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Photo by Dimitar Belchev on Unsplash,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作者:木子
让家长来定价,课程收费“您说了算”。这事儿靠谱吗?
近日,某知名教育品牌发布了针对小学生的大班直播课“大米网校”,同时宣布了该项目高达8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不过,引发关注最多的,还是该项目推出的家长定价机制,一时间成为热议的焦点。
同时,舆论也开始再次关注2020年在线教育市场的走向,毕竟这个行业的景气值仍在不断走低,包括相关知名机构在去年底被媒体爆出裁员消息,近期更是被员工传出“以虚拟币代替现金餐补”的新闻……如果行业领跑者的境遇都如此,那么整个市场的状况又会怎样呢?
广告营销成开支“大头”
如果仅从数据层面来看,市场趋势似乎一切向好。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国内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近年来逐步上升,预计2020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5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538亿元。
尽管用户和市场规模齐增,但是有观点认为,实际上国内在线教育机构目前普遍陷入了亏损泥潭。
原因并不复杂,伴随着获客成本高、成果转化差、续班率偏低等问题,在线教育机构的营收在惨烈竞争中不断下滑。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个行业会议上,某知名教育机构创始人曾表示,机构实际平均获客成本已经达到了4000元。而从机构的首单成本结构分析中可以发现,教师薪资以及获客成本比例分别高达50%、45%。
成本高居不下,价格战仍在白热化,这是症结。
因此,如今场内玩家都纷纷开启了“花样获客”的营销模式,拼抢潜在用户客源,尤其是需求更大的K12课辅领域,更是成为了其中的焦点。
“其实在线教育行业内首单成本能把获客成本控制在45%,已经算是做得比较好了。”黄俪是深圳一家K12在线教育机构的运营负责人,她告诉懂懂笔记,目前其所在公司的获客成本平均也达到了3650元。因为不是全国性教育机构,所以成本也没有行业头部企业那么高。但是其获客成本也在首单成本中占据了60%的比重,而宣传投入是其中的大头,“这也是现状。以往行业内曾经倡导过口碑效应,认为这样做可以降低获客成本、营销投入,但是做起来难点太多。”
在黄俪看来,想要在市场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需要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投入反而更大。
一家在线机构的课程如果能够迅速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科目的成绩,当然会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并且乐于续费续班。“但是这种效果却很难在家长的圈子中形成口碑效应,因为在家长眼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在她看来,让别的学生成绩提升,家人会觉得对自家孩子没有好处,“即便发现课程提分明显,很多家长也不会介绍别的家长来给孩子报班。”
所以,对于中小机构而言,口碑的传播在一定时间内是难以形成的,想让更多用户知道自家的师资、实力,就只能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将成果展示出去。
“去年很多教育机构,无论全国性还是省市级的,都在拼抢楼宇电梯广告。”黄俪指出,这是因为高层小区的电梯是家长日常接送孩子关注度最高的区域。除此之外,还有公车广告、网约车广告、停车场广告等投放形式,整体上引流效果较为明显,“为了尽可能覆盖更多场景,就要铺大量的广告,这也使得机构的营销成本大大增加。”
据黄俪透露,她所在的这家在线教育机构从业人员规模仅300余人,但2019年投入营销费用的金额已经高达1700多万元。至于那些员工规模超过万人的全国性教育机构,所投入的营销成本更是令人咋舌。
高昂的营销费用让机构苦不堪言,因此只好在低成本营销上多打开“脑洞”。她和团队在去年11月就尝试通过与在校教师合作,加入适龄学生的家长群,用软文、打折等宣传、推介形式,吸引家长了解自家的在线课辅课程,“这种私域流量的打法有一定成效,但是现在很多机构都这么做,也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指责。”至于免费试听课,已经是行业内所有机构都在用的“笨法子”了。
绞尽脑汁的做广告、多曝光、增引流,让机构疲惫不堪,但实际上在线教育机构更大的难题还有转化率。这一点,更是众多教育机构倍感头痛的地方。
免费试听换不来转化率
“要知道,报班付费的并不是学生,而是学生的家长。”
在佛山一家在线教育机构任教研专员的张妍(化名)表示,他们推出的在线数学课辅课程收费并不高,大班制(一对六)每学期课程费用为9600元(共96课时),“平均每课时收费100元,在行业内算中低水平。”
相比线下课辅班150~180元/课时的费用,在线课程收费看似不算高,但想让家长认可这种“在线学习”的模式,却是难上加难。
“投了很多广告宣传,做了很多活动,最后的胜负结果都在报名转化上。”为了将流量转化为报班的顾客,不少机构都开设了低价、免费公开课程,供学生和家长试听,当然主要目的还是让家长来“尝鲜”。
张妍表示,无论是免费还是收费,公开课都是机构转化率的关键。只有试听课足够吸引家长(学生),让师资力量得到家长的认可,最终才能有打单的可能。
