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06 11:00

上海会是互联网下半场的领头羊吗?

大家好,我是人在魔都的馆长。


自我从北京搬到上海以后,总有朋友问我:「上海人是不是很排外啊?」


说真的,我觉得上海是一个被误解很深的城市,来到上海的两年来,我发现这座城市并不排外,相反对年轻人出奇地包容。


很多人觉得上海,魔都嘛,很精致,很浮夸。实际上在精致和浮夸下,上海的底色是「务实」,这是一座非常「脚踏实地」的城市。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关于上海的发展与未来,以及对于年轻人来说,上海是不是一个好选择。


2018 年的时候,一篇名为《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文章刷屏。作者肥肥猫老师用自己的视角,对上海「错失」互联网机遇的原因,做了一个整体的总结。



《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


和许多哀叹上海互联网的论调类似,上海错失了互联网,仿佛就错失了未来。


当时这篇文章还引起了不少口水战,但反驳的文章似乎都缺少一点底气。毕竟那时候阿里虎踞杭州,广深是腾讯大本营,百度虽颓势尽显,但手握今日头条和抖音,两大杀器的新贵字节跳动已然在北京崛起,帝都依然是互联网当之无愧的南玻万。


唯独上海,没有一家能与之对标的代表性企业,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可是仅仅两年时间,中国互联网的格局突然松动了。


拼多多迅速超过京东,成为淘宝最大的竞争对手。决定中国电商未来的决战,恐怕就要在长三角打响。在社区方面,小红书、得物App等平台,在女性、潮流等领域,发展出越来越多元的文化属性。而我们熟悉的小破站,则已经站在浪潮中,成为 Z 时代的标杆企业。


就连肥肥猫老师这两天,也赶紧新出了一篇文章,表示又开始看好上海互联网的发展。


这一个月时间,我专程去拜访了这些公司,进行了一些交流。在 2018 年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后,为什么这些逆势上涨的互联网企业,大部分都出现在上海?


在这些交流后,我翻出了肥肥猫老师两年前的原文,然后得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


事先声明,我并不针对任何一位作者。我想说的是,人本身是一种非常短视的生物。当我们看到上海没有出现「BAT」这样的公司时,总会把「失败」归咎于自己所能看到的几个属性上,却往往忽视了时间和时代的力量。


正如过去我们过得还捉襟见肘时,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将问题甩给制度,现在回头看看,事实往往比推论和假设更有说服力。


再次阅读《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当年总结上海错过互联网机遇的几个原因,恰好大部分就是成就今日上海互联网新格局的原因。


一、掉队或许是种错觉


当初让许多人错估上海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一种错觉:互联网的跑马圈地运动已经结束了。


不怪人们会产生这种错觉。阿里的电商、支付,腾讯的社交、流量,百度的搜索入口,就像水电煤一样,构成了中文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进而满足了人们最底层的需求。


凭借着强大的资源,阿里和腾讯两大帝国,不断在各个领域角力攻城拔寨,业务触手遍及整个互联网生态。无论是出行、餐饮、还是文化、娱乐,背后都有这两家巨头的身影。


衣食住行,生活娱乐,似乎每个赛道都已经挤满了竞争者。2018 年,除了字节跳动隐隐要取代百度成为新的三巨头之一以外,国内互联网的格局似乎已经定型了。


各份报告也清晰地指出,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消失了。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战争,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也就是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拼多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一二线城市之外,「下沉市场」成了资本口中的 新的淘金地。


虽然被看做是「下沉市场」的代表型企业,但拼多多本身是没有提出过「下沉市场」的说法的,只是电商行业看似格局已定,突然杀出一个新玩家,短时间内就成长为庞然大物,外界需要找到表象背后的合力解释,就把「下沉市场」当成了关键。


实际上【下沉市场】只是互联网人生造的一个伪概念,三四线和乡镇居民一直以来就生活在那里,是主流互联网公司习惯性将他们忽略了,怎么突然就成了「下沉」呢?


而且如果以低价就会抢购,作为「下沉」的标签,拼多多上的低价 iPhone,一二线城市居民抢着不香吗?只要价格足够低,纽约都可以是下沉市场。



拼多多上的苹果产品


拼多多的成功,更像是「捡漏」。或者用上海话说是「捡皮夹子」。


在阿里、腾讯大力宣扬新零售、智慧零售这些概念,试图将一二线城市居民消费进一步提升时,拼多多注意到,在中国起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基本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捡漏」这个词,简直是上海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关键词。小红书敏锐地抓住了社交与电商之间的接口,从而诞生出一个崭新的种草社区。得物App一开始只是从小众的球鞋领域出发,最后发展成一个潮流电商与文化社区。而 B 站成立至今已经 11 年,当初聚集的二次元人口,都是大厂眼中「不那么重要」的用户。


为什么这些「漏」(皮夹子)都被上海捡去了?客观来讲就是生存环境导致的。


阿里、腾讯不断扩张自己的版图,其他公司正面对抗是很困难的,因此这些公司才会被迫朝着巨头忽视的市场和细分领域不断挺进。


这时候,上海没有所谓「标志性」互联网企业的优势,相反凸显出来了。


以拼多多为例,想要做电商,选哪个城市最好?


