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9-02 09:05

一个荷兰摄影师,拍下了1990—1993年的上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作者:姜天涯,编辑:小泥巴,写毛笔:杨卓,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Robert van der Hilst)

文章摘要
记录1990—1993年间上海的摄影作品展览

• 📸 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的摄影作品展出

• 🌆 记录了上海从1990到1993年的城市生活与变化

• 🕰️ 展览展示了过去的上海市民生活细节和城市变迁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以下简称“罗伯特”)是一个荷兰摄影师,他的摄影展《上海:瞬间与永恒1990—1993》正在上海Fotografiska展出。


1990年,罗伯特受法国Vogue杂志的邀请,拍摄一组关于上海的照片。


那一年,他50岁,在此之前,从未来过亚洲。


几个月后,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接待人员开着一辆豪华轿车载着罗伯特去了54美元一晚的和平饭店。


第二天一早7点左右,他在和平饭店匆匆吃完早饭,就去外滩拍照了。他看到外滩边上有很多正在早锻炼的市民,有市民做着一些在当时的罗伯特看来很奇怪的动作,比如打太极拳,甚至是拿着百事可乐打太极。


外滩,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0


在24小时内,他就爱上了上海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里的人。


在1990—1993年期间,他受不同杂志邀约,共来上海拍摄了7次。


在老外滩,罗伯特拍下了摄影师帮人们拍照留念的画面。“人们付钱给摄影师拍照,拍完拿一张号码牌,过2—3天再去取照片。”


在老外滩拍照留念,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0


在罗伯特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外滩的变化。


炎炎夏日夜晚,外滩人潮涌动,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1


那时候的南京东路还没有成为步行街,夜晚人们在街上乘风凉。“11点的南京东路很热,人们住在非常小的空间里,没有空调,所以他们整晚待在那里。”


深夜的南京东路,©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0


罗伯特并不会说中文,这让在上海的拍摄经历成为一种奇遇。


他第一次在上海餐厅里尝试了鸡爪,可惜那只鸡爪上有未洗净的沙子。


他更喜欢的是天津路上的一家广东早茶店,他每周会去吃2—4次。“女孩们推着食物和card(餐卡),你坐在那里,然后她停下来,我可以选择点什么。”吃得多了,早茶店的人都认识他了。“后来他们张开双臂说,哦,来吧,你可以坐在那里。那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


在天津路吃过晚饭,他拍下了两名穿着西装的男子。“我出来的时候看到这两个人站在那里,我用闪光灯拍了一张照片。”


天津路上的时髦中国男人,©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2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2年。有趣的是,32年后,照片上的肖柏春出现在了展览上,现在他已经72岁了,照片中的他40岁。


再次相遇,源于肖柏春老邻居的儿子买了罗伯特的摄影集,老邻居翻了相册,一看这不是肖柏春嘛。


72岁的肖柏春出现在展览中,他抱着32年前的照片,老照片中右边的是他,拍摄:姜天涯


在上海拍照片的日子里,罗伯特每天要走25—30公里。他用这样的方式探索上海。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暴走”,从和平饭店走到了龙华寺,依然是一次奇遇。


“我一大早离开了和平饭店,沿着外滩深处走去,一直走了几个小时,突然我到了一个公园,看到一座佛教风格的塔。”


“我在这个公园里散步,首先我看到了塔,然后我看到了入口和龙华寺。那是一个星期天,我7点左右离开和平饭店,下午1点或1点半到了(龙华寺)。我看到很多人在拜拜。”


龙华寺,©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3


当罗伯特在龙华寺拍照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上海女孩望向了他。这个女孩叫Lily(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后来成为了罗伯特一段时间的向导。


“Lily对我说,今晚你应该去卡拉OK,在那儿你能拍到好照片。”


彼时的卡拉OK,还不是后来量贩式的KTV,而是在很大一个房间,人们付费点唱。


在卡拉OK,罗伯特又遇到了一家人。这家人又主动提出,“明晚我开车来和平饭店接你,你来我们家吃晚饭吧。”


于是,罗伯特走入了这家人家,拍下了这家的女主人,她的丈夫坐在床边。


在床上摆姿势的女士,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3


在走累了的时候,罗伯特会乘坐上海的公交车。“有时候太累了,我就坐上巴士,任由巴士开到任何地方。”


他拍下了公交车玻璃反射出的排队等公交车的人,也拍下了只有两个乘客的公交车,后者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引用,作为一种老上海的回忆。


