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12 14:52
周杰伦新歌刷屏:20年过去,他还是歌坛扛把子?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主笔:哲空空,编辑:黑羊


今天一大早,书单君的朋友圈就被周杰伦的新歌《Mojito》刷屏了。


很多人纷纷表示:“今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我伦的Mojito”“最爱的周董,终于又营业啦!”


说实话,书单君有理由怀疑,周董写这首歌时喝的不是Mojito(古巴经典鸡尾酒),而是奶茶,因为整首歌,真的太甜了。


“我的咖啡,糖不用太多,这世界已经因为她甜得过头~”


咖啡甜不甜我不知道,不过QQ音乐这次又被粉丝的热情甜过了头,直接崩了,有些粉丝试了好多次才下单成功。


一个热衷奶茶的中年男歌手,为啥能秒杀一切小鲜肉,让整个地球的华人歌迷二十年如一日地为之着迷?


书单君认为,要解开这个谜题,就得把周杰伦还原到他所成长的那个环境,以及整个中国台湾流行音乐的历史坐标系中来观察。


今天,书单君作为杰伦无数粉丝中的一份子,用《中国流行音乐简史》这本书,为大家细究底里。



周杰伦之前,台湾乐坛啥样?


台湾的唱片工业,始于“日据时代”(1895~1945年)


1910年,日本人将留声机引入台湾。1928年,柏野正次郎在台湾成立古伦美亚唱片公司,自己生产唱片发售。


日据时代的台湾,社会上流行的音乐主要是传统民歌,分为:南管、北管和歌仔戏。受日本殖民文化影响,日本的“那卡西”音乐,也非常流行。


1940年代,受上海时代曲影响,周璇、白光、李香兰的歌声飘到台湾,风靡一时。


1960年以前,台湾本土的原创音乐数量很少,当时的流行歌主要来自上海和香港。台湾的唱片公司通过香港取得时代曲母盘,在台湾制成翻版唱片。在香港广为流传的《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等歌曲,开始成为台湾国语歌的主流。


台湾本土流行歌的崛起,源于一批狠人。


这批狠人,大多在1960年代走上时代舞台,包括左宏元,庄奴,刘家昌等,他们源源不断地炮制质量上乘的流行歌曲,使得姚苏蓉、邓丽君、尤雅、刘文正等本土歌手蜂拥而出,影响深远,传唱至今。


1969年,姚苏蓉的《今天不回家》风靡东南亚,但由于歌名太不羁,与政府提倡的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相违背,遭到禁唱。但它在民间大受欢迎,口耳相传,演唱者姚苏蓉也成为当时的大热歌手。


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里,周杰伦带桂纶镁到一家二手CD店,为她戴上耳机,说道,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此时,银幕传来歌声:


为什么要对你掉眼泪,你难道不明白是为了爱。


这首歌是同名电影《情人的眼泪》的主题曲,它的演唱者正是姚苏蓉。



姚苏蓉那个年代的歌手,唱歌讲究一个字正腔圆,注重字头字尾的咬字与归韵,万幸周杰伦没生在那个年代,否则,冲他那开不了口的东风破发音,就算唱到发如雪,也无法登上主流音乐的菊花台。


60年代的天才们逐一沉寂后,台湾进入了更为狂飙的“民歌运动”时期,它号召年轻人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用音乐表达自己的看法。


民歌运动为日后台湾流行乐坛储备了一大批音乐人才,如李建复、童安格、李寿全、陈秀男、马兆骏、陈志远、小虫、李子恒等,其中最耀眼的两个人,是大哥级的李宗盛,以及教父级的罗大佑。


以“嘿嘿嘿”黄段子风靡大江南北的费玉清,赶上了民歌运动的尾巴,以一首《梦驼铃》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自此被誉为“金钟歌王”。


2006年,受周杰伦的邀约,两人合唱《千里之外》,使得费玉清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喜爱。




进入198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发展,流行乐商业化趋势加重,追求理想的民歌运动逐渐偃旗息鼓。


1985年,台湾“著作权法”重新修订,唱片业逐步进入正轨。与此同时,经过民歌运动的人才积累,台湾流行音乐的制作、企划、宣传、营销的一条龙运作体系逐渐成熟。


从唱片销量来看,1970年代的台湾歌星,销量顶多五六万张,而1980年代,几十万张销量的唱片比比皆是,苏芮的《搭错车》电影原声带,销量近二十万,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当年销售三十八万张。


