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粒金(ID:gh_611b8b43baba),作者:金不换,题图来自:图虫
今年春节,落在阳历1月25日这天,是近8年来最早的农历新年。
同理,今年的春运,要比往年更早一些,从1月10日,一直持续到2月18日,共40天。
据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预估,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约30亿人次。这个数字接近全球人口的1/2,相当于整个欧洲人口整体迁徙四次。
春运,关系到千家万户能否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一年又一年,家的方向在呼唤,很多人已经或者正准备踏上归途。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近几十年的时间,春运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张车票 记载时代变迁
每逢年关,一张小小的车票,牵动着千万人的归心。
其实,早在1954年,我国铁路史上第一次“春运”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候的旅客人数寥寥无几,当时的第一代火车票用的还是“马粪纸”材质的硬板票。
硬板票虽低效,但发售相对透明。因为车站通常会公示每趟车的预留票额,所以只要来得早,排得够靠前,买到车票不成问题。
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农民进城务工潮的兴起,春运旅客量开始直线飙升。
1979年,春运总人数首次达到1亿多人次。春运,就要靠“挤”了。
摩肩接踵,排队买票,也是从这时起成了火车站一大奇观。有的火车站,为了避免插队造成混乱,要求排队时后一个人必须抱着前一个人的腰。
至于前后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姑且不论。
1996年年底,铁道部开始正式在全国推广使用软纸车票。软纸票不是事先印制好的,而是在售票时现场打印。使用这种车票后,售票时间大大缩短。
2000年,铁路第三次提速,车票版式也发生了变化,条形码也不一样了。
软纸式火车票的广泛使用,恰是我国人口红利释放、城镇化进程最快的阶段。尽管路在增加,车次在增多,车速在加快,但是,春运期间,买票难、乘车难仍是焦点问题。
当时,春晚小品《有事您说话》说的就是买票难的问题。郭冬临带着军大衣、小马扎、铺盖卷三件套,熬夜排队买卧铺车票。那时候,能搞到车票,是特有面儿的一件事。
2004年春运第一天,武汉火车站内公告牌上,就已经显示多数车票售罄。
2007年2月10日,北京西站售票广场聚满了排队购票的旅客。
2004年,人民网曾做过一份社会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托关系购买火车票的占22%,从票贩子手中购票的占11.1%。
也就是说,约三分之一的火车票是从非正常渠道购买的。此外,调查还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对春运服务不满意。
2011年1月19日,12306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买火车票业务。从此,大部分人买票再也不用排队了,而是改为网上抢票。
每年春运开票第一天的零点,都有无数人坐在电脑前抢购回家的票。能否买到火车票,开始和网速、运气挂钩。
以前在售票点排队买票,现在在电脑前,在网线上“排队”买票。
这时候,许多“抢票神器”也应运而生,手机开始出现各种“加速包”与VIP。从“等”到“盼”再到“抢”,春运这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滋生了巨大的购票需求。人们惊讶地发现,技术上的进步非但没能改变现状,反而成为某些不法者觊觎的“肥肉”。
抢票软件依然是不少人在春运期间购买火车票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正在运营的近60家抢票软件都推出了有偿抢票服务,或要求分享转发链接,以提高曝光度。
为了不让“抢票软件”轻易得手,12306的验证码也是“拼了”。奇葩验证码,一度引发购票者的吐槽,还上了2015年的年度热门词。
以前买票靠体力,现在买票靠眼力。真是抢个票都心力交瘁。
线下购票也变得越来越方便,2017年春运,各地陆续推出“购票扫码支付”。使用支付宝、微信轻轻一扫,购票方便了许多。
2018年春运期间,上海铁路局首次实现互联网、车站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扫码支付”全覆盖,补票也将推出微信“扫码支付”功能,实现无现金补票。
如今,12306官网和手机官方APP,以及各种出行旅游APP,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铁路购票渠道。
2018年春运,12306网站日均售出车票1088.7万张,占总售票量的83.9%。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4日春运售票创下历史新高,全天各种渠道发售车票1494.2万张,其中网络售票1282万张。
曾经裹着军大衣、排队两三天,只为一张火车票的画面几乎再也见不到了。从“彻夜排队”到“动动手指”,小小车票,方寸之间,承载着无数游子对故土的乡愁,也见证着中国时代的变迁。
一节车厢,驶往回家方向
回家是一种什么滋味?
