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7-09 17:00

中国空巢老人调查:在孤独中,人的尊严也会丧失干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作者:K,编辑:黑羊,头图来自:《东京家族》剧照


一个朋友曾问书单君:你什么时候觉得父母老了?


她给我讲述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早已退休的母亲下载了一个app,却怎么也不会用。问她时,她正忙工作,极不耐烦地回了几句。到了晚上,她发现母亲还在鼓捣。她拿过手机看了看,不到一分钟就搞好了,可母亲却困惑了整整一天。


老年人在这个时代总是容易被忽视。当新兴科技、电子支付、手机app日新月异,年轻人成为市场消费竞相讨好的目标群体之时,老年人则被排除到大潮之外,世界的精彩似乎不再属于他们,他们的孤独也无人理会。


据统计,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老龄化的速度世界第一。而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空巢老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60%,其中达到疾病程度、需要治疗的占到10%至20%。


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应该被忽略。作家弋舟的非虚构作品《空巢》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些老年人。他们被心理、生理各种问题困扰,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却无人可以诉说。



下面是书中记录的三个真实的故事:


晚年的孤独


七十岁的曹姐,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是帮邻居接孩子。


曹姐至今未婚,因为年轻时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她的父亲因意外早早去世,给母亲造成了巨大打击。所以曹姐刚工作那年,母亲就一病不起了。


由于母亲长期需要照顾,一来二去,婚姻就离曹姐越来越远。慢慢地,她甚至对男人产生了排斥心理。


在她四十岁那年,收养了一个男孩。如今,养子已经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正在打拼自己的事业,留下曹姐一个人住在一套老单元房里。


曹姐一辈子老实本分,对生活没什么奢求,只要吃穿不缺,日子就能过下去。但是,有一个问题她却无法视而不见:孤独。




晚上还好,她可以想念自己去世的母亲,总觉得母亲依然陪着自己,假装两个人一起躺在床上看电视,身边热乎乎的。


可到了白天,孤独便无法抑制。


别的人有老伴儿,有儿孙,曹姐只能独自一人。养子住得远,害怕两代人教育理念不同,所以孩子也自己带着。


楼上邻居有时候没时间,请曹姐帮忙接小孩放学。邻居很过意不去,一口一个感谢,可他们不知道,曹姐心里其实乐开了花。与其说是帮别人忙,不如说终于让曹姐有个事情做。


当曹姐挤在接孩子放学的人群里,抬头踮脚,张望走出校门的孩子们时,会短暂地忘记自己是一个孤老太婆。某个瞬间,她会以为是来接她自己的孩子。


以前,曹姐性格孤僻,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但是这几年,她特别想跟人说话。她每天都去看楼下的老年人打麻将,其实自己并不会打,只是为了感受这种热气腾腾的氛围,用于抵御孤独。


学习如何抵御孤独,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课。



街口的万达广场现在是曹姐最爱去的地方。里面热闹,夏天空调也凉快。地下一层是家沃尔玛超市,曹姐经常一个人在里面慢慢地转悠,也不买东西,只是随便看看什么东西打折了,什么东西涨价了,看那些花花绿绿的世界。


其实要买东西,楼下小卖部就能解决,可曹姐还是愿意去超市。下趟楼,东西买上来顶多几分钟,去超市的话可以转一两个小时。难熬的时间就这么打发掉了。


她发现,年轻人总是嫌结账的队伍排得长,哪儿的队排得短就往哪儿跑;可老年人都安静地排在最长的队里,越磨叽越好。她深刻地理解这种心理:老人们只是为了消磨孤独的时光。而她,也是其中的一员。


曹姐转累了,就在饮品店里坐一会儿,休息一下。本来,里面要买饮料才让坐的,但店员跟她都混熟了,所以就算什么都不买,也不会赶她走。


于是,曹姐一个人坐在饮品店里,看着人来人往,看那些光鲜亮丽的年轻小姑娘,从自己身旁走过。


一天又这样过去了。


“岁数大了就能不要脸了?”


老杜七十一岁。不久前,他独自在家喝下了大量安眠药。幸亏当天儿子恰好回家探望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表面上,老杜的晚年是安逸的:有一儿三女;自己在处级干部的岗位上退休,经济状况不错,医疗费用差不多能全额报销;四个子女都算得上中层收入者,孝敬父亲从来都不勉强。


可是,疾病是无情的。


几年前,老杜被查出有高血压等慢性病,之后又患上了哮喘。子女专门把他接去治疗,效果却不太理想。老杜的体重从以前七八十公斤降到了五十多公斤。他曾对儿子说,觉得自己余生全部意义,似乎只剩下和疾病作斗争了。



大量的服药,使老杜开始便秘。最严重时,需要去医院灌肠。这击穿了老杜自尊的底线,他常抱怨说:裤子说脱就得脱下来,活着没了尊严。有回还动了气,对儿子大声质问道:都这岁数了又怎样?岁数大了就可以不要脸了吗?


