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1-16 18:30
人为什么会牙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ID:IamaScientist),作者:Tia Ghose,编译:妲拉,题图来自:图虫


挥之不去的隐隐痛楚,喝下一杯热咖啡时突然传来的一阵锐痛——几乎所有现代人都经历过这样要命的牙痛。


但是,牙痛的确切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因为牙齿与头发或指甲不同,它由活组织构成,一旦这些组织出了问题,就会向脑部发送疼痛信号。杜克大学演化人类学家克里斯汀•沃尔(Christine Wall)如是说。她的研究方向是牙齿的演化。“在牙釉质内部,还有另外两层活组织。”这些活组织里分布着神经,一旦接触到过冷过热的食物,或者遭遇可能导致牙齿破裂的巨大外力,它们就会向脑部发送信号。 


牙痛,你熟悉吗?| 图虫创意 


牙齿是活的,坏了会疼的


牙齿分为好几层:坚固的外表层称为牙釉质,它没有活性;但牙釉质内层是含有神经的硬质组织牙本质,继续深入牙齿内部,你就将看到布满血管和神经的软组织构成的牙髓,从牙冠到牙根,牙髓充盈着牙齿内部的所有空间,直达牙龈。


牙齿解剖图 | amulyabharat.com


牙釉质遭到侵蚀出现龋洞,这是最常见的牙疼原因。细菌利用粘在牙齿上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经过深度加工的高糖食物)繁衍生息,就会产生菌斑。“这些细菌的代谢产物会侵蚀牙齿。”阿肯色大学牙科人类学家彼得•昂加尔(Peter Ungar)说。


一旦牙釉质遭到侵蚀,那么牙本质遇热遇冷或者受到压力时都会疼痛。若是细菌侵入牙髓腔,也可能导致发炎感染。你每喝一口热咖啡,每吃一口冰淇淋,牙髓腔里的神经都会尖叫着发送疼痛信号。根据美国牙体牙髓学会(AAE)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抽出发炎的牙髓,重新向腔内注入一种类似橡胶的弹性材料。AAE还表示,咀嚼食物时,破裂的牙齿外层碎片也可能挤压牙髓,刺激敏感的牙内组织,引起疼痛。


牙周病影响牙齿周围和支撑牙齿的骨头,细菌不仅会感染牙龈和牙齿,最终还会感染支撑牙齿的骨头 | 图虫创意


牙周病也可能导致疼痛,感觉十分类似牙疼。如果细菌侵入牙龈线下,引发免疫系统的反应,就会产生牙周病。昂加尔说,身体无法分辨牙龈组织和入侵的细菌,所以免疫系统会攻击你自己的组织。“牙周病是全世界头号自体免疫疾病。”


AAE表示,牙周病还会导致牙龈萎缩,让一小部分牙根暴露在外,因此患者会变得对冷热格外敏感。除此以外,牙冠过厚也会让你在咀嚼时感到牙疼,因为太厚的牙冠可能会挤压牙龈或是改变牙齿内部的受力情况。


祖先会牙疼吗?


昂加尔说,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尝过牙疼的滋味,但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牙疼可能远没有如今这么频繁。昂加尔告诉我们,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和史前人类的化石很少出现龋齿的迹象。就连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都不如现代人这么容易牙疼。但是农业革命后,现代人类的龋齿率开始上升;到17世纪以后,随着高度精制的碳水化合物融入我们的日常饮食,牙病的发病率更是一路暴涨。


高碳水化合物融入人们日常饮食后,牙病发病率一路暴涨 | Pixabay


不过某些化石的确显示出龋齿的痕迹。“但概率非常非常非常低,而且狩猎采集者更少出现牙病,因为他们很少吃到富含糖分的高碳水食物。”昂加尔说。但是,昂加尔的最新研究表明,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非洲部族哈扎人(Hadza)出现龋齿的概率很高,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喜欢嚼蜂巢、习惯吸烟。


哺乳动物,牙齿特殊


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远的动物可能不会那么频繁地出现慢性牙疼。沃尔说,哺乳动物只有一套恒牙,但鳄鱼之类的爬行动物在牙齿遭到损伤以后还能长出新牙。


著名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讲述了牙痛的鳄鱼去看牙医的故事,而现实中的鳄鱼即使牙痛也并不需要牙医。


哺乳动物对自己牙齿的感知也更强,这会影响它们对疼痛的感受。哺乳动物总是需要完成大量的咀嚼动作——确切地说,它们得先把食物嚼碎,然后再吞下去,所以这些动物必须时时刻刻清楚自己的牙齿在哪里、状况如何。沃尔说,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哺乳动物需要在脑部演化出更复杂的网络,以便阐释来自牙齿的神经信号。


“这套系统需要持续不断的反馈。每咀嚼一次,食物的质地都会发生变化,”沃尔说,“你必须知道:如果我在下一次咀嚼运动中保持同样的力量,那么会不会嚼得太烂?”


沃尔还推测说,考虑到我们的祖先不太可能喝到热拿铁或是吃到特别冷的食物,所以牙齿对冷热的敏感可能只是它感知压力和液体流动的副产品而已。


昂加尔表示,无论牙疼在人类演化史上的起源是什么,现在我们对付它的方法都很简单:少吃过甜或过酸的食物,坚持正确刷牙,定期检查牙齿,预防牙菌斑堆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ID:IamaScientist),作者:Tia Ghose,编译:妲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