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作者:豆腐乳儿,原文标题:《调休,害惨了打工人》,题图来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中秋和国庆假期马上就要来了,很多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要出门旅游。
尤其是趁着《黑神话:悟空》的热度,很多人报名了山西古建筑游,这些景点很分散,适合长假慢慢游览。
然而很不巧的是,今年中秋和国庆假期又有调休,这就导致调休后的放假安排非常复杂,让人看不懂。
所以最近,“上6休3上3休2上5休1上2休7再上5休1”上了热搜,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什么,对照调休日期才看明白:
中秋节的放假时间为9月15日至17日,但为了弥补假期,需要在9月14日(星期六)上班。而接下来,国庆节的放假安排为10月1日至7日,但为了补班,9月29日(星期日)和10月12日(星期六)也需要上班。
所以先是9月9日~14日上六天班,9月15~17日中秋放假三天,然后9月18~20日上三天班,9月21、22日正常双休,9月23~27日上五天班,9月28日周六休息,9月29日、30日上两天班,10月1~7日国庆放假,10月8~12日上五天班,10月13日周日休息。
这种安排过于烧脑,不知道我这么解释读者朋友们看懂了没,但很多人是看不懂的,为此吐槽调休的复杂,把“上6休3上3休2上5休1上2休7再上5休1”顶上了热搜第一。
这种复杂而烧脑的调休,令人考虑休假的时候都烦心。
不符合人性的调休,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就得从长假最开始出现讲起。
1999年就开始通过调休来凑出每年两个长假,“五一”和“十一”黄金周。
当时推出“五一”和“十一”黄金周的一大原因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尤其是旅游业消费。
从结果来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2000年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
而且这样的长假,也让人养成了长假出去旅游的习惯。
之后节假日调整也出现过几次改变,比如2008年起,“五一”长假被拆分,放假格局变成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以及缩短的“五一”和保持不变的“十一”黄金周。
又比如2013年,中国假日办面向全国公布了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当然,这次征求以及那也被吐槽为“换汤不换药”,因为三套方案并没有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而且“调休”凑长假也没有消除。
节假日长而且集中还有其他问题,比如全国民众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出门旅游,知名景点挤得人山人海,可能会超出景点的接待能力,也让游客体验很差——好不容易出趟门可不是出来数人头的。
旅游越来越痛苦,有些旅游景点的食宿还会趁机加价,让游客玩得闹心,大家也就逐渐对长假疲劳了。想到为了凑长假还要牺牲之前的休息时间,就更加难受了。
当时除了提出长假,也提出过带薪休假,可是以国内企业的条件,带薪休假对于打工人来说实在是太难实现了。
所以现在仍然会有凑长假,大家集中出游,体验不佳的情况。
随着经济发展,大家有了更多的心思和钱出去玩,旅游本应成为提振内需的有利手段,但是过去的办法,也就是凑长假,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了。
民众需要更多更灵活的假期,需要更多带薪的假期,而不是硬凑出来的假期,这样这个假期过得不好,工作起来也很痛苦。
参考资料:
张慰.节日“挪假”之正当性剖解[J].法学,2014(07):90~97.
中国民众在放假问题上首次有了“发言权” http://www.aqzyzx.com/system/2013/11/28/006429014.shtml
中国放假新办法出炉始末:反对意见也被重视_cctv.com提供 http://news.cctv.com/china/20071217/1017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