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22 18:03

吐槽油腻精英男,成新的流量密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作者:海带,原文标题:《高质量精英男的滤镜,碎了一地》,题图来源:AI生成

文章摘要
吐槽油腻精英男在社交媒体上成热点,女性博主热衷模仿。

• 😂 精英男爱说教、爱炫耀却抠门,被吐槽成热点

• 🤢 模仿精英男的博主视频风靡,揭示其虚伪本质

• 🎭 反串表演揭露精英男真实面貌,反映社会现象

“我本科在清华经管,然后去Stanford business读MBA,现在在那个JP morgan,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呀?”


“不好意思我要check一下email,我做asset backed security资产支持证券,nft、数字货币有了解过吗?”


但是到结账的时候,谈话突然接地气起来:“一共1100,你微信转我?”


博主徐闹闹诠释金融男的这条视频,收获了2.5万点赞。


当下的社交媒体上,吐槽油腻精英男成了一个专属赛道。


小红书里关于“精英男”的话题浏览量达到2780万次,关于“金融男”的话题浏览量达到6925万次,点开后点赞最高的全是吐槽类视频。


博主的视频里,精英男们讲话中英混杂,气派十足,总是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的“人脉关系”和“实力”,还不忘给对面人“上一课”。


但是该付出多少,能精确到几毫几厘。


对精英男的解构成了互联网的新赛道,从海外到国内,不少女性博主甚至男性博主都积极加入。


这群精英男士的滤镜,怎么突然碎了一地?而重灾区就是金融男。


爱说教、爱瞎撩,油腻而不自知


油腻精英男第一“罪”,高高在上,热衷于塑造人设。


在这一模仿赛道上,收获了560万点赞的博主华小O一骑绝尘。


她的视频里,精英男大多以 “中年商务男”的形象出现,特点是爱瞎撩、爱说教、油腻不自知。


从去年5月开始,她已经更新了50多期,灵感源源不绝。因为每期都穿一件特定的拉夫劳伦白色毛衣,有人苦苦求她:“放过拉夫劳伦吧!”


“女生打高尔夫”是她的巅峰之作,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有种没被说教过几百遍演不出来的真实感。


随便举几个例子:


看见陌生女子在打高尔夫球,明明没有任何人问精英男,他却一出场就说:“挥杆,慢了。”


别人正要搭话,他已经自顾自地展开:“我从97年啊,开始打GOLF,大概率球龄比你年龄还长。”


夹在密密麻麻说教里的,是一晃而过的油腻小心思:“是模特吗?身材很好。”一个又猥琐、又爱装的人物形象就此立住。


这可不光是段子。


现实中,超模石闻参与的一档相亲节目里,就遇到男嘉宾反复强调自己的学历、地位和出身。


他给自己贴了一连串标签:“我是美籍华人”“初中去的是华盛顿”“工作是在旧金山”“一米八整”“可能会显得小一点”。


虽然好像没有特别“致命”的话语,但是不适感扑面而来,这便是油腻精英男达到的效果。


有人总结了某些精英人士聊天时的话题模版:


对于工作反复强调、“不经意地”透露出许多细节暗示钱权地位、讲话时使用大量专业术语把人绕晕,强调自己非常忙碌。


但是他们真正关心的话题是:“你的工作是什么?你能给我带来什么?”


只有GAP的付出,却包装成Tommy Hilfiger


人设是精英的,但付出时是绝对抠门的,这无疑是油腻精英男们的另一绝。


一位海外男博主模仿金融男的视频,被搬运到国内社交平台后大火。金融男和女性在酒店共度一晚后,准备的贴心礼物是这样:


星巴克充值卡一张,牙刷一根,漱口水一小瓶,口香糖一包,Fiji矿泉水一瓶以及几种可能用到的药品。Uber打车就在楼下,所以你还有二十分钟。


看起来很丰富,很全面,但是谜底很快就揭开:所有这些物品不是出差酒店剩下的,就是单位发放的。你成了他的“垃圾清理小助手”。


有人忍不住吐槽:“这样一收拾,家里都干净多了吧!”


而在国内博主华小O准备的中国版礼盒显然更加贴近生活。


包装是泛太平洋酒店或者其他奢华酒店的,里面装了纸巾一包,中华牙膏小样一对,八宝粥一罐,还有网购服装店赠品券一张,兑换后再卖出可以换成来回通勤的费用。


既然已经“完事了”,他也就不再需要你,你最好是尽快离开。


“我的gym buddy (健身房伙伴)催我了,今天是leg day(练腿日)。你可以继续睡,但总不能我下班回来你还在吧?”


油腻精英男的礼盒正如本人,外表光鲜,内里抠搜,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他有多“大方”。


但是有人看乐子,就有人照镜子。


看了她的评论区,才发现原来这竟是写实剧情。


有人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的金融男朋友圈全是滑雪、生意、投资之类的内容,给自己送礼却是一包“商务舱洗漱品”。


还有人因为收到太多护肤品、化妆品小样,用都用不完。



面子是装足的,真付出是困难的。


国内博主对此的演绎可谓鞭辟入里,商务男一开始带女朋友去Tommy Hilfiger试衣服,换了几身都不满意,最后到了价格不到其十分之一的GAP,一下就找到了合适的款。


可想而知,这样的“精英人士”对其他人宣传时,又会说:“我可是带女朋友去买Tommy Hilfiger了,我对她,还不够好?”


而人们嘲笑、解构的,从来不是买GAP,而是明明只想做到GAP的付出,却把自己宣传包装成Tommy Hilfiger。


“一米八整”


在传统观念中,高高在上的精英拥有财富、权力和地位,是社会成功的象征。


然而,博主们通过模仿英文点菜、故意露出手表、聊酒等行为,以及他们对自身成就的过度展示,让观众看到了这些精英的另一面——一个渴望被认可、渴望展示自己的群体


金融男是其中的重灾区。


一位在金融圈实习了一段时间的男性,总结出金融男的一天。


“早上穿着Ralph Lauren的白POLO,配上Uniqlo的西裤,踩上Tods豆豆鞋。”“中午本来想吃Wagas的健康餐,但想到公司因为要降本增效,被取消餐补的你,只好点个超级平替碗。”


2000年的电影《美国精神病人》里,男主帕特里克·贝特曼毕业于哈佛本硕,27岁就在投行做VP,是典型的金融精英男。


西服穿Valentino、Armani、Cerruti定制,手表戴劳力士,家里摆满各种艺术品和名贵家居。


但这一切都如同他从《纽约时报》上苦苦背下来的艺术点评,其目的是装点门面。


即使在当代国内,帕特里克·贝特曼们也不在少数。


对油腻精英男的吐槽之所以受到许多共鸣,就是因为通过反串表演实现了一种凝视地位的反转,对所谓的“精英”形象进行了解构和讽刺。


这种模仿不止于娱乐,更是一种对于“精英”的集体祛魅。


真正的精英不仅有职场上风光无限的一面,更面临着降薪、裁员和职场竞争等问题。


最近上映的电影《逆行人生》里,徐峥饰演的大厂精英人到中年被裁员,3个多月找不到工作只能去当外卖员,或许这才是现实中更多精英男的日常。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