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新时报,作者:行人、喜麻、文、QED、小狙,责编:塔可、文辙,头图来自:AI生成
紧张刺激的期中周落下帷幕,你的绩点还好吗?
对于部分4字班同学,和大学第一次期中考核一同到来的,还有一场备受关注的绩点制度改革。笃实书院本学期发布公告:“笃实书院学生大一年级秋季学期成绩不计入GPA的计算。大一年级秋季学期所修所有课程的成绩,在成绩单上会如实记载,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业情况,但对奖学金评定、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不产生影响。”秀钟、未央、为先等不少院系也传出了相似的改革信号。
《关于第一学期成绩不计入GPA计算的决议》图源:笃实书院
大学里,GPA是每位学生都绕不开的话题。从评奖评优到交换升学,GPA是评价大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量化指标。在理应容纳无限可能的校园空间中,GPA似乎划出了一条清晰而残酷的评价维度。作为一项评价学业水平的指标和促进学习投入的机制,绩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当焦虑和内卷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词汇,绩点也往往成为我们身上的又一根“稻草”。如何让绩点制度发挥更多积极作用,无疑是亟待回应的问题。
随着部分书院率先实施“大一上学期成绩不计入GPA”的政策,4字班同学对这一改革的反应如何?几位来自相关院系的同学,这样告诉我们:
“我们宿舍都认为学会(课程)就好了,因为我们选课的目的就是学会而已,而不是看那个分数。但是如果要学会的话,肯定得要去努力……同学们的心态就是,都要认真学,但学不好没关系。”
“(消息出来后)几个人发了朋友圈,但我们后面其实没怎么讨论……(政策)应该只是为了避免从高分到更高分的内卷,认为这种现象不必要。我们倒是觉得还好。”
“(书院的方向应该是)重科研,如果科研搞得好的话——成绩也不能太低吧——就是低一些好像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第一学期成绩不计入GPA”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或是顺利实现减负初衷,抑或带来意料之外的蝴蝶效应,还是在热议之后无甚波澜?虽然改革的长期效应在当下仍未可知,但绩点却与每位同学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邀请了五位来自不同院系、年级的同学,针对本次绩点改革各抒己见。
改革是为了让同学更好地适应身份转变
行人 某理科院系 4字班
“第一学期不计GPA”的改革,从立意而言,并不是要降低同学对绩点的重视,或把同学们彻底从绩点竞争中“解放”出来。同学们之所以高度重视绩点竞争,除了绩点本身在升学评优等方面的重要性外,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对“输在大学起跑线”的焦虑不安——有些新同学暂时没有找到自己的志趣方向,眼下能做的似乎就只有先把绩点“卷”起来。这时,绩点制度便成为了束缚同学们探索大学生活的“枷锁”,不利于全面发展。
如文件中所说,本次改革其实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绩点作为大学学习生涯的重要制度,需要学生们逐步接受和适应其中的规则。然而,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要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跳跃式变化,成本和难度都相当高。从我的自身经历来看,尽管我所就读的专业在正式入学前已有不计成绩的预科阶段作为缓冲,但这依然不足以让我们充分融入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以选课为例,面对大一学年多样的课程,我更直接地感受到探索新知的时间与投入课程的时间存在张力,此时要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必须多尝试、多体验、多思考,而如果将GPA置于第一要务,很容易就会被它缚住手脚,失去本该用于认识自我的行动力。
步入大学校园,一面是更多的道路和选择,另一面是接踵而至的各种挑战,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认清其中利害并找到自我的位置。在这一点上,这项政策无疑提供了更多缓冲空间,让同学们先认识真实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找到自己的节奏,为未来更加深入的学习做好准备。
优绩主义下的一小段“Gap Year”
喜麻 某人文社科院系 3字班
置身于一个保研不依赖GPA、绩点普遍偏高的文科院系,GPA和排名似乎离我已经很远,但在得知这项政策时,我仍然为此高兴。清华园里固然不乏一入学就游刃有余、在各个领域斩获佳绩的强者,但更多的是在迷茫中摸索着前进的懵懂新生:许多人尚未明确自己的志趣,就不明所以地挤上了保研的“独木桥”;学术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培养,头顶却已悬起了绩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所资源尤其丰富的大学里,学业、科研、社交、社工、生活,每个方面都充满了魅力与挑战。新生们在大胆尝试的同时,却常常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阈值。如果因为忙着探索或不适应节奏而导致第一学期GPA不尽如人意,那么他们将面临的可能是保研难度的激增,乃至自我认可的全线崩盘。这些挫折与无奈需要多久才能消化?他们又是否还有勇气和空间再去探索内心的方向?这一次对绩点的微微放松,或许能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找到生活节奏,为“优绩主义”稍稍松绑。
