的魅力。他们为此还创造了一个矛盾的词“belle-laide”,意为“美丽的丑女人”。


这也合理地解释了法国为什么会被奉为时尚文明的发源地。


甚至有调查表明,法国人对女人的观点与他们对葡萄酒的如出一辙——年代愈久愈醇。曾有法国市场调查过法国人心目中世界上最美的女性,发现上榜的女性有一半以上超过40岁。


如同可可·香奈儿所说,你在任何年龄都能拥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这也是一种信号,大胆自信、表现成熟的一面,或许能让法国人的“时尚buff”,在外人看来更难以复制。


二、法国人真的“躺平”吗?


关于法国人的传说,最被客居法国的人群或旅客广为流传的有一条:法国人工作不勤劳。他们有句俗语:上午慢悠悠,下午别着急。“躺平”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艾米丽在巴黎》当中,艾米丽被外派到巴黎,早上8点半到了公司,门还没开。一直到10点半,法国同事来到公司还怪里怪气地说“你这么早来干吗”,主管更是快到中午才出现。下午,同事又会花很长的时间聚餐聊天,最后早早下班。这当中还有句台词是全剧亮点——同事对艾米丽直言:你是为工作而活,我们是为生活而工作。赚钱虽好,但你口中的“成功”,对我来说却是惩罚。


到过法国旅游的人会知道,当地的店铺通常会在周末休假,或者在工作日的下午早早拉下卷帘门。他们热衷于休假,到了8月还会出现大规模的迁徙现象,城市、省会附近的小镇和村庄可能空荡荡的,但海滨和山中的村镇就热闹非凡了。


这确实有数据支撑。在《巴黎浪漫吗?》里,作者皮乌提到,法国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用于“休闲和个人护理”的时间最多的国家,包括吃饭和睡觉。可以说他们一天时间当中的63.8%,也就是15.3小时,都是用于休闲的。每年30天法定最低带薪休假日,再加上10天公共节假日,这还不包括他们普遍都休息的“非正式”假日。


尽管如此,法国人的生产率并没有拖后腿。当然,许多经济学家也指出,生产率水平高的真实原因是法国失业率相对较高,特别是较老的人和较年轻的人失业较多。这些最低生产率人群被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了。


法国人真能安心“躺平”吗?这也不见得。因为法国也存在许多自己创业、根本没有带薪假期和公共假日、拼命工作的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时打着几份工,在疲软的就业市场上竭力维持生计。


但总体而言,相对于真正享受工作的英美人,法国人普遍更愿意奉行“工作是为了生活”之道,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分得很开。假日在法国的国家文化当中也占据了神圣的地位。在英美文化当中,人们经常会思考近期或遥远的计划、目标和梦想;但在法国,人们更倾向于活在当下。法国人并不是不考虑未来,而是不执着于未来。他们的情感,是倾向于享受现在时。


三、巴黎有狗屎,乡村没诗歌


关于《艾米丽在巴黎》剧中最不悬浮的细节,巴黎人可能会告诉你,是在街头可能随时都要小心踩到狗屎。


这确实不是刻板印象。在英美人广泛流传的笑话当中,这可能是最接近真实的——你在巴黎怎么认出他是美国人?只有他在遛狗的时候还把狗屎捡起来。


被称为“欧洲狗屎之都”的巴黎,或许真不是浪得虚名。因为巴黎是狗狗的天堂,而对巴黎人来说,清理狗粪是件费力的工作,狗主人在这个问题上尤其顽固不化。更好笑的是,巴黎还是“欧洲鸽粪之都”“老鼠屎之都”的有力竞争者。


不仅如此,关于巴黎地铁臭气熏天的传闻也被证明是真的。抱怨地铁气味的并不限于外国人,不少法国作家都吐槽过地铁散发的臭味。相比过往,蒜味和烟味如今已被不一般的化学品气味取代了。皮乌在《巴黎浪漫吗?》一书中说,巴黎地铁独特且不可遏抑的气味来源,或许也就只有左岸的知识分子和哲学家们能够理解背后的复杂社会文化成因——一种包含冷漠、兴奋、厌恶和危险等城市体验的集合体。


