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题图来自:L先生说(AI生成)
今天的推送,想跟大家分享4个很常见、又很隐蔽的坏习惯。
之所以隐蔽,是因为它们都高度依赖于大脑的底层原理,潜藏在我们的意识层面之下,难以被我们意识和觉察到。
但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它们会对我们的心智和思维产生影响,拖累我们成长的脚步。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点启发。
一、信息劣化
你一定听说过一句话:「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其实不需要一千遍,几遍就可以了。
我在《打开心智》中提到过一个效应:认知流畅性。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一个虚假的信息,只要在我们面前多出现几次,我们就会慢慢失去对它的警惕性,更容易无意识地接受它。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大脑的底层需求是节能。任何一条假信息,当它以新信息的面貌出现时,大脑会产生一个警觉的信号,要求我们详细检查它,以判断如何把它容纳进我们的「预测框架」里。
但一旦它第二次、第三次出现,由于它已经从一个新信息变成了旧信息,大脑分配给它的资源就会急剧减少——这是很合理的,如果对所有信息都分配充足资源去分析的话,大脑很快就不堪重负了。
这样一来就导致:一条信息只要多出现几次,大脑对它的熟悉感会提高,而警惕性会降低。我们会大致记得有这回事,但不会刻意地去思考和分析它。
这时,只要出现跟它密切相关的场景,它就很容易被我们下意识地想起来,被我们调用、采纳,用来处理问题。
一旦走到了这一步,它就已经从一条外在的信息,被我们内化,变成了我们立场和观点的一部分。
这就更难摆脱它了。因为一切试图对它进行甄别和剖析的行为,都会被我们下意识的防御机制挡在外面,难以穿透。
综上所述,让大脑相信一条假信息的过程,需要几步呢?只需要三步:
1)当它第一次出现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2)多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大概三到五次即可,让我们记住它;
3)在我们记住它之后,再出现类似的场景,让我们能够去调用它。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准确地识别出假信息、并把它排除在脑海之外,你实际上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
一旦你错过了这次机会,它就会混入大量的其他信息里面,更难以被发现和筛选出来了。
因此,我们强调「批判性思维」,其实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当我们看到一条自己关心的信息时,尽量先去判断它的可靠性,判断自己是否要采纳它、接受它,避免被虚假信息「污染」我们的认知。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内容汗牛充栋,也不是几篇文章能讲清楚的,这里分享几条我自己在用的小技巧。
1. 判断事实和出处:
这条信息提供的事实有没有证据?这个证据有没有较为可靠的出处?有没有提供可以查证的方式?
2. 判断视角和立场:
这条信息是否只站在某个立场上,为某种观点辩护,只提供单一视角?还是能够尽量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3. 判断目的和结果:
这条信息是能够帮你更好地做出判断、变得更冷静,还是旨在煽动你的情绪、挑动和引起对立?
这三条技巧,未必能够帮你100%判断所有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一定能帮你对存疑的信息打一个问号,保持对它的警觉,避免下意识的盲从和盲信。
二、思维钝化
我经常看到,不少人有这么一个习惯:看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总会下意识地说:这不就是XXXX吗?
这里的XXXX,往往是某个已经知道的知识点。他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每当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总是会从已经知道的旧事物里面,去找到一个最接近的对象,然后把两者等同到一起。
这就叫思维钝化。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认知风格」,它可以分为思维钝化和思维锐化。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当你面对一个新信息时,钝化,意味着你更喜欢放大它跟旧信息的相似性,把它归为旧信息的一类;而锐化,则意味着你更容易关注到它的差异性,更倾向把它从相似的事物里面区分出来。
心理学家Harry Morgan发现:跟习惯钝化的人相比,锐化的人对新知识往往会有更准确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新信息跟旧信息联系起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编码和储存更有序。
反过来,习惯钝化的人,往往把知识的特征杂乱无章地混合在一起,对知识的储存更无序。他们通常过度简化了知识的关键特征,忽略相似但不相同的事物的区别,这导致他们在提取知识时会非常模糊。
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导致这样的后果:
这个方法在别人那里很好用,但为什么到了我手上就不灵了?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啊,为什么他们能思考得这么深刻?
同样接触过这些东西,为什么别人能举一反三,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我就完全想不到?
……
原因就在于:思维钝化的人,并没有真的去掌握和内化新的知识,而是把它们简化、压缩了。它看起来能够节约大脑的储存空间,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被消化。
可能有人会说:学习不就是要举一反三、要将新知识跟旧知识联系起来吗?是的,但这里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思维钝化,是把A和B等同起来,问自己「这个B不就是A吗?」
而真正有效的联系是这样:A和B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解释什么问题?
这就是一种思维锐化的表现:不是停留在「它像什么」,而是进一步去审视和追问「它究竟是什么」。
这背后的原理很简单:思维锐化,意味着你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点,那么大脑就会更牢固地记住对它的理解,从而更加精确地把它放入对应的框架里。
而钝化,其实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它企图用更少的资源耗用去得到更好的效果——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都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下一次当你下意识地问「这不就是XXXX」时,请注意到这一点,并把它替换成「它跟XXXX有什么不同?」
这才能让你真正地学到东西。
三、负向强化
大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原理: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其实都在塑造着对它的认知。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你点赞、留言、转发,意味着什么呢?仅仅只是告诉别人「我喜欢这篇文章」吗?
