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作者:商昔,责编:彭秋红,头图来自:AI生成
在青少年工作坊上,沈老师谈到:中国的“孝文化”,其实和人自然的需求是相悖的。
或许很多人在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会忍不住反驳:孝顺父母,怎么可能有错呢?
其实,沈老师这句话并不是在说,你不能对父母好,也不是在反对赡养老人。
他反对的是:子女全包老人的生活。以及,当“爱父母”成为一种要求,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子女,都不是一件好事。
孝文化中哪些要求有悖于自然要求?为什么许多人希望孩子孝顺,却只得到了孩子的反叛呢?
如果我不去要求,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爱我?
孝之古今
中国人对“孝”的要求无非就是十二个字: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敬亲,即发自内心敬父母、爱父母。
奉养,即赡养父母,给予父母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
侍疾,即照料父母,在父母生病时侍奉照料。
立身,即子女要有所成就,能让父母为自己感到自豪。
谏诤,即父母在有不义之举时,要据理力争,劝谏父母,以防止他们陷入不义之中。
善终,即尽力筹划丧葬仪式,遵守丧礼的各种要求。
既要照顾父母、满足父母的要求,又要有所成就,好让父母骄傲,似乎孝顺是要求孩子做一个全能的超人。
在现代,我们对孝的要求已经没有古代那么严苛。
例如“善终”,至少人们不再需要“守制”、“居丧”、“丁忧”。
“守制”就是要你回家守孝27个月,期间不得婚假、应考、上任。
“居丧”要你的言谈举止都必须体现对父母的缅怀和哀伤,你的吃喝住行也必须从简,过去还有“居丧三年”不能外出工作的规定。
“丁忧”是指官员必须在父母死后停职,无论任何官职,得知父母死讯之日,必须辞官回祖籍守孝直至届满时限。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在职的,叫“夺情”,因为父母死了,你居然不能为他们守丧,一定要强忍着痛苦继续工作上朝,所以是“夺情”。
世界各地都有类似“孝”的观念,但中国这种成体系的、将其融入统治制度中的还是独一份。
例如汉朝的举孝廉,把孝顺当官员考核上任标准之一,闻名一方的孝顺行径甚至能成为政绩的一部分。
中国孝文化里的孝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是对父母的尊敬,是爱。但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孝”的真正含义是:“顺从”。
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最容易被父母指责“不孝”?
在我们不按父母的要求来时。
父母要求你生孩子,你不生,是不孝,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要求你在本地找工作,你非要去外地,是不孝,因为“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叫你去做家务,你想晚一点做,那也不行,因为“父母呼,应勿缓”。
我们用了很多形容孝的字词:敬、亲、爱、奉、养、侍,但归根到底,不过一个“顺”字。
顺与爱
孩子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或者干脆一点,孩子凭什么顺从父母?
许多家长会举出很多论据:
孩子是我生的,我为了孩子来到世界上受了多少生育之苦;他吃穿都用我的,就应该听我的话;孩子小还不懂事,得听大人的,他才能明辨是非。
那么,事实是如此吗?
我们要知道,生下孩子是父母单方面的决定。家长有权利决定生不生下孩子,但孩子并没有权利选择要不要这对父母。因此,父母对孩子有责任,但孩子对父母没有责任。
给孩子提供吃穿、照料,是家长的义务,我们能因为执行了义务,还要求别人感谢你吗?
我们期望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培养孩子对我们的爱。
但当我们开始要求孩子爱我们,我们往往越得不到孩子的爱,有时候这种要求还变成仇恨。为什么?
因为当我们要求孩子爱父母,这种爱就变成了一种交换。
家长用爱换取孩子对他们的爱,对他们晚年的照料,对他们的顺从。
可是,你会从一场交易中感受到多少爱呢?
我们常说的爱,是一种无条件的行为。当别人爱你是毫无条件,不图回报时,你更容易觉得感激。可如果当你知道,别人对你好,是图你的回报,你还会那么感激吗?恐怕这份感激会被极大削弱。
无条件的爱是,哪怕你没有利用价值,哪怕你以后不一定供养我,但此时此刻,我依然愿意拥抱你、关照你、聆听你,这便是爱。
但“孝”所要求的爱是有条件的。
爱应该是自发产生的,现在却成了一种明码标价的交易。
许多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原因就在此。
父母把爱工具化了。
一些父母可能会问,那工具化的爱就不是爱了吗?
那我问你一个问题。
一个高僧知道自己淡泊名利会获得世人的敬仰,所以他一直表现得无欲无求。如果这种无欲无求是自发的,那人们确实会发自内心去尊重他。可人们一旦知道了他的无欲无求是另一种“求”,人们还会如此吗?
爱也是如此。
有索求的无欲无求会失去他人尊敬,有索求的爱会失去他人的尊敬。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爱我呢?
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爱你的孩子,并给他自由。给他爱你和不爱你的自由。
当你放开孩子,孩子才可以更自由地爱你。
因为此时此刻,他对你的爱不是社会的规范,不是道德的要求,不是父母的强迫,他只是发自内心的爱你,照料你。
说简单,是因为就两句话。
说难,是因为很多人没办法放下对孩子的要求。
我生孩子就是希望他以后感激我,以后孝顺我啊。你怎么能让我放他自由呢?