有人说,坐上春运时的绿皮车,你便知晓了。
每年年底,一票难求。以往的车次,更是明显不够。因此,每到春运,车站都会加开临客,而临客大部分使用的是“绿皮车”。
如今特殊情况下才加开的绿皮车,在90年代初则是春运的主角。
据当时的乘务员回忆,“砸碎玻璃,从车窗翻上来,当时那个场景,真的只能用人山人海形容。”那些年春运,每趟车都是超员100%,定员108个座位的车厢,可以挤上300人。
列车一到站,一波一波的人潮涌来,为了能挤上车,很多人从车窗翻进来。
哐当哐当的声响、老式的烧煤茶炉、可以推开的木框窗户……这些象征着绿皮车的符号,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
到了1997年前后,绿皮车逐渐淡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红皮空调列车。
从那以后,列车烧煤的茶水炉被电开水炉取代,餐车做饭的明火也被电磁灶代替、冬天取暖夏天乘凉也都全部依靠电力,列车烧煤的历史宣告彻底结束。
从1997年起到2007年止,我国铁路接连实施了六次大面积提速,列车速度由1993年的时速48.1公里,提升到了时速200公里。
2001年,铁路春运40天发送旅客1.26亿人次,直通客流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2002年全国客流量为17.53亿人次,其中,铁路完成1.28亿人次;2003年全国客流量超过18亿人次,铁路运输旅客13.347亿人次。
2004年,公路完成客运量17.265亿人次,铁路1.4亿人次,而民航的春运客流将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
2007年4月18日,动车组全面上线投入运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逐步迈入“动车时代”。
2009年,武广高速铁路开通,广州到武汉由原来的11个小时,缩短至3个小时。由此,中国开始进入“高铁时代”,以往的春运风向标也由广州火车站转向广州火车南站。
武广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解决了我国最繁忙铁路交通路段的运输问题,从根本上上缓解了春运压力,突破了国内最大的铁运瓶颈。
2018年2月,高铁“复兴号”迎来春运首秀。铁路部门在北京至太原、上海至昆明、广州至兰州等多条繁忙线路增开“复兴号”,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复兴动力”。
当全国铁路网每天运送着近千万人次旅客涌入春运大潮时,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铁也凭借超乎想象的速度令世界惊叹,从上海到北京全程1300多公里仅用4个半小时。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百公里时速“绿皮车”,到本世纪初时速约200公里的“红皮空调车”,再到如今时速最高达400公里的“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动车组……中国铁路在“加速度”中跨入新时代。
除了铁路,春运大军出行方式越来越多元。
2003年春运,随着网络及QQ等聊天工具的兴起,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通过QQ联络,开始三五成群结伴骑摩托车回家。
2008年春运,“摩托大军”第一次吸引了媒体的关注,沿线的地方政府在“摩托大军”经过的国道边设立休息点,免费提供餐饮服务,甚至还动用警车为“摩托大军”开路。
一票难求的情况无法缓解,也诞生了另一批春运队伍,那就是自驾队伍,在国人收入逐渐提高之后,汽车走进千家万户,面对一票难求的铁路交通,许多人开始选择自驾回家,过年开辆私家车也开始成为大家认为的体面事。
2013~2017年5年间,春运日均发送旅客比全年日均发送旅客平均只高出4.9%,较上一个5年间的14.1%下降明显。
从2018年的春运大数据来看,春运开始从“一票难求”逐渐进入“舒适回家”阶段。随着高速公路网、铁路、高铁线路网的不断完善,人们出行的选择已经变得多样化了。
其实,不管从最早的马车春运,还是到后来的绿皮车、摩托车大军、高铁、自驾拼车、顺风车、飞机……春运的方式变了,速度快了,人数多了,但春运的终点和人们归心似箭的心情都不曾改变。
一路旅程 收获不同体验
民谣诗人周云蓬在《绿皮火车》这样写道“火车轮子转动的声音,就像雷鬼乐,让人身心放松。”
但春运中的绿皮车,绝对没有这般文艺和舒适。
在人们记忆中,老式绿皮车常常与拥挤、“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叫卖声联系在一起,列车年龄,比很多乘客的年龄都大很多。车厢只有硬座,没有空调,在寒冷的冬天,只能靠烧煤取暖。
车厢拥挤而闷热,脏乱差。烟味、火腿泡面味、汗馊味、人体味,无孔不入,整个车厢弥漫着各种味道。
除此之外,还有逼仄狭小的活动空间。很少有空荡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熙熙攘攘的。
车厢里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车厢尽头角落里吸烟的大叔,嗑瓜子的阿姨,叽叽喳喳的小孩,安静呆呆望着窗外的少女,闷不吭声闭眼带耳机的小伙子,互不相识的打扑克的人群。