确定自己的大学方向和人生志趣之前,总得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一遍。不如就把这学期当作短暂的“Gap Year”,给紧锣密鼓的学习生活加个逗号。
关注政策调整,更要关注如何落地
文 某理科院系 2字班
大一新生的确需要时间与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磨合,而曾是“佼佼者”的清华新生们也很可能初次体验到被他人远远超过的心理落差,这同样需要不少时间来适应。对于新生们来说,这项政策看起来十分利好。
然而,在这项政策发布后,仍有许多实操层面的问题需要思考。首先,在“越来越卷”的环境下,“第一学期成绩不计入GPA”是否就足以让学生们“心安理得”地放手探索,仍然有待观察。其次,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没有适当的绩点压力,可能会使部分初入校园又缺乏目标感的新生过于松懈,对学习投入不足,最后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反而影响了后续的学习。甚至需要考虑,是否会有学生投机取巧,特意把难度较高的课程放在大一上学期来选修?另外应当注意的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政策表述仍不完善,在竞选评优等涉及多个院系又需要绩点评价的场合下,“第一学期不计入GPA”作为目前只有部分院系实施的政策,将落实到何种程度、是否会影响公平性都是仍需关注的问题。
新生在初入大学时感到迷茫是正常的,而且这种迷茫并不局限在成绩层面。对于他们的困惑,更重要是加强有效引导和交流,GPA制度的改革可能反而是次要的。
“第一学期不计GPA”只是改革第一步
QED 某理科院系 1字班
在日趋内卷的当下,“第一学期成绩不计入GPA”的政策发挥了破除“唯绩点论”的鲜明导向作用。尽管倡导“多元评价”“全面发展”的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长期以来,绩点仍被认为是校园里最关键的“硬通货”。“大一上学期成绩不计入GPA”,能够让我们看到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更多可能性,也有望为进一步的改革打开空间。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大一上学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适应以周为单位的课程进度和更加自主的学业安排。这部分课业不计入绩点计算,能够使同学们更加从容。但另一方面,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大一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专业学习、科研等等。在绩点约束弱化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同学们的学习质量仍是需要院系、老师和同学们重视的问题。
此外,即便在入学初期,同学们有了更多时间去了解和体验校园中丰富的活动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尝试找到自己的志趣所在,但课业外志趣的发展必然会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想要取得成就自然需要更多付出。如果绩点规则的松绑只限于第一学期,那么后续学业压力的回归反而会让原本参与了较多课外活动的同学感到压力骤增,个人志趣可能不得不再次让位于更重要的课内成绩,变成昙花一现的短暂体验。这仍然可能成为同学们的顾虑。
进一步说,在“第一学期成绩不计入GPA”的基础上,如何在确保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保护学生自由个性发展中间找到平衡和协调、长期有效地促进同学们的多元发展,是未来政策制定中必须回应的挑战。
迟来的竞争,是否更加残酷?
小狙 中国人民大学 某文科院系 大三
大一上时,我在选择课程和备考期末时很少考量功利因素,因此学期末的GPA确实比较惨痛。但正是因为出分后的竞争奖惩机制给我带来了强烈反馈,我开始弱化之前大学生活中的探索和游戏态度,并认真思考绩点作为升学渠道兑换筹码的现实价值。不单单是我,从身边的经验来看,许多同学也是在大一上被按成绩划分为“三六九等”后才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并“痛定思痛”加入了卷绩点的行列。
就我了解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而言,大一上的课程除了面向全体新生的公选课外,通常以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和同大类下的通识课为主,总体难度系数较小,基本没有容易拉开绩点差距的硬课,对本科阶段绩点影响不算很大。因此在大一下学期开始“悬崖勒马”调整学习生活重心和升学规划仍是来得及的,并不特别需要“第一学期成绩不计入GPA”的政策保护。从这个角度看,推广该政策的必要性仍有待商榷。
反而让我担忧的是,该政策只是推迟而非终结竞争,无非将黑箱时间延长了一个学期,甚至加剧了后续竞争的烈度。如果作用于我身上,我很可能是继续糊里糊涂地度过第二学期,然后在出分时才恍然大悟绩点的重要性,因后续“追及”时间短促而压力骤增,或顿觉升学希望渺茫而直接躺平。
诚然,影响改革成效的因素众多,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仍有待观察,但“第一学期不计入GPA”的改革无疑是积极的尝试。
绩点制度改革的背后,是我们对于大学生活更加宽阔包容的共同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新时报,作者:行人、喜麻、文、QED、小狙,责编:塔可、文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