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为了让孩子迈入名校,许多中国家长倾注全力:补习班与课外活动样样不落。这种育儿焦虑同样出现在美国家庭,并且严重到“压榨”家庭积蓄去培养孩子的体育技能,以期获得名校入场券。去年曝光的名校招生舞弊案,便是绝佳案例。不幸的是,这场体育竞赛不仅降低了孩子的运动参与率,还加深了贫富阶层间的差距。录取体育热的背后,家长的理性思考能力,显得尤为珍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陆以沁,编辑:Travis,原文标题:《让美国家长掏空腰包的“名校入场券”,正把中国精英家庭拉入风暴》,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为了孩子的体育发展,你会动用自己的养老积蓄吗?
美国家长:“会!”
去年4月,民意调查机构Harris Poll发布的民调数据显示:为了负担孩子的体育开支,每五位美国家长中就有一位兼职副业、延迟退休,甚至压缩自己的养老储蓄。
这1001位受调查者均有超过2.5万美元的可投资资产,且至少有一个孩子参与或参与过精英俱乐部运动队。
学校缩减的体育预算与名校、社会文化对孩子体育发展的要求,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自愿或被迫加入这场“Pay for Play(付费参与)”的竞赛。
在无数家庭的投喂下,美国青少年体育产业就像一条巨大的贪吃蛇,如今规模已接近170亿美元,可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相匹敌。
然而,与蓬勃发展的产业相对应的,却是全美逐年下降的青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参与率。层层叠加的费用,不仅将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阻拦在运动场外,甚至连部分中产家庭也难以负担。
尽管如此,当体育运动与美国名校录取“有所瓜葛”,大洋彼岸的中国家长也不惜斥巨资上场。
早在2016年,美国艾默生华德福学校的高中部运动教练Whitney MacDonald在接受外滩君采访时,就已指出变味的美国体育教育对家庭和孩子造成的伤害。
Whitney MacDonald
过多关注体育或功利回报而忽略了孩子本身,运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时隔四年,这个问题依旧值得大家思考。
一、被剧场效应绑架的美国家长
根据顶级智库阿斯彭研究所(the Aspen Institute)2019年版《美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State of Play Report)》中的数据。
如今,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在一个孩子、单项运动上的花销是693美元。(约4913元人民币)但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巨大,如果真要不计成本地投入资金,孩子的体育发展就是一个无底洞。
有些家庭,每年会支付高达3.5万美元(约25万人民币),用于孩子的训练和比赛,付出家庭收入10%的父母也大有人在。
如果这些花费都在可承受范围内似乎更易令人接受,然而不少家长却以“压榨”自己作为代价。
在Harris Poll的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为了孩子的体育花销,愿意或已经减少了自己的娱乐活动和假期安排。五分之一的家长,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兼职或者推迟退休计划。
Mageli Sanchez是圣地亚哥的一名法律记录员,她的女儿和儿子还不到10岁,却都已开始碾转各地参加足球比赛。
为了负担这笔支出,Mageli的丈夫,平日在加油站工作,有时周六还要花12小时兼职跑运输。当越来越多的周末和夜晚被兼职占据,Mageli的丈夫常常无法参加亲戚的婚礼甚至孩子们的生日聚会。
“这样的生活节奏的确有些疯狂。”Megeli说,
“但他们是你的孩子,你会为他们做任何事情。”
而对于富裕家庭而言,成本的投入更无后顾之忧。他们可以请私人教练、买最好的装备、投资运动俱乐部,甚至在家修棒球场,并且不在意这些钱是否打了水漂。
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都在尽自己所能,甚至透支家庭积蓄,为孩子的体育发展铺路。
与此同时,报名不同的运动项目,也意味着选择不同“价位”的赛道。
报告显示,在所列出的21项运动中,平均每年花费最少的是田径运动,一个孩子大约需花费191美元。而最贵的的前三项运动分别是:
冰球(2583美元);
滑雪/单板滑雪(2249美元);
曲棍球(2125美元)。
马术、帆船、赛艇等“贵族运动”虽然未被列入其中,但门槛更不是普通家庭能够跨入的。
费用细目中,与报名、装备、课程和比赛费用相比,交通费是最大的一笔支出。
来自纽约北部的一位父亲,为女儿一年的排球训练花费了2万美元,其中很多都花在汽油上:每周最多有四个晚上,都要驱车往返2.5个小时,往往11:30才到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家长在孩子的体育发展上,愿意投入如此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呢?除了长久以来崇尚体育的社会文化,吸引着大部分美国家庭的,是高校运动奖学金。