自杀未遂后,老杜被诊断出了重度抑郁症。


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中,有30%—65%出现过抑郁症状,且有70%—90%被漏诊。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非常高,却至今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就连家人也很容易忽视。


其实,老杜的抑郁早有征兆,只是没人往这方面想。比如,有一次家人外出旅游,子女让老杜看云,他说跳到里面才好;让他看松,他就说吊死在上面才好。又比如,曾经健谈的老杜,近些年日益沉默,只有看到孙子时才能有点笑脸。


老杜性格坚强独立,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扛,这恰恰成为了抑郁症的导火索。之前,家人们商量给他请个保姆,但老杜一直拒绝,说自己还能动,不愿让人伺候。退休后,他特别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已经没用了。


老杜不服老,不愿变得“没用”,实质上却是对衰老的恐惧。疾病摧毁了他的最后一道防线。



现在,老杜的儿子杜先生已经暂时搬回来,陪伴父亲。


“对我他已经算是妥协了,并不赶我走,这样就算不错了。”杜先生说。父亲算是退了一步,可在子女心目中,这却是天大的转变——曾经为这个家遮风挡雨的硬汉父亲,突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脆弱的孩子。


“我们父子俩好像从来没像今天这样亲近过。”杜先生最后说道。


老李夫妇的约定


老李七十岁,老伴儿六十八岁。他俩有一个秘密约定,连子女都没告诉。


夫妇的两个儿子是高学历,定居在北京,都买了房。老李总是爱说自己这辈子“功德圆满”。


他们曾畅想自己的老年生活:依靠不菲的退休金,游山玩水,完全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中去,直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就找保姆照顾自己。


他们确实也这么做的:退休后,他们在丽江租了民房,连续三年在那里过夏天,自己买菜做饭,自得其乐。孩子们都说,自己的父母真是潇洒。


但人算不如天算,这样的日子不到十年,计划就完全被打乱了。


老李心脏病突发,幸亏邻居帮忙叫了120急救车。老伴儿在家里等着,也犯了病,晕倒在地,第二天才被邻居发现,也送到了医院。这给他们的晚年生活敲响了警钟。



他们曾想去北京和儿子一起生活,但儿子们都已成家,处在上升期。有一年过年,全家人都在,两家儿媳用开玩笑的方式互相说:现在国家人均居住面积的小康标准是三十平方米,如果咱们谁再挤两个人去,立刻就生活在小康线以下了。


老李和老伴儿听后,只能相视苦笑。


他们准备启动第二个选项:找保姆。


可是,真的开始找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当初的设想太幼稚了。保姆不但价格高昂,而且服务质量堪忧。接二连三换了四个保姆,一个比一个贵,却越来越不满意。他们只好放弃这个选项。


那就只剩最后一个选择:住养老院。


经过各种对比、权衡,他们终于找到一家满意的养老院。收拾东西的那天,他们两个都情绪低落,觉得人生真的走到了尽头。需要从这个家带走的,好像并没太多东西。除了养老金卡、身份证件,唯一值得带在身边的,就只有孩子们的照片。




人生前一个阶段积累下的一切有形的事物,到最后都带不走,也不需要带走了。


老李夫妇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并且瞒着子女:如果他们中的一个先走了,另一个就紧随其后,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年彼此的照顾,使夫妇俩之间那种相濡以沫的情绪变得空前浓厚。他俩先后犯病住院那天,俩人的床挨着,各自躺在床上。伸出手,正好可以牵住彼此的手。连护士都说,他俩比初恋情人还要亲密。


老李夫妇知道,这就叫“相依为命”。


“我想啊,也许我们最终的那个时刻,会是双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彼此看得见对方,一同闭上眼睛。”老李说,“如果真是这样,那可的确是功德圆满了。”


结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变老,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命运。书中所记录的,只是老年人群体的沧海一粟。


当社会飞速向前发展时,我们也应该停下来,看看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人,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情感的支撑或许更加重要。


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传统的桎梏。对比欧美老年人,他们退休后往往会去做义工,开派对,跟年轻人无异;而中国的老人,显然顾虑更多。


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发达,老年人的幸福感是重要指标。希望在未来,孤独不再是老年人的普遍现象,而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耐心。


关注老年人,其实就是在关注我们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作者:K,编辑:黑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支持一下

赞赏

2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