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9-25 14:53

OpenAI o1带来的产业影响与启示

作者:费斌杰(北京市青联委员 熵简科技CEO),原文标题:《OpenAI o1技术原理分析及产业影响》,头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o1模型提升逻辑推理,AGI前进重要一步

• 🔍 o1模型推理能力显著超越GPT-4

• 🧠 通过RL+MCTS内化思维链能力

• 🚀 行业智能体和数据飞轮或迎新机遇

距离OpenAI发布o1模型已经过去一周,其口碑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一种声音认为o1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距离AGI只有咫尺之遥,另一种声音认为o1又贵又不好使,其能力表现甚至不如GPT-4。


沉淀一周后,我们结合熵简AI团队的研究成果,对o1的技术原理及产业影响进行详细探讨,形成了以下判断,与各位分享。



一、直观认识o1模型强大的推理能力


OpenAI于9月13日推出o1模型,在逻辑推理能力上大幅提升。


在AIME 2024数学竞赛中,o1模型的准确率达到惊人的83.3%,相比之下GPT-4o的准确率只有13.4%,提升6倍。


在CodeForces代码竞赛中,o1的准确率甚至达到了89%,GPT-4o的准确率是11.0%,呈现大幅提升。



用柱状图来说明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还不够直观。下面我用OpenAI官方的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o1目前的逻辑推理能力到底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这是一个“密码破译”的例子,给定一串密文“oyfjdnisdr rtqwainr acxz mynzbhhx”,它应该翻译成明文“Think step by step”,请你根据以上规则,翻译以下密文:oyekaijzdf aaptcg suaokybhai ouow aqht mynznvaatzacdfoulxxz


下图是GPT-4o的回答,回答很工整,先“break this down step by step”,然后进行分词,但最后无法破译密码,认为只给出一个案例是不够的,希望我们给予更多提示。



接着让我们来看o1的回答:


首先,o1对给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可以先检查一下每个单词的长度。


它敏锐的发现,密文中每个单词的长度,和明文中每个单词的长度之间,有着2倍的关系。


oyfjdnisdr(10个字符)-> Think(5个字符)


rtqwainr(8个字符)-> step(4个字符)


在这个基础上,o1推测应该存在一种映射关系,使得密文中相邻的2个字符能够映射为明文中的1个字符,即:


oy -> T

fj -> h



那么怎么才能把'oy'映射到'T'呢?


针对这个问题,o1进行了多种尝试。首先,按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位置,可以假设o等于15,y等于25,T等于20。


o1尝试了加法,尝试了减法,发现都不对。


随后o1尝试把o和y相加,并对26求模,发现也不对。


然后o1发现,把o和y相加再除以2,正好等于T。


发现规律的时候,o1说:Wait a minute, that seems promising.随后,o1把这个规则用在了其他字符组上进行验证,都成功了。



因此,o1找到了密码破译的规则,那就是把密文中相邻2个字符在字母表中的位数相加并除以2,就得到了明文字符在字母表中的位置。


通过这个规则,o1把“oyekaijzdf aaptcg suaokybhai ouow aqht mynznvaatzacdfoulxxz”这串密码成功翻译了出来,答案是:There are three R's in Strawberry.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o1模型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推理能力不是单纯纵深式的推理,而是类似决策树的层层递进。遇到困难的时候,o1会做出假设,并对假设进行验证。如果假设被证伪,它会选择其他思路进行突破,最终得到正确答案。


相比CoT(思维链)而言,它更像是ToT(思维树)的结构。


二、o1原理猜想:RL+MCTS,将CoT能力内化


目前OpenAI官方对于o1的原理是讳莫如深的,只有一篇官方的技术报告,标题为《Learning to Reason with LLMs》。


全文不长,但其中关于o1原理的探讨更少,只有一句话:Throug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o1 learns to hone its chain of thought and refine the strategies it uses.


