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30 07:46

原来每个人都有祖先遗传的三层眼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作者:Mirror,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原标题为《藏在你眼角的不只有眼屎,还有祖先留下的第三层眼皮》


网上曾疯传过一个“蜥蜴人”的视频:


“蜥蜴人”视频截图 | 图源:nickels


视频里的这只人眼竟然能像蜥蜴一样把瞳孔缩成一条缝,而且还有一层半透明的膜时不时扫过眼球。难道是传说中的“蜥蜴人”现身了?



和尼斯湖水怪一样,这次依然要让猎奇者失望了。视频发布者已经自己出来澄清——这只是个特效而已。虽然人类的眼睛做不到,但对蜥蜴而言就是日常了。


所以,蜥蜴眼里的那层膜究竟是什么?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残存着它的身影,眨眨眼看看你能找到吗?答案会在后文揭晓。


这层膜的名字叫“瞬膜”,它扫过眼球的样子是不是很像眨眼?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第三眼睑”(眼睑俗称眼皮)


有第三只眼的动物不常见,但有第三眼睑的动物还不少。最典型的是蜥蜴这类爬行动物和鸟类,也存在于一些鱼类、两栖类和哺乳动物中。


对于某些鱼类和蛙类,第三眼睑甚至成了它们发挥主要作用的眼睑。


你见过鱼或蛙闭眼吗?


除了在动画里,你几乎见不到现实中的鱼和蛙真正合眼,因为它们缺少像我们那样发达的上下眼睑,瞬膜就可以起替代作用。


红眼树蛙的“大眼萌”


在鱼类和蛙类小憩或受到刺激时,瞬膜会从眼框下缘向上或斜上方闭合。例如,鲨鱼在发动攻击的瞬间会闭上瞬膜,以免强烈的冲击伤到眼球。


鲨鱼“翻白眼”其实是现出了瞬膜


对大多数拥有瞬膜的动物而言,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眼睛。


普通眼皮不也能起保护作用?但问题是,风沙一起,我们一闭眼就什么都看不到了。这要是在野外,眼一闭,一睁,就不知道成了谁的口中餐。



而且你能想象一只猎鹰向猎物高速俯冲到一半被风刺激地睁不开眼吗?那可就真刺激了。瞬膜半透明或透明的特点用来做“护目镜”再好不过。



在空中迎风飞翔的鸟类,尤其是猛禽在俯冲过程中,瞬膜可以像车窗雨刷那样频繁地扫过眼球,清除沙尘等进入眼睛的杂质,同时也不会完全遮挡视线。


“有没有被我犀利又朦胧的眼神迷到?”


另外,瞬膜上的哈氏腺还能像泪腺一样分泌液体湿润眼球,防止眼睛干涩。


瞬膜对于经常潜水的动物就成了“潜水镜”,比如鳄鱼、海狸、海狮,都是靠瞬膜在水下轻松睁眼,以免水流干扰它们在水中观察猎物的视线。


鳄鱼的霸气瞬膜


任何对眼球的刺激都会引起瞬膜条件反射性地闭合,反应及时还带清洁、滋润效果,堪称眼睛的完美贴身保镖+护理师。


上面这些动物的瞬膜都很典型且灵敏,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身边的动物,就会发现猫也有瞬膜,只不过你很少注意到。这是因为它们的瞬膜缺少肌纤维的控制,不太经常活动。


猫主子表示很舒服,并翻了个“白眼”


如果你在它们睡觉的时候轻轻拉开它们的眼皮,或者轻压眼球,就能刺激瞬膜出现。不过还是不建议大家去刺激它们的眼球。我们的瞬膜是不是也像猫那样隐藏起来了呢?


