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意城市指南(ID:creativeguide),作者:阿诚,头图来源:IC photo
养宠物在2020年的今天,似乎成为了都市丽人的标配。排遣苦闷、治愈孤独,仿佛有毛孩子们在,身处在这座偌大的城市中就拥有一个家。
不论是相依相偎还是相爱相杀,活蹦乱跳的萌宠们相伴左右的日子都是暖意融融,但无法辩驳的是,任何生命都会有走向衰老死亡的一天,我们该如何面对?
2015年10月,时年29岁的李超相继送走了JoJo与Lucky,两只被家人视若孩子的哈士奇。尽管求助了宠物医生与互联网,但选择的殡葬服务商仍只顾利益,使得最后的告别充斥着尴尬与不快——种种不合规范的操作与根本缺位的服务意识,好像是这一行里再平常不过的乱象。
一个月后,李超毅然辞去在主流媒体的运营工作,放弃了稳定且漂亮的饭碗,决定自己来做。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宠慕,一家主张人性化的宠物善后品牌。
宠物殡葬师,更多时候是倾听者
宠慕的线下体验店位于北京西南郊的丰台区王佐镇,南五环之外。除了北京市内,不少外地的宠主为了妥善处理爱宠的身后事,也不远万里驱车前往。
远程指导客人进行包裹与隔离后,宠主可预约到店时间。火化之前,工作人员细心清理尸体、梳理毛发,以尽量恢复小家伙们生前的可爱模样。之后预留时间与空间,让宠主在告别室内与宠物在生命的终点处道别,同时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最后,宠慕将遗体冷存,在固定时限内送去依序单独火化,让小小灵魂有处可去。宠主可以择日取回骨灰,或是寄存在店内24小时专人值守的灵龛里。
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宠慕都开放热线咨询。“优先考虑宠物主人预约的时间,离世的时间可没有什么规律。”睡不好觉、吃不上饭,强度高又不规律,是这几年的常态。
来寻求善后的宠主,带来的宠物并不仅限于猫狗兔这类常见范围。仓鼠、乌龟、鸭子、山羊,每一种生物都应该被善意平等地相待。这里还提供宠物标本、纪念品,甚至是较为高端的骨灰钻石等定制服务,主人们可以按照自身需求与经济能力,把爱宠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留在自己的日常里。
李超曾在公开分享中表示:“宠物善后这一行,70%其实是对宠主的心理疏导。”而所有的疏导,在他看来,都应该建立在对宠主们的理解上。
“每位宠物主人都有独特的养宠经历,所以一定不能机械化地走流程。有的宠主心思细腻且敏感,需要特别照顾他的情绪,如果他不想说话,千万不能强行沟通;而有的宠主心性豁达,这个时候你需要像朋友一样与他坦诚交流。”
以真诚与同理心换得信任感,就像日常中与好友相处那样,这对于宠物殡葬师来说,尤为重要。
曾有一对哈士奇的主人提前来这儿“踩点”。他们的“刀刀”身患骨肉瘤,这种病无药可治,偶发性疼痛的频率会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痛苦极难忍受。这种情况下,宠物医生大多建议安乐死,但主人对此相当犹豫。
李超没有急于下判断,只让他们回去将安乐的想法与刀刀沟通。“其实它们都能听得懂或是感受得到,如果它们表现出抗拒或是异常反应,或许是并不接受这种形式的离开。”
回家后第二天,刀刀已经无法站立。隔日主人预感该说再见了,便带着爱宠前往医院。没想到,刀刀突然发出凄厉的哀嚎,瞪大的双眼仿佛求助的讯号。
那个瞬间,他们读懂了刀刀的心意,如释重负——放弃了去安乐的念头,只带着它来到了曾经飞奔过的草坪旁,相互依偎静静坐着。
主人借来了一辆宠物车,推着刀刀,沿着他们一起走过上千次的路线,一路走,一路告别。
第四天凌晨,刀刀已经迫近最后时刻,他们轻轻抚摸它的脑袋,直至它平静地离开。
对宠慕而言,宠物殡葬师更多时候是以连接者与倾听者的身份,陪在宠主身边。
“他们在爱宠离世之后,大多会经历一个特别漫长的痛苦期。这个阶段宠主的心理状态会非常差,需要有人作为一个连接者,让他们知道自己与宠物之间的情感纽带还是存在的。他们也需要有人倾听自己的感情,适当进行心理疏导。”
