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作者:彭梁洁,原文标题:《终于,我还是去领失业金了,没想到……》,头图来自:pixabay
“我爸已经去领失业金了,我觉得我也快了。”在一则关于失业的新闻下,一位读者留言用调侃去勾兑心酸。
微博上,90后女孩默默已经办妥了失业金领取手续,但对结果并不满意,因为她累计缴了15个月社保,却只能领到1个月失业金,1960元。为此她还不得不从长沙老家回到之前的工作地深圳一趟,路费花掉一半,“早知道这样就不办了”。
领失业金的90后,让人想到前几年开始给自己上社保的摇滚老炮赵明义。理想与现实交杯时,玻璃渣子碎了一地。
然而,以上两位网友,如果知道自己已经“打败”了全国9/10的失业者,成为剩下1/10成功领到失业金的“幸运儿”,或许会开心一点。
先来看两个数据:
至3月末,我国失业金发放人数为230万。
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以城镇就业人口4.4亿来计算,可推算出失业人数在2500多万——虽然其他各路研究者根据用电量、企业复工率等指标测算出的失业人数比这个数字要高得多,安全起见我们还是使用官方数据。
也就是说,2500万人失业,只有230万人领到了失业金,占比不到十分之一。对比美国2600万排队领取失业金的大军,230万确实有点少。
除了调查失业率,我国还有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6%,由此推算有900多万人进行了失业登记——只有进行失业登记,才有资格领取失业金。[1]
2500万,900万,230万——为什么绝大部分失业者没有进行失业登记?又为什么登记过的人只有少数领到失业金?换句话说,当你在这次疫情中不幸丢掉工作,能否成为那“十分之一”?不谈失业率真伪,我们来聊聊失业金这件事。
冷冰冰的数据之外,还可以看看“失业”相关报道的评论区,可以说是 “哀嚎”一片,这些声音成为数字的注脚:
失业保险金是什么东西,真有人领过?
买够一年社保才可以有失业金,很多这次被裁的人都没资格。
灵活就业的,又没有五险一金,到哪里去领失业金?像我们这样的,没有钱缴社保的,这次疫情对最基层冲击最大,但是却无法得到帮助。
失业的和登记失业的,都在家隔离,没有时间去。
失业登记的条件比找工作还要高,既然这样干嘛不去找工作?
别高兴的太早,无数学生家长在陪学生上网课,哪有时间去再就业。
有几个去领失业金的?都拿积蓄自己扛着呢,社保也是自己交。
没去登记失业、领取失业金的原因多样,有些人是主动放弃,但更多是因为不满足领取失业金的条件。
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领取失业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单单是第一项,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就已经将很多失业者拒之门外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有就业人员7.76亿,而全国缴纳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9亿——也就是说,缴纳失业保险的人数占就业人员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道门槛拦住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就业人口。这其中,既包括2亿多未参加失业保险、甚至连正式合同都没有的农民工,也包括今年面临“毕业即失业”窘境的八百万高校毕业生们。他们或许才是最需要失业金保障基本生活却不得的群体。
照四分之一这个比例,目前失业的2500万人中只有600多万人缴纳了失业保险,勉强闯过了领取失业金的第一关,这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至于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一项,这其中有较大“灵活应变”的空间。例如一位网友献计:上失业保险课,老师教的曲线救国的方法,自己离职的,先去转成灵活就业,转换个身份,两个月后申请失业保险。
如果这些“硬性”条件都通过了,接下来你要过的是自己这一关。也就是说,“有资格”之后,是否“有意愿”。你可能会对此顾虑重重。
2019年《安徽工人日报》上的一则新闻标题为《失业了,不应嫌“丢面子”放弃应得利益》,道出了部分失业者的“小心思”,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子”文化。
在中国,失业金给人的感觉更像一种“额外的福利”而不是“应得的权利”,“救穷”的色彩大于“救急”,似乎领取失业金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所以,当有些人正为自己不满足失业金领取条件呃苦恼,另一些人却可能因为“面子”而放弃了这个机会。