为了获得家长的信任感,她所在机构在试听公开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通常会专门安排资深教师主讲试听“转化课”,务求一击必中。“毕竟相比线下课辅,在线教育是看得见但摸不着,所以家长有顾虑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许多在线教育机构的试听公开课,的确都可以用“名师云集”去形容。一场试听课所投入的成本,有时会达到普通常规课程的十倍以上,张妍表示,“但是这种方式的效果也很明显,很多家长听完试听课立马就会联系客服进行咨询和报名。”
这些免费、低价的试听课程,其实在设计上都有精密的规划,主要是向家长展示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以及教学优势。“我们在试听课讲解的过程中,会加入一些家长十分在意的热词,如提分、规划、升学等,效果很好。”
张妍透露,只要作好试听课程的精心准备工作,转化率经常会超过30%,“如果是试听一些普通的课程,即便对于学生解题有帮助,但是在家长眼里也不会有吸引力。”
可以说,既然机构都明白家长才是教育支出的决策者,推出的试听公开课自然都在为家长们“量身定制”。例如家长“爱看”的成果,有针对性的策划内容,都是为了在同质化行业氛围中,能让家长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不过,“看得见摸不着”的在线教育,如今在市场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下,已经逐渐成为低价教育的代名词。这,可能也是很多行业参与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低价竞争已成行业常态
“我们也清楚,在线教育的体验、效率等方面,肯定不如线下培训班面授的结果。”
在福建厦门某知名教育机构负责教研工作的伍晓健告诉懂懂笔记,2017年他所在的教育机构就开始全面转型K12在线教育领域。这几年来他最大的感受就是, 在线教育主要的功能应该是促进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而不是提分。
“也就是说,在南平的学生同样能通过网络报名参加厦门名师的课程,让教育水平偏低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只是为了提分和成绩,线下课辅更为有效,即便目前他们机构推行了视频互动教学,(即教师能够看到学生的一举一动),效果也不会强于线下面授辅导。
“无论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的在线教学,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吴晓健指出,在线教育的教学效率不如线下,导致机构虽然有名师背书,但是在学费上也无法超过线下课辅和培训,“因此只能通过更低的价格,才能够吸引家长为学生报班。”
“你们可能不了解,实际上在线教育课程的成本并不比线下低多少。”他强调,或许唯一的区别,只是在线教育的场地租金成本会比线下模式低一些,但师资、人员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
“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让报名在线教育的学生出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明白一些教学窍门,这也算是行业公开秘密了。”吴晓健告诉懂懂笔记,所谓窍门其实十分简单,只要针对性的做好定制化辅导就行。
如在线作文课辅课程,要把能拿到高分的模板做好,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时把适合的套路往作文上套;在英语课程中,忽略基础的音标、单词,而是加强诵读常用句子的对话,就能迅速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等等。
这些“窍门”能让家长迅速看到孩子的成绩“迅速攀升”,“这种办法的好处,是让家长感觉到线上教学的效果很好,便于后续提高课时收费标准,很多机构都这么做的。”吴晓健透露。
那么,在教学成果、效率明显提高之后,在线教育机构真的有底气通过涨价向家长“要钱”吗?
“有难度,之前试过几次,但劝退效果明显,续班率立马下降了。目前来看,这种方法只有针对初三和高三的家长更有效。”伍晓健表示,2018年至今机构推出的可程课时收费基本都维持一致,“毕竟目前大多数家长对于在线教育培训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
显然,行业风口不是过了,而是尚未到来。
大概在2017年,曾有不少新闻报道称,随着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在线教育行业将迎来新的旺季。但相关教育行业分析人士对懂懂笔记表示,即便是开放二胎,距离二胎有教育需求还有相当漫长的时间,有多少家机构能熬到新的风口到来是一个问题。“目前大部分在线教育机构都是亏损的,有几家能撑到那时候很难说。”该人士强调。
【结束语】
市场门槛低,玩家蜂拥而进,价格战流行,导致如今线上教育行业进入了“阵痛”期。扎堆入行的机构为了避免营销成本的高企,纷纷开始琢磨起“花样获客”的新思路,但是再多的免费试听、私域流量营销也解决不了行业恶性竞争的“隐痛”。
如今,更多在线教育机构仍难以进入盈利的正常轨道,因此融资依旧是大部分机构续命的方式。同时,缺乏教学沉淀、一味重视数据增长的现象,也让在线教育行业与教育的本质渐行渐远。破局,仍是一道暂时无解的难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作者: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