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12 12:00
为什么“撕番位”只会出现在6分以下的国产影视剧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 叶橙子,头图来自:《盗墓笔记》剧照


近几年影视圈流量的“番位之争”,看着真是让人满头疑惑。


主要是戏拍得不咋地,排面却争得很起劲。


之前演员争番位,还是争一争男一男二、女一女二,好歹是同类别演员之间、以角色话语权为底气的竞争。


可最近的《青簪行》番位之争,却让所有吃瓜群众开了眼界,直呼这波操作进入了新境界:


为了海报上演员姓名高低的不一致,男女一号的粉丝再次争起了谁是“一番”,连男主女主都要一争高下,让人哭笑不得。



怎么,连本该相辅相成的主角都要选出一个“更有排面的”一番?那请问87版《红楼梦》宝玉黛玉谁排前头,94版《三国演义》刘备曹操哪个更有排面?诸多的iBao、iDai、iBei、iCao讨论出结果了吗?准备送哪个出道?



其实从娱乐圈的角度看,这不过是用所谓“一番排面太重要”的说法,掩饰“拍戏选秀化”的无趣本质。


因为只有101系选秀才需要选手单打独斗,要在成员之间争一个热度的高下。所有人的目的也非常明确——成团,让自己成团。


而拍戏,原本众所周知,是一项需要全剧组相互配合,一起“怀胎十月”争取产出优秀作品的事。


可在流量与热度的概念席卷娱乐圈之后,这一众所周知的概念竟然变得小众了起来。


更奇怪的是,大家逐渐把撕番位看做演艺圈的寻常事。


引起新一轮撕番之战的名字高低排序


沉浸在粉圈思维里,撕番位似乎的确是必要的,好像不争就辜负了明星的个人付出与粉丝的殷切期待。


可大家是不是忘了,演员本质不过是个职业,拍戏是项工作,产出优秀作品就像编辑写稿、摄影师拍照一样,是一份工作职责?


撕番位这事,如果放在普通的职场逻辑里,到底是个啥?



我们似乎被娱乐圈的思维裹挟了太久,倘若正视演员这份工作,换一种情境来聊,演员们撕番的行为目的或许能清晰很多:


他们就像你项目小组里最爱出风头的组员,又或是上大学时作业小组里最爱去老师面前刷脸的同学。


争夺“一番”,就像是争夺最后成果展示时负责介绍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他人眼中“功劳的第一作者”。


让自己个人的风头,牢牢地压过团队,以及团队中的其他人。


粉丝截掉其他演员、强调偶像是中心位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同事,每次合作都一定会在公司闹出风波,主张自己才该是项目组长。


他的跟班们还要印出一堆小传单,发放给公司里的每一个人,清算对方黑料,历数自身优点。


且不论这样能不能保证工作效率,但至少会闹得鸡犬不宁。



只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时很难把争番位的杨紫吴亦凡们,与身边忙着争“谁是办公室leader”、玩办公室政治的无趣同事们联系起来。


毕竟实在想不通,这些流水剧的质量也就那样了,烂片的排面有啥好争的?