除了“面子问题”,你一定还会在网上搜到大量类似《千万不要领失业金,后果很严重》《为什么不建议失业人员去领失业金》的文章,它们一般会列出领取失业金三大“危害”:
第一,会在档案上留下记录,影响以后找工作;
第二,影响社保缴纳,例如有些地方规定领取失业金期间要停缴社保,这会影响以后的养老金数额,以及一些大城市“连续缴纳5年社保”才能享受的福利;
第三,失业金金额低、手续麻烦,所耗费各种成本还不如自己尽快找到一份工作来得容易。
拿北京来说,以下是北京人力与社会资源局网站关于失业金的领取标准:
以北京的物价和生活水平,1000出头的金额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不久前,某招聘网站发布了各城市复工后平均工资水平,北京高居榜首达到11874元,竟比去年秋季还上涨了400块……
这就引申出一个悖论:真正要依靠微薄失业金维持生活的人,或许并不满足领取条件;满足条件的人,反而因为“嫌少”或者嫌麻烦并无太高意愿,就自动放弃了。
这种错位匹配的一大后果就是,我国现在的失业保险基金余额,真的太高了——全国平均备付能力为6.2年,备付能力最强的西藏甚至高达65年。
图片来源:《新中国失业保险 70 年: 历史变迁、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
大家想必还记得,前几年引起了一轮恐慌的“养老基金余额不足,备付能力只有1年多”的新闻,上至60+的退休人士,下到我这种20多岁刚混社会没多久的年轻人,都开始为“老无所养”而忧心忡忡。
翻到早年间的一条报道:《南京养老金备付能力达13个月创历史新高》。13个月就创历史新高了,失业基金笑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各类社保基金余额当然不能过低,但过高也不是好事,这说明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没有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图片来源:《新中国失业保险 70 年: 历史变迁、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
由上图也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8年,我国参加社会保险人数涨幅达58%,但参保受益率几近腰斩。
关于失业金偏低的问题,一直有专家呼吁,将个人失业金领取数额与缴纳数额挂钩,因为员工的失业保险是按工资一定比例缴纳的,但领取时却是一刀切全部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显然并不合理。
当然,提高失业金数额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华尔街见闻微博发布了一条美国失业金的消息,令一些网友羡慕不已:
“失业'赚'得更多,为什么还要工作?这是美国就业市场现状”如果一个人在纽约州工作,周薪1100美元。失业后可以领取504美元救济金,再加上刺激法案额外补贴的600美元,每周救济总额可以达到1104美元。
有好事者计算了一下,这意味着,一个失业人员每个月可以领到3万元人民币。
一位身在纽约的网友现身说法:
当年奥巴马将失业救济金延长到3年,很多人故意不上班包括我老公的朋友,一直到没法领失业金后他才去找工作。但是不工作的这三年也废了他,我老公的工资现在是他的4倍。靠失业金过难关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想靠失业金养一辈子,这辈子也毁了。
但话说回来,以我们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失业基金使用效率来看,还轮不上担心“道德风险”占上风,操心如何让这些钱进入真正需要之人的口袋才是当务之急。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春节之后,“失业金”的搜索量持续上涨,并在4月初迎来一个高峰——时值人社部推出失业保险金“畅通领、安全办”等举措,包括放宽申领期限,减少证明材料,取消各种附加条件等等。
如此看来,如果最终公布的4月份登记失业率上升了,完全不需要谈之色变,反而说明更多人拿到了领取失业金的入场券,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参考资料:
[1].《疫情下登记失业率不升反降:上千万失业人员是如何“消失”的》 来源:第一财经
[2].《新中国失业保险 70 年: 历史变迁、 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 来源:《社会保障研究》2019年第6期,作者:张盈华、张占力、郑秉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作者:彭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