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复杂性同样会将许多人抛在后面。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中美州地区代表 Miguel Alcaine 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就是无法从物联网系统环境中获益的那些地区——几乎无力为其买单。在一次采访中,皮尤互联网和美国生活项目(Pew's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负责人 Lee Raine 指出,物联网将会在数字技术领域导致更大范围的发展差距,那些没有选择或者决定不加入物联网的国家或地区将会被完全隔绝在未来许多数字活动之外。举个例子,当你在某地的便利店必须要用某种特殊设备付费时,该如何完成操作呢?
与此同时,那些上马了物联网项目的国家或地区则发现人类被贬低了(dehumanizing),尤其是在工作当中。我们已经看到新闻报道,某些公司在探索使用可穿戴设备来监视员工的可能性。“危险就在于失去隐私,并将活生生的人当作数字来看待:这也是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活动的阴暗面。”明尼苏达州立大学(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信息系统教授 Andrew Chen 这样写到。而圣地亚哥莫萨学院(San Diego Mesa College)的英语教授 Peter R. Jacoby 则坦率地这样总结:“2025 年时,人类的隐私已经被抛弃了很久。物联网将会主宰——同时也是人类自愿放弃的——我们的灵魂。”
相反的论点(The Counterargument)
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抛弃隐私是不可避免的。哈佛学者 David “Doc” Searls 辩称,我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隐私,而去为了享受联网设备带来的便利。没有理由所有的设备都一定要连接到互联网上,私有网络也是如此。甚至连接到公共互联网的设备都可以使用加密技术与私有网络通讯,保护数据不被大公司窃取。
“属于人民的物联云(People's Clouds of Things)可以是个人私有的,就像他们的屋子一样(尤其是在加密时更是如此),”他写到,“也可以变得比‘社交网络’更加社交化,因为它们不会涉及到 Facebook、Google 和 Twitter 那样的中央控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