先说结论,我们认为o1模型的核心在于:通过RL及MCTS,将CoT能力内化进LLM中。


在o1出现之前,CoT能力更多是一种Prompting技巧,是独立于LLM之外存在的,而o1的价值在于将思维链的能力内化到了LLM中。



那么具体而言,o1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参考去年关于Q*的探讨。


要知道,Q*、Strawberry、o1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去年底对Q*的解读和分析,对于我们理解o1的工作原理是相当有帮助的。



在去年12月的时候,我们对Q*的原理做了详细的探讨和推测,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解码OpenAI Q*:迈向AGI的信仰之跃》


在对其技术原理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讲讲大模型训练的第一性原理。


三、大模型训练的第一性原理


大模型训练的第一性原理:本质上大模型的能力都来自于训练数据,体现某方面能力的训练数据密度越高,训练出的大模型这方面的能力就越强。


粗略的分类,大模型的能力体现为三块: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可以说,大模型的这三项能力的获取和掌握,与上述的第一性原理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来看语言表达能力。大模型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各国语言来回翻译很少出错,也鲜有用户反馈说大模型的回答存在语法错误,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随便找一份训练数据,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语法信息。所以训练数据中体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数据密度是非常高的,这也是为何大模型的语言能力很强的原因。


再来看知识记忆能力。这是大模型的另一项重要能力,但偶尔会出现记忆错误,体现为幻觉现象。比如我们问大模型水浒传108将分别有谁,大模型可能会说有武大郎。


这是因为世界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泛,虽然训练数据体量很大,但是分散到任何专项知识的数据集就很少了。训练数据密度低了,自然训练出的大模型这方面的能力就弱,对专项知识的掌握就不够扎实,体现为幻觉。


然后再来看逻辑推理能力。这次o1模型在逻辑推理能力上产生了巨大突破,那么为什么此前的大模型在逻辑推理能力上比较弱呢?


这是因为训练集中包含推理过程的数据太稀疏了。


就比如现在您在看的这篇文章,本质上是我的思考结果,不是我的思考过程。


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篇文章会被训练进某个大模型中,但是大模型学到的是思考的结果而已,因为我们人类并不习惯于把大脑中发生的思考过程写成文字,一股脑都放到互联网上。


这就导致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中,包含推理过程的数据集非常稀疏。当我们把这样的训练集喂给大模型的时候,又怎么能够指望大模型学到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呢?


反过来思考,为了让大模型获得更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提供更多包含推理过程数据的训练集。


有了这个大前提,对于Q*(也就是o1)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四、2023年底关于Q*的理解:解释微调、思维树、过程监督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微软发布了Orca系列模型。Orca模型采用了高质量合成数据进行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训练Orca模型时,微软采用了Explanation Tuning的方法,本质上是用包含推理过程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



通过在训练集中加入推理过程数据,Orca 2这样一个小模型,在性能上追平甚至打败了那些比它大5-10倍体量的大模型,说明解释微调是有效的。



去年另一项关键研究是ToT,即思维树,Tree of Thought。


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一个著名的模型,即人类的思考活动可以分为系统1的快思考和系统2的慢思考。


当被问到“2+3=?”时,人类的推理过程和LLM很相似,根据上文直接推出下文,不带迟疑,这是系统1的快思考。


当被问到“23×68=?”时,我们无法直接得出答案,而需要在大脑中列出算式,进行乘法求解,得出答案后再填在纸上,这里面其实隐藏了100个token左右的思考推理,这是系统2的慢思考。


绝大部分存在经济价值的思维活动,都来源于人类的慢思考,因此如何给大模型加上慢思考的能力,是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求。


慢思考有好几种框架,有单纯的CoT,有CoT+SC,也有ToT思维树,其中ToT这种方式的普适性更强,可以和树搜索算法相结合。



ToT这篇文章中,作者将慢思考能力用在了24点游戏上,给出4个数字,让大模型找到一种加减乘除的方式,让结果等于24。


通过ToT,大模型的成功率从7.3%直接提升10倍,到了74%,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当时就有朋友质疑说,ToT这个方法对于卡牌类游戏可能有用,但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任务而言,可能是没用的。


但是别忘了,这次o1背后的核心作者之一Noam Brown之前就是专门研究扑克AI的专家,有时候智力游戏背后的AI经验是有着普适价值的。



去年另一篇关键的论文是OpenAI在5月发布的《Let's verify step by step》,这篇文章提出了“过程监督”的训练方法,大幅提升了大模型的数学推理能力。


