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9月22-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决策层的重要指示: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新型工业化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一些领域有望受到新型工业化的利好,包括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
那么,本次提出新型工业化,有何重要意义?相关行业受益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在新型工业化相关领域中,国内外的差距有哪些?哪些企业更具投资价值?投资者还需关注哪些信息?
核心看点:
此次专门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召开了全国性大会,意味着接下来各地将密集跟进出台地方政策来支持新型工业化推进;
按照过去的经验,在三季报预期行情结束之后的11-12月,通常会演绎明年的预期,那么新型工业化有望成为跨年市场逻辑;
按照当前所处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当前可以优先关注硬件端的数控机床、高端仪器仪表;软件端的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传感器、电机、丝杠等;
我国工业软件现存的问题:一是产业链供应链脆弱,缺乏解决方案能力;二是产业基础薄弱,目前以模仿为主;三是有盗版可用对正版付费意愿差;四是工业软件企业多数小、散、弱。与国外有巨大差距的方向主要是内核和仿真技术;
可以关注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国央企以及行业龙头,如华大九天等;部分市场热门的0-1量产前夕方向,如恒力液压等;率先实现自主可控的上游,如拓维信息等。
Q:新型工业化经过一段政策历程,今年与往年有何不同?在当前时点再次提出,有何意义?
A:新型工业化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原文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此后每一届大会都会在报告中提及,其内涵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最近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此次新型工业化的再度提起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此次专门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召开了全国性大会,意味着接下来各地将密集跟进出台地方政策来支持新型工业化推进;
②此次在新型工业化提出的时间节点之前,已经落地了包括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元宇宙在内的一系列与通信技术相关的发展规划,这些新技术将和新型工业化形成巨大的融合互补,换言之,今天的新型工业化将完全融入数字经济之中,成为数字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核心发展思路;
③此次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提及新型工业化或许可以理解为当前在短期稳增长及中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后者是接下来的政策重心,也就是说在三季报预期行情结束之后的11-12月,按照过去的经验通常会演绎明年的预期,那么新型工业化有望成为跨年市场逻辑。
Q:哪些行业有望受益与新型工业化的再次提出?受益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A:如果我们对新型工业化进行拆解,可以大致这么认为,新型工业化=工业/制造业+数字+高端装备。
所以对应的受益行业主要聚集于这三大产业链,例如工业领域为主要应用方向,包括采掘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交运设备等,这类行业需要通过新型工业化进行降本增效。
数字领域为软创新领域,包括工业互联网、自动化生产线、工业软件及工业安全等,这类行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软件支持。
高端装备为硬件端,包括数控机床、半导体、计算机设备、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虚拟现实设备等,这类行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硬科技领域。
按照当前我们所处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我认为当前应该优先关注硬件端的数控机床、高端仪器仪表;软件端的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传感器、电机、丝杠等。
Q:重点领域会有怎样的利好落地?投资者接下来要关注哪些信息?
A:鉴于此前落地了关于集成电路及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其目的为降低相关企业经营压力,优化企业财务报表以便于获得融资支持,因此后续利好可能也会围绕这一实质性利好展开,例如在企业所得税收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税收减免。但是这种利好似乎对于资本市场并不具备吸引力,因此更具备吸引力的利好可能包括:制造业大基金扩容、新型工业化相关顶层文件进一步落地,以及偏向于短期炒作的新型工业化重要技术突破,例如刀具、数控软件、机器算法等等。
2019年11月,国家制造业大基金成立,注册资本1472亿,由财政部、国开金、中烟草等20名股东发起,主要围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仪器仪表、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领域开展战略性投资,正好是新型工业化相关的产业链。后续若大基金扩容将足以成为相关重点领域的重磅利好。
此外,由于此次新型工业化的重提是在硬件、软件、应用端均有突破或突破路径之后,具备一定的整合性。因此需要仔细甄别哪个细分更加受益,类似于半导体产业链,一个环节的利好并不一定会导致其他环节受益。
Q:一些领域比如工业软件,在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有生态环境不健全、市场占有率低等弱点。现在这些行业,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如何?有哪些关键环节?如果要追赶,需要哪些突破?
A:以CAD为例,我们能看到国产CAD软件以二维为主,已经较为成熟,而三维CAD仍然以国际三大巨头占据市场70-80%份额,国产占据剩余20%-30%。同时我们也能看到随着去年到今年制造业的不景气,企业IT预算是缩减的,这就意味着同样是二维CAD,售价远远低于竞品的国产软件就具备了比较强的可替代性;三维CAD方面虽然国产软件的份额很小,但部分行业有安全诉求,国产软件具备渠道优势,例如军工行业、交运设备行业等。实际从一些访谈类的信息来源看,二维CAD的国产替代确实在进行中,毕竟产品差不多,但售价只是国外软件的十分之一,具备相当的吸引力。
从差距来看,我国的工业软件主要有这么几个问题,一是产业链供应链脆弱,缺乏解决方案能力;二是产业基础薄弱,目前还是以模仿为主;三是有盗版可用对正版付费意愿差;四是工业软件企业多数小、散、弱。
我们与国外有巨大的差距方向主要是内核和仿真技术,例如在汽车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流体设计的要求极高,国产软件短期无法实现,再比如精密仪器零部件对于曲度的要求极高,目前内核无法实现高复杂度、多零部件精密设备的突破。此外目前很多软件的内核我们基本上是用国外的,好一点的情况是买断,但买断的产品其本身竞争力较为欠缺,因此短期还无法实现真正的技术可控。
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将软件上云,这有可能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因为互联网大厂在云平台上至少内核设计能力要远远强于工业软件厂商。以华为为例,今年一个重要的软件尝试就是metaERP,实现了全栈自主可控并且已经在内部替代旧有ERP。后续如果能够依赖互联网大厂的技术攻关能力,国产软件终究是有望突破的。
Q:新型工业化相关国内企业中,哪些已经具有一定成绩或潜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A:首先需要认识到真正需要突破卡脖子的主力一定不是那些新锐力量,因为类似这种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没有相当程度的经验技术积累以及资本投入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此国央企以及行业龙头在突破卡脖子的过程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备上述特点的企业有望在国产替代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中电子下属的EDA龙头华大九天、宝钢旗下的车间信息化管理软件MES市占率国内第一的宝信软件、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数控机床主体沈阳机床、国铁集团旗下有望受益于一带一路以及高铁提速的高铁核心部件商铁科轨道等。
其次,新型工业化与部分前期市场热门的0-1量产前夕方向具备较高的包含度,因此此类赛道方向会结合本身量产预期形成合力。例如工业自动化叠加经济复苏和一带一路出口的恒力液压、目前已经实现高端五轴数控机床小批量供货且明年有望受益于低基数的创世纪、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都需要用到的高端减速器生产商绿的谐波等、星闪技术目前已经有芯片量产能力的创耀科技。
再次,要发展新型工业化必须要率先实现自主可控的上游,例如为鸿蒙开源提供操作系统的拓维信息、在国资云中具备平台能力的深桑达A、在工业领域大量需求且具备替代属性的MEMS厂商芯动联科等。
最后,一些具体的重要行业也需要承接新型工业化要求任务,例如电力行业智能化的主要信创参与者远光软件、卡位ETC并向其他交通类无感支付延伸的通行宝、为国防军工企业提供仿真模拟服务的华如科技等。
此处提及公司仅为抛砖引玉,是否需要参与还需经过进一步分析研判之后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