如海明威所说,巴黎能成为所有人心中“流动的盛宴”。“臭名昭著”的狗屎和地铁也得作为当中的点缀才称得上现实主义。


而逃离城市,对法国的优雅想象还得包括乡村生活——慢车道生活的梦幻,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让它拥有了或许是西欧最为多姿多彩的风景。但真实的场景往往是,你在街角总能见到森林般的广告牌、福特汽车的展厅、快餐连锁店,还有家乐福的大卖场。


法国的村庄与城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小镇和村庄周围广袤的地域以及农田、农庄和古代城堡已经被开发商抢购并建设成私人住宅区,农舍内部也遍布着宜家家具。虽然古雅的法国乡村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未遭破坏、风景如画的淳朴乡村风光变得越来越稀少,城市化的入侵对法国郊区风土和环境的破坏,也是法国人日益担忧的现状。


但我们也别忘了,法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之一,移民涌入、工业化、快餐、拥挤和大众市场这些在其他国家同样需要面对的挑战,依旧也会存在于法国社会当中。所谓的“田园牧歌”,法国人也早就不相信了。


四、法国人的“怪”,既叛逆又传统


《艾米丽在巴黎》当中,法国人对于两性和婚恋的刻板印象,或许代表着外界对于法式浪漫的想象:法国男人时刻想跟你调情上床,他们“浪漫”到即使不喜欢洗澡,也可以说不想洗掉与女主角一夜缱绻留下的味道。法国夫妻大多不信任一夫一妻制,婚外情比较普遍。


英美人对于法国性文化的想象或许来源于先入为主的短语或俚语。“法国”一词总能与性相关的词语挂钩——譬如避孕套被称为“法国信”,恋物癖中的制服诱惑有一个明确的分支是“法国女仆装”,梅毒还有个臭名昭著的别名叫“法国病”。


但这些究其来源并没有历史事实根据。


皮乌在《巴黎浪漫吗?》当中说,就床笫之间的革新来看,法国人与英国人相比似乎保守至极,他们好像安于男女之间、床笫之间朴实无华、老式寻常、无聊乏味的性爱。只不过确实如传闻所说,法国人对外遇的态度相对宽容,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对保护隐私的执着。“秘密花园”是法国所特有的,用于形容一个人自己的世界和私益的称法。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秘密花园”。


法国人的家庭观念或许比我们想象中更传统。他们喜欢大家庭,生育率常居欧洲第一,法国是欧洲国家中拥有三个孩子以上家庭的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法国妇女能生养孩子且同时保住工作,这离不开政府资助的托管机构和服务,以及大规模的儿童福利和税收优惠。


但人们总发现,在人际交往当中,法国人的谈话法则是叛逆的。他们喜欢表现抗拒、喜欢说“不”,这种态度就像他们面对全球化和英语那样,会表现出明显的拒绝。但熟悉法国谈话规则的人会觉得这不过是类似英国式的嘲讽,是一种迂回、戏谑的谈话模式,以此展现法式的机智和风趣。


《纽约时报》有篇报道叫《破译法国人的谈话法则》,作者帕梅拉·德鲁克曼是一个嫁给英国人、目前在法国生活的美国人。她在感受完三国的语言交流规则后,像是被双重曲线绕晕,发出渴望“直球”沟通的宣言——“被英国式的嘲讽和法国式的机智包围后,我时不时会渴望美国式谈话给人带来的那种熟悉的舒适感。这种谈话里没有问题会被认为是愚蠢的。在朋友之间,我只需要宽慰对方,并拿自己做参照:不,你看起来不胖,而且不管怎样,我看上去更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谢秋如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