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7-01 09:52
金扫帚奖颁给谁不重要,有金扫帚奖很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不烂,头图来源:《诛仙》


“金扫帚,是什么?第一次听说啊。”


昨天下午,第11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举行了线上颁奖,相关话题一度也冲上了热搜榜,并在今天还引发了连锁反应。


但即便如此,有很多人对“金扫帚”依然不明所以,再加上有尚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肖战获得该奖项,似乎也演变成了一场饭圈粉黑大战。



先不论其他,“金扫帚奖”作为一个对标国外“金酸莓奖”,以批评来鞭策中国电影的奖项,单“最令人失望”这几个字对于大多数行业从业者来说,就已经避之唯恐不及。毕竟,没有多少人敢真正在台面上承认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达标,拍了所谓的“烂片”。


但其实,无论是什么奖项也好,都只是一个评判标准。在奖项之外,电影人更需要的是一种敢于承认自己不足的勇气,承认有烂片的存在。只有勇于面对,敢于正视,并以此为鉴,才能在之后的创作中吸取教训,奉献出更好的作品。


正视拍过烂片,并不可耻


“按照惯例 我们还是想要问一下,有来到现场领奖的人吗?”


这句开场白,几乎成了每次金扫帚奖颁发前的标配。今年的线上颁奖也不例外。当然,答案也是了然于胸。比起其他的颁奖典礼,星光黯淡是意料之中。


不过,在2018年,王宝强曾打破僵局。当年,他首次担任导演执导的影片《大闹天竺》获得了三个奖项:最令人失望电影、最令人失望编剧、最令人失望导演。王宝强来到了现场,接过奖杯。


▲王宝强领奖现场


“我要亲自来接受大家的批评,是因为我爱电影,我尊重电影,尊重观众,尊重在座的前辈们。我第一次当导演,确实欠缺经验,有不足的地方。这是第一次领这个奖,希望也是最后一次,也是给我个机会,向观众说对不起。”他的这番话在当时得到了很多观众的支持。


彼时和他一起获得最令人失望导演的毕志飞并没有到场。不过,躲得了第一次,躲不了第二次。2019年,毕志飞再次获得金扫帚奖,这一次他选择了直面,在领奖时,他承认“这个电影肯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而今年,他则作为有资格的颁奖人,再次出场。


这是目前为止两个亲自来到现场面对批评声音的电影人。而在今年的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令人失望导演和最令人失望编剧的皆来自于电影《上海堡垒》,对此导演滕华涛虽然没有出席,但他也给出了回复:我理解这个奖,支持这个奖的结果。


▲毕志飞领奖现场


其实,在此之前的2013年,也曾出现过主创回应的场面。因《河东狮吼2》获得最令人失望男演员的小沈阳,通过发布微博回应“我打心眼里承认确实是烂”。而这部影片的导演马伟豪也获得了最令人失望导演,当时他的助理来到现场,替他接过了奖杯,并代表其发布感言:“我得此大力鞭策,深心恐慌而自责,同时也为这奖项背后的精神喝彩。”


此外,获得最令人失望影片之一的《疯狂的蠢贼》,由其制片人李明阳领奖,并念了长达3分钟的道歉信。


当然,并不是说金扫帚就是“烂片”的代名词,它只是一部分人的一个评判标准;在奖项之外,电影市场还是有很多被大部分观众认为是“烂片”的影片;而获得这个奖项的影片,可能在一些人眼里也并不是“烂片”。



因此,在这里只是以此来作为某种公开的参考和话题切入点,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电影人都能够坦然面对“烂片”的事实。


从过往的入围和获奖名单来看,如张艺谋、冯小刚、陆川、王晶、刘镇伟、郭敬明等导演,甄子丹、孙红雷、邓超、张柏芝、杨幂等演员都曾获奖。而这基本上也符合创作事实——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的作品一定在水准之上,毕竟电影是一个群策群力的创作活动。因而,一个批评类的奖项并不会就此抹杀电影人此前的成绩,只是想要以此达到对他们鞭策的目的。


就像此次获得最令人失望男演员的肖战,担任评委之一的张漪在采访中说起之所以会投票给他,更大的意义在于“有”情提醒,认为其具有进步空间。另一位评委马庆云则在投票的阶段给了成龙,是因为他对成龙老师的期待值更高,如其所说,“这是真正的电影工作者,主演出来的作品,不应该差才是。”


对于整个电影制作环境来说,这样的批评声音是在一片褒奖声中提出了另一种意见,也能让观众在公开的渠道可以看到不同观点的碰撞。



诚然,对于电影人而言,面对着业内同仁,听着略显刺耳的评语,虚心接受批评,承认自己演了烂片,拍了烂片,确实是一件勇气可嘉的事情,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一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咖,面子上也挂不住。


再加上,可能在他们看来,承认烂片的存在也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努力,即使心里也会觉得自己某些方面没有做好,也不会在台面上表达;同时,这可能也会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声誉和后续的资源;而一些新人,则可能会因为批评而自信心不足。这大概也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公众面前直面烂片的原因。


其实,承认曾经拍了烂片,并不可耻,甚至反而会因此博得观众的好感。在本就流行赞美的演艺圈,电影人们更需要的就是这种清醒的自知和勇于面对批评的勇气。承认自己在某个阶段没有做好没什么大不了,但若是永远不承认有缺点,只会原地踏步甚至狂妄自大,才是真正应该警惕的。