比如井柏然和鹿晗曾因电影《盗墓笔记》的番位发生争执,为了让井柏然位于合照中心位,工作室发合照时还截去了站在最旁边的南派三叔。



可看看这部剧的口碑与评分,与其继续争谁是C位,不如整个团队一起闭门思过,想想怎么“提高业务水平”。



领一个“一番”的名声好听是不假,可部部剧都拍不好,最后让自己成为“烂片宇宙”的中心时,才真的是谁声势越大就越尴尬。


就像职场里给自己贴金太多、表现得光芒万丈,最后却只能拿出一篇小学生作文,却还只能硬着头皮应付。



有个颇有道理的说法是,要知道一部剧好不好,看多年后剧组节目重聚时的场景就能明白。


一是因为多年后仍有节目组愿意邀请剧组重聚,说明这部剧足够有记忆点。


二是如果重聚时大家都仍愿意来,说明这部剧至少是他们的得意之作、倾心血之作。


就像《武林外传》剧组多年后重聚时依旧愿意相互吆喝,演员的私人联系未必紧密,但至少会视彼此为合作过的好同事,一起养了《武林外传》这个令人欣慰的娃。



如果以国民古装喜剧《武林外传》为演艺圈职场范本,我们能很轻松地总结出一个好剧组“该长什么样”。


一个能掌控全场的导演,不仅把持着剧集水准,还能调度演员,开启他们的表演技能。


所有人都觉得喻恩泰把吕秀才演活了,尤其是念诗时的“酸文人气”,让人当真相信他还原的就是古代的夫子。


但在早年的采访里,他介绍过自己念诗的语调是和导演尚敬一句句学的。



再比如有一个愿意为角色琢磨细节的编剧,作为最了解剧中角色的人,其实最能挖掘出人物形象上的独到之处。


《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会在写剧本时自己躲在房间里演,写一集演一集,有时还会被演员偷偷围观。



喻恩泰在开拍之前被“骗”去读完摞起来有砖头厚的《论语》《莎士比亚全集》《大学》等等,也是宁财神的主意。


虽然这些大部头之后在剧中没多少用武之地,但喻恩泰却真实体会到了吕秀才的辛酸——


秀才每次想说点大道理,就会被众人无情打断,这和他苦读了几个月名著却根本用不上的状态真是一模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演员们都能做到合格的业务水准,作为一个成熟的社畜、不给同事挖坑,基本就能“程式化”地催生一部不错的作品:


让团队合作的闪光点高于个人风头,就像《武林外传》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在这之所以强调“合格的业务水准”,其实也不过是把演员当演员看的要求。


毕竟在看到遍地的瞪眼演技之前,被诸多经典好剧喂大的我们也不曾料到,竟然会有足够出名就能当演员的一天。


如果一部剧以演员为主导,以导演编剧为龙套,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个人秀场。


演员与粉丝或许挺高兴,但苦的是无剧可看的广大观众。


当年,《大宅门》塑造了70多位有名有姓、性格鲜明的人物角色,剧中演员全是大腕,就连龙套角色,也有陈凯歌、张艺谋等大导演赶来“凑热闹”。


所有人奔的,就是导演郭宝昌,与他手里这本写了40年的《大宅门》剧本。



根据回忆,《大宅门》拍摄现场一度成为了怀柔外景基地的著名景点。


张艺谋第二次进组演戏时,姜文恰巧有空也来了。除了这二位,一批国内顶尖的电影制作人也来围观。


现场执行导演成了田壮壮,执行摄影为侯咏,何群成了现场美工,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竟然做了现场剧务。


这样的盛况直接震动了整个拍摄基地,其他许多摄制组都停止了拍摄,纷纷来看“大佬们”如何神仙打架。



而《大宅门》开拍前,由于投资方问题,郭宝昌一度被要求“下岗”,要求换导演。


已经确认出演男主角色的陈宝国听说消息后,拿出当时价值不菲的9万元片酬拍在桌上,说“只要不是郭宝昌导演,我就不参加了。”



其实依照现在的思维,陈宝国大可不必如此和资本方硬刚。


他作为国民度极高的一线大腕,恰是当下快资本最爱的“自带流量”型演员,说白了就是演什么都有人看,更何况演技还好。


但这其实就是所有人工作时会遇见的一个自然选择,到底是要赚钱了事,还是要拿出值得一提的作品。



而郭宝昌,作为张艺谋、陈凯歌这批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老师,在《大宅门》中体现的功力可以说是导演界教科书。


那些写出《如何当领导》的伪成功学大师,应该向他拜拜师,看看什么才叫做“好的管理能让员工实现1+1>2的效率”。



比如郭宝昌在剧组里慢慢定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你是多大的腕,进了剧组,所有的戏,都得亲自和对手搭戏。


而陈宝国回忆起来,曾有一个情节是他看到母亲在床上安睡,等回头一看母亲已经咽气了。这一段连拍了两条,都不够满意。


拍第三条的时候,出去换衣服的斯琴高娃回来了,她突然搭了一嗓子:“儿啊,娘想你!”陈宝国说自己一听,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感觉全来了。