实际上,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瞬膜都已经退化,包括灵长类,基本都见不到典型的瞬膜,除了狐猴和懒猴。


属于灵长类的人类在这一点上也并不特别,我们退化的瞬膜如今演变成了眼内角(内眦)一小道不起眼的月牙状褶皱,名叫半月皱襞,紧挨着红色疙瘩状的泪阜,没错,就是经常出眼屎的那角。


人的瞬膜退化成了眼内角的半月皱襞


无论你怎么眨眼,这道褶皱都已经不可能拉出一张膜。


在极罕见的病例中,也有人的瞬膜没有完全退化,明显覆盖住部分眼球,这也是瞬膜曾与我们祖先相伴的证据。



像半月皱襞这种,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渐渐退化,失去原有功能,仍保留至今的器官就叫做“痕迹器官”(vestigial organ)


我们最熟悉的痕迹器官要数智齿和阑尾了。它们都是我们的祖先曾一度依赖素食的证明——宽大的智齿可以帮助磨碎植物纤维,而阑尾储藏着能够消化纤维的菌群。


位于牙槽最内侧的智齿总容易长歪


细长的阑尾又叫做“蚓突”


现代人的主食已经变得越来越精细,这两种结构的功能也发生退化,不仅帮不上忙,还时常帮倒忙——经历过智齿疼和阑尾炎的人不在少数。不过,近年有研究发现,阑尾仍储存着有益菌群,属于身体免疫大军的一份子。


下面再介绍几个可能出现在你自己或周围人身上的演化痕迹。


不借助双手,你能让耳朵自己动起来吗?


大耳朵图图的“动耳神功”


全世界有10%~20%的人天生拥有“动耳神功”,这其实是祖先留给他们的小礼物——动耳肌。很多动物都可以灵活地控制耳朵动来动去,最典型的就是“两只耳朵竖起来”的兔子。


警觉的兔兔


动物动耳朵,显而易见,是为了监听周围各个方向的动静,好提防天敌,或者搜寻猎物,象耳那种还能当个“扇子”散散热、驱驱虫。


自带风扇的大象


相比之下,人类即使能动耳,幅度也很小,属于没什么卵用的技能。反正是白给,说不定能给魅力值加分,现在知道了它背后的原理就更加分了。


还有的人在耳廓与侧脸的交界处有个小洞,这可不是什么个性耳洞,而是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 | 图源:Wikipedia


它是胚胎发育第6周时,第一、二对鳃弓没有完全愈合所致。所以耳前瘘管也被认为是鳃演化的痕迹,这就要追溯到更早以前,动物祖先还待在水下没上岸的时候了……


耳前瘘管出现的概率大约为1%,很多人一辈子都与它相安无事,但如果发生严重感染,就可能得切除。


同样是在发育第6周阶段,胎儿还会出现一条尾巴,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周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尾椎,所以它算是尾巴演化的残余物。


6周大的胎儿有明显的尾巴 | 图源:Pinterest


异常情况下,尾巴会伴随胎儿出生,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祖先不仅给我们的身体留下印记,还在我们的行为中暗藏了他们的踪迹。


从胎儿发育16周开始,一直到婴儿出生6个月大,任何放到他们手中的东西都会被紧紧握住,这种现象是婴儿正常的抓握反射。


婴儿的抓握反射


想想在丛林中穿梭的灵长类母子你就能理解这一点——为了不从母亲身上掉下去,灵长类幼崽天生就会紧紧拽住母亲的毛发,我们的祖先很可能也是如此。


抓紧妈妈才不会掉下去


在其他动物身上也存在着各种演化痕迹,比如鲸的后肢骨、几维鸟的翅骨。



鲸的后肢骨(c)


几维鸟的翅膀退化,但仍保留着翅骨


上面这些痕迹器官和行为对现代生物已基本失去其原有意义,为什么还会残留至今?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这或许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对生物繁衍并没有大碍,属于“中立派”性状,虽然占用资源,但也不至于被自然选择完全淘汰。


也有观点认为,失去作用的它们正走在消失的路上,有些人就已经完全不长智齿,但演化的质变仍需要经过无数世代。


还有一种可能是,所谓“无用”只是受我们目前的认知所限,就像当年被认为是累赘的“垃圾DNA”和阑尾,如今都已得到部分正名,其他演化痕迹或许也暗藏玄机?


说不定你身上就有祖先遗落的稀有装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作者:Mirror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