尽管作为服务的提供方,经历过千百次与宠物的道别,却仍免不了躲在告别室的玻璃后面偷偷抹泪。李超表示,不陷入他人失去爱宠的悲痛里,是这一行的从业者必须学会的职业素养。“如果宠物殡葬师自身心理太脆弱,或过于冷感,无法体察主人的心情,是没有办法做好这份工作的。”
正如另一位匿名宠物殡葬师的自白,“宠物殡葬师并不是什么很晦气,很难以启齿的工作。我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帮宠物主找回生活中的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并不是我给他们的,是他们的宠物留给他们的。”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寻宠启事里,盛放了无助的爱。
从辞职到正式开始从事这一行,李超准备了大半年时间。一开始他几乎查遍了所有当时能查到的行业资料,但没什么有用的。
接着,多次试图与行内相关人士取得联系,却也碰了一鼻子灰,“几乎没有人愿意跟我聊几句,更不用说见面沟通了。”
再后来,李超亲自拜访了不少外地同行与整个行业上下游的从业者,咨询了养宠物的朋友,才终于从一家小小的淘宝店起步了。
“就当时的市场环境来说,宠物殡葬是极小的细分领域,结果令人惊喜的是,不仅能开,还有专门的类目,就这样一点点积累客户与口碑,做下来了。”
一年前,他在知乎为想要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指路时,只寥寥写道:“我觉得第一步,是去当地正规且口碑良好的殡葬机构去学习。当然,如果创业,第一步是保证几年内没客人的情况下还能运营。”
饱含着这些年走过的弯路与心酸。
外界弥漫着种种对于宠物行业相当赚钱的质疑,至少我们在这家公司身上看到了例外。如今的宠慕创立四年多,不得不搬了三次家,用了两年时间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收支平衡。目前的“略有盈余”,基本被拨在了店面硬件设施与团队建设的投资上。
“我们一直保持着一个小而强的团队规模。非常感谢众多宠主的信任,虽然数次陷入危机,但还是走了出来。目前宠慕的发展,大体上仍然是向好的。”
死亡确实是生命的必修课
令人意外的是,这里经常接到老年人的来电咨询。
爷爷奶奶们养宠物的契机千千万,但相当一部分都是子女未能久伴身边。“害怕家里太静,花几千块钱买一只小狗,就为了自己说话时,身边能有个应声的。”曾报道空巢老人的新闻中如此写道。
一位家在山东的老人,为了体面地送走宠物,强烈要求子女陪着驱车前往宠慕。“宠物一旦离世,就意味着家里可能就没有‘活物’了。其中的孤苦,外人真的很难感同身受。”李超说,“宠物对现代都市人而言,更多的是心灵陪伴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亲人或朋友。”
电影《老师与流浪猫》剧照
在宠慕,大部分的服务时间会控制在30分钟至2小时之间。但有一次,单次服务超过了8小时。
那一户的年轻主人正在国外出差,宠物突然离世,只有老人在家。送别当天,年轻主人让朋友先接一老一宠到达宠慕,而他临时改签赶回。结果遇上飞机延误,老人又坚持,不愿离开宠物半步。
“生命终将逝去,但爱与情感的羁绊永远不会。”作为宠物殡葬师,李超比其他人更接近死亡,从职业中汲取的养分也让他的心态更为开阔。“所有的陪伴与爱都值得敬重与仰慕,无论生死。”这大概也是“宠慕”之名的寓意。
告别室里贴着各种主人写给宠物的寄语。
团队接到的各种奇怪要求的背后,或许也藏着建立于“爱”之上的难言之隐。
之前有位客户,带了两只狗过来。在做遗体清理时,他们发现其中一只存在长期冷冻的迹象。
主人在告别室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要求两只小狗一起火化,这明显与宠慕单炉火化的原则相悖。
一切都让人不解。之后主人与团队聊起这个故事,才终于解开了谜团。
这两只崽子,一只14岁,一只17岁,从小相依相伴。它们一同见证了主人从独自北漂到娶妻生子,从狭小单间换到宽敞别墅,也共享了一家三口的细碎幸福。于是,当年纪较轻的狗子去世时,两人就商量着要把小家伙们一起送走。它在主人家的冰箱里,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
外人眼中无法理解的问题,“爱”就是最终答案。
我们也问了不少身边养宠物的朋友,有没有考虑过如果主子们走到生命的尽头,自己会怎么做?