正视“烂片”存在,其实也有商业价值


那么,令众人避之三舍的烂片,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


显然,从市场角度来看,不得不承认,烂片有其存在的商业价值。


不过,这里首先牵扯到一个定义,到底什么是“烂片”?此前王晶在上《圆桌派》之时,主持人窦文涛也曾问他,什么是烂片,他以“嫉妒而已”一笑置之。



电影,作为一个主创人员打造的艺术产品,和投放到市场进行流通的商业产品,从其属性来看,必然有一个作为产品的基准线。比如,从剧本、演员表演、摄影、构图、灯光等维度去鉴定其是否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


这是一条客观的金线,更多的是专业人士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但电影一旦上映,进入市场之中,就得面临大众的主观评价。即,受制于观众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个人阅历、生活环境、甚至收入等种种差异,每个观众对电影这件产品的接受度和评判角度必定是不一样的。


也正是因为有客观标准和主观评价的偏差,才滋生了“烂片”的市场。比如,某些影片从专业角度来看,可能存在着很多缺陷,被认为是不合格的所谓“烂片”,但却能获得很高的票房,就是因为其在某些方面,或是演员阵容,或是部分剧情,满足了部分观众的观影需求,而在他们眼里,并不认为这些是“烂片”。


毕竟,电影也有着很多的功能性。有些人只为图一乐,有些人只为看刺激,有些人只看演员,需求不一,评判标准也不一。这样的差异,或许可以从国内豆瓣、猫眼、淘票票等不同平台的不同受众,所给予同一部电影不同的评分,可见一斑。



而从此前的国产电影市场也可以看到,正是有一大批具有质量争议,也会被部分人定义为“烂片”的影片撑起了票房。尤其是在2013年~2015年国产电影市场增速飞快的那几年,如《小时代》系列、《爸爸去哪儿》《分手大师》等影片,观众的口碑褒贬不一,但其对票房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可以说,在电影市场尚不成熟,电影工业体制尚不完善的时候,这些具有一定“快销”性质的影片,因契合了部分观众的审美需求而存在,从而维持着电影市场的正常运转。因此,并不能全盘否定它们的商业价值。且,在某些特殊时刻,“烂片”也适时填补了市场空白。


典型如王晶,在大众的印象里,他似乎是“烂片之王”。但不可否认,他的影片曾经盘活了香港电影市场。深谙观众心理的他,所拍摄的影片必定有可取之处,才会有观众不断支持。某种程度上,他的影片也并非那么烂。如郑则仕所言,“香港电影最低潮的那几年,是王晶导演一直坚持开工拍烂片,才实实在在养活了一大批幕后的工作人员。”



而烂片产生的原因也不一而足。有的可能是自身能力欠缺,尤其是某些新人导演、或是跨界而来的电影人士,他们有着一颗想拍好电影的心,但鉴于知识储备、实战经验等方面不足,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比起这些,相对而言,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那些明知是烂片却强捧的现象。比如电影行业盛行的“跟风”行为,一看某个题材火了,立马依样画葫芦,只为赚快钱,不好好打磨剧本,请一些明星撑场面。明明可以拍好却不认真对待,糊弄观众,这样不真诚的不尊重观众的烂片才真的应该谴责。


烂片是中国电影试错的必经之路


当然,正如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电影市场同样如此。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观众们整体审美品位的提高,不难发现,近两年来电影的质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票房前十的国产影片为例,就可以看到近几年的一个显著变化。


在这里以豆瓣评分作为影片质量的一种参考(并不绝对)在2015年国产电影市场增速达到最高点,同时也被认为是泡沫化严重的那一年,在票房前十中,有《港囧》等四部影片不到6分的及格线;2016年和2017年,分别有多达六部和五部不到及格线,尤其是2016年,如《盗墓笔记》等影片评分甚至不到5分。



到了2018年,则只有两部影片不及格,且还有《我不是药神》这样豆瓣评分高达9分的佳作;去年,票房前十的所有影片均在及格线以上,且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少年的你》两部达到8分以上。


如果说,在以前,那些质量有所争议,观众口碑两极化的影片还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甚至稳居票房榜前列;那么,可以看到,这两年来,能够斩获大部分观众的影片质量也都在一定水准之上。


此外,与此相伴,电影市场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即黑马频现。这些影片,可能不是什么动辄投资几亿的大制作,也没有足够号召力的明星主演阵容,甚至题材也并不讨巧,档期也未必合适,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影片,但因为其质量过硬,赢得了观众的自来水口碑,从而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回报。



相反,一些滥用“大IP+明星”法则,注重表面噱头,却不注重内里本质的影片,虽然还是能在一定层面收获票房,不至于亏本,但是其吸金效果相比以往却大打折扣。


换句话说,在如今观众整体审美水平提高的现状之下,烂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当然了,在一个健全的、多元化的电影市场上,烂片必定不会消失,如前所述,它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即使同样是烂片,从其整体质量来看,也比往年的烂片要更好一些。


因而,站在电影发展的历史角度,我们承认“烂片”对推动电影票房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可以说,在市场朝着良性、健康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烂片是中国电影试错的必经之路。


从烂片充斥到好片上场,在市场中历练了品味的观众们,必定也希望在未来看到的是那些主创用心、剧本精良、演员表演过关的良心之作。毕竟,好电影才是立足市场之根本,也是能够留住观众的根本。


而作为电影市场的创作主体,每个电影人的创作生涯里,能够做到每部作品质量都过关,每一次演出都达标的,大概也只有极少数。毕竟,每一个人都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成长和积累经验。


因而,若是能够在过程中勇于正视自身的不足,虚心接受来自外界的建议;面对赞美不自满,面对批评不气馁,知不足而奋进,才能一次又一次进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而电影市场的发展,需要的正是电影人们的这一股清醒而自知,勇往直前的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不烂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