唱片的热销,使得滚石、宝丽金、飞碟这样的唱片公司,不惜重金去挖掘歌星,一大波明星由此诞生,如齐秦、王杰、姜育恒、文章、费翔、陈淑桦、张艾嘉、潘越云等。


到了1990年代,台湾流行乐彻底从民歌时期那种自娱自乐和追求理想的概念中挣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有目的、有动机的商业流水线,“定位策划”和“量身定做”成为唱片业的主要模式。


周杰伦出道的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末,正好卡在流行乐坛商业竞争最激烈最白热化的节点,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仿佛天选之子,新鹰初啼,便改变了台湾流行音乐以及整个华语流行音乐的面貌和生态。


华语乐坛颠覆者


台湾唱片业有两件法宝,定位和包装。


小虎队是个典型。唱片公司通过定位,把三个在唱功上并不占优势的大男生,包装成一个广受青少年追捧的偶像组合。


小虎队开了风气之先,后来者屡试不爽。


制作人根据歌手特点,先对其定位,确定他的歌路,再为其邀请专门作者“约歌”。


定位准了,一本万利。


比如忧郁歌王姜育恒,小魔女范晓萱,情歌王子张信哲,活力四射张惠妹,好男人张镐哲,浪子王杰,成熟女性辛晓琪等。


李宗盛作为金牌制作人,能针对不同定位的明星,量身定做不同歌曲。1995年,辛晓琪在李宗盛的重新塑造下,推出新专辑《领悟》,反响绝佳。于是,辛晓琪沿着这个路子,走成熟沧桑路线,推出了《味道》《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等作品。


< 李宗盛 | 辛晓琪 | 周华健 >


没有不好的歌手,只有不好的定位。


颜值硬核的赵传,在李宗盛加持下,走“反偶像路线”,推出《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终于失去了你》《我是一只小小鸟》等传唱作品,大获成功。


周杰伦刚出道时,吃了许多闭门羹,就是因为他无法被定位。


他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帅哥,不能像张信哲那样走情歌王子路线;虽有几分轻狂和忧郁,但又过于内敛,做不了王杰那种不羁的浪子;论起亲和力,他又比不过心太软的任贤齐;实在不行,走“反偶像”路线呢,对不起,已经有赵传了,他比你先到。


正因如此,当周杰伦鼓起勇气参加选秀时,第一轮就惨遭淘汰。


那些高高在上、有眼无珠的评委,都是带着任务来的,为娱乐业唱片业寻找合适的明星胚子,脑子里装满条条框框的预判和偏见,周杰伦这个无法被定位的毛头小子,注定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1997年周杰伦参加选秀>


还好,有吴宗宪这个伯乐。


周杰伦下台前,吴宗宪提出,要看看他写的谱子,曲风怪异,但确定是天才无疑。


被周杰伦的才华晃了眼的吴宗宪,将其招致麾下。


为报答伯乐的知遇之恩,周杰伦用心创作。他写了首《眼泪知道》给刘德华,被拒;写了首《双截棍》给张惠妹,又被拒。


这时的周杰伦,对于公司里那些眼皮子浅的人来说,仿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他身上,兼有如下三大特点:


1. 无法被定位


2. 身负巨大才华


3. 写的歌过于怪异,没人敢唱


书单君插句嘴,如果你在任何一个领域,看到一位年轻后生,既无法被传统的模式定位,又身负巨大才华,他创作的作品过于超前,乃至引发同行的漠视或不屑。那么,甭管他蓬头垢面也好,结结巴巴也好,请一定尊重他,结识他,帮助他,因为他很可能是那个颠覆掉整个行业的人。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周杰伦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家境一般,母亲和外婆为了养大家中唯一的男孩,每天都在辛苦劳作。


他做音乐的初心,并不是什么颠覆华语乐坛,不过是为了赚钱养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让妈妈和外婆过得更好,成为她们的骄傲。


周杰伦写的歌没人要,没人唱,这都OK,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这不是一个苦闷年轻人怀才不遇的廉价励志故事,而是整个华语乐坛即将变天的预兆。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在周杰伦之前,陶喆于1997年便推出了首张专辑《David Tao》,一经推出,引起强烈反响,两年后的第二张专辑《I’m OK》,再次引起轰动。


