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14 20:45
美化缪可馨的作文就是她说的伪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表龙门阵(ID:sanbiao1984),作者:三表


缪可馨小朋友以一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十岁的生命。


我本不该评论此事,因为调查还在进行中。我反对一些评论者就网曝的单方面信源便空发议论。



这种“打耳光”、“故意整”的料,既然没有实锤,又何必放出来呢?除了拱火与带节奏,我看不出有任何意义。


另外,六神磊磊兄今天就此事发表文章《袁老师这作文改的什么玩意:,他认为老师修改方式不对,我摘录如下:


“删的大多是鲜活、有趣的细节,是孩子津津有味地观察到、记下来的细节。能看出这位袁老师的一个特点——和细节有仇,讨厌一切新鲜的生动的东西,非干掉不可。”


“缪可馨为什么特意加上一句大家又累又渴?因为这个小姑娘有写作天赋。”


我作为自媒体写作者,当然不反对六神的观点,我甚至认为文无定法,自由写作即可。


但缪可馨所处的背景是什么?她是一个小学生,将长期处于应试写作的阶段,她需要按照某种规制写作。她们课任老师的教学目的,课外作文辅导班老师的教学目的,都是一样的:模块化、规制化训练,为赢取高分写作。


这个阶段,我们都经历过。我的朋友南七道高考作文满分,他说他是固定化套路的受益者。


我们只有在具体的环境中讨论问题,才能得出相对理性,而不是浪漫的答案。


“读后感”这种题材的写作,我翻看了缪可馨小朋友自己记录的要点: 


读后感的结构安排:


一引,即简述原文相关内容。(一百字左右) 


二议,即紧扣原文所引述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亮”出自己的观点。(一百字左右) 


三联,就是联系实际,即围绕一两个感点摆 事实讲道理。(本段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 二百字左右)


 四结,即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这种读后感的结构安排是写进老师的教材里,需要在教学中严格遵循的。你可能说,凭什么?我也想说凭什么?就像我想问王者荣耀的策划,凭什么四级才能有大招呢?


没办法,你的人生中就有那么十余年处于规则清晰、死板的游戏中。你需要做的就是遵守规则,并战胜他人。你跑到国外,在别的服务器玩,那算你能耐。


好,拿读后感的规则对照缪可馨小朋友的文章,我能得出一个答案:不合格。


最大的问题在于,“引”的太多,被认为彰显天赋的“又累又渴”词句,也是直接引用阅读材料原文罢了。


引用原文的段落过多(接近80%),导致最能展现缪可馨天赋与洞察的“议”(那段伪善的观点确实精彩,甚至老辣),显得过于单薄了。而且随后没有举出实际的实例来进一步烘托自己的“议”。


我注意到在老师的提醒下,缪可馨补充了一个例子——小丽投桃报李被误解。大概有两三百字,老师又做了大量的修改。


所以,这是一个什么事?这是一个没有按规制写读后感,逐步修改,老师仍不满意,中间沟通细节尚不明确,一个小学生陡然崩溃跳楼寻短的事。


我想提请一些朋友注意,按照教材中读后感题材的规制,缪可馨的文章乏善可陈,这应该是个事实,无需用跳脱应试教育环境的语系来进行美化。


我不想通过我的文章,表达出一个观点:孩子写出了不合规则的文章,就是天赋、观察力、敏锐度、想象力的表现。


这会给很多做父母的的人以误导,而我们这些“规制作文”的既得利益者(模板化的文章,我们写得也很好),不能替他们活,不能替他们的孩子越过一道又一道考试关。


老师想让孩子写出规制里的满分作文有没有错?是不是扼杀孩子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我举个例子,韩寒的语文是不及格的,但参加新概念考试是第一名。可又有多少人有韩寒的运气与天赋呢?


绝大多数的孩子,“一引二议三联四结”的写作方式要记到高考结束那一天。老师那个“要正能量”的批语,是扼杀创造力的表现,还是告诉孩子:“你这么干,将来考试容易失分,容易吃亏。”


你作为家长怎么想,完全决定了你给孩子设计什么样的人生。


缪可馨的作文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没有粗暴的、有违师德的表现,目前没有公正的调查结果出炉,我们如果先行批评,有可能会冤枉一个人,这个代价,我们是找不回来的。


我还是想让大家从一篇作文的窠臼中跳出来,想一想,一个孩子的生命教育是不是缺失的?家长缺位了吗?学校缺位了吗?社会缺位了吗?何至于此啊?


一个时常语文第一的缪可馨,她的自尊能不能容下一篇读后感谋篇布局的小小失误?谁能告诉她?她的父母?她的老师?还是夸奖她有天赋的自媒体?


如果你胆子大,你大可以抨击当今的教育制度,而不是如同缪可馨说的社会人那样,伪善地告诉她:别理那些规则,自由的写吧。


嗯,毕竟你丝毫不用为缪可馨的未来负责。


你认为问题出在一篇作文上吗?美化一篇作文能降低社会对生命教育的漠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表龙门阵(ID:sanbiao1984),作者:三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1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