倒映在公交车窗上的人们,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1


公交车上,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0


“很多人都很喜欢这张照片。通常情况下,那时候公交车和今天的地铁一样,总是挤满了人。而且这是一辆老式公交车,你看,中间有个是转盘,是那种很长的巴士。”


他也乘坐轮渡去了浦东。“我虽然不懂中文,但我可不笨。我在外滩走着,突然看到一艘渡船,我就看这船从浦西的码头开出,要开去哪里呢?啊,是浦东。”罗伯特甚至免费乘坐了轮渡,“他们看到我是老外,就说‘走吧走吧’,我就上船了。他们真好。”


罗伯特知道1990—1993年的上海正在经历变化,这也是西方杂志派他来拍摄的原因。但仅这四年间,他看到的变化只有东方明珠的高度。1990年罗伯特来上海的时候,还没有建造东方明珠,而1993年,东方明珠还没有建成。


那时候,罗伯特看到的浦东还是低矮的楼房和农田。但是他已经通过广告牌,看到了浦东的未来。“这是上海梦的一部分,上海政府已经畅想到了广告牌中的浦东样貌。”


浦东梦?展示未来陆家嘴金融区的广告牌,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3


之后的11年,罗伯特没有来过上海。等他2004年再来上海的时候,他已经不太认识上海了。“我的印象还停留在浦东正在建东方明珠。但2004年我再去,浦东已经有了一些高楼大厦,甚至还有一些摩天大楼。”


90年代初,上海的马路都是自行车大军。“11年后,马路上有很多轿车,难以置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变化的还有街边的私营餐馆多了起来。他还记得1991年、1992年在上海的时候,看到冒出了很多私营饭馆的时刻——餐厅的开业庆典。“他们在餐厅门口摆放了巨大的花篮,管弦乐队演奏音乐,穿着漂亮裙子的年轻女孩站在门口。”


老上海美容院,©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3


后来,罗伯特经常往返于上海和巴黎。从2020年初到2023年,他又有3年没来上海。


2023年4月,再次回到上海的时候,罗伯特又看到了变化,这次不是关于建筑,而是街上的电动车。


“我住在巴黎,那里的摩托车总是轰隆声伴随着大量的烟雾。巴黎所有的车,都是老式的车。上海已经电动化了,电动汽车,电动助动车。巴黎150年来都没有改变。但上海这座城市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看来,它已经成为一座未来主义的城市。


他甚至将上海过去三十多年的变化,和欧洲二战后“辉煌三十年”(The Thirty Glorious Year)作了比较。他在上海看到了儿时在欧洲同样的城市能量(energy)“中国80、90年代的黄金年代,我们体验过”。


90年代初的蓬勃气息,留在了他的照片中。



90年代上海街头的声音,曾被罗伯特带回欧洲。


他喜欢90年代上海街头的自行车铃声。“吧铃~吧铃~吧铃~”,1992年他甚至买了个自行车铃回巴黎(罗伯特住在巴黎),“因为这个声音和欧洲的自行车铃完全不同,我很喜欢这个声音”。不过自行车后来被偷了。


但你可以在展览中听到这个铃声。展览的环境音效由声音艺术家葛鑫制作,音效来自1990年代的纪录片、故事片、电视剧。


“葛鑫最早做好拿过来,我回复了一系列意见。第一条就是自行车的铃声特别真切。”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施瀚涛,对自行车铃声也很有感触。


“我说的真切,就是90年代的感受一下子出来了,因为那个铃声之后确实没有了。那个铃声会有一个惯性,你按一下,铃会继续叮铃铃铃铃~转下去的。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每个儿童都喜欢玩这个铃。”


外滩的时尚弄潮儿,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3


除此以外,展览的环境音效中还有2组声音,让施瀚涛特别有感触。


一组是两段流行歌曲,《渴望》的主题曲和一首刘德华的歌。


“之所以有强烈感受,不单单因为这歌是90年代的,关键是90年代街上是很闹的,除了铃声、人声、汽车喇叭声,还有各种商店都在放歌吸引人。所有人的消费行为都是在街上的。你走在路上,从这个门面走到下一个门面,就是不断在切换歌。”


这种走一路都在不断切歌的状态,甚至让施瀚涛不自觉学会了当时的流行金曲。


“你在一个餐厅里吃饭,一个歌可以反复听几遍。两盘《红太阳》,那一两个月里面可能就反复在放。还有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你走在街上就会接触到这些歌。”