由于这是OpenAI自己发布的文章,而且数学推理能力也是这次o1体现出来的核心能力之一,所以过程监督(PRM)大概率被用到了o1模型的训练中。



其实PRM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如果把人类标注员类比为数学老师的话,那就是从只给结果分,变成给过程分了。


首先让大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步解答,然后标注员对回答结果按步骤给分。就算最后答案错了,只要过程对了,还是能得到过程分的。



OpenAI发现,通过这种“给过程分”的训练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大模型对数学问题的推理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判断Q*(也就是现在的o1)其本质是通过自博弈强化学习,以及蒙特卡洛树搜索等技术,将思维树的推理能力,通过合成数据的形式训练给大模型,从而大幅增加大模型逻辑推理能力。


五、2024年以来的几篇重要论文


以上是2023年底的判断,时间转眼来到了2024年9月。


今年以来,有几篇关键论文,对于我们理解o1很有帮助。


第一篇是今年5月OpenAI发表的《LLM Critics Help Catch LLM Bugs》。OpenAI基于GPT-4,训练出了CriticGPT,一个专门给大模型找茬的模型。


人类用户让GPT-4写一段python代码,GPT-4写出来后,让CriticGPT对这段代码进行反思、查错,从而让生成结果更加准确。



这里面的核心思想,有点类似AlphaGo引入的自博弈强化学习。


众所周知,AlphaGo的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仿学习,即模仿海量顶尖人类棋手的棋谱。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AlphaGo成长得很快,但依然无法超过人类最强者。


随后DeepMind团队引入了第二阶段的训练,即自博弈强化学习。在AlphaGo基础模型之上,分化出两个孪生模型互相博弈。



通过引入自博弈强化学习,AlphaGo只通过短短40天的训练,就超过了人类最强棋手,进入无人能够企及的领域。



第二篇重要论文是由Google团队于今年6月发表的,题为《Chain of Thought Empowers Transformers to Solve Inherently Serial Problems》。


这篇文章从理论角度,说明了Transformer擅长并行计算,但并不擅长串行推理。而通过把CoT能力加入到模型中,能够有效增加Transformer模型处理串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进一步来看,通过Circuit Complexity Theory,作者证明只要CoT的步骤足够多,GPT模型就能够模拟任意大小的布尔电路。


布尔电路,就是由与或非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果一个模型能够模拟任意大小的布尔电路,那么就能在多项式复杂度内解决所有决策类问题。这对把CoT能力内化到LLM中来说,是一个很强的理论支撑。



第三篇重要论文,是由Google DeepMind团队于今年8月发表的,题为《Scaling LLM Test-Time Compute Optimally can be More Effective than Scaling Model Parameters》。


这篇文章通过实验证明,为了增加大模型的性能,与其去scaling up训练算力,不如scaling up推理算力。通过增加推理算力,能够让小模型胜过比它大14倍体量的大模型。



今年的这些重要研究,本质上和OpenAI o1模型的技术路径是高度吻合的。


在OpenAI官方披露的材料中,提到有两种方式能有效提升o1模型的推理性能,一种是增加强化学习时的训练算力,另一种则是增加推理时用的测试算力。


o1模型的主创之一Jason Wei(他也是CoT的发明人)就提出,在历史上人们只聚焦于scaling up训练算力,现在通过把CoT能力内化进大模型,我们可以有抓手来scaling up推理算力了。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全新的维度,能够有效提升大模型的推理能力。



六、o1模型的不足之处


o1模型的推出,带来的是两极分化的口碑。


一种声音认为o1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距离AGI只有咫尺之遥,多见于自媒体。


另一种声音认为o1又贵又不好使,其能力表现甚至不如GPT-4。


这里给出我们的判断:o1代表着一个新的提升大模型推理能力的维度,有着较高的价值,但目前距离AGI依然有较大距离。


首先来看这个例子,Jifan Zhang构建了一个数据集叫做《Funny Caption Ranking》,就是从纽约时报中把漫画图拿出来,让AI来取搞笑标题,交由人类进行评分。



结果显示,o1取出的标题,往往没那么有趣,评分甚至不如GPT-4,因此作者认为o1的性能并没有大家说得这么好。


我认为这个论断有失偏颇。就像我们人类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考察一个数学博士的幽默感,未必合理。


