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2-13 13:32

超3000家企业跨界造口罩,为什么你还是买不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林桔 甄祥晴


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仍供应不足。2月11日,在国务院的发布会上,发改委称应对疫情,当前生活必需品的保供不存在太大问题,焦点是口罩仍面临较大缺口。


为了应对国内口罩缺口,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中国石化、富士康等3647家企业“跨界”加入生产列队。天眼查数据显示,1月1日至2月7日间,这些企业先后新增“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经营范围。


疫情爆发初期,由于春节假期、零库存等原因,口罩等防疫物资供不应求,在地方政府有力调控下,生产逐步复工,但尚未完全恢复——2月11日复工率为76%。


比亚迪等3000家企业的加入能否缓解口罩等医疗物资的需求?它们又何以如此迅速转入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之中?



优势是什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地,它在国内也有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生产链条。


常见的医用口罩主要由三层无纺布组成:内层是普通无纺布、外层是做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中间的过滤层用的是经过驻极处理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


而口罩的生产流程主要环节包括:石油—聚丙烯纤维料—无纺布专用料—无纺布—口罩。生产程序上,口罩的自动生产线采用成卷的无纺布,自动切割成口罩的外形,叠压后焊接耳带,经过消毒等程序包装成品。


口罩生产需要在无尘车间进行,医用口罩的生产还需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口罩生产员需要穿无尘连体服,通过自动风淋门才能进入无尘车间。


华西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从整体来看,医用口罩生产技术壁垒不高,主要瓶颈在于医用资质和原材料供应。医用外科口罩需要的原材料包括无纺布、熔喷布、滤材、环氧乙烷灭菌、纸塑包装材料、耳带等,原材料准时供应和人员到位是决定目前产能恢复率的重要因素。


在解决原材料供应之前,加入“跨界”的企业在生产条件就一定的优势,比如车企、食品厂、纸尿裤厂等自身生产车间便为无尘车间。而在原材料上,以车企为例,生产口罩的原材料和汽车隔音棉一致,都是聚丙烯。这或是它们能够迅速加入生产口罩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临时加入生产的企业在所处供应链中也有不同优势。


母婴领域生产的龙头企业爹地宝贝,虽此前无生产口罩经验,但因纸尿裤与生产口罩一样,需要大量用到无纺布、溶喷布等原材料,让它在原材料提供商有一定优势。


又如有工业基础的车企,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汽车产业在人员、资金、生产管理、市场协同、技术输出、以及特殊生产场地等有自己的优势,同时类似广汽、比亚迪有较强的代工能力和综合制造能力的企业,能够在运用其在全球布局优势,采购储备物资,并打通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从源头增加资料物资的生产供应。


这些优势也是临时加入生产的企业最理想的状态,由于春节假期延长以及疫情期间,各个环节流通可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在资质上,由于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类用品,属于二类医疗器械,生产此类用品的企业,需要进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但为缓解医疗物资的缺口问题,目前各省药品监管部门已启动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的“绿色通道”。


以广东先来医疗器械为例,借助“绿色通道”仅用半天时间完成口罩生产资质备案手续,日产能可达5万只口罩。财新网报道称,截至2月7日,各省已批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88个。比亚迪等企业也表示,在改建生产线,同时也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


生产车间、生产材料以及生产资质都进入了“绿色通道”,生产设备呢?以口罩为例,生产设备需要口罩打片机、口罩耳带点焊机和口罩包装机。“临时加入生产的跨界”企业如何获得?


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此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口罩整个生产流程非常复杂,鼻梁上的小钢圈,挂耳朵的绳子都需要上下游企业协同生产。


在非常时期,协同操作,发生在了大部分企业身上。


以中石化为例,2月6日通过其官方微博寻求口罩机。“我们需要口罩机。您若有富余、可用的设备,可转让给我们,我们将协调生产、增产口罩。增产的口罩,我们可全部收购支持湖北抗疫一线,也可支持企业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中石化微博发出后,当天深夜便宣布找到了合适厂家。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2月7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称,有防护服面料,寻求生产企业。很快文章阅读量超过了10万+,同时在留言板上都是生产企业相关联系方式。不仅该公司可沟通合作,也方便其他有需求的企业进入协作状态。


缺口问题就此解决了吗? 


增加了这么多企业加入生产,口罩等防疫医疗物资的缺口解决了吗?


短期内或许并无法见效。以口罩为例,一方面加工完还需消毒、解析,整个过程还需7天至15天的时间才能出厂。这是时间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它的缺口仍比较大。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会长雷利民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随着逐步复工,预计2月底每天能生产各类口罩1.8亿只。此前华创证券分析称,中国二三产就业人口总计5.3亿人。如果全面复工,每天至少需要5.3亿只口罩;若只按第二产业、医疗以及交通工作人员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口罩。而2月11日发改委称口罩的复工率只有76%。


这意味着,到2月底之前,保守估计口罩每天的缺口为1.01亿-3.9亿只。


而发改委2月11日要求复工企业为职工配备口罩等防疫物资。大部分临时加入生产的企业主要为了自用。以富士康为例,它表示投入生产后主要提供给员工。


除了生产防疫物资自用以外,临时加入生产的企业还表示物资生产后,主要供给一线疫区、医院以及抗病毒相关部门,暂不考虑对外销售。比亚迪称,即使是后期对外销售也会以平价进行销售,并不会考虑盈利。


实际上,临时加入生产的企业,要实现其目标,最早也要在2月底。但眼下,在生产过程中或许也存在难题。


生产防疫医疗物资的每个环节能够提供物资的企业,在社交平台上寻求上下游合作,大部分企业看似进入了“协同”状态。但实际上,部分环节仍供不应求。仅从价格来看,原材料价格比以前上涨了10倍,这使得部分材料供应仍比较紧张。


国信研究报告也指出,高熔脂纤维聚丙烯是熔喷滤材(口罩的核心材料)的主要原料,国内产能比较充足且价格稳定,但是在全球口罩需求量突然提升的情况下,熔喷滤材环节仍然有可能面临阶段性供给紧张。


另一方面,根据财新网报道,临时转向生产防疫医疗物资的企业仍存在多样的问题。以生产国标防护服为例,当前存在5大问题:


  1. 对生产国标防护服的流程不了解;


  2. 面料供应存在错配问题;


  3. 防护服产业链目前仍面临工人不够的问题;


  4. 原材料没有保障,上游供应不稳定;


  5. 生产设备缺乏。


也即是,在疫情没有结束前,很多事情仍需进一步摸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林桔 甄祥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