电视剧《白鹿原》开拍前,第二导演、艺术总监、制片人三个人一齐去找刚生产的秦海璐面谈,请她出演。秦海璐直言“可以感觉到他们(制片方)是真的想干一件事,而不是想挣一笔钱。”


编剧花三年时间打磨出的剧本,也让秦海璐感受到“终于不是那种拿着大IP胡拼一个大盘子的东西”。


金鹰奖颁奖时秦海璐分享《白鹿原》拍摄经历


在这之后,《白鹿原》的导演带着整个剧组进入农民模式、体验生活。


拉着一车人到真正的陕北农村,男演员去学干农活、辨认农作物,女演员去学纺纱织布,还得学陕西擀面。整组人都在田埂上晒着,晒到肤色发黑、嘴唇发裂,皮肤也粗糙。



06年播出的《士兵突击》,导演康洪雷也是把所有人都拉去部队体验生活,分到班排,经历魔鬼训练,才练出了“兵味”。剧本则被编剧兰晓龙一共打磨了五年时间。


那段班长史今退伍转业的戏之所以能如此情绪饱满,还是因为演员张译的确就像史今一样刚刚退伍转业,被导演康洪雷一眼看中。



这些准备靠的都是导演与制作方的决心,以及与演员全身心的配合。


另一部军旅片《我的团长我的团》则以群像的塑造见长,让人分不出演员番位前后,只觉得每个人都性格鲜明,甚至连地域特色都能刻画出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年前张钧甯曾经在采访中透露,有些导演拍摄时只要台词基本没错,一次就过了。而不会磨演员的戏,比如拍十几次只要一句台词、一个眼神。



而94版《三国演义》剧组重聚时,虽然不少人都已经上了年纪,故地重游时大家忍不住戴上丝巾、摆出经典夕阳红合照造型,乍一看像是个老年旅行团。



可二十年过去,主创成员们依旧能历数拍摄时的幕后故事,称之为“不可磨灭的经历”。



且不说和以上这些演艺圈前辈的认真程度相比,纠结于海报上名字高低、排序前后是否有些小家子气。


我只想问问,近些年把撕番之战闹上天的那些剧里,哪一部能做到二十年后人员相聚、依旧能为其自豪的程度?


哪一位演员敢打保票,说这剧当真是心血凝聚、不让我做一番就辜负了我的付出?


哪一位导演或编剧愿意发声,说这剧是我呕心沥血之作、代表着我的一贯水准?


就像文章开头说的,拍这些剧的目的并不在于孵化好作品,它们只是毫无感情的“工具人”,是简历里虚张声势、用来凑数的一笔,所以是否一番才尤为重要。


为了排面而诞生的它,如果失去了一番的出厂吊牌,效用恐怕会大打折扣。



电影《长城》预告片上线时,刘德华的名字被列在“第五番位”,而初出茅庐的景甜却被列在第二。这一排序被刘德华粉丝炮轰,并把“电影长城还刘德华公道”的话题捧上热搜。


而刘德华对此的回应是:自己是“特别主演”,排位也是自己要求的。景甜作为第一女主角,排在男主角后面,之后的演员再排下去,这件事很简单。



区分戏份多少、是否重要,其实这才是番位存在的最基本意义。如果以论文署名或者工作项目署名做比喻,所有人都会觉得“按劳分配”排序理所应当,如果是付出相等,那便不分顺序、并列署名。


可怎么到了娱乐圈,这类“署名”便成为了需要争夺的资源、大家还觉得“没毛病”了呢?



演员、导演、编剧等等,演艺圈本质上依旧是职业。导演编剧是领导,合作的演员是同事。


引入正常的职场视角,才能拂去演艺圈里种种虚名浮华,看清一个合格的演职人员应当做些什么——


念数字、抠图,违背了职业准则,敷衍完成工作;太过沉浸于与同事明争暗斗,只会拖累工作进度;追求工作声望与数量、而不打磨工作能力,只会成为职场里令人厌弃的“花架子”。


归根结底,剥去外皮大家都是社畜,演艺圈也没理由有什么特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 叶橙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