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05 14:15

非洲超级城市拉各斯,如何成贫穷的黑暗中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懂本星球(ID:PNXQ69),作者:无明君,题图来自:作者供图


很多人印象中,非洲(特别是黑人居住的部分)和超级大城市是无关的。他们认为,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似乎角马、斑马、狮子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不对,这片土地上不仅有野生动物的大聚集和大迁徙,还有人类的超级大城市。


比如,被戏称为“黑非洲之中心”的拉各斯,就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作为尼日利亚的旧都,拉各斯城人口达2100万,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千米。如果拿美国纽约与之相比较的话,纽约人口仅仅是拉各斯40%,占地面积也仅仅为拉各斯的80%不到。


▲拉各斯城在尼日利亚的位置


然而,拉各斯城虽然庞大且繁荣,但城内居民的贫富差距却极为严重,一面高楼林立,道路整洁,另一面垃圾堆砌,污水横流,富人区与贫民区,构造出完全相反的两个世界。


▲拉各斯的富人区与贫民窟仅一墙之隔


在拉各斯的城市规模和经济体量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环境、治安、供水供电、医疗等各方面却在急剧恶化,到目前为止,拉各斯的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自来水,平均每1000位居民甚至都无法拥有一个医生。


疫情之下,拉各斯被迫封城长达两周。恶劣的医疗和生存环境使这座巨大的城市成为西非最危险的地区,许多贫穷的居民因封城而失业,被迫忍受饥饿和病毒威胁。


这里有整个非洲最富有的豪商,但大多数居民却挣扎在温饱线之下。


那么,这个位于非洲的超级城市是怎么建立起来,为何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又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呢?


殖民统治下的“奴隶湾”


拉各斯位于尼日利亚西南部,是尼日利亚的前首都,这里地势较低,濒临大西洋,是几内亚湾的顶点。整个城市主要由泄湖海岸和几个岛屿组成,是非洲最大的现代化海港。


然而,在15世纪,此地还只是一个小渔村,约鲁巴族的原始部落在此地聚居,原始地渔猎生活了将近百年。直到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在此地与内陆的王国进行贸易,到16世纪下半叶,英法荷等新兴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此地设立殖民地。包括现在的拉各斯在内的几内亚湾海岸狭长地区,都成为了非洲奴隶贩卖的重点地带,甚至一度被称为“奴隶海岸”,百年之间,大约有200万非洲人被贩为奴隶。


▲非洲奴隶贩卖路径


由于拉各斯地区的独特区域位置与地理优势,从17世纪起,这里逐渐成为西非奴隶贸易的核心,且承载着西非地区四分之三的货物运输量。大量的橄榄油,象牙,黄金从此地运出,流向欧洲与美洲新世界。


基于此,拉各斯地区很快变得富裕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贸易重地。但福祸相依,很快,拉各斯的富硕就如同鲜血引来鲨鱼一般,吸引来了贪婪的海上霸主——英国。


1851年底,英军以解放奴隶的名义炮轰拉各斯,不久之后便将其占领,并于1861年签署了《拉各斯割让协议》,将其正式变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此之后,以拉各斯为据点,英军南侵北占,终于在1914年彻底吞并了整个尼日利亚。


▲1914年尼日利亚被英国吞并为殖民地


不得不说,英国人在殖民统治上的手段极为老练和高超。他们并没有对拉各斯原来的主人约鲁巴人做出太过分的举动,反而是通过武力威慑和金钱贿赂,利用当地酋长间接地行使管辖权。这种殖民统治手段大大地降低了当地人的反抗力度,却很大程度上把持了拉各斯的的贸易关节,并顺理成章地掠夺着西非的经济资源。


接下来,英国人又开始变着法地为拉各斯灌注“新血”。他们将拉各斯宣扬为“自由的殖民地”,所有来此地定居的奴隶都将获得自由。


此时,适逢世界奴隶解放运动高涨,一部分被贩卖至美洲(主要是巴西)的奴隶重获自由后,辗转来到拉各斯定居,他们被称为“巴西人”;另一部分在被贩卖途中被英国海军解救的奴隶,也被带到此地生活,他们被称为“萨罗”;还有诸多英国的殖民者和欧洲商人,也来到这片新兴的商贸重地,在此开辟现代港口,定居经商。


