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05 17:39

为什么“钟美美”模仿的老师全都凶巴巴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指听,原文标题:《我真不想看到这“影后”转型》,头图来自:《老师·好》剧照


昨天,影后“钟美美”模仿志愿者的新作一出,让忠实“粉丝”们都大失所望。


尽管他的表演依然自然而流畅,但不少网友都表示,没内味儿了。



钟美美的这次“转型”早已在意料之中。早在一周之前,网友就已经发现他的短视频账号删除了全部模仿老师的视频。


而当地教育局后续也承认学校曾与钟美美接触,表示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不过,对于大多数网友来说,学校这次明显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毕竟绝大多数人在看到钟美美的视频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恶搞教师形象”之类的严肃讨论。


而是发自内心觉得:这也演的太像了吧!


真正的演技派,连嘴唇都是戏。


因为实在太过惟妙惟肖,就算已经毕业多年,我在看视频的时候依然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内心的战栗。


全国统一的班主任训人方式


从网友真心实意的评论来看,似乎每一个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这种严厉风格的班主任。



钟美美的表演中确实有很大夸张成分,但当你看到他嘴角一撇,中气十足地喊出一句“还唠哪”,你不能不承认他确实是把某种老师形象“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或许TA不会声嘶力竭地让你“滚出去”,但是绝对曾在你作业没写完/考试考砸了/违纪给班级扣分了的时候,抱着胳膊向你翻一个白眼:



变脸速度也堪称惊人,在微笑接听主任电话的电话时,能突然摆出严肃脸震慑班级纪律:



也可以在声嘶力竭训学生的间隙,和颜悦色地转头对门外等着上课的数学老师说“再给我两分钟”。


更经典的是这段模仿感冒的表演——一边哑着喉咙讲课,一边不停地清嗓子。


尽管虚弱但也不忘点名不听课的同学:“你非得把我气死是吧,啊,我现在嗓子特别疼,知道吧,啊。”



当然,如果仅仅是肢体语言上的表演到位,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形似”。真正让网友们仿佛梦回初中课堂的,是一系列让人感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班主任”的训话套路。


第一招:突然发难。


前一秒班主任可能还在心平气和地念着课文,下一秒钟就突然扬手扔掉了手中的卷子。



这一招最具杀伤力的是它的震慑效果,因此往往在彻底爆发之前还有一段不长不短的沉默。


班主任怒目圆睁,学生则在座位上鸦雀无声,生怕老师下一秒就点名到自己的头上。


直到讲台上的班主任终于吼出“我讲课你们哪个人听了”之类的发火原因,整个教室反倒像开奖了一样松了口气。


但这也意味着愤怒的老师从讲课模式转化成了训话模式,由此引出第二招:正话反说。


“这课我没法讲,啊,不要不要怪我不讲课。以后咱们班语文课上自习,想听课的搬着凳子到隔壁三班去听。”


修辞上逐渐递进,语气上层层加码,总之,整体就是表达“我不管了”的意思。



但你要是看不透班主任语气中的威胁之意,实诚地回答一句“那你就别上课呗”——那么等待着你的绝对是新一轮的雷霆之怒。


更可怕的是,这种正话反说不仅能够应用于全班范围的扫射,还可以用于针对个别学生的精准狙击。


全班倒数第一叫“你考试考得挺好呗”;早恋被抓被说成“你挺有魅力啊”。


再配上抽搐的嘴角和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让无数幼小的孩子,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讽刺的艺术。



绵里藏针的讽刺说多了,学生的接受阈值也会不断升高。因此每一个班主任都会掌握这个终极大招:找家长。


一开始可能只是口头上的虚张声势,包括但不限于“不想学就滚回家”“你考那么一点分你爸妈怎么想”。


但如果你依然毫不在乎,甚至还企图嬉皮笑脸,那么正如钟美美视频中演绎的一样:


你将收获班主任的当面电话连环call,还会带着训斥你的余威对电话里吼着“xx妈妈你来学校一趟,这孩子我管不了”。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些招数在视频里看着好笑,但的确与一般想象中循循善诱、和颜悦色的老师形象相差甚远。


尽管有人认为这是对老师整体形象的丑化,但也有更多的人在看到这些表演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某位班主任——


他们通常教学经验丰富,但脾气却非常暴躁。


痛骂犯错的学生时丝毫不考虑你的自尊心会不会受伤,但是苦口婆心的样子又常常让人觉得他是真的为你的前途操碎了心。



可能是由于这种形象的复杂性,大家对他们的态度也很纠结甚至割裂。


有人表示当年曾因为违反纪律在全班面前被狂骂,这类老师成了自己小时候的噩梦。


但也有人在看到钟美美的视频时会带上几丝温情地回忆自己的某位班主任:“当年要不是TA,我可能根本考不上大学。”


而脱离了童年回忆的视角,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是:


为什么几乎每个人印象中的班主任都是凶巴巴的,而且训人套路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越来越凶是老师的宿命


在与同龄的朋友聊天时不难发现,无论你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县城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似乎都对钟美美演绎的这种班主任形象颇为熟悉。



我曾以为这只是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背景下,诞生的一种90后所熟悉的特色教师形象。


但直到我大姨都开始在家族群里转发钟美美的视频时,我才发现这种老师有多么具有普遍性。


既能让一个刚刚上大学的00后想起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惧,也能让已经毕业几十年的60后梦回中学时代。


跨越了代际差异的职业形象之固定一度让我十分困惑,直到一位当老师的朋友一语道破了真相——


“我这身训学生的本领,都是从老教师那里学来的。”