北京,群雄割据,老牌百度、京东,新贵字节跳动,还有各个中型互联网企业各立山头。人才储备和资源固然充沛,但竞争也激烈。


杭州、广深也都一样,AT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安睡?


唯独上海,有着no.2 的城市硬实力,高校人才众多,金融体系完善,政府效率高,市民消费意识强,还有着极其发达的制造业和贸易产业。


除了上海之外,不作二想。


互联网的野蛮生长,往往让人忽视事物的一些基本发展规律,先发优势固然重要,后发优势亦不可忽略。正是因为没有「一极」的存在,上海互联网相反遍地开花,形成了「多超」的局面,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在基础设施如此完备的城市,还没有霸主存在的情况下,随着数字新基建、产业互联网和在线新经济这些新的红利出现,上海还有多少潜力可挖?


「上海为什么没有诞生 BAT?」这个问题,正在逐渐转变为「上海根本不需要 BAT」。互联网的下一个十年,上海已经是新的十里洋场。


二、互联网基因没那么重要


在所有诟病上海错失互联网良机的批评中,有一点是被反复提及的,那就是上海没有互联网基因。


这句话乍听之下似乎有点道理,但仔细想想就是句废话,因为压根闹不清基因到底是什么。


这种逻辑常见于判断互联网公司、产品、策略的成败,其描述很玄妙,且毫无意义。比如说,阿里为什么做不出微信,答:因为阿里没有社交基因。那反过来问一下,既然腾讯这么有社交基因,他们能不能再复制一个微信呢?


现在腾讯受困于打不进视频赛道,我们是不是又要说腾讯没有视频基因?那做抖音之前,谁又知道字节跳动有短视频基因呢?


我理解的这种所谓基因,其实就是先发优势。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都是从自己的主营业务,比如淘宝和 QQ 开始,一步一步扩张成如今的巨头。因此他们在业务和策略上就会有各自偏向,进而形成了「基因」之说。


有一种说法是,上海过去的成功之处在于外资的引入,这个确实有道理。大家都知道我经常研究消费和品牌,就以这个领域来说,正是外企入华给行业带来了变革。


因为政策与地理因素,90 年代外企入华的第一站一般都选择在上海。彼时中国的广告行业还处于鸿蒙阶段,对品牌理念的理解和西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外资带来了完整的产品线、新颖的广告方式和颠覆性的品牌概念,极大地影响了上海,从而影响了中国。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进外企一度是上海年轻人的最佳选择。什么 4A、四大、500 强,能进去的 80 后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所以有人就推断,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且跟过去不同,中国本土这次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上海曾经由外资带来的优势,相反就成了互联网发展的桎梏。喜欢打工的上海人,缺乏互联网初期的冒险和开拓精神,自然就没有互联网基因。


上面这种想法,极大忽视了人和企业的学习能力。


我是见证过北京创业潮的人。移动互联网浪潮刚在中国兴起,北京大大小小的咖啡馆谈论的全是创业。保守地讲,那时候,每年至少能有数百家互联网企业在北京诞生。


这种狂热下,除了少数成功者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浮夸。那时候你要是没事在咖啡馆坐坐,听听创业者给投资人讲 BP,描述未来,绝对能极大地震撼你的三观。动不动就是几十个亿盘子起步,要做事业,最低标准就是颠覆业界,然后改变地球。


你要只想做好点分内的事儿,都不好意思跟投资人开口。当时靠着几张 PPT空口套融资的故事一点不稀奇,每年一百家创业企业转头就能倒闭九十多家。


而所谓的互联网模式,现在看来大部分就是烧钱引流,再圈地收费。


共享单车墓地


这是开荒的自然过程,随着泡沫破碎,市场趋于理性,互联网已经不是什么稀奇项目了。再找投资人唠梦想,不谈商业模式和回报,投资人当场能给你一拳。


上海确实没有这种「互联网精神」。上海是国内商业最为成熟的城市,谈生意普遍比较务实,这或许让上海错失了一些机会,但在互联网蛮荒期过后,上海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互联网的上半场,满地都是机会,大家拼的是 idea,是速度。进入下半场,互联网已经完全深入生活,发展方向转变为如何更好地和线下产业融合,对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形成产业互联网。


