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ID:raistlin2017),作者:猫猫,题图来自:AI生成
一
开学没几天,家长们就开始糟心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家娃的新学期第一课居然是战高温。
由于好多小学没装空调,或者装了空调不让开,孩子们热得汗流浃背,无心学习。头晕、呕吐、中暑、长痱子、流鼻血……各种bug层出不穷。
为了蹭教师办公室的空调,一些孩子宁愿犯错,被班主任“拎”去办公室罚站。
老师们也苦不堪言。他们去教室上课,就像踏进蒸笼一样。只能在汗味和热浪的洗礼中,传道授业。
为了给教室降温,家长们想了个办法:自行采购冰块、空调扇,运往学校。他们一边和校方沟通寻求批准,一边爆打周边冰厂的电话找冰。需求之强烈,让冰价涨得比纳指还快。
只不过,家长们辛苦折腾了好几天,也没让孩子们享受到多久清凉。因为校方很快就发布了高温停课通知,刚归笼的神兽又要重启居家学习模式了。这学,开了个寂寞啊。
看到这里,网友们很感慨。好多人没想到,“2024了,城里的学校居然还没实现空调自由”。
不生娃的理由瞬间又多了一个。
二
为什么不给小学生吹空调?各方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首先是用电问题。
空调本身不贵,电费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缴纳,多数通情达理的家长都愿意交这笔钱。
但数百只空调同时运作,学校的电路未必绷得住。一些小学线路老旧,加装空调需要重新扩容、布线建站。这个大工程不是学校和老师有能力完成的,他们也很无奈。
其次,一些老师担心,加装空调会给班级管理带来新的矛盾。比如:
小孩子跑进跑出,影响空调制冷效果,还浪费电;
坐在风口的同学万一感冒,他们的家长会来学校闹事……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抽象的原因。就是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觉得,孩子不能养得太娇气,装空调不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多数80、90后的小学岁月都是靠电扇度过的。为啥00后不能锻炼一下自己呢?”
(可惜,每次有人提这茬,都会被狠狠反怼)
2020年,某市教育局答市民问,也提到:“严寒酷暑是对中小学生的一种锻炼。”为了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就暂时不给教室装空调了。
那会儿天气还没现在这么热,一些地方的财政紧张,无力改造学校周边基建。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态下,呼吁大家吃苦忍耐也就罢了。
可今天,气候越来越极端,高温天越来越持久;
家家户户都有空调,基层电表扩容每年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这时候再拿“吃苦合理论”出来说事,广大家长必然不买账。
原因很简单:“吃苦耐劳”和“没苦硬吃”是两码事。
挑战人类健康极限的吃苦pua,就是披着“为你好”外衣的虐待。
祖国的花朵明明可以在其他领域磨炼意志,为啥非要捡着高温天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为了以后更好地搬砖吗?
再者,社会在进步,人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理应得到改善。前辈吃苦搞建设,不就是为了后辈能在幸福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吗?要求后人重复吃前人的苦,总觉得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要知道,孩子们当然应该学着在成长道路上砥砺自我,战胜逆境。可成年人也该明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道理啊。
因此,盐城的一则旧闻这两天被各大家长群转疯了:
在这则报道中,大家至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满满诚意,而非难评的吃苦教育论。
三
不知道吃得苦中苦,能不能必然成为人上人。可我发现,生活里真的有很多人喜欢劝人吃苦——即便没苦,也要找点苦吃。
在他们眼里,娃娃吃苦是好事,老人吃苦是风骨。
搞教育,总想着用超负荷的苦难磨炼下一代;
家里装了空调,硬生生不开,就想让祖国的花朵在缺水的环境里迸发生命力;
他们看到几十个孩子挤在一间宿舍里,会点赞叫好;
看到隔壁大爷拿着五位数的退休金还吃剩饭剩菜、在楼梯间囤破烂,恨不得立刻鼓掌,叫你学习他们艰苦朴素的作风……
其实,我不明白吃这些苦究竟有什么意义。让我们的身体垮得更快?更早和退休金绝缘?
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不可避免地迈向老龄化。这种大形势让两件事变得格外迫切:
一是要照顾好数量庞大的老人。所以,你会看到各地都在推进“适老化改造”。为老新村加装电梯,为护理院添置生活辅具,为社区修长者食堂等等。
第二个,就是要培育好珍贵的下一代。是以,好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在努力优化教学环境,为祖国的花朵提供一个更科学更优质的培育空间。
校园里,那种定期冲水的长条形厕所不见了,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干净卫生的如厕环境;
营养餐变得越来越丰富,有些小学还能选AB餐;
教室里的配置也非常完善。不仅有多媒体设备,还有可以用来睡觉的折叠椅。
至于空调,在海南万宁,江苏扬州、常州等地的公办中小学校里,都实现了全面普及。
上海前年出台的文件也要求学校给孩子们安上空调。
一切都在优化中。
尽管还有短板,可方方面面都在朝着光明的方向努力。这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状态。
发展的意义,就是要让吃苦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训是让你用来磨砺自己,而不是苛求别人的。
很可惜,总有人不懂这些简单的道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ID:raistlin2017),作者: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