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辉尝好吃 (ID:YeMmY2021),作者:林卫辉,原文标题:《板栗》,题图来自:AI生成
《诗经》年代,板栗是非常重要的水果,为什么重要?我们看看《鄘风·定之方中》怎么说: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大意是:定星现于天正中,楚丘宗庙始动工。日影用以测方向,打好住宅地基功。种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椅梧桐,成材可做琴瑟用。
这是歌颂卫文公功德的诗。卫国在卫懿公当政时,懿公好鹤,给鹤食俸乘车,荒淫无道,民心离散。公元前660年,狄人攻卫,卫人无斗志,懿公死,卫亡。齐、宋援卫,立戴公,不久戴公死,弟文公继位,齐桓公发兵赶走狄人而复存卫国,齐桓公又率诸侯助卫迁于楚丘,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
《左传·闵公三年》载:“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卫文公兢兢业业,文治武功,称得上是卫国的中兴之君,因此国人作此诗对他进行颂扬。全诗三章,每章七句,这是第一章,主要描写卫文公营造宫室的情景。
古代在宫殿庙宇建筑旁需植名木,卫文公组织建楚丘,宫庙等处种植了榛树和栗树,这两种树的果实可供祭祀,又可当水果;种植了“椅桐梓漆”,这四种树成材后都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从所种之树可以看出,卫文公立国之初就考虑到将来的祭祀,又考虑到未来能歌舞升平,琴瑟悠飏,可见深谋远虑与充满自信。
板栗树还多次出现在《诗经》里,《郑风·东门之墠》有“东门之栗,有践家室。”一排排屋舍俨然的美好人家就坐落在城东那片高大的栗树丛中,种栗树意味着这家人是好人家;《唐风·山有枢》有“山有漆,隰有栗。”《秦风·车邻》“阪有漆,隰有栗。”都说山坡种漆树,洼地种栗树,显示这个人的富有;
《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作者以山间美好的花卉、栗、梅无故遭到摧残,而“残贼”还不自知其罪,喻自己为残贼所挤,无过受害,栗也是好树木。《大雅·生民》中的“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周颂·良耜》中的“获之挃挃,积之栗栗。”虽然这些“栗”不是说栗树或栗子,而是形容收获众多,但也是从栗之多子引申而来。
栗是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植物,我国是它的原产地,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常栽培于海拔较低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五方皆有栗,周、秦、吴、扬特饶,吴越被城表里皆栗”就是十分准确的描述。
老祖宗们食用板栗的历史十分悠久,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板栗坚果,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锥栗的痕迹,据此推断,早在6000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已将栗子作为食物了,而根据《诗经》的上述记载,老祖宗们种植栗的历史超过3000年。
栗子含淀粉,所以可以当粮食;含单糖,生吃有甜味,所以古人把它当水果;含双糖,加热后分解为单糖也就比生吃更甜,炒板栗或煮板栗都很美味,所以它也是坚果。
板栗还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及铁、镁、磷、铜等元素,还含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类等营养物质,《本草纲目》说:“栗咸,温,无毒;益气、厚肠胃、补肾气,可治筋骨断碎、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肿痛瘀血;生嚼涂之,令人肥健。”有些可以在板栗所含的营养物质里找到些依据。
栗子的家族,复杂得很,仅我国就有300多个品种,总体上讲,北方栗子甜,适合当零食,南方栗子大,适合拿来做菜。北方栗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燕山、太行山山区及其邻近地区,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东,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及江苏北部,果形小,单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质糯性,含糖量高达20%左右,果肉含淀粉量低,蛋白质含量高,香味更浓,涩皮易剥离。
北方板栗的佼佼者出自河北省兴隆、遵化、迁西一带,俗称迁西板栗,出口到日本,因在天津口岸出口,日本人叫天津板栗,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者悉不及也。”他说得对,渔阳、范阳栗就是迁西板栗;
南方板栗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这一地区高温多雨,板栗果形大,单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达25克,含糖量低,淀粉含量较高,肉质偏粳性,价格也低一些,多用作菜栗,刚采摘下来的南方板栗存放几天,板栗里的淀粉酶会将部分淀粉分解为糖分,所以会变得更甜;
欧洲也有板栗,这种板栗叫马栗,马栗含有大量的七叶树素,是破坏人体血红球的毒素,人体无法分解这种毒素,所以不能拿来吃。人不能吃但松鼠、猴子和鹿因为身体构造原因,可以抵御这种毒素,所以他们可以吃。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板栗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左传》有:“行栗,表道树也”,这是史载最早的园林绿化树木;《史记·货殖列传》就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春秋时期,凡栽栗树千株以上者,竟可以得到帝王的嘉奖,享受千户侯待遇。《齐民要术》则对各地传说的奇奇怪怪的栗子都有记录,至于如何种,如何给栗子保存保鲜,也都有详尽的方法,说明那个时候大家已经总结出一套种栗和贮存栗子的方法。
之所以把栗子归入水果行列,原因是古人流行生吃栗子,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应数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他说生吃栗子可以治腰脚病,为此还写下《服栗》一首:
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他这是生吃栗子,说得有板有眼,嚼到口出白沫,分三次慢慢咽下去。当然了,他也喜欢吃蒸栗子,元佑九年春节,苏东坡在定州任上,看到一种馏饭蒸气做饼的工具,叫“馏合刷瓶”,觉得很新鲜,于是也选了一具,寄与苏辙,并附了这首《寄馏合刷瓶与子由》,其中就有:“寄君东阁闲蒸栗,知我空堂坐画灰。”
苏东坡告诉苏辙,这个馏合刷瓶很是不错,就寄给你闲来蒸板栗吃,也让你知道你老哥我在空荡荡的大堂里无所事事画着草灰呢。这个时候新党重新执政,苏东坡意识到大势已去,准备躺平时还是想到喜欢吃板栗的苏辙。
陆游则是喜欢吃炒板栗,他写有一首《夜食炒栗有感》:“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他说老了,牙齿不好,晚上肚子饿了,只能吃点板栗顶一下肚子。想起年轻时在朝为官,在和宁门外等候上早朝,也是啃几个栗子顶肚子。
宋人如何炒板栗?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里的“雷公栗”有记载:夜炉书倦,每欲煨栗,必虑其烧毡之患。一日马北鄽逢辰曰:“只用一栗醮油,一栗蘸水,置铁铫内,以四十七栗密覆其上,用炭火燃之,候雷声为度。”偶一日同饮,试之果然,且胜于沙炒者。虽不及数,可矣。这个记载,详细地说了焖炒栗子的做法,而且提到沙炒,说明那时就有用沙炒栗子,只是没有今天糖炒栗般加糖。
板栗生吃、水蒸、沙炒或糖炒都显简单,把板栗做出花样的还得看袁枚,他在《随园食单》里说了两道板栗菜,其一“新栗”:“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仁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做板栗秘诀就是煨烂,淀粉充分糊化,口感才会绵柔,双糖才能转化为单糖,这才会更甜。今天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袁枚说当时的人很多并不知道。另一个做法是“栗糕”:“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想想都好吃。
如此好吃的栗子,当然会留下来,现代仓储条件更使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板栗,可惜已经没有了诗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辉尝好吃 (ID:YeMmY2021),作者:林卫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