到了今天,2020 年,互联网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过去我们聊的都是互联网如何颠覆线下行业,现在我们聊的则是互联网如何赋能线下产业。


这时候所谓的互联网基因还有那么重要吗?相反企业精神、务实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你最终经营的还是一家企业,不只是一个改变世界的点子。


你会发现,当全世界的互联网增长放缓以后,所有的公司都开始变得务实了,这是商业发展的自然规律。


当产业互联网来临,拥有雄厚线下产业本钱,和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业环境、消费环境的上海,能从中脱颖而出也就不稀奇了。


三、尊重年轻人才有未来


当然上海也不是没有缺点,作为一线城市,房价高、落户难都是横亘年轻人入沪的难题。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算北上广深的通病了。其实以我个人经验来说,上海生活的性价比会比北京高一点,居住舒适度是很高的,甚至有很多人在杭州上班,却选择居住在上海。


许多人诟病上海太过精致,说上海的年轻人不够上进,既理解不了互联网公司的屌丝文化,也没有互联网公司的狼性氛围。


这点我是不赞同的,恰恰相反,我觉得上海是一座对年轻人非常公平的城市。


正如我之前所说,上海的精致背后其实非常务实。来上海前,我老听人说上海人爱斤斤计较。来上海后,我认为这种所谓「斤斤计较」才是适合年轻人的特性。


斤斤计较背后是什么?其实是对规则的尊重。


在上海待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上海人民一大爱好就是排队,干什么都能排队。火锅能排队,汉堡能排队,炸鸡能排队,青团也能排队。


我在上海这一年,排外没碰到过,排队倒是隔三差五就能见到。你三五个人随便找家店排成队,十分钟后回头一看,可能就能排上七八个上海人。


上海迪士尼排队


排队这种文化,说明上海人确实遵守规矩。在上海做事,大家普遍秉承公事公办的原则,很少掺杂个人感情在里面。


这个好处就是给予初来乍到的人很大的个人空间,对于现在普遍社恐的年轻人来讲,工作和私人生活最好是完全分开的。


所以你不用担心为了迎合领导、客户而被灌酒,因为压根没人劝酒,真上了酒桌说自己不会喝就行了,头孢都不用带。


也不用担心跟同事聚餐,今天谁请客埋单轮到谁的问题,在上海,AA不丢人。


同样商务工作也是如此,能办就是能办不能办就是不能办,拜托他人办事必然会给你个准信。


我认为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就是给予一个公平的环境。


互联网公司,也并非什么屌丝文化、狼性文化。真实情况是,我们面临的年轻一代,是远比上一辈多元化的世代。


我还记得几年前我去应聘,HR可以公开询问是否能加班。当初的创业公司,都是靠着打鸡血和画饼来刺激员工前进,但今天这套不灵了,无论你怎么美化 996,年轻人也不相信了。


如果你和年轻人多接触就会发现,今天的年轻人就业观和十年前是有很大区别的,除了薪资待遇之外,是否认可公司文化,是一项重要指标。


我自己是去 B 站、小红书和得物跑了一趟,给我最真切的感受是,这些公司氛围远比普通大厂来的轻松,没有所谓「狼性文化」那种紧张感。



B站总部


相反每个公司职工的状态跟公司本身气质高度契合,比如 B 站很多员工打扮就非常二次元,得物的是一个赛一个的潮,小红书呢就透着一些精致气息在里面。


上海这种多元化互联网氛围的形成,很可能在未来孵化出更多类似的企业。它们不需要做成阿里和腾讯,因为这个生态是更加健康的。


需要再次强调,我们必须意识到一点,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奇的东西。尤其对于成长在互联网浪潮下的年轻人来说,互联网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待互联网的下一个十年,必须用更加务实和更加传统的眼光。


在北京进入饱和,杭州、广深被两强占据的情况下,拥有各种优渥条件的上海,还有许多没被挖掘的机会。


不要轻易把上海的特性想象成不适合互联网的条件。过去,外资进入上海,为上海带来了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但是今天,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变成了这些外企开始学习中国的互联网生态。许多大型品牌的本土团队,已经在国内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互联网的上半场,是对规则的打破,是对流量无节制的追求。而互联网的下半场,是对规则的尊重,是怎样和线下产业结合更加紧密,是如何更加多元化,这些可能恰好是上海最擅长的。


十年后也许会有人发问:为什么上海能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领头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