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11 09:47
我是一个影迷,我今天很想看电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方公园NorthPark(ID:northpark2018),作者:王小笨,头图来源:IC photo


博纳影业副总裁黄巍不幸逝世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正在看一场室内音乐会的 brief。


我迅速打开了微博,在电影相关的分组里,震惊、失落、困惑、不安种种情绪接踵而至。原本公众号“第一导演”今晚要在微信群里举办成立一周年的读者答题活动,创始人胶片老师说,“今天是电影失败之日,很沮丧”,决定暂停了这场活动;视频账号“迷影至下 Filmlast ”的主理人郭老师应该是正在写视频文稿,他只发了一句,“毁灭吧 累了”。


我们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的是黄巍正是昨天凌晨博纳悠唐跳楼事件的当事人,但我们还不能把他的意外离世直接和电影行业目前所遭遇到的困境联系在一起。只是在听了几个月的电影行业之困和电影人自救之后,在一个语焉不详的“全国电影院的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通知发布之后,我们居然不得已要用这样一种血淋淋的方式被提醒,电影院和电影行业到底有多难。


同样是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行业靠着卧室音乐会和线上直播,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行业自救,但对于电影行业这样一个高度依赖影院场景的行业来说,除了凭借上线视频平台顺利上岸的《囧妈》等个例之外,行业里的所有从业者都在承受着电影院至今依然关闭所带来的后果,并且何时恢复营业还是一个未知数,要知道光是影院相关的从业者就有 100 万。


我们都知道受到疫情剧烈冲击的行业绝不只有电影行业,但在全社会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电影院却成为少数几个继续彻底停摆的行业,即便已经有无数的行业内人士,用非常专业的方式告诉我们电影院这个密闭空间的安全性,其他仍然处在疫情之中的国家和地区在部分恢复电影院营业后,也没有出现相关传播风险,再拿这个理由出来说事的确已经站不住脚了。


过去几个月里,我总能在有关电影复工的微博底下看到“电影院开了,要是出了事你负责?”“我觉得在网上看电影就挺好”这样轻飘飘的评论,我完全可以理解评论的这些人的逻辑,一方面他们可以算出电影行业一年不过 600 亿,不值一提这样的经济账,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电影这门艺术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和集体仪式感也不屑一顾。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并非如此,前两天今年 First 青年电影展的主宣片《好久不见》在微博上刷屏了,很多人都对那段混剪中已经化为自身记忆的电影片段心有戚戚。我自己是一个影迷,我经常在晚上下班后跑去电影院看一场没有几个观众的电影,不管它是一部娱乐效果满分的爆米花片还是一部承载着作者表达的艺术电影。


去年我在西宁的 First 青年电影展记住了一句话,“当灯光暗下的时候,电影在你的面前,当灯光再次亮起,电影在你的心里。”我热爱一切崭新的媒介,并乐于投身其中尽力钻研,但直到今天,电影还是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落。


很多人会觉得以上这些都是一个喜欢电影的媒体工作者的自我感动和矫情,对于一个更大范围的群体来说,电影本身也许是不那么必需的精神消费,但被很多人忽略的是,电影院这个特殊空间所承载的功能却远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我们这样一个城市娱乐方式总体非常匮乏,城市公共空间在一轮又一轮的建设中被不断破坏、消失的国家里,我们就真的还找不到一个可以从便利性和娱乐性上都替代看电影的生活方式,对于很多普通的年轻人来说,吃饭散步之外,看电影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就像我看到的一条微博,“好怀念买上一桶爆米花,一瓶可乐,躲到电影厅里待上两个小时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看电影真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并没有多长时间的历史,从 2015 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实现票房大飞跃开始,电影院才在全国大范围铺开,我们的电影总银幕数量跃居世界第一,国人的电影消费习惯才真正得以确立,而这种还没有多么牢固的习惯就要面对如此直接而剧烈的冲击。


也难怪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贾樟柯,先是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再次强调“电影最适合的放映地在电影院”,又在今天直接呼吁“应该考虑影院复工复产了”,想必没有几个人比他更能够感知到其中的利害关系。


我们甚至都可以悲观地遇见,即便电影院很快复工,电影院生存上最艰难的时刻依然没有过去,因为等到那个时候,电影院要开始承受重新开工的全部成本,但却面临着无片可放的境地,毕竟像《唐人街探案3》这样有着票房吸引力的电影已经明确不会在近期登陆院线。


说真的,在很多个不能看电影的时刻,我都有点害怕,因为我眼睁睁看着,抛弃了视听语言只看故事的电影解说,和用夸张的话语吐槽烂片的短视频大行其道,它们正在冲击电影作为艺术和媒介存在的正当性,而我更害怕看到的是,电影行业只能以黄巍之死这样血淋淋的方式,才能够被所有人注意到。


最后,说一点略微残酷的话,在过去这些年里,电影行业的人掌握了一套特殊的生存技巧,他们创造了主旋律商业片这样一个特殊的类型,在社会舆论和票房回报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回报。


勒布朗·詹姆斯在 George Floyd 去世,抗议活动席卷全美之后发过一条 Twitter,“Why Doesn’t America Love US!!!!!????TOO. ”他在质疑着,为什么美国黑人已经如此爱国,努力用自身的努力去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美国却不能同样爱他们。


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到电影行业,电影行业已经自愿抛却大量有棱角的、尖锐的、关乎现实的表达,用一种近乎于投名状的方式表达着对某种宏大的、集体性的意识的赞美和歌颂,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以一种如此轻而易举的方式被彻底抛弃。


几个月以前,我们还在羡慕着《寄生虫》横扫奥斯卡,羡慕着邻国用一部电影就完成了一次载入史册的文化输出,我们甚至略显苛刻的用标尺丈量着,我们和别人到底还有多少差距,而到了现在,我们却要开始认真讨论,这个行业是不是连明天都快没有了。


也许在一些人的眼里,电影从根本上就没那么重要吧,一个一年不过产出600亿的行业,一个看上去不像吃饭购物一样满足刚需的行业,没了也就没了,甚至都不值得为止为它多惋惜一刻。


只是我还不行,因为我是一个影迷,今天我很想看电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方公园NorthPark(ID:northpark2018),作者:王小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