另外一组声音,是街上的讨价还价声。声音的一方是上海话,另一方是本地话。


“那个时候本地农民会一大早骑着自行车,把家里的菜拿到市区卖。后来上海搞菜篮子工程,方便市民吃蔬菜,农民就不需要自己骑车到市区卖了。但是那种不知南汇还是奉贤的口音,我一听就感触蛮深的。”


从浦东看建设中的杨浦大桥,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3


“我一直在河南路、南京路那边住到10岁,夏天邻居经常带着我坐轮渡乘风凉。那时候你坐轮渡到陆家嘴下来,马路两边都是菜摊,你就看到无数自行车穿过菜场上轮渡。马路菜场里的是浦东农民,骑自行车的都是在浦东上班、要回浦西的工人,他们每天下班的时候买好菜回‘上海’。”



施瀚涛第一次看到罗伯特的这组照片,是在20年前。“那个其实已经有一种时代的反差感了。2000年以后的上海和90年代初的上海变化还是蛮大的。(当时看这组照片)已经有一点点看过去生活的感觉了。”


“90年代初的上海,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离80年代还没这么远。到90年代后期,那是真的远了。因为整个城市都变了,城市景观变了、空间变了,门面装修变了。”


“90年代初是新旧混杂的。90年代初,新的还只是刚刚出来。”


在罗伯特拍摄这些照片的90年代初,上海本土摄影师几乎都还在用黑白摄影,这也是这组彩色照片珍贵的原因之一。


在北京路上,罗伯特选择盲拍的方式,记录了下30年前的人物表情。“人行道上有人迎向我,我把相机端在肚子前,对着过来的人流拍,人们不知道我在拍照。”


北京路,上海,©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2


那时人的表情有欣喜、欢乐、忧愁、疑惑。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当下的情绪是不同的。但是对一个城市而言,时代气息有其共性。


“之所以喜欢罗伯特的照片,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在他照片里看到了欣欣向荣。这个是我身存其中(90年代)的时候,不觉得的。”


“你就看到90年代上海人的私人生活,溢出在公共空间里面。”


炎炎夏日,人们在上海大名路上休闲放松,©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3


罗伯特照片中在公共空间出现的人们,衣着已经从单调的蓝色、绿色变换成了风格各异的时髦。


尼龙袜、柯达广告伞、老式路牌、桑塔纳、餐厅的字体、一套9.5元的婴儿服……细细观看每张照片,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不同的时代细节。


观众在一张张照片前驻足、思考,发出感慨、对比。


“基本上都要烫这种头的,老早我阿姨就烫这种头”;

“上海那时候好有生活气息啊”;

“less car then, more bicycles”;

“真正的松弛感,上海人(现在)都太紧绷着了”;

“这个衣服就让我想到我爸爸,那个时候很流行”……


在展览中,每个观众多多少少都产生了一丝怀旧的情绪,有些怀旧指向过去,有些怀旧指向现在。


怀旧作为一种情绪,在互联网上多少有些泛滥。正如我们写过的《网络上海老照片鉴定指南》,那些没有标明出处、被泛滥用于各城市、各年代的老照片,正在成为一种话语。


传统婚礼,©罗伯特·凡德·休斯特,1991


展览中有2张照片,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无数次了。但是直到展览开始,我们才知道作者是罗伯特,知道了照片的准确拍摄年份。


怀旧本身并没有错。斯威特兰娜·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一书中,表达过这样一层意思:怀旧与其说关涉过去,不如说关系到迅速消失的现在。


10年前我们访谈施瀚涛的时候,他警惕“集体怀旧”。


10年后,施瀚涛觉得:“怀旧这个东西,作为一个个人的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应该是真实的一个东西。”


“怀旧成为一种话语的时候,就会可疑了,常常是被人利用的。它也许会变成一种消费的对象,或者是商家借用的话语。”


而这种怀旧伴随上海作为一个topic存在的时候,折射出的是一种乡愁。(《以南京西路为例,上海人的乡愁是什么》)


“怀旧是对家的怀念。”


“本来你离开家,是指空间上的移动。而这个城市变化实在太快了,于是时间的变化,也让你离开了那个抽象的‘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作者:姜天涯,编辑:小泥巴,写毛笔:杨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