如果你不想放孩子自由,那也可以。只要你做好了承担结果的准备。
如果你能接受,孩子可能在以后感受到自己被父母工具化了,所以他对爱你存在隔阂,甚至会拒绝爱你。
或者,他会接受你的要求,把这种孝文化传递下去,因为他知道他老去后,他也会是孝文化的受益者,他在等待长大的孩子像孝敬自己一样孝敬父母。他会把这种“孝”里的功利性传递下去,虽然从中你得不到真正的爱,但你至少得到了照料。
如果你能接受这些结果,那也是可以的。
粘连的家
我们对老人的孝顺,是要求孩子全责承包老人的生活。
包括老人的吃穿住行,甚至包括老人去找另一个老伴。
当老人变得很老,他就变得和小孩一样,过去,是父母全包孩子的生活,现在是孩子全包父母的生活。
我们好像把全责承包亲人的生活当成了一种责任、爱和需要,但其实,这有悖于自然规律。
沈老师说,我们应该像动物学习。
在自然界,无论是狮子还是猎豹,都会在适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残酷的、严格的磨练,在幼兽成年后,又毅然决然赶走孩子,让它们独自生活。
在孝文化的体系下,孩子和家长总是粘连在一起的,他们无法完成真正的分化。
在长大成人后,不但孩子无法独立,家长也无法独立,家长要孩子留在家里孝顺他,孩子要留在家里让父母照顾他。
一个人若无法完成分化,那他便难以真正长大成人。
什么是分化?
分化包括分离与连接。
所谓分离,是孩子要与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界限。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有责任教养孩子,但在孩子成年后,双方都应该明白,现在父母已经没有责任承担孩子的事情,孩子同样没有责任去承担父母的事情。
父母不应该去孩子身上索求爱,孩子同样如此,因为从孩子成年日起,孩子与父母就是互相独立的个体。
有分离还不够,还需要连接,也就是我们需要和父母保持适当的情感联系。
相互问候,相互支持,同时保持适当的边界。即不为了增强情感去做越界的事情,也不会为了强调独立而忽略情感联结。
这就是分化,分化带来健康的个人,带来一个成熟的人。
可孝文化下的人们,要么做不到分离,要么做不到联结。
无法分离,是因为父母对我们照顾得太好,我们太过亲近,彼此皮肉粘连,一旦分开,就会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
无法联结,是因为家庭太过窒息,家庭把我们抓回去的力量太大,我们只能用极端的手段,甚至以断绝血缘的方式完成分离,以至于再也不能回去了。
我们的文化中,家庭成员总是相互越位,彼此想去承担他人的责任和生活。
孩子在看见父母吵架时,觉得自己有责任去阻止父母吵架,因为身为家庭的一员,他有义务去维护家庭的安宁。
父母会去溺爱代劳孩子的生活,过度包办他的日常,指导他何时吃喝拉撒睡,因为他们把孩子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要完全保护并且支配好孩子。
等级下的权力之争
孝文化中的系统是有等级的,它由君主制延伸出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听君,父令子,不逆君、不逆父,便是忠孝。
孝文化构建了一个等级,家长高于孩子,并且操控孩子,孩子服从父母。
但一个人如果完全服从一个人,那么他的自我就没有了。
很多时候,我们生出来的反抗都是为了寻找自我。
如果完全按你说的做,我不就成了你的木偶了吗?
只有我不按你说的做,我忤逆你的命令,做我自己做出的决定,这样我才成为我。
在孝文化下的家庭系统中,低一等级的人是无法维持自我的。他的自我必须让位于高等级的人,他必须牺牲自己的自我,让高位者的自我覆盖他。一旦低等级的人不再压抑自我,释放自己的自我,系统中的权力分配、等级制度就会发生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到了成年,赚到了钱,有了成就,他的自我出来了,他在家庭中开始反抗父母,要做自己的决定。
这个时期,也是我们常觉得“父母开始老去”的时期。
他们对我们不再有那么大的支配力了,权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现在孩子成了高等级的人,老去的家长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他们重新变成了小孩,被长大成人的小孩所支配,就像过去,在他们是家长时那样去支配尚且年幼的孩子。
这就是孝文化构建的系统,把我们困在等级尊卑与权力博弈之中。
现代社会希求平等的氛围,我们希望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从中找到自我,而不需要在其中牺牲自我。
写在最后
我们的文化是基于农业文明建立起来的,孝文化在过去有利于把家庭成员联系起来,一个团结起来的家长能更好地从事一个需要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但现代社会,机械代替了密集型劳作,人们也进入了新的时代,我们从过去的四世同堂,到现在许多人开始选择异地分居,过去时代鼓励家庭成员融合的行为,现在成了妨碍个人成长的缘由,我们需要改变。
这不是在抨击孝,孝文化的含义一直在变化,古代孝是戏彩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到新文化运动,我们再开始慢慢地反思二十四孝里的故事。
现在,孝的含义也应该进步。
比起孝,我们或许更应该强调爱,孝里所有的要求,其实都是爱的自发行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作者:商昔,责编:彭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