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出品|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刘然
如果2019年还是侯毅口中盒马的“填坑之战”,那么2020年,将是盒马将探索结果付诸扩张的一年。
当大家终于从侯毅口中听到生鲜“终极模式”的字眼时,却发现它并不是一直以来的新零售标杆“盒马鲜生”,而是目前仅仅开出6家店的盒马mini。
虎嗅几日前已经在《盒马们变小,mini店真香》写过,盒马mini会成为盒马今年扩张的主要渠道。就在昨天(3月19日),侯毅通过一场线上的沟通会,将对盒马鲜生最新的反思传达了出来,并且高调宣布盒马mini才是生鲜电商售的“终极模式”这一口径,同时官宣了盒马最新的扩张计划:盒马鲜生标准店和mini今年开店“双100”。
在盒马对未来的规划中,mini店已经占去了一半的比重。如今mini店加速、盒马小站逐渐关停......那么盒马鲜生标准店会失宠吗?今年的盒马到底会是什么模样?
盒马鲜生不是终极,mini才是
如今,侯毅已经可以坦言盒马鲜生模式的弱点:规模很大、投资很大、对门店的要求很高,因此发展速度快不起来。而侯毅反思的前提,是有更加像新零售的模式出现了,那就是第二代新零售——盒马mini。
为了弥补盒马鲜生标准店扩张困难的缺憾,盒马从去年开始就探索一系列可以见缝插针的小业态。“去年年初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同步开始了两个方面的尝试,第一个是盒马小站,类似于前置仓模式,第二个是盒马mini,类似于小店模式。”侯毅说。
侯毅认为小业态最大的优势在于:投资相对很低,大概只是盒马鲜生投资的十分之一左右;其对门面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可以快速拓展;它可以进入我们很多原来盒马鲜生进不了的郊区、城镇(现有的6家店里有4家店开在郊区,2家店是开在镇上)。
那么盒马鲜生标准店会不会在今后逐渐消亡?暂时应该不会。在侯毅口中,如果盒马业态里全是小店,商品的经营能力就会下降,做大店才能做足够多的商品池,才能有效的支持小店的经营。
侯毅的考虑是,首先,如果没有了盒马鲜生,盒马mini们的商品组织能力会大幅下降。第二,盒马鲜生我们有一个巨大的内仓,还可以承担其他的作用,包括盒马鲜生在一个城市的品牌影响力跟号召力,和大卖场的竞争能力,都是需要盒马鲜生来承担的。
盒马鲜生和盒马mini长时间同步存在,就是盒马未来的业态布局。“我们判断这个地方有足够人群足够消费者就开盒马鲜生,如果这个地方相对偏弱一点,就有可能开盒马mini。”
而侯毅口中,盒马mini才是生鲜电商的“终极目标”,今年,盒马mini也是盒马覆盖整个上海的主力军。未来mini店也会考虑加盟的可能性,但前提是模式要跑通,至少做到100~200家以上才可以。
退出前置仓尝试
和盒马mini同时期诞生的前置仓模式的盒马小站,如今已经被侯毅战略放弃了。目前盒马小站已经有近70几家,未来它们中的大部分应该都会被改造成盒马mini,同时一些特别偏僻和运营差的盒马小站和盒马鲜生将直接退出和关闭。
侯毅一直不看好前置仓。去年年底,侯毅就曾表示盒马小站的价值在于快速建立服务,但是品类窄、损耗高,商业模式无法成立。因此一旦大店开过去,就会把小站关掉。他认为,从生意模式本身来讲,前置仓是个开给资本看的伪命题,不可能盈利。前置仓最好的结果,是卖给一些需要本地化流量的公司。
这番言论曾掀起过生鲜电商领域里一次相当激烈的隔空辩论。
每日优鲜CEO徐正彼时回应称:资本不再青睐这个赛道,但并不是因为模式的问题。“同样模式的两个玩家,可能就会相差10个点的毛利,10个点的费用,一个亏20个点,而另外一家能实现盈利。所以到最后生鲜电商的争议,不是什么模式之争,而是执行能力之争。不要因为几家公司倒闭了,而去质疑整个行业。”
后续,叮咚买菜(同样以前置仓为模式)CEO梁昌霖也回应过媒体道:“很多人用(线下)店作参考。其实店的规模、仓的规模完全不一样,形式也不一样,这样的对比会带来误解。同样的事情,有人看到了困难,有人看到了机会,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不好。”