根据U.S News的数据,2018~2019年,美国近两千所大学的学费平均上涨3%。受统计的737所私立大学中,超过100所大学学费超过了5万美元/年,常青藤联盟院校的涨幅更是达到了8%。
如果孩子能靠优秀的体育能力,获得上万美元甚至全额奖学金,对不少家庭而言,都大大缓解了学费压力。
而低收入,尤其非裔家庭,则会孤注一掷,期待将孩子培养为专业运动员,从而逃脱贫困、低学历、不受人尊重的命运。
美国大学设立运动奖学金的初衷,是为了给予来自低收入家庭,但拥有运动天赋的孩子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然而,在精英阶层的家长眼中,则被解读为了提升孩子录取几率的信号:运动很重要(Sports matter)。
当剧场中第一个人站起身,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得不咬牙加码。尽管,孩子获得体育成功的几率极小,并且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言,这个通道仍在继续收窄。
二、被卷入风暴的孩子和中国家庭
近年来,美国青少年体育产业受庞大的需求和水涨船高的费用支持,发展迅猛。但在此背后,除了承担着巨大资金压力的家长,还有疲惫不堪或直接被剥夺运动机会的孩子。
美国家长出于增大孩子的名校录取几率,而对体育运动的盲目追求,甚至还影响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
1. 连年下降的体育运动参与度
虽然大部分美国家长在孩子的运动发展中付出了大量金钱与精力,但从数据上来看,对全美青少年儿童体育运动的发展却并未起到积极作用。
调查显示,2018年全美只有38%的6~12岁青少年儿童定期参加单人或集体项目运动。对比十年前的45%,这个数字不升反降。并且,家庭年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孩子下降幅度最大,超过10%。
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言,愈发昂贵的费用,意味着有时连进入运动场都成了奢望。
2. 孩子平均不到11岁就退出运动项目
阿斯彭研究所与犹他州立大学合作组织了一项涵盖50个州、1000多位家长参与的体育类调查。
结果发现,孩子们通常会早早结束“运动生涯”。每个孩子平均花费不到三年时间参加一项运动,并且不到11岁时就选择退出。
退出的主要原因,是在运动中不再感受到乐趣。
除了电子产品的吸引力增大,家长高投入后的高期望、不断上升的训练强度、周末跨城市跨州参加的体育比赛,也在不断扼杀着孩子对运动的热爱。
如果说美国家庭已经被卷入风暴中心,那么中国家庭也大有赶超之势。
睿艺发布的《2018年中国少儿体育培训家庭消费报告》中,超八成的家长已经给孩子选报了体育运动项目,其中游泳、篮球、体适能和围棋最为热门。
图源:睿艺
受访家庭大多是居于在一、二线城市,年收入为10万元~50万元的70后和80后群体。
其中,超过40%的家庭,每年为孩子体育培训投入的花费(包含装备费用)在1万元以上,11.8%的家庭投入大于2万元。
此外,中国精英家庭对孩子的高端体育投资也在快速发展,运动项目的选择从高尔夫、网球到击剑、冰球、马术、赛艇等不一而足。
且孩子体育的发展路线也和美国愈发相似。置办装备、聘请教练、参加俱乐部、甚至参与国际赛事,每年的支出高达数十万。
对于中国家长而言,让孩子学习精英运动的目的,同样与名校录取挂钩,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无论在国内外,都能拓展高层次的社交人脉。
“学校也都知道,能打冰球多年的孩子,家庭不会太差,所以在孩子成绩优异的前提下,也会优先或较宽松录取。”一位妈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一位北京的父亲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孩子学习冰球的经历,并算了一笔账。球杆、头盔、全身护具、冰鞋等全套装备合计一次性投入在2000元~10000元之间。
每周两次一对一的小课,加上周末一次大课,一周大约1500元,一年接近8万。当然,这些投入都是上不封顶的。冰鞋便宜的几百,也有上万的,训练也是如此。
并且,装备的损耗或孩子的生长,都意味着每半年或一年都要置办新装备。如果再算上前往不同城市甚至国家的比赛费用,在冰球俱乐部停车场里看到迈巴赫、保时捷等百万豪车也的确不令人意外。
即便如此,中国家庭对冰球的热情依旧不减。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冰球协会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已超过3000名,注册球队超过150支。
冰球,是无数中国家庭为孩子的高端体育投资的缩影。
而为了将孩子送入名校,甚至有家长铤而走险,将其他家长花在孩子体育发展上的钱,直接砸在“终点”上——将孩子包装成运动员。
就在前几天,曾花40万美元把儿子买进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裔母亲隋晓宁(XiaoningSui,音译)受审认罪。
通过伪造运动员档案的方式,隋晓宁的儿子摇身一变成为了曾在加拿大两家顶级私人足球俱乐部效力的运动员,尽管他根本没有踢过职业足球。2018年,隋晓宁的儿子顺利被UCLA录取,还获得了学费25%的奖学金。
去年,策划这场灰色交易的大学招生顾问辛格被FBI逮捕,美国史上最大的大学招生舞弊案曝光,引起轰动。
如今,49岁的隋晓宁正面临25万美元的罚款,与五个月的监狱生涯。
三、阳光下的自由体育 or 天价俱乐部
