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又一印裔高管走马上任。
美国时间 4 月 6 日,IBM 宣布 Arvind Krishna(阿尔温德·克里希纳)正式就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当日克里希纳发布了全员信,表示 IBM 将专注于将人工智能和混合云作为未来的关键技术,在疫情笼罩的现在,IBM 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实际上,1月30日,IBM 就宣布了这一任命消息,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克里希纳正式上任,此前,他是 IBM 云计算业务的负责人。
IBM 前任 CEO Virginia Rometty 是 IBM 百年历史中的首任女性 CEO,在她的带领下,蓝色巨人走过了颇受争议的几年。在连续 22 个季度收益下降的艰难时期,曾经有媒体批评罗梅蒂是最差 CEO。
如今,IBM 完成了换帅,摆在印度人面前的,是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关于阿尔温德·克里希纳
克里希纳有着“模板式”的印度精英履历,印度出生、印度毕业、美国攻读研究生、博士……1962 年,克里希纳出生于印度安得拉邦,大学就读于坎普尔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由若干分校组成),这座学校想必无须赘述,印度最顶尖的工科院校,Google CEO 皮查伊等人也是毕业于这座学校。
来到美国后,克里希纳又获得了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科系的博士学位。
1990 年,克里希纳以工程师身份开始了他在 IBM 的职业生涯,现年 57 岁的克里希纳,已经在 IBM 度过了 30 个年头,他最早的工作,是负责计算系统 Watson 的安全与数据工程师的职位。
克里希纳的履历,来自Linkedin
2015 年,克里希纳晋升为高级副总裁,2017 年,他成为 IBM 云计算业务的领导者。
克里希纳升任管理层后最大的功绩,是主导了 IBM 对于 Red Hat 的收购。2018 年 10 月,IBM 正式以 340 亿美元收购开源软体企业红帽(Red Hat),当时,克里希纳的职位是 IBM 混合云资深副总裁暨 IBM Research 主管,在这桩 IBM 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他也是该收购案的首席架构师。
2019 年 1 月,克里希纳接任 IBM 云资深副总裁,统管 IBM Cloud 平台、IBM 安全部门、认知应用业务,以及主管负责量子计算机等前沿业务探索的 IBM 研究院。云是 IBM 押注的未来,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那时起,IBM 就有意培养克里希纳成为硅谷又一位印度裔 CEO。
需要注意的是,克里希纳是 100% 的技术出身,这使得他和 IBM 前三任 CEO 区分开来,Gartner 云计算分析师 Craig Lowery 表示,IBM 的任命决定有助于确保其云战略取得成功,因为克里希纳(Krishna)的职业生涯一直专注于相关技术。
技术背景的 CEO,也许会给 IBM 这样的大企业带来一些风气上的转变,克里希纳在收购红毛会议上曾公开表示希望保留两家公司思想自由和批评自由。
而Wedbush Securities 的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也曾评价这样评价克里希纳:“他愿意聆听,并接受批评,他希望能真正看到自己是谁,IBM 是谁。
IBM 的病,印度人能治吗?
上任当天,克里希纳致员工的信中提出,IBM 已经在云计算、AI、区块链和量子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推进 IBM 的混合云战略,需要加深对两个战略性战役的理解:
一是成功踏上迈向混合云和 AI的 旅程,二是充分利用 IBM 拥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大展身手,比如其在开源方面的领导地位。
不过现实是,云服务这个市场 IBM 显然有些迟到,眼下,市场的领导者是亚马逊的 AWS 和微软的 Azure,为了获取更多的技术与人才,IBM 对于红帽的收购案用时仅六个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 IBM 的焦虑。不过,这桩交易究竟能给 IBM 带来多大的收益,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印度人肩上的担子很重。IBM 依然是响亮的名字,但和它的竞争对手相比,曾经的蓝色巨人不再“巨大”,IBM 的市值目前约为 1000 亿美元,约为主要竞争对手微软和亚马逊的十分之一 。
IBM 2019 年 Q4 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同比小幅上涨,但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88.1%,但纵观 2019 年全年,依然处在下跌的趋势中,与美国科技股的火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红帽的贡献下,云计算业务算是突出的亮点,包括红帽在内的云计算和认知软件收入增长 8.7%,至 72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红帽公司为IBM的云计算和软件销售贡献了5. 73 亿美元。
而 IBM 昔日最重要的业务,全球技术服务业务、技术咨询部门、全球商业服务部门等都在下滑。
好消息是,外界对于克里希纳的就任基本上持积极态度,任命消息出来的当天,IBM 股价涨幅达到 5%。有分析师把皮查伊作为比较对象,认为技术出身的 CEO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蓝色巨人,期待着在这位印度裔 CEO 的带领下,重现昔日辉煌。
印度裔统治硅谷?
Google 的桑达·皮查伊,微软的萨蒂亚·纳德拉……近 10 年来,世界500强企业中,外籍 CEO 有 75 位,印度裔就占 10 个席位。摩托罗拉、百事可乐、诺基亚、到Adobe、SanDisk、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美光,都有一位印度 CEO 掌管公司。
正如你所见,印度裔已经成为硅谷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不仅仅是管理层,中层以及基层的员工,印度人同样占据着大量的位置。苹果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来自印度,考夫曼基金会的统计表明,2006 年至 2012年,硅谷每 100 个初创企业中,就有 40 个由移民创建,其中大约有 12 个由印度人创办。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沈向洋、陆奇之后,就再也没有华人在美国科技巨头中担任重要职位了。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内部激烈的竞争,印度工科院校的实力不容小觑,比如皮查伊和克里希纳毕业的印度理工学院,每年的录取率只有 2.8%,印度理工很大程度上也参考了加州理工的模式。
另外,虽然很多人嘲笑印度人的英语口音,但印度平均的英文水平是大幅领先中国的,这当然和政策有关,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能相对顺利地融入美国的环境之中。
而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印度本土科技、互联网行业的相对落后,尽管有着相当一部分的金字塔塔尖的精英,但印度毕竟还是第三世界的国家,截至2017年底,该国有9900万人无法用电,是全球无电人口最多的国家,电力都尚未普及完全,更遑论行业的建立,印度本土大量的软件开发人员从事的是外包行业。
此番情景下,精英只得漂洋过海谋求发展,印度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会选择离开印度,其中 38% 会留在美国,印度面临着相当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
中国的软件行业确实要比印度本土更为强大,这是事实,不过,印度裔尤其是高层,也确实在硅谷发挥着比华裔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事实,需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