车厢连接处、座位下、甚至行李架上……全是人,车上恐怕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如厕、回座位,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那时候,起点站检票口大门一开,站台上响彻奔跑的脚步声和喊叫声,人往火车上涌,几分钟,就“塞”满车厢。每经停一个站,有人从车门挤不进,就从车窗往里爬。
后来,虽然红皮空调车逐步淘汰了绿皮车,但曾属于“绿皮车”的许多特征也成为了“红皮车”的通病。例如,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且由于客车可开车窗少,空气污浊,特别是春运时长途列车严重超员,乘车环境甚至不如曾经的“绿皮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动车、高铁先后加入春运大军,曾经的脏乱差、拥挤臭、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逐渐得到缓解。
铁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最直接的体现在盒饭上。如今,高铁盒饭已经获得了很多乘客的认可。一盒高铁盒饭的出炉要经过十几道工序,食品安全被放在了首位。乘客还可以通过网上订餐点外卖,高铁盒饭有了更多的选择。
除了盒饭,车上的卫生从过去的脏乱差,到现在的干净整洁。尤其是高铁动车组列车全列禁烟,也让曾经刺鼻呛人的烟雾缭绕不复存在。另外,以前一上火车手机就没信号,现在有些高铁上有免费的Wi-Fi。
乘客进站,也变得越来越方便。
2017年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开通人脸识别验票系统,也就是“刷脸”进站,开启了铁路检票服务新时代。
今年年底,全国各地又新增了 68 个支持刷手机二维码或身份证进出的火车站。“无纸化”车票和普通车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不用再担心因为取票排队错过进站乘车了。
短短这些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我们是不曾想到的。以前春运,旅客脸色沉重、焦躁不安。现在,车站里和高铁上,大家脸上洋溢着欢乐。
一份工作 反映城市发展
从一开始,民工就是春运大潮的主力。
1987年,春运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民工潮春运。“民工潮”从广州火车站爆发,并于1988年席卷全国,最终发展为春运的另一个代名词。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南巡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目标鼓舞下,改革深入,开放扩大,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外资不断进入,农民区域流动、进城务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乡镇企业的就近转移。
农民外出就业规模迅猛夸张,跨省流动比重大幅上升。这期间,铁路春运客流由1991年的6185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3亿人次。
进入新世纪,农民外出就业继续平稳增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增速开始放缓。农民工群体也发生结构性变化,流动“家庭化”和居住的稳定性趋势明显。
以前,男劳力外出独闯。后来,夫妻二人同时外出务工,有的还带着子女。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已经占到两成以上,每年,占到铁路春运客流总量的六成左右。
春运期间,节前农民工从沿海城市流回内地农村,节后是从内地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节后运量超过节前。每年的新增外出就业在春运期间形成一个高潮。
春节过后,旅客流向一般集中在北上广三个方向,这三个方向2004年春运共发送101.1万人,占春运旅客发送总量的90.8%。
但自2011年开始,虽然农民工总数上升,但占春运旅客总数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由2011年约62%的比例降低至2015年的60%左右,且其增幅不断降低。农民工群体对春运客流的影响力,正日益减少。
随着内地的发展,原先单向输出的农民工已经出现显著的回流趋势,珠三角等地越来越频繁的面临“用工荒”。
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招工难现象更加凸显;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振兴乡村战略的发展,服务行业更难招到人。
从一线城市到强二线城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回流的背后,是以武汉、成都、长沙、西安等为代表的强二线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和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当中国经济增长全面扩散时,去沿海还是留内地,习惯漂泊异乡的农民工开始用脚投票。