OpenAI在官方文档中也提到了这点。o1模型在“reasoning-heavy”类问题中,表现得更加出色,比如数据分析、写代码、做数学题。


但是如果在普通的文本类问题中,o1的表现结果在人类看来,和GPT-4差不多。因此,这个案例中o1表现不佳,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下一个案例中o1的表现,就值得我们重视了。


ARC-AGI是由Google的AI学者François Chollet构建的,他认为目前市面上对AGI的定义是模糊不清的,而真正的AGI应该是:一个能够有效掌握新技能,并解决开放域问题的系统。


根据这一定义,他创造了ARC-AGI测试集,专门测试各种AI模型是否真正意义上达到了AGI。


其测试题如下,给出几个图例,让AI从中寻找规则,然后在右边的图中给出答案。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从中寻找出规则并不困难。比如在左边的图中,应该在红色的色块边上长出4个黄色色块,在蓝色色块的上下左右长出4个橙色色块,而对于浅蓝色和紫色色块而言,不做变化;再比如右边的图中,应该对输入色块施加向下的重力,得到输出结果。



但是对AI来说,要总结出这样的规则,并且推理出准确的答案,并非易事。


根据测评结果,o1模型的一次通过率为21%,相比GPT-4的9%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只和Claude Sonnet 3.5打平,并且距离AGI 85%的门槛,还有不短的距离。


这也说明,o1目前虽然在逻辑推理能力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人类还需要经过更加深入的探索,才能不断逼近AGI的目标。



7、o1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最后来探讨一下OpenAI o1模型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首先,逻辑推理能力一直以来都是AI的皇冠,也是目前制约Agent落地的核心障碍。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AI Agent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因为落地效果不够好。


一个Agent往往涉及多个大模型推理的串并联,如果每次推理的准确率是90%,那么连续10次推理后,成功率是0.9^10 = 34.8%,惨不忍睹。


因此,Agent要想落地,关键在于把每次推理的准确率从90%提升到99%以上,这就涉及到大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


o1模型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证明了通过RL+MCTS,是可以有效增加LLM逻辑推理能力的。OpenAI就像是一站行业明灯,为产业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这条方向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值得投入资源探索。


与此同时,o1本质上是算法及数据的创新,对训练算力的依赖度较低,因此对国内AI公司而言是一个利好。



o1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在于,提示词工程的重要性在未来可能会快速下降。


在过去一年中,涌现出了大量提示词工程技巧,比如让大模型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对大模型说“你如果回答得好,就给你小费,回答得不好,就给你惩罚”。


通过这些提示词技巧,能够有效增加大模型回答的效果。


但是在未来,我们只需要给大模型提出“准确、清晰、简短有力”的问题,让大模型进行慢思考即可。过去一年中,不少国内的企业在提示词工程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建设系统,这方面的投入在未来可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随着提示词工程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未来智能体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值得重视。



o1带来的第三个影响,也是目前市场并未形成共识的一点,就是:o1模型的背后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飞轮。


OpenAI目前公开的o1模型,在使用的时候,把原始的CoT思维过程隐藏起来了。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但我们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o1模型产生的数据飞轮。


说到数据飞轮,上一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GPT系列模型其实并没有产生数据飞轮效应。


海量用户的使用,并没有让OpenAI积累到足以训练出下一代模型的优质数据,从而扩大竞争优势。相反,一年之后Anthropic、Cohere、Mistral都已经开始接近甚至追平了OpenAI的模型性能。


但是o1模型不太一样。假设一个用户使用o1模型来编写代码或者做数学题。无论代码还是数学,都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一个0-1问题。


如果o1模型回答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其推理过程大概率也是正确的。


而一个能够推导出正确结果的推理过程数据,恰恰是目前AI行业最稀缺的优质资源。


如果OpenAI能够善用o1所带来的数据飞轮,将会对其训练下一代o2、o3模型带来巨大帮助。



最后,给出OpenAI o1模型的主创团队清单,除了大名鼎鼎的Ilya之外,还有不少新面孔。


如果大家对于o1模型的技术原理,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感兴趣的话,非常建议大家去关注他们的账号,这才是真正高质量的一手研究资源。



(文毕)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