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虎嗅注:6月27日,虎嗅第6期听书会在海淀3w咖啡馆举行,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需求》一书。主角是奇大音乐CEO许环良、摩登天空CEO沈黎晖与网易音乐高级总监王磊与大家分享了对音乐需求的解析和互联网时代音乐现状。一起来听大咖秀。
我们找出了一把洞察需要创造需求的秘钥——重新定义用户的体验,而三位音乐界的大咖汇聚在虎嗅听书会一同分享了音乐的需求解析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从机制、技术和市场的角度,讲述了未来的音乐产业和用户体验会是怎样的。
互联网时代,盗版音乐有罪?
互联网时代,版权问题是否是阻碍音乐发展的关键因素?
许环良:作为内容工作者,我从来都不认为版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版权是因电而生的,有了电之后音乐就有了载体,版权是一种对音乐工作者的回报机制,支持产业的永续经营。我们都是听盗版长大的,如果没有盗版,现在的90后、00后可能都听不了外国的很多歌曲。但在互联网时代的版权问题,是需要大家共同讨论的,包括音乐工作者、消费者和媒体。版权没有阻碍音乐的发展,但音乐的产业繁荣,需要合适的版权机制。
沈黎晖:侵权的电视台有时候也是帮歌曲做了宣传,比如《董小姐》这一首歌的效应,但这首歌曲对于湖南卫视体现的媒体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媒体也缺少版权意识。对于创作者而言,真正的好作品都不是因版权收益而写的,而且音乐不是不能免费,但音乐是否免费的决定权不应该在用户手里,而是在创作者手里。现在音乐行业是“被免费”的行业。
王磊:算起来我还是摩登天空的第一批员工。早期在唱片公司做CD的贩售,回收几十万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后来还有了SP的收益。但从没指望互联网传播、公播和卡拉OK的营收很多,自己写歌儿也没图回报。后来在网易做音乐,预付费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支出,近期版权费用也会拖垮两家互联网音乐服务商。在八大音乐服务商外,还有30W盗版的站点无从解决。在版权问题的讨论之中,除了唱片公司、独立音乐人、音乐网站,还有更重要的角色是消费者和政府。
竹笛牧童:版权是一种回报内容创作者的重要机制,但在互联网时代,与消费者沟通版权回报的方式不是开会和投票,而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认同和消费来体现的。
能坚持是因为情怀,但别夸大互联网对音乐的影响
面对国内的音乐市场环境,在情怀和理想之外,各位坚持的原因和发现的机会究竟是什么?
许环良:唱片公司现已更少地参与音乐内容的制作,更多地做起版权的经纪,互联网的普及使之渠道成本更低,音乐的创作者可更低成本地通过互联网直接拥抱用户。而在国内互联网的版权保护一直没有定型,音乐创作者在版权保护方面和发行渠道方面对唱片公司的依赖会更低。我们奇大音乐不会签约绑架艺人,还会专注在内容的制作,把好的音乐直接推向用户。
沈黎晖:从某种程度讲,我们的商业是失败的,坚持是本能,跟互联网没有关系。互联网的价值往往被夸大了,互联网是电是工具,音乐工业链条非常长,也就一个版块儿正在衰退而已,而词曲、现场音乐、周边和其他消费,都是在增长的。在美国传统音乐工业的体量也是最大的,iTunes只是一个版块儿而已;在国内,传统音乐本身就没有做好,还有很多的机会,比如国内还没有连锁的Live House,卡拉OK的效果也还能更好。只要能把传统音乐的部分做好,随之再互联网化就行了。但互联网音乐是巨头游戏,音乐绕不开版权,相比传统音乐的创业机会反而更多。
王磊:音乐不是创业者玩儿的游戏,几百万美金连起步都不够。留在音乐还是出自情怀。音乐是一门独特的手工艺行业,如果要快捞一笔就别干了。网易坚持做音乐,一是丁磊先生本身喜欢音乐,而且网易愿意做一些公益的事情,比如网易公开课使没有机会出国留学的用户能听国外的名校课程,网易云音乐也能提升国内用户缺失的美育教育。但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网易云音乐也的确使网易拿了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但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准备,我们一开始就不干了。
竹笛牧童:在国内,传统音乐本身的需求就没有被充分地满足,互联网时代,传统音乐错失的机遇也还在。
互联网思维能改进体验,但基础工作少不了
沈黎晖:在一定时间内,还会是人比机器聪明的时代。从数据的角度,我们在豆瓣和虾米的音乐人产品中,找出符合标准的民谣音乐人有近千个,我们只选了两个,就是宋冬野和阿肆,后来都做成了。而另一方面,就算是高度集成的音乐节,互联网思维能够在票务和现场体验方面有所改进,但更多发杂的基础工作还是不能替代的,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朋友连PA和Monitor都不了解是什么,是很难做成音乐节的。
王磊:如果要用互联网思维颠覆音乐节,还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十多年前,我们早就运用了大数据,比如发现一分钟八十拍左右的歌曲更容易被接受,录音副歌先进来,高潮带进去,中间最好有点Rap,但后来炮制出的近百首红的也不多,包括《孤单北半球》和《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许环良: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作品,你能在一天内听十遍,而且能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长尾的效应。比如在我妈妈的年代,如果她喜欢听周璇,即使现在还有黑胶唱片也不一定有能播放的设备;可在大叔大妈上网热之后,音乐的传播和重复消费就更会加容易,好作品价值会更大更久远。
竹笛牧童:互联网的技术使音乐作品能够更低成本地成为永恒,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的力量在音乐创作中还会起关键的作用,技术会成为提升效率和辅助创作的手段。
下一步,怎么走
许环良老师离开创办的海蝶音乐之后,会携奇大音乐继续投身音乐内容的制作,表明会更加互联网化地提供用户全新的音乐体验;
沈黎晖老师还会追加对音乐节的投资,表明未来音乐节的质量还会提升,欢迎互联网公司和新媒体参与草莓音乐节体验的打造,未来的超级草莓音乐节会走向更高的用户权重和更低的赞助占比,因而更能保证音乐节的体验;
王磊老师还会致力互联网音乐体验的改善,在“大牌DJ”之后,提供炫酷歌词分享的新版本应用已提交至App Store。音乐产业的规模一直都在增长,唯一衰退的就是唱片版块儿而已,更多有关音乐的需求有待满足,有关音乐产业的创新和整合还会造就更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