在尝试过盒马小站之后,侯毅对前置仓的不看好有增无减:“我们发现盒马mini要远远大于(好于)盒马小站。”
侯毅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盒马mini的坪效要大于盒马小站近4倍以上,而且盒马小站只有线上没有线下;第二,盒马mini具备新零售的所有特征,包括线下门店的引流能力、品牌影响能力,但是盒马小站是需要靠促销、烧钱去不断拉新,才能维持销售;第三,盒马mini具备了盒马鲜生一样的品类的丰富性,因为盒马mini同样带餐饮、熟食加工功能,而小站是仓,不具备条件,商品的局限性很大。
据了解,盒马还特意成立了一个做半成品和熟菜的一级部门,3R(3R=Ready to cook, Ready to heat, Ready to eat)事业部,目的是通过把这类商品快速做大,进而和传统卖场拉开差距。
另外,“前置仓到晚上六点以后,就很少有人会再下单买第二天的菜,大家都买新鲜的。但是盒马mini店虽然线上五六点钟订单会大幅下降,但实体店7点钟以后直到10点钟,尤其9点左右,有一个晚市高峰期,很多消费者吃了晚饭以后出来逛逛,又买一些买点水果和菜回去。这样的场景可以规避掉线上卖不掉的商品。前置仓如果降低损耗,那么5点钟的缺货率就会巨高。缺货问题和损耗问题,很难形成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出来。”侯毅说。
而对于盒马mini与速度更快的永辉mini、沃尔玛社区店的区别,侯毅则像是宣了战:“他们的mini店还是小超市,盒马的mini店就是一个购物中心。”
首先,侯毅透露盒马的mini是永辉mini坪效的3~4倍,“我们远远比他(们)高得多。”第二,盒马mini坚持配送是自营团队,非外包。“只有自己配送的团队才能把成本降下来。”侯毅说,“第三,我们在商品结构上进行大的突破,原来传统超市社区的mini,基本上停留在民生商品品类规划上,是在原来的大卖场里的商品进行缩小化。而盒马mini更侧重于体验性商品,更侧重于半成品、餐饮,甚至加工品的销售。
据了解,目前盒马mini线上订单超过50%,处于2000单的水平。
疫情过后,盒马的2020
然而盒马的扩张计划,如今还处在疫情的阴影之下。
侯毅也透露,因为工程全部停掉,原本盒马在3月份开十几家店的计划已经推到了四五月份,但是,疫情过后盒马开新店的进度不会变。和行业主流观点一样,侯毅也认为这次危机对生鲜电商来说却是一个“大发展的机会”,所以今年,盒马开店速度是加快而不是减缓。
迅速开店,会是盒马今年的关键词,但疫情之中盒马面对的挑战,显然也会延续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疫情期间,盒马的加工能力受到挑战,订单的承接能力有限,所以侯毅决定之后把供应链能力放在第一位,提升全国加工中心的能力。“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发现我们的产能远远跟不上需求。包括我们原来还是用比较简陋的方法做,这次疫情发生以后,我们也在想是不是大规模上自动化设备。”
同时因为人力带来的挑战,虽然盒马引领了一波共享员工的风潮,但侯毅认为这效率还不够,“虽然共享员工来了几千,但我们缺口是5万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未来或能不能建成一个社会化的共享员工体系,能够在非常时期,通过社会的市场组织方式,快速把社会闲置人员组织起来到盒马上岗。未来有没有可能创建共享员工平台模式。
而放眼到行业,侯毅也做出了基本的判断。线上买菜习惯会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他认为,其实危机过后生鲜电商的几个核心指标, 比如客单价、毛利结构和损耗率都会回落到常态。而配送成本,趋势甚至是会涨而不会跌。“随着大量的线上种草,你的配送工可能更加紧缺,配送成本大幅上升。”
2020开年的野蛮增长之后,生鲜电商总还会复归到平静,最终玩家们面对的还是最初那个问题:谁的运营能力更强,模式更容易跑通。而显然抗疫还没到真正的尾声,盒马为首的生鲜玩家们已经摆好了预备跑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