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29 08:19

儿童是完整的人,不是成年人的瑕疵版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边,原文标题:《最难过的是,没人真的关心孩子》,题图来源:AI生成


最近一则离谱新闻:#1岁女童在飞机上哭闹,被2名陌生人关进厕所“立规矩”#又引发了互联网对“厌童”现象的争论。


有人说:为什么你不敢挑战一个打呼噜的壮汉,却可以欺压一个幼童呢?


它点出了歧视儿童、动物虐待、女性剥削背后所共有的“恃强凌弱”特征。


儿童是很容易不被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的。


对某类群体的歧视性排斥背后,有个介导因素是:非人化(dehumanization)。指否认个人或群体的人性以及一个完整的人应有的心理过程,包括认为对方没有体验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没有认知灵活性等等(Haslam,2006)


当被剥夺了这些人类属性时,他们是一件物品、一台机器,被视作仅仅具备工具性、功能性的客体。


一个你讨厌的人,并不一定会被“非人化”。


就像在公共场合公放噪音的壮汉。你讨厌他,但他仍然是一个“人”。


人们不经常责骂一个打呼噜的壮汉,不仅仅是因为他存在压倒性的身体力量,还可能是因为,你更能同理到一个成年人的行为。


也许你的父亲打了一辈子呼噜。也许你的某位亲戚也很爱外放短视频。


但就儿童来说,不管孩子是否正在发脾气,不管他是可爱的、安静的,还是调皮捣蛋的,儿童都更有可能处在一个“被非人化”的位置。


人们不会像对待一个完整的人那样去对待一个孩子。


比如,儿童行为的动机经常被错误假定;儿童所特有的发展、发育过程不被尊重;儿童经常在有关自己的沟通场合中被排除在外;儿童经常因为“对家庭有生存依赖”而被否认身体、情感和思维的独立性。


儿童面临整个社会脚本的“工具化”。人们把孩子当成是“私有财产”“家庭所属物”“养老保险”。


人们教育他,训斥他,习惯居高临下地说点什么。人们“对”孩子发出指令,而不“和”孩子平等交流。


非人化被认为会激发人类暴力。公众对孩童的“非人化”会加重对孩子的偏见、不尊重和人际虐待。


非人化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比如雇佣童工、儿童性剥削),也可能渗透于日常微小的、无心的行为和言语之中。至于生命最初几年的创伤如何产生持久的后果,相信大家也早就有数了。


孩童“非人化”的3种表现


1.攻击性的概括


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成年人会对孩子习惯性的进行贬义谈论。


我想到电影《年少日记》里的一幕。


一个四口之家里有两个儿子。哥哥成绩不好,需要留级重读,而弟弟成绩优异。在某个公开场合里,亲戚们聊到哥哥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哦,那个留级的。”


我也出生在一个多子家庭。记得大人们为了谈论孩子的时候区分起来方便,经常会使用“攻击性的概括”来标签化儿童。


比如,“那个丑一点的”“那个胖一点的”“那个成绩好点的”“那个更讨人喜欢的”。


和电影里演得一样,成年人讲出这些话的时候,甚至都不会回避小孩。


更多的例子还有:


  • 你现在小偷小摸,三岁看老,以后要进监狱(儿童偷盗行为不一定是品德问题,也可能是情绪问题,需要个体化看待)


  • 你生在单亲家庭,爸爸又这么不负责任,这个问题光靠学校肯定没法解决(将孩子的挫折归咎于家庭教育,不仅不为孩子寻找资源,还暗示孩子注定没有能力发展自己的人生)


从更广阔的范围来说,只要将一个人贬低为任何单一特征(尤其是消极特征),“非人化”就已经发生。


比如,称呼一个人为“精神病患者”,将人简化为一种症状或疾病,就剥夺了他作为人的复杂性(非歧视性称呼可以是:一个曾经得到精神科诊断的人)


2.成人化(Adultification)推断


0~2岁的婴儿没有道德观念。他们的对错观念源于“什么感觉舒服,什么感觉不舒服”。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孩子才会开始表现出基本的道德行为。


对1岁多的孩子“讲道理”是没用的。先入为主的推断,会导致孩子被视为更像一个丧失了童年的“成年人”(Goff,2014)


“成人化”的意思就是,儿童被强加了超出其发展阶段的角色。他们过度承担责任、背负期望、照顾任务、赋予选择权。这可能会影响孩子被支持和保护的方式,使他们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3.蔑视&有条件的尊重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非人化还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负面行为。比如:


  • 蔑视(Gottman,1999)。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缺乏智力、理性和表达能力,孩子的意见不值得被参考。有研究指出,孩童特别容易“在权威的交际实践中被忽视”和“在日常生活互动中被贬低”。


  • 有条件的尊重(Leary,1998)。很多家长视孩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成绩好就尊重,成绩差就贬低。他们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人生期望的工具来使用。作为子女最沉重的负担,就是父母未曾实现的生活。


为什么有些人总把他人当“工具”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非人化”的公认预测因素是:社会支配倾向、权威主义和厌恶敏感性。


也就是,如果一个人对他人的支配倾向高,更青睐权威,对厌恶情绪更敏感,他就更容易不把人当人。


近年来研究者有发现一些新东西。对当下的生活也很有参考意义:


1. 无助感


Yang和同事发现,导致“非人化”的一个新因素是:对生活的失控和无助。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认为他人缺乏人性,自我评价也是如此(更冷漠、封闭)


2. 为了避免情绪衰竭


非人化可能是为了自保。比如医护人员在压力加剧时会表现得冷冰冰,但这只是一种情绪耗竭的症状;


也可能是为了不被视为累赘的人耗尽情感。比如长期配合一个总是捅篓子的同事时,你表现得像“一个没有情感的工作机器”。


3. 少子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机会了解儿童


生育率下降会导致人们长期、近距离了解一个孩子的机会变少。而过往许多研究表明,接触到一个更具体的人,会增加人性化感知。比如,在生活中有同性恋的朋友,就会降低对同性恋者的非人化。


4. “把他人当工具”成为一种社会脚本


一些研究发现,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的“非人化”部分植根于人们的关系史。因为他们自己也遭受或目睹过非人化行为。


更直白的说法是,人和人之间的工具化利用已经成为一种社交默契。这种默契由公共领域蔓延至个人的家庭生活。“视他人为工具”可能是一种形成性体验,它通过行为的社会学习、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成为了人们社交脚本的一部分(Bowlby,1973)


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尊重孩子


Fennimore(2023)等人曾总结了一个教育者“非人化”谈话特征的框架。它可以被简要概括为这几点:


  • 泛化地总结某个年龄段、某个地区、某个性别、某种外貌的孩子存在“某种固有缺陷”;


  • 只关注孩子的缺点而不承认优点;


  • 将孩子所遇到的劣势或挫折归咎于个人品质、家庭生活和习惯;


  • 暗示孩子的缺陷无法在学校克服;


  • 将孩子与更具特权的群体进行负面比较。对偏见、歧视、经济状况所施加的影响默不作声。


如何尊重一个孩子?


研究者认为,它需要成年人(尤其是养育者、教育工作者)提高对“非人化”的敏感意识、抵制歧视性偏见,并使用关怀性的措辞和语言(不仅要注意说什么,也要注意怎么说,说完后造成了哪些有意/无意的影响)


它需要大人们不把儿童看作是“未完成品”,不在情感上“使用”他们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不管是权威感也好,虚荣心也好。也不要仅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限制孩子的发展,或仅仅因为一桩小事预设他们未来的人生。


关于如何尊重一个小孩,我最喜欢的是意大利心理学家蒙台梭利的观点,“follow the child(跟随孩子)”。


这意味着,我们暂时收起自己关于应该如何做事情的假设,而是观察孩子,和孩子交流,看看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看看孩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殊的表达需求方式。


儿科医生贝里·布雷泽尔顿在《儿童敏感期全书》中认为,对于0~18个月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哭,而是学习分辨婴儿不同哭声的含义,快速理解孩子的需要。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在公共场合发脾气,很可能是因为孩子承受了过多刺激(比如陌生环境、机舱气压、身体不适),或者是寻求父母关注。对于后者,你可以继续陪着孩子,让他安全释放情绪,陪着他。拥抱他,试着认同孩子的情绪(感觉很糟糕,是吗)”,这可能对阻止不当行为有效。


不过,照本宣科可能是没用的。虽然书本和社区会提供一些知识和经验的参考,养育者常常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那个人。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就算不了解生物学和医学也没关系,对于父母来说,保持一定的自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父母很容易在育儿的挫败感中产生愧疚、自责心理。认为孩子哭得停不起来,是做妈妈的失败——不要这样想。“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想象力去共情,把自己融入和孩子的相处中,而不是试图用理智和成人逻辑去搞清”。


祝你从婴儿开始,直到长大、老去,都能被当做“完整的人”的权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