根据京发布的《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北上深这三大城市中,离开的人口,主要流向了周边的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另据猎聘发布的《2019Q3中高端人才招聘与就业全景大数据报告》显示,离开北上深之后,大部分人才除了到一线城市的周边地区外,大部分还是选择了强二线城市。
离开北上广深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到其他一线城市外,很多会选择到离家乡较近的强二线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这些城市不仅就业机会多,而且随着高铁、城际轨道网络的打造,平时从省会回家也较为方便。
北上广的“用工荒”,一方面说明了工作机会的增加;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有的企业正在或者应该向内地转移了。
大城小家 来路与归途
1985年春运总人数超过7亿。1994年突破10亿,2006年突破20亿,2012年突破30亿。
毋庸置疑,流动人口数量作为春运主力军,对全国春运发送旅客人数多少造成直接影响。而近年来,流动人口的变化和组成正发生改变。
2010年,反映春晚题材的电影《人在囧途》上映,王宝强有句经典台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道出了千万异乡游子的心声。
2011年春晚上,韩庚、董洁、周冬雨等齐唱《回家过年》,“家在声声呼唤 声声呼唤召唤着我快一些回家”,成为年夜饭动人的旋律。
春运大潮,浩浩荡荡。让无数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们,返回故乡。而他们身后,也留下一座座空城。让老金印象深刻的是,平日里一到上下班堵得死死的北京环线,每年一到春节,人去楼空,路上连个人影儿都没有,更别提车了。
真是应了那句广告语,“时风时风,路路畅通”。
可是近年来,在火车“一票难求”、飞机价格昂贵、高速道路拥堵的情况下,一些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把家里的老人孩子,接到城里或者工作地过年。
因为,“反向春运”目的地机票价格一路下跌,火车余票充足,道路更是畅通。不少年轻人表示,“与其一个人花好几倍的价钱回家,不如把爸妈接到身边过年”。
社会在发展,故土难离的观念也在淡化。“反向春运”也就悄然兴起起来,俗话说得好,“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有家人的地方就是温暖的家”。
据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流动家庭选择携带老人流动,团聚地点由“老家”变为“工作城市”。
在茫茫春运大军中,有一些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他们大多都在家乡独居,子女在外地定居、工作,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便踏上寻找子女的路,到子女所在的城市一起过春节。
“反向春运”进城过年的新趋势日趋明显。从数据看,上海、北京不只是迁出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同样也位列人口迁入城市前列。老人领着孙子孙女到大城市与在外工作的亲人团聚,成为一种热门现象。
据旅游网站携程的调查显示,90后已成为2018年春运的主力,同时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把父母安排住在高星酒店、在酒店吃年夜饭,感受不一样的春节,更成为不少90后表孝心的重要方式。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2018年不再是大家想象中的空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反向过年”的概念,将父母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
2019年1月,交通运输部表示,近年来“反向春运”旅客比例逐年提高,有更多老人和小孩到城市过年,2019年尤其明显。
鼓励“反向春运”,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写入《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中。进而,“反向春运”也成为了缓解春运运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信“反向春运”会慢慢成为主流,这也是传统年俗融合了时代新意之后的结果。背后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的变化,还凸显了对文化包容性的不断提升。
当然,无论是跟随春运大军回家过年,还是把爸妈亲人接到身边过年,其中不变的,都是中国人在新春佳节对于团圆的渴望。
从日夜排队买票到智能进站乘车;从拥挤的绿皮车到疾驰的磁悬浮;从身心俱疲到享受旅途;从离开故土到在外打拼……几十年来,时代风云变迁,经济飞速发展。
其中有样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一年又一年对家的期盼、万家灯火的团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粒金(ID:gh_611b8b43baba),作者: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