其实不仅如此。这个行为更深层的含义是:它给了大脑一个信号,要求大脑强化一个信念:我喜欢这样的文章。
打个比方,你先前对它的喜爱程度可能是50,点赞之后,它会变成51,再次看到类似的东西、再点赞,就变成52……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我们对不同事物的态度,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好的,而是借由我们一次次的行为,被不断塑造和完善的。
大脑的本质是一台贝叶斯机器。它对世界会有一个初始的模型,然后,随着我们一次次的行为、判断和决策,不断调整这个内在的模型,让它变得更完善、更准确。
所以,我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某几个重大的决定左右的,而是由每一天那些细微而重复的行为来决定的。
但许多人最常犯的误区就是:明明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想要成为的方向,但日常生活中依然遵循着习惯在行动,而这些习惯,又跟自己的方向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比如:明明想成为一个行动力爆表的人,但每天连起床都要挣扎大半天;
想成为一个深度思考的人,但闲暇时候都在刷短视频和信息流;
想成为一个决策果断的人,但日常口头禅永远都是「随便」「都行」……
这相当于在负向强化大脑,让大脑朝自己不想要的方向前进。怎么可能成功呢?
就像我经常举的例子:许多容易焦虑的人,很容易陷入这么一个恶性循环里面:
因为容易焦虑,所以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因为感到不安全,所以总会下意识地扫描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一定要考虑到最坏的情况;
于是,更容易对这些不确定的最坏情况感到恐惧,这就又产生了焦虑……
这同样是一个负向强化的过程:因为害怕焦虑,所以希望提高可控性来让自己不焦虑,结果由于发现许多事物不可控,反而提升了自己的焦虑。
要改变这种状态,你需要的,是把负向强化转变成正向强化。
举个例子:你想成为一个平和、从容、淡定的人,其实只需要做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
当你跟别人争论的时候,如果你想发火、想吵架、想阴阳怪气、想骂人……试着先停下来,深呼吸4次,等待10秒钟,然后尽量平和地、友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个行为不在于说服别人,更不在于跟别人争个输赢,它的意义是:告诉大脑,我想成为一个平和从容的人,请将我的性格和情绪反应,往「平和从容」这个方向拨动一下。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努力按照对应的模式去生活。尽管你的生活方式离「想要的样子」可能还有一点距离,但你每天所做出的行为、习惯、判断,都是在推动着大脑,让大脑离它更近一步。
把负向强化转变成正向强化,把生活中的每一次行为,看作锻炼和强化大脑的机会,你才能真正有效地做出改变。
四、自我弱化
许多人之所以喜欢拖延,其实可能是出自一个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原因:为了把事情搞砸。
乍一看,你可能会觉得很离谱:这怎么可能呢?有谁愿意把事情搞砸?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常见但又很隐蔽的心理机制。它的原理是这样的:
有一件事情,我觉得我应该把它做好,我也必须把它做好,但实际上我没有信心做好它,那么,我就会下意识地拖延它。
这样一来,只要我们一直不去做,我们就能够自我安慰「我是能把它做好的,我只是现在还没去做而已」;
同样,如果我们把它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匆忙解决掉,导致它完成得不是很好,我们也可以自我安慰:「我原本是可以把它做好的,只是因为没时间了」。
再比如:我们有一个想法、点子、计划,但一直没有去行动,最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只要不去真的行动,我们就能一直保持一种美好的幻觉:「我是有能力的,只要我去做,就能把它做好。」
而一旦真的采取行动,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障碍,发现自己过度乐观估计了,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这种美好的幻觉瞬间就会破灭。我们会意识到: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能力。
这种机制,就叫作「自我妨碍」,它事实上就是一种自我弱化:为了避免「我能做好」的想象破灭,宁愿自己弱化自己,让它做得没那么好,来维护「我能做好」的自我认知和信念。
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对自我的过高期望和过度自信。这种自信并非建立在实际的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我应该能做到」的想象上。
我们是先有意无意地建造出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我认知,再为了维护这个自我认知,不惜去把事情搞砸。
本质上,我们缺乏接受自我的勇气,不敢去接受那个真实的、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的自己,害怕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被破坏,害怕自己的真实水平暴露在别人面前,害怕直面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
但是,维持着这么一个虚假的自我形象,有任何意义吗?其实没有。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什么都没有做成,只是在内心上让自己感觉更好受了一点而已。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放下对自己过度的期待和「偶像包袱」,告诉自己:生命很长,我们永远有成长的机会,现在做得好不好并不能说明什么,但现在倘若不全力以赴,那就是白白浪费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一旦你把目光从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抽离出来,拔高,去关注三年、五年、十年,关注更长远的未来,你会发现:这些当下自己觉得无法放手的得失,其实也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而已。
因此,不妨把每一次抉择,都看作是一次训练自己、让自己保持成长的机会。你去逃避,就相当于放弃了一次成长。
这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闲聊时刻
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文章:
习惯1:信息劣化。多次重复接收假信息,你就会不知不觉地相信它。
破解策略:用批判性思维,在第一次见到时审视和质疑它。
习惯2:思维钝化。习惯性将新知识和旧知识混为一谈,容易产生错误认知。
破解策略:关注不同的地方,而不是相同的地方。
习惯3:负向强化。日常行为跟想要的方向不一致,会导致你事倍功半。
破解策略:注意每一个细小的行为,把它作为训练大脑的机会。
习惯4:自我弱化。为了维护过高的自我形象,导致下意识的拖延和回避。
破解策略:面对和接纳真实的自己,把每一次行动看作成长的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