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原创
2020-03-19 16:53
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本文属于虎嗅“脑洞”系列文章,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难逃一吸”(ID:huxiu4youth)。“脑洞很大,制造变化”,我们希望呈现当下蕴含在年轻人消费品中的创意洞察,及其反映出的产业和文化现象。


在这个疫情当下的开春,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走进了观众的视野。豆瓣用户为这部纪录片打出了9.1分的高分,热门短评感慨道:“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在于医生是没有道德缺陷的天使,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文中图片来自豆瓣和纪录片截图。


题图|《中国医生》海报


一位晕倒的马拉松选手被送进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急诊科主任医师王军简单询问两句,明确晕倒原因是低血糖,决定留他再观察一阵子。而就在这短短几句问诊的时间里,王军接了三个电话——下一位急诊病人来了,是一位97岁、从2米高摔下的老人,病人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瞳孔扩散。

 

直接推到复苏区,上萨博机(心肺复苏机),心电监测,注射多巴胺,打点滴......四五位医护人员围到病人旁边,一切操作仿佛发生在一瞬间。老人其实已经没有抢救的希望,但该做的努力必须要做,最初王军的判断是“按五分钟就可以了”,老人年纪大,不应该再受那么多罪。但最后,心肺复苏机持续了60分钟。

 

病人家属已经全部赶到,王军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描述且并未外露的悲悯:“我不建议再(接着)压了。老人骨头会全碎了,而且时间长了,嘴巴闭不拢的。”他理解家属的心情,家属签字后,心肺复苏机停了,但呼吸机、点滴都没有停,让家属做最后的告别。

 

电话又来了,越来越多病人涌进急诊科,抢救室已经满了。

 


这是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里的一个片段,真实,客观、隐忍。中国的医院,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类似的场景,穿插着轻如低血糖,重如生死的故事。《中国医生》把镜头对准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各个科室,共拍摄了20多位医生,用镜头语言将真实的中国医生日常展示给大众。

 

疫情当下,大家对医生群体有了空前的关注与赞赏。那些专业、认真、柔情、无奈、高大的身影,撑起了整个国家的热切期盼。

 

而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缘起:“你这就是太执着了。”

 

《中国医生》的总导演张建珍博士是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拥有丰富的电视媒体制作经验,是30集大型纪录专题片《飞天传奇》总导演兼执行制片人,也是《中国梦想秀》 《欢乐合唱团》《TOP GEAR 最高挡》《一百万梦想》等综艺节目的模式制作人。


她关注医疗领域已经十几年。2014年,她和浙江卫视合作拍摄了医生题材纪实真人秀《因为是医生》,以北大、协和、北京肿瘤三家医院的7位年轻的住院医作为主角,展示他们的成长。真人秀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有豆瓣用户直呼:“为什么这么好的纪录片。没有第二季了?”

 

其实张建珍一直希望能拍摄第二季,多次跟浙江卫视提案。但2014年恰逢明星真人秀真崛起,随后大热,《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具备巨大的商业效益,广告商蜂拥而上,卫视纷纷全力投入明星真人秀的大潮当中。后来,张建珍被浙江卫视的老师开玩笑说:“张老师你这就是太执着了”。


 

张建珍就是如此执着。也是缘于这样的执着,2017年,《健康报》社邀请刘建珍一起策划和制作一部大型医疗纪录片,她一口答应。

 

从此,她和团队开启了历时两年的拍摄。用两个月时间排查、联络全国各大医院,对六家医院深度的调研,后续用七八个月拍摄,接着用一整年时间进行后期及补拍。2018年年底,全国第一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医心》完成制作。

 

《医心》,这是《中国医生》在央视播出时的原名,寓意医者仁心。后来在爱奇艺播出时更名为《中国医生》。中国医疗体系是全世界医疗压力最大的体系,每天需要接待2000万人次患者。在这样高密度的人流量背后,很多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


 

张建珍描述了这样的医生日常:早晨7点上班、交接班,8点半准时上手术,一旦上手术,一天就是5、6台,做到深夜几点并不确定。这样高强度的加班状况,长年累月地存在着,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她认为《中国医生》这个名字更能代表整个中国医生群体。

 

