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作者:清筠,编辑:阿若,原文标题:《“暧昧上头期,满脑子都是Ta”:这种感觉,可能不是爱》,题图来源:《怦然心动》
爱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好的爱可以让人更有生机、有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却不是每一份激烈的情感,都和“爱情”有关。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种热烈激荡,却不是爱的情感——迷恋。
迷恋与爱情,相似又迥异
我的朋友B最近不太正常,她似乎单方面“坠入爱河”了。
平时斯文冷峻的她,开始频繁在聊天群里发疯。
“啊啊啊,真的好想他。”
“为什么还不回,他在干什么?”
B和男生E在观影会上认识,事后的闲聊中,B被他的长相、谈吐所吸引。
内敛含蓄的B,竟然破天荒,主动加了微信。
这次的心动,似乎比以往来得都猛烈些。
她忍不住给他发消息,去所有社交软件,通过“可能认识的人”寻找他的蛛丝马迹。
把微信步数从头翻到尾,只为找到他,猜测他去做了什么事。
甚至还不熟,就开始恐惧失去、患得患失,强迫性反刍对方的言语。
小B说,这回真上头,可能遇到真爱了。
我们却有点怀疑:
感情浓度越高,就是越爱吗?
小B这种“失常”的状态,还可以怎么解释?
我们试图问B,对方究竟有什么让她如此着迷。
B给出的回答是:
“那是一种感觉,很难形容。”
“他就是很好,不算帅但很耐看,说话让人很愿意听。”
一面之缘,尚未了解,但一切都在B的幻想中兀自发酵。
一次短暂的会面便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应,让人很容易给这段关系蒙上一层“命中注定”的浪漫叙事。
这和浪漫之爱如此相似,却又不切实际。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一段感情需要同时具备激情、亲密、承诺三个要素,才能称为爱情。
而在B的故事里,只有单方面的激情,没有后两者,只能被称为迷恋。
心理学中,是这么定义迷恋的:
是一种强烈但不持久的吸引力,包括强烈的激情和冲动,夸大对方的积极特质。
多为情绪层面的波动,缺少心灵层面真实的了解。
网友@huboher是这样形容自己陷入迷恋的感觉:
他是我理想人格的梦幻投射,忽略身份忽略年龄差,仅仅通过每天的眼神交流确认他是我此生的soul mate。
他开心我就开心,他失落我也皱眉,宛如神一样的存在。
在网上地毯式搜寻他的信息,确认他婚否,多希望和他是同龄人,可以参与彼此更多的人生。
感情浓烈到,走出来也花了比建立起来多五倍的时间。
理智上我知道这不是爱,我们甚至都没有交流过深层次的感受......
迷恋者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一个是理想化:
将未实现的理想自我寄托在他人身上。
潜意识中,迷恋其实是对真正亲密关系的防御。
你对对方了解得越少、越多幻想,这段关系就越不现实,也越可能趋于“完美”。
就像小时候想象的完美父母一样。
第二个是入侵思维:
无时无刻不想着对方,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和对方有关。
早晨起来查看信息,工作时期待收到信息....晚上回家守着等电话,消耗80%以上的精力在思考与恋人有关的事情上。
第三个是自我中心:
陷入迷恋的人自恋水平比较高,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被迷恋方的感受。
健康的爱情注重成长性,关心对方的幸福和成长。
而迷恋中,我们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看对方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有些迷恋的情感表达更加激烈,但其实是在满足自我需求。
除此之外,还有自我功能受损、焦虑抑郁、强迫性性欲、持久且显著的退行等伴随的特征。
迷恋,是如何产生的?
作为一个“上头惯犯”,B已不止一次,陷入这种迷恋状态中了。
回溯以往的“上头史”,B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能让自己一见钟情、深度迷恋的男生,都有一种矛盾感。
一方面,他们在人前侃侃而谈,幽默外向,果断开朗,很有“力量感”。
另一方面,在独自呆着时,周身又散发一股疏离、阴郁的氛围。
深入了解后,会为他们的脆弱感打动,从此便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
我们总是反复被同种类型的人反复吸引,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牵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关系,他们身上有我们早期关系的影子。
武志红老师说过一句话:
“我们都是在按潜意识层面,理想父母的形象,去寻找伴侣。”
被迷恋对象,只有既符合潜意识层面的理想异性,又符合自己现实异性父母的思维模式时,深深的迷恋才会产生。
对于小B:
总是迷恋表现出“男性气概”的男人,这和自己的父亲截然相反。
但这些“男性气概”背后,暗含的善良、软弱、脆弱,又和她的现实父亲形象相似。
正是这种理想加现实(熟悉)的结合,唤醒了她内心的激情与狂热。
迷恋上头的感觉,就像一剂毒药。
有的人在紧要关头能控制住自己,有的人却选择一饮而尽饮鸩止渴。
在迷恋状态进入狂热期的时候,B开始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
在对方明确表示“要加班”的时候,疯狂电话找他。
脑海里一遍又一遍过两人的对话,任凭细节充斥脑海,手头的工作完全荒废。
在得知对方复杂的情史后,心里咒骂对方“渣男”,却还是一边鄙视一边忍不住联系对方。
所以,到底有哪种特质的人,会更容易深陷迷恋无法自拔呢?