“我想送她火化以后,把骨灰戴在脖子上。或者,带去沿海公路上,随风撒掉。因为她从来没有去过那些地方。”
“埋了吧,入土为安。我会用想让别人将来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的狗子。”
“几乎没有人会在宠物活着的时候去考虑它去世之后我们需要怎么做,我自己开始养宠物的时候也一样。人总对死亡有些避讳,不太愿意提及。但做宠物殡葬这么多年后,我慢慢发现有人会提前去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了。毕竟,死亡确实是生命的必修课。”李超告诉我们。
日剧《家族游戏》截图
我们教宠物站立、作揖、定点解决大小事,驯服它们身上的野性;它们一次一次地,教会人类怎么面对死亡,又如何揣摩生的意义。
吴彤在第二季奇葩大会上分享宠物临终的故事。陪伴了小主人西西七年的东东,从住院到去世不到三天
如今,许多宠主会把为宠物找墓地的事宜提上日程,可是六个月后便极少前往探望,于是有人说,“人对宠物的死其实挺快就能释怀的”。当问及李超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时,他强烈地反驳了后半句话。
“很多曾找过宠物墓地的客人会告诉我们,他们每年都会去探视。当然也很多宠主表示不会再去,但不去的原因却不是‘从悲伤中走出了’,而是太重视这段感情,怕又想起曾经的美好而更伤心。”
电影《爱犬的奇迹》海报
许多服务过的客人,大多与宠慕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他们不仅向亲友推荐,还会委托团队帮毛孩子们捐助东西。
不碰宠物墓地,不向客人推荐商品,不推广医院渠道,仅靠口碑传播而生存下来的宠慕,仿佛在宠物行业这个大链条中脱了节。
但这却不妨碍他们放大善念,把能量传递给顾客,再被同样的善意回馈。
宠物善后业,正等待阳光照进来
“这是我最不想评价的订单。”
宠慕的店铺留言里,紧挨着许多真挚得让人泛鼻酸的好评。
因为宠物善后服务涉及城管、民政局殡葬管理所、农林局防疫科、工商等多个部门,但尚无单独部门可以主管该业务,同时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支撑,导致整个行业在尴尬的边缘徘徊。
2017年6月,宠慕几经周折,终于获得北京民政部特批,成为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动物尸体无公害处理资质的社会企业。
宠慕的宠物遗体清理台。
但放眼整个行业,却仍被种种误解与偏见的阴霾笼罩着。
为什么社会需要宠物殡葬?或是恶意身披马甲,网络上遍地是无法入耳的声音。
猫叔sshironekoo不会离开我们与我们的头像。
宠物遗体的处理方法分为四种:火化、掩埋、送往市政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机构,以及最应该被谴责的随机抛弃。
国人最常选择的掩埋,其实并不合规范。掩埋的操作标准高,选址必须远离学校、公共场所、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区。掩埋前需要焚烧处理,且在坑底铺上两厘米厚的生石灰,同时病害动物尸体的掩埋深度至少1.5米以上,否则极容易被施工与野生动物破坏,造成细菌病毒的传播。
此外,国内新兴的宠物墓地并不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肆意游走在监管难达的灰色地带之间。
市政无害化处理机构近年在大一线城市已经配套完善,费用较低,操作也便捷。但无法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更别提骨灰的留存纪念了。
根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调研,宠主之于服务类项目的消费支出还相对低频。宠物诊疗在其中渗透率最高,其次是洗澡美容与寄养。而宠物保险、殡葬等行业仍处在市场“萌芽”阶段。
反观发达国家,因为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与规范,宠物善后行业已趋于成熟,使得大众对整体行业的认可度颇高。
可称得上全球宠物殡葬业最完善的美国,设有超过六百块的正式宠物公墓。
全英国宠物火化场的数量高达320多家,四分之一的英国人会为自家宠物举办告别式。
而在重视殡葬文化的日本,宠物殡仪馆为宠主们提供告别仪式、诵经超度亡灵等服务,甚至还设有专门服务于宠物的寺庙。
“宠物善后不是一个见不得光的行业,它需要被更多人知晓与理解。这既是对千万毛孩子负责,也是为了避免不当处理宠物遗体可能导致的风险。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可以被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在提高宠主们对宠物善后的意识这件事儿上,李超已经带着团队尝试往前踏出了几大步。
他们不大拒绝媒体与大众的好奇,慷慨地将一路走来的种种经验与思考坦诚分享;习惯把自己身处行业内听到的、学到的、观察到的相关知识,通过各种线上渠道科普开来,也乐意为宠主们解答各类经验范围内的问题。
还与它基金合作推出“马路天使计划”,在北京为千名志愿者配置工具包,同时提供公益火化,让因交通意外逝去的流浪生命得到最后的尊重。
“几个有点意思的人,做着一件大多数人不太理解的事儿。”
去年十月底的招聘推文中,李超这么描述自己与伙伴这些年来的创业,很纯粹的句子。
但有时候想要为这个世界做出一点点改变的心意,不过就是这么纯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意城市指南(ID:creativeguide),作者:阿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