另一个原因是,张建珍希望纪录片的名字更客观,更中性,不能让大家认为医生的自我牺牲和奉献是理所当然的。她希望观众看完纪录片后能对疾病和治疗有一个相对理性的判断,能够理解医生不是神,没有办法拯救一切,但每一位医生都在用自己的专业和对生命的敬畏,和病人一起,把疾病作为共同的敌人在战斗。


拍摄:记录医院的真实

 

张建珍说,所有素材画面,她都看了不下20遍。每次看完之后,都依然还会被打动。

 

最初,团队关注的重点在于医生起死回生的高超能力,渐渐地,大家发现,虽然医院里日日夜夜都在发生生离死别,但医生时刻不断地治疗病人才是最持久、最真实、也最震撼人心的日常。

 

况且,再普通的病落到一个人头上,对于他本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击。这一击或轻或重,医生在其中的角色都不应该被忽视。于是,张建珍跟编导说,无需再追求高难度的危重病例,把更多精力花在记录医生的日常救治上。



其中有一集“初心”,呈现了南京鼓楼医院的知名专家、脊柱外科主任邱勇的巡诊过程。邱勇医生在国外已经是知名医生,放弃一切回到鼓楼医院。他的病人太多了,同时要开设6个诊室,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每个诊室里都有他的学生或者助手来负责做病人的初筛,把所有资料都整理好之后,他再进行巡视式的门诊看病。

 

他曾经最夸张的出诊是在一个礼堂里边为400多位病人问诊,因为他太有名了,来求医的病人太多了。拍摄时,有病人说,我挂了两个月的号,结果只看了30秒。而这30秒,已经足够让邱勇医生专业、高效地对病人做出诊断和做出下一步的安排。

 

这样的故事并不惊心动魄,但却是难得的日久真情。


 

在医院全程纪实跟拍,既不能影响医生的工作,又要保证拍到足够的画面,这是最大的难点。很多瞬间过去就过去了,不可以重拍。

 

急诊科很难拍,需要全天候蹲守,且节奏极快。病人突然来了之后只能赶紧跟着拍,就算把整个过程完整的拍摄下来了,你还是不知道这个病人得了什么病,有多严重,到底是什么情况,医生干了什么,只能无目的地跟拍。


张建珍嘱咐团队,拍摄完之后一定要去找医生把情况问清楚,否则就只是拍摄了一个流程,这个流程是没意义的,它不是故事。文章开头写到的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的呈现,就在医生讲解和抢救画面间穿插进行。


期望:让中国医生被看见


以往的一些医疗纪录片展现的是“医病医人”,展示的先后关系是病患得了病,然后医生出手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在自己或者亲人没有得重症住院的情况下,也不会和医生有很深的接触。张建珍希望《中国医生》这部片子,能让大众在还没生病的时候就先了解中国医生。

 

《中国医生》想要渲染的不是医生的伟大,而是让医生们走下神坛,脱掉被讴歌的神圣外衣,撕下各种歪曲的刻板标签,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立体的人呈现在观众面前。医生是英雄没错,但他们首先是和你我一样的人。敬业、专注、数十年如一日地付出,是他们身上“人”的光辉。



豆瓣用户说:“我们对于医生职业的尊重,并非在于医生是没有道德缺陷的天使,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张建珍也说:“其实医生做的是一个非常绝望的事情,这个绝望就在于生命注定是要结束的,而他们用他们的知识和专业在和命运对抗。”

 

张建珍也不希望过度刻画医患矛盾。她提到,伤医事件在整个医患关系体系中可能连5%的比例都占不到,但作为突发性负面新闻得到了极大的传播。但实际上,百分95%以上的医患关系是相对良好的,她更想挖掘那些良性、健康的医患关系,呈现出信任、良善和温情,让全社会都会建立起对医生的信任。



近几年来,《因为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人间世》《生门》《手术两百年》这些医疗纪录片都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一方面物质水平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医疗健康;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素养提升,对医生群体也越来越能理解和支持。

 

当这些客观、写实的医疗纪录片成为国民健康教育的一环,大家对疾病和治疗本身有一个相对理性的判断,医患之间达成相相理解和尊重,中国医生才是真正被看见。

 

希望疫情结束之后,我们依然不忘记善待医生;希望伤医事件再也不发生;希望中国医生被看见之后,再也不会忘记。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