自此,拉各斯的人口组成基本成型,大批的移民极大地扩充了本地区的人口,也促使拉各斯地区越发繁荣,多元的民族和文化在此地交融,使拉各斯成为了西非独树一帜的现代海港。


▲拉各斯岛内的巴西风格建筑


但是,殖民时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天然的民族沙文主义色彩。拉各斯新城的建设,以保护欧洲人的权益为宗旨。


1866年,拉各斯获得了独立自由殖民地的地位,新上任的总督大刀阔斧地对老旧的城市进行改革,但却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欧洲人聚居的“马里纳”地区,修建网格化的道路,商业区,仓储区、行政区、宗教区等房屋分区,甚至建立了专门的工程局和卫生局负责相关的城市规划和维护。


马里纳的“欧洲区”在科学的规划下越发欣欣向荣,但这一切却都是为富有的欧洲移民准备的。


▲拉各斯城区很近的位置还建有18洞标准高尔夫球场,供城中富人享用,这是高尔夫球度假村的广告


对于本地民族,英国人却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态度,与“欧洲区”一路相隔的,人口最多的传统社区伊萨列伊科,道路狭窄泥泞,垃圾遍地,房屋老旧破败,仿佛一路相隔便是天堂地狱之别。


▲富人区与贫民区的区别


这种城市建设方式,实际上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压榨当地民族的生存空间,维护欧洲人的奢侈生活并加强对殖民地的社会控制。甚至于,英国殖民者规定了本地人居住区应与欧洲人居住区应当至少相隔400米,以防止本地人将疟疾等疾病散播到欧洲区。


这座庞大的非洲海港,即是富人的天堂,亦是穷人的地狱。早期的社会阶层划分自此形成,并深刻地影响着拉各斯城的发展。欧洲人为拉各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却也带来了压迫和掠夺,并将贫富分化这一恶果深埋在拉各斯的社会土壤中。


独立运动后的贫富分化


二战之后,世界民族独立主义运动高涨,这股风潮在非洲地区尤为激烈。奴隶贸易时期埋下的历史仇怨,加之英国殖民者的横征暴敛,彻底惹恼了尼日利亚人。


尼日利亚地区的独立运动,随之高涨。


▲尼日利亚宣布独立


1960年,独立运动越发高涨的尼日利亚终于挣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并建立了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拉各斯成为了这个新生国家的首都。


然而,令拉各斯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赶走了英国人,又来了军政府。


▲拉各斯老照片


自1960年独立以来,尼日利亚国内相继掀起了争夺政权的军事政变。一个又一个军阀相继登场,夺得权力,又相继下台,仿佛轮番登台唱戏一般。


但不变的是,这些军阀供养军队的钱粮都来自于拉各斯城内的居民。作为西非最重要商贸重地,尼日利亚最发达的经济中心,拉各斯城自然成为了军阀们掠夺财富的聚宝盆。


▲尼日利亚军政府


为了自保,城内的豪富之家开始动用手段,多加贿赂,结交军事权贵,以保护自身安全。那些没有什么关系的中产阶级和贫民,便自然沦为了军阀掠夺和压榨的对象。


这种看似正常的求生之道,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社会阶层分化。伴随着一场场军事政变,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甚至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1991年,尼日利亚当局出于安全和恢复经济的考虑,将首都迁离拉各斯,拉各斯人民的境况才算好些。


1993年,以阿巴查为首的军政府接管了尼日利亚的政治权力,尼日利亚政治上整体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局面,拉各斯的情况开始有所好转。阿巴查的军政府致力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拉各斯地区终于开始焕发新活力。


可惜的是,军人执政的传统也随之延续了下来,成为了尼日利亚政局绕不开的枷锁,更为权力腐败孕育了温床。在常年的军事斗争中,被破坏的不仅是拉各斯城内正常的生产贸易,更重要的是导致各个社会阶层的严重分化与敌视,一些民族及宗教极端主义也随之萌发。