随着陶喆的成功,R&B开始成为一种潮流,悄无声息地撼动着传统的流行乐唱腔。


先发者未必先至。


虽然陶喆是先行者,但真正如摧枯拉朽般瓦解华语流行乐旧制度的那个天选之子,却是周杰伦。



2000年的一天,吴宗宪对周杰伦说,你的这些歌,别人都不肯唱,但我觉得不错,你就自己来唱,如果你一周之内能写出50首歌,我就从中挑出十首歌,给你出专辑。


周杰伦听后,二话不说,买了一箱方便面,把自己关进工作室,玩命写歌,写到流鼻血,最后按时交给吴宗宪50首歌。


没过多久,周杰伦同名专辑《JAY》问世,用新桃换了旧符,华语乐坛自此迎来数十年来最剧烈、持续最久的一场龙卷风。


这场龙卷风,现在还在刮。


从顶峰到顶峰


近几十年来,真正在影响力和才华上,跟周杰伦有一比的中国台湾歌手有两个,一个是邓丽君,一个是罗大佑。



邓丽君作为歌手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至今尚未有人超越。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声音,她已成为华语音乐的一个文化图腾。


1980年代初,大陆刚刚改革开放,邓丽君的歌声在大陆产生巨大影响。在那个将流行歌诬蔑为“黄色歌曲”的时代,大陆听众跨越种种障碍,自发传播邓丽君的音乐。她那细腻、甜美的歌声,给转型期的人们带去极大的抚慰。


在纪录片《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中,一批五大三粗的摇滚老炮,纷纷明确表示,他们曾深受邓丽君的影响。


1995年,听到邓丽君逝世的消息后,大陆一批摇滚老炮,包括唐朝乐队、黑豹乐队、轮回乐队、臧天朔、郑钧等,联合录制了一张《告别的摇滚》,翻唱了十首邓丽君的歌,向其致敬。




她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水一方》《甜蜜蜜》《我只在乎你》《又见炊烟》《忘记他》等歌曲,在华人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说邓丽君胜在影响广泛,那么罗大佑则胜在思想深邃。


他的《未来的主人翁》《现象七十二变》《亚细亚的孤儿》《东方之珠》《之乎者也》等歌曲,无不体现出人文思考力和社会批判精神。


罗大佑拓展了流行歌的范畴,将其扩大到对社会、文化、历史的思考,在他的影响下,台湾流行乐坛出现了一批具有思想性的创作歌手,如郑智化、陈升、伍佰。



实话说,周杰伦在影响力上,不如邓丽君。邓丽君的歌,是贯通好几代人的,从40后到00后,没有几个不会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而周杰伦的影响力,目前还是集中在80后和90后,到00后,就已经稍微有点鞭长莫及了。


在思想深度尤其是作词的才华上,周杰伦跟罗大佑不可同日而语,毕竟,他还需要一个方文山来作臂膀。


但是,抛却这些神仙打架的残酷苛求,周杰伦确实是当下华语乐坛中最灿烂夺目的流行巨星,是年轻人中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音乐人,并不断创造着新的纪录。


周杰伦和方文山可谓天作之合。


举个例子,在《娘子》这首歌里,方文山在歌词中埋入塞北客栈、娘子、店小二、小村溪口等古典意象,营造出浓郁的画面感,而周杰伦却采用黑人说唱的曲风表现中国元素,让中西文化完美交融,令人过耳不忘,拍案叫绝。


如高晓松所说:


周杰伦是自己的风格,他的歌分成两类,慢歌非常传统和东方,快歌用的是他独特的节奏感,我数过他的拍子,既不是R&B,也不是Hip-hop,甚至没有出处,完全是属于他自己的节奏。




尼采说,在群山中,最近的路程是从顶峰到顶峰,但你必须有足够长的腿。


周杰伦似乎颇懂得尼采的这个哲理,他曾表示,我的目标就是像罗大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教父”。


放眼当下整个华语乐坛,有足够的才华和影响力,能从顶峰直通顶峰,从高峰之上再造高峰的人,除了周杰伦,似乎还真没有第二个。


不惑之年的周杰伦还在写歌,他还有时间,创造更大的奇迹。


多年后,回望现在这段历史,也许你会发现,在波澜壮阔的华人音乐史里,周杰伦和他的歌迷,一起创造了最光辉夺目的一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主笔:哲空空,编辑:黑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