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9-04 10:11

走好生命最后一程,到底有多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作者:小笼包,编辑:养乐多,原文标题:《太贵了,死都死不起了》,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国内安宁疗护供需不平衡,运营成本高,观念需转变。

• 💡 国内每年需安宁疗护近400万人,实际照护不足7%

• 🏥 试点区域与机构配置不足,成本难以覆盖

• 📚 专业人才匮乏,需纳入更多高校教育体系

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人数高达996万,其中我国癌症死亡人数接近全球的1/3达300多万。2021年《死亡质量报告》显示,在全球81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排名仅53位。


时间来到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已达到482.47万人,居世界首位。而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此类患有不可治愈疾病的老年人口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然而,相关数据进一步显示,在各类疾病下,我国每年需安宁疗护的人数近400万人,但实际得到安宁疗护照护的不足7%。与之对比,早在2015年死亡质量排名全球第一的英国,其2016年非意外死亡的45万人中就有45%左右即20万人得到安宁疗护服务。


提到安宁疗护,或许大家对另一个词“临终关怀”更为熟悉。


作为我国2017年起开始实施第一批安宁疗护的试点地区之一,北京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明确安宁疗护是一项“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的服务”。


《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国家安宁疗护试点覆盖185个市(区),目前全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超4000家,且这些机构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国际交往频繁的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


但如上面数据显示,这样的试点区域与机构配置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安宁疗护的实际需求,确实显得“杯水车薪”。


究其原因,运营成本与盈利的不平衡、专业人才缺乏、观念不普及等都限制了国内安宁疗护的发展。


目前,不少安宁疗护机构秉持着慈善理念在开展服务,部分医院开展安宁疗护工作很难覆盖科室的运营成本,甚至于开展太多的安宁疗护会拉低科室乃至医院的相关指标,影响到医院的排名。


以泰康之家为例,据了解其安宁疗护每个科室十余人,每月人力成本几十万,仅按照现有安宁疗护的收费标准运营难以覆盖人力、床位、水电、耗材等成本,其10个安宁疗护科室中就有9个处于亏损状态。


这样的经营情况下,不仅机构难以承受长期的亏损,职工的收入也很难得到保障。2021年,武汉首家安宁疗护中心在运营不足4年后就迫于经营压力“悄然落幕”。


显然,这样的疗护成本很难转移至患者身上,可能更多需寄希望于医保支付领域。而即使2018年起上海普陀区能做到“每10张安宁疗护床位一次性补贴36万、每收治一名安宁疗护住院患者补贴2000元”,但毕竟不是每个城市都是上海,受限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能进行大力补贴的地区“寥寥无几”。


如此便会导致安宁疗护供给端开设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与外国相比,我国相关从业人员仍较为匮乏。


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安宁疗护学科纳入学科专业,但目前国内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的高等院校仅为少数,且没有统一的课时与教材,难以满足行业发展所需。


目前,国内安宁疗护医生主要来自于疼痛科、肿瘤科、麻醉科、老年科等,专业对口医生极少,且由于面对许多病逝的群体,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承受极高的工作强度与心理压力,加上盈亏难以平衡,长期留下的优秀工作人员更是少数。


虽然目前一部分服务可以靠志愿者或社区护工完成,但专业服务的匮乏无疑会限制安宁疗护的发展。


此外,与国外发达机构相比,我国相关领域的基本医疗服务也较为缺乏。如我国临终患者遭受痛苦折磨人数虽为英国的17倍,但2011年—2013年在疼痛缓解药品消费数量上,我国却不足英国的一半,更不足美国的2%。


另有资料显示,在国内近100多万家注册医疗机构中,有镇痛药处方权、配备静脉止疼药的仅分别约3.6万家、1.8万家,难以满足相关患者的需求。


而更大的难题可能在于国内观念的转变。


对不少患者与其家属、医院来说,作为子女或医生应尽力抢救病人,而不是让患者就这么离世,一些人甚至会将安宁疗护与“安乐死”混淆。毕竟死亡在我国还是令人恐惧、不想提及的话题,这也导致不少人并不知道安宁疗护的存在,即使知道也难以接受该种做法。


对于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安宁疗护领域,如何推动行业发展并将其完善化,不少人士也提出了许多观点。


如汇集更多力量,促进多方参与其中。除医生护士外,吸引志愿者、社工、民俗专家、殡葬专家参与进来,不仅给予患者帮助,也给予从业人员、家属心理安慰,此外,也将该学科纳入更多高校教育体系中,培养更多专业人员。


一些人士认为,或许未来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主流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更适合中国习惯,也利于缓解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形成“以医院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安宁疗护护理服务体系,并发展医养结合、‘互联网+安宁疗护’等多种模式”或更为可行。


当然,国家政策支持也不可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全面开展安宁疗护工作,国家卫健委也表示“十四五”期间至少培训5000名安宁疗护人员,推动安宁疗护发展。


而更多的收费标准、定价机制、行业规范等也有待制定与完善,做好政策对接、转变社会观念等,定然也需要更长时间去磨合。


参考资料

安宁疗护床位供不应求!“有患者称能住进来,相当于‘中彩票’”

https://mp.weixin.qq.com/s/HPVZOXDQui1bP-VqPtHJ3A

安宁疗护试点落地:如何守护患者“最后一程”--健康·生活--人民网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5/c14739-40095388.html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清华大学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110597.htm

有医院三分之二的患者住不上安宁疗护病房-清华大学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110655.htm

安宁疗护是什么?住院标准有哪些?记者探访试点地区-新华网

http://www1.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524/7781867deab448d58510741700b9a9df/c.html

丛亚丽. 我国安宁疗护的困境和出路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48) : 3815-381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作者:小笼包,编辑:养乐多,美工:小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