谁也没能想到,独立运动竟然促使拉各斯城内的贫富分化越发严重,更埋下了腐败和暴乱的种子,在这个庞大的城市里埋下一颗颗暗雷。


如今贫穷的大黑洞


进入新世纪,拉各斯虽然失去了尼日利亚的首都地位,却依然是尼日利亚最庞大繁荣的城市。


拉各斯占据了全国60%的工业产值与全国70%以上的货运出口量,更是尼日利亚的交通枢纽和文化教育中心。


▲拉各斯的平民聚集区,让人感到穷人在这里如同蝼蚁


但在繁荣之下的,却隐藏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分化。拉各斯城内的主要财富,集中在10%最富裕的人手中。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都处在贫困状态,甚至很多穷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超过两美元。2009年,世界银行估测尼日利亚的总体基尼系数为43%,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拉各斯城在此项系数上的贡献可以算得上十分巨大。


富人阶层因历史原因而发家,在军阀混战时期保住了老本,更重要的刺激因素源于1956年,尼日尔三角洲喷涌出了第一股原油。这种原油硫含量极低,可以轻易地被制成汽柴油。很快,尼日利亚探明的石油储量为世界第十。从此,尼日利亚就走上出口石油的致富之路。相应的,拉各斯作为尼日利亚最大的港口,承担了石油出口70%以上的份额。


这笔价值巨大的外汇订单,立刻令拉各斯的财富变得充裕起来,但问题随之出现。


军人执政的传统模式,使这笔巨大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强权之下,从占有石油资源的统治者、到贩卖开采许可证的发放者、疏通门路的中间人……石油开采出口的每个环节,都有人从中牟利。


难以想象的贪腐发生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2015年,尼日利亚的国家安全顾问甚至一次贪污了近20亿美元。


更有趣的是,拉各斯城内的军事权贵们善于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赚取财富:他们将手中占有的石油资源出口到国外,在当地的精炼场加工成燃油,然后再高价卖回国内。


当然,那些精炼厂有他们大笔的股份,而尼日利亚国内的油价比国际油价近乎高出50美元/桶。如此,出口捞一笔,精炼捞一笔,卖回国内再捞一笔,这种“天才”的操作把国内的群众秀的一脸懵。但迫于生活所需,他们又不得不吃下这个闷亏。


▲拉各斯城当前的法律,没有规定汽车的报废年限,因此拉各斯街道上到处可见近乎破烂的旧车,因此石油是拉各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业供应


如此,本就有权有钱的富裕阶层,靠着石油资源越发富裕,而不能在石油领域捞到好处的普通群众,却只能被迫承担更多的开支和负担。这就致使拉各斯贫富分化越发严重。


石油开采不仅令富人更富,还极大地压迫了普通群众的生存空间。由于石油业的暴利,拉各斯城内的其他工业相继萎缩。


▲石油业在国民产值中的占比畸高


与其辛辛苦苦地制造产品,不如到石油产业里大捞一把。这样,无数石油业之外的企业相继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青年失业率高达54%,这使得许多底层人民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尼日利亚失业率逐年走高


而那些找到了工作的幸运儿,他们的工作待遇是每周工作七天,大多数工人需要工作12小时才能轮班,他们中一部分工人的日薪是70奈拉,不到2元人民币。这就是许多拉各斯工人面临的现实环境。


他们居住在贫民窟的棚屋中,房子老旧的好似废墟,大部分地区没有自来水供应,更别提医院之类的卫生设施。


▲在拉各斯城内,散落着诸多贫民窟


在这种情况下,极端思想自然容易蔓延,近年来,许多伊斯兰极端主义群体开始在拉各斯街头泛滥,甚至挑起大规模的暴乱和械斗。


▲博科圣地在城区内制造爆炸惨案以反抗政府


巨大的贫富差距,统治阶层的腐败,社会阶层的严重分化,失业率的高涨,安全上的威胁等各个问题,好似一个个火药桶一般,时刻准备将这个西非最大的城市炸成一片废墟。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增长,这种方法必然将导致混乱和冲突。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略全局,不能令广大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那这样的发展,说是空中楼阁也不为过。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的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只有逐渐消除社会贫富分化,还惠于民,方能令拉各斯城成为真正的发达城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懂本星球(ID:PNXQ69),作者:无明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