如果你去问一个老师为什么总是对学生那么凶,他大概也很委屈。


年轻老师们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谁不是立志做一位像《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涛那样开明、温柔又有趣的麻辣教师。



甚至在面对拥有10年教龄的前辈“忠告”时还会不以为然,立志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



直到在开学第一天微笑着跟学生们打了招呼,此后不得不一直面对着上蹿下跳的课堂,偶尔板起脸也被当成纸老虎,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



部分老师可能偶尔会遇到天使一般又乖又好学的班级,几句温柔的提醒就足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绝不再犯。


然而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有着诸如任性、自制力差、听不进道理等属于孩子的毛病。


而在老师漫长的执教生涯中,谁都不可能指望自己次次遇上成熟的超出自己年龄的学生。


尽管“教育孩子要耐心细心”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当这种教育被拉长到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时,老师作为个体似乎也很难时刻保持理性。


所以你可以发现一个常见的规律:越是资深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就越爱摆出一副凶悍的样子。



与其说老师们在与学生的斗智斗勇中脾气变得逐渐暴躁,倒不如说他们是把“在学生面前扮凶”,变成了某种在老教师和年轻教师之间“传承”下来的工作经验。


当办公室里的班主任们分别演示维持纪律基本功——“把嘴闭上”——的时候,你甚至仅仅从发音方式、流利程度以及面部表情上,就能准确判断出TA的教龄是3年还是13年。


@丝锐噜啦啦


而像钟美美在视频中表演的上课时接电话“秒变脸”,可能也恰恰是老师们在“扮凶”这门技巧上炉火纯青的一大表现。


很多上学时曾坐在第一排的人就曾经瞥见,班主任在跨进教室那一刻突然收敛了笑容。


@太仓伍姐


在学生时代,我们可能觉得这是“欺软怕硬的势利眼”。


但当自己也开始变成身为社畜的成年人,看到的反而是他们从休息状态到工作状态的切换。



我们一方面必须承认,那些时刻都能保持温和体面,既深受学生喜欢又极具管理教育能力的开明型老师相当值得敬佩。


但对于其他老师来说,一个不好惹的班级管理者形象,可能也是他们在工作中唯一能实现的保护色。


中国第二难做的职业


钟美美这位优秀的“体验派影后”虽然已经转型,但可以预见的是,他模仿班主任时的大放异彩,在一段时间里依然会是网友心中不可逾越的高峰。


然而在视频底下的评论中,除了回忆过去和“哈哈哈哈”的内容之外,也有很多声音表示自己“看后感到很生气”。


一种声音质问现实中的教育行业:“尖酸刻薄发脾气,我们的老师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钟美美是在故意丑化教师这个神圣的行业。



这恰恰反映了对教师行业的两种极端认知:一种认为他们要时刻保持最大的耐心,成为孩子的“全方位保姆”;另一种则把老师看成是不容置疑的权威,不允许这个形象有丝毫的污点。


仔细想想,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其实出自同源,都在过度强调教师职业本身的神圣性,而忽视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特质。


一方面是来自全社会的高期待,一方面是工作中面对的实际压力。不知不觉间,老师似乎已经追赶着医生的脚步,成为了中国第二难做的职业。


河南一名县小学老师曾经因为把学生的课堂成绩发到家长群,被不满的家长告到了教体局。


这位老师后来在家长群里发的求情信息里,透露了自己每个月2607元的工资。



这样的收入在县城虽然不是特别低,但从工作强度来看也绝对算不上性价比高的工作。


在一线城市中好学校的老师,可能会同时拥有高收入和社会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忽略占据更大比例的普通老师。


他们日常面对的,是几十个各有各的小毛病,还喜欢看人下菜碟的孩子;还有一味袒护孩子,或者难沟通的家长。如果你对此无法感同身受,不如试着把自己代入冯小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个管不住学生的冯老师。


反正如果是我在黑板前转过身,发现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帽子就被学生扔满了煤球,估计当场就要气到窒息。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再进一步,在中国严厉的应试教育现实下,“凶悍型”老师的存在本身也让人难以直接用对或者错来形容。


的确存在一种情况是,老师的怒吼与辱骂曾经给你带来痛苦,可是客观上又促成你激发出最大的潜能。


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毕业多年后,却愿意为那个曾经把自己骂到狗血淋头的班主任说话的原因。


《老师·好》的影评


诚然,每个曾经与老师斗智斗勇过的人,都希望未来的孩子能在一个充满爱、关怀与平等对待的学校环境当中长大。但这绝不是单靠老师就能够改变的。


钟美美的视频,客观上原本正在把这个问题拿上桌面。通过网友有关“童年阴影”的回忆和反思,或许能促使社会各界尝试解决在教育行业存在的种种矛盾。


然而可惜,学校对钟美美的“接触”以及他随后的“转型”,让整个事件的讨论止于对老师群体的维护或抨击,也让视频中反映出的问题丧失了一个得以被深入讨论的机会。


忽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一味给教师这个职业本身赋予过多期待,只会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制造更多的对立。


不过另一方面,老师们也不必为了钟美美视频中的老师形象而感到委屈。


毕竟在全社会对教育的那根弦越来越紧绷,老师与家长的诉求交织对立的当下,让任何一方换位思考都像是一种苛责。


对于正在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接受这样的老师存在,并努力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老师,或许才是正视自己职业的最好方式。


至于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相处,则是涉身其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指听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