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提到一种“对爱的神经症需求”。
对爱有神经症需求的人,就像饥不择食的鬼魂。
被焦虑驱使着去追求被爱,需要用别人的关注来对抗内心不安的感觉。
如果说正常的爱是彼此的关爱、呵护,那迷恋更多是自我中心的。
卡伦霍妮将这种状态称为无力去爱(incapacity for love),它的主要特征是:
对他人人格、特质、局限、需要及发展的忽视。
就像一个溺水者,一旦抓住游泳者,不会考虑对方是否愿意、有没有能力带自己上岸,只考虑自己的死活。
这种热烈的情感,并非出于爱意,而是对“安全”的需求。
这是一种源于孩童时期的“基本焦虑”:
小时候,父母的忽视、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爱护,无法获得归属感。
便会将这种感受带到成年后的关系里,产生渴望被爱的“基本焦虑”。
爱情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但对B来说,就是一场奋不顾身的自我拯救。
这种充斥焦虑的迷恋,有时甚至会以自我牺牲、体贴入微作为掩盖:
忍受对方的缺点,无条件顺从和附和;
在对方表示拒绝后,依然像妈妈一样嘘寒问暖;
等在对方楼下6个小时,只为送一碗自己做的汤。
这种情感看似是付出,本质上还是自我中心,用来自我感动,防御“不被爱”的痛苦感受。
有人难以承受这种复杂的、强烈的迷恋,会想要将迷恋者们推开。
而“推开”的动作、若即若离的感觉,正是迷恋者们的剧本里不可缺少的一环。
“爱而不得”的感觉,是迷恋的催化剂,将他们的感情最终点燃,也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迷恋让人难过,为什么却让迷恋者们越来越上瘾?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潜意识有这样的特点:
我们只能感知感觉的强度,却不会判断它的好坏。
我们追求的迷恋式的“爱情”,更像是在追求一种高强度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和“爱”有多大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更像是一场博弈,一场游戏。
拥抱健康的关系
迷恋就像一座幻象的城堡,一砖一瓦皆靠想象力。
全凭自造,与对方无关。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我与你”和“我与它”的世界。
在“我与它”的世界中,除我以外的他人,都是与我分离的对象;
与我相对的客体,是为我所利用,满足我需求的工具。
迷恋中,被迷恋对象正扮演着这种工具的角色;
他们完美贴合迷恋者内心的缺憾,满足了他们的某种需求。
而“我与你”的关系中,没有主体客体的对象性关系,只有主体间性的关系。
我们看到并尊重对方,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存在,而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在我们认知尚未完全成熟时,很容易陷入这种匮乏的、需求性的关系中。
迷恋者们其实是能感受到,自己的状态不同寻常的。
也许是对对方的痴迷,夹杂着贬低与憎恶;
也许是没来由的焦虑分心,强迫性思念对方;
也可能是过度的情绪起伏,影响到日常的生活。
如果迷恋的状态,已经给你的日常带来了很大影响,那你需要在理性层面自我强化:
爱也会带来焦虑、忧郁,但大多时候应当是积极、美好的;
当这份情感给你带来过多痛苦的时候,切忌把迷恋当成爱。
去真实地接触TA,不要困在自己的幻想里,透过滤镜看TA。
另一方面,陷入迷恋也许是在逃避更加重要的人生议题,比如空虚、无意义感、人际关系的缺失。
可以把目光暂时从这份感情中挪开,着眼于更大的世界。
培养一份兴趣爱好、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丰满自己的人生拼图。
最后,想送给大家两句莎士比亚的诗:
“Love moderately. Long love doth so.
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
“爱得适度,长久的爱是这样的。
太快和太慢一样无法让爱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