回到开头的问题,运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如果是为了奖学金、名校录取率、精英圈人脉,或许家长的确不得不加入这场恶性竞争。但是,也要根据家庭情况量力而行,并且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如果回归父母对孩子最朴素的愿望,比如让孩子在运动中感到快乐、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坚韧的意志,那么陪伴孩子一起去公园跑步、骑自行车、打球,都能达到期待的效果。
当然,孩子也需要参与团队类运动,学习合作和交往。因此,报名学校足球队,或者选择合适的训练机构也能获得相应成长。
调查显示,为孩子选报体育培训机构时,家长的绝大部分信息,来源于家长圈推荐和微信朋友圈。
因此,在体育热大潮中,保持理性思考能力,是家长们替孩子选报运动的前提。
最后,外滩君选择了一些目前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供大家参考。
1. 跑步
跑步是最方便的一项运动,并且孩子们往往都能乐在其中。无论是在公园的跑道上与父母“一决高下”,还是和小伙伴们来一场接力游戏,家长只需要为孩子准备好一双合适的运动鞋。
跑步对身体的好处多多,不仅能够加快新陈代谢、锻炼心血管功能、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还能培养孩子的耐力和毅力。
但在跑步前,家长也要做好地点或路线规划,选择人群较少聚集的场所和时间,并且记得和孩子一起做好热身活动。
2. 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拓宽了探索范围,能够让孩子感到自己更加独立。骑自行车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平衡与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孩子的腿部与核心力量。
和跑步一样,家长需要选择合适的骑行地点或路线。除此之外,告知孩子基本的安全规则并佩戴好保护装备,比如头盔。
3. 跳绳
如果不想运动范围那么大,家长也可以选择在楼下空地和孩子一起跳绳。由于耗时少,耗能大,跳绳可以说是更加高效的一项运动。
不仅能够维护孩子的心血管健康,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不断的跳跃还能对孩子的身高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运动过程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合适的跳绳长度,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动作。
4. 瑜伽
由于海外疫情阻碍了孩子的户外运动,在家就能进行的瑜伽成为了热门项目。学龄前的孩子也能跟着家长或视频练习动作。
瑜伽能够锻炼孩子的肢体力量、柔韧度和平衡感。一些拉伸的动作,不仅适合激烈运动后的肌肉放松,同样也能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
在为孩子安排体育运动时,家长需要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年龄条件,避免过量运动发生意外。
另外,多与孩子、老师、教练,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医生进行积极沟通,也是保障孩子安全的重要方式。
注意:由于疫情还未彻底结束,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家长仍然需要帮助或提醒孩子做好防护工作。选择相对人少、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跑跳较多的剧烈运动项目不要戴口罩。此外,已经复课的学生,切勿戴N95口罩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 https://www.aspenprojectplay.org/national-youth-sport-survey/1
2.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18/11/income-inequality-explains-decline-youth-sports/574975/
3. https://www.thesimpledollar.com/banking/checking-and-savings/best-high-interest-savings-accounts/
4. https://www.cbsnews.com/news/uneven-playing-field-middle-class-and-poor-kids-are-ditching-youth-sports/
5. https://time.com/magazine/us/4913681/september-4th-2017-vol-190-no-9-u-s/
6. https://theharrispoll.com/wp-content/uploads/2019/04/Sports-Parents-Survey-2019-Final-Approved.pdf
7. http://www.lanxiongsports.com/posts/view/id/13504.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陆以沁,编辑:Tra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