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12-06 11:48

情绪稳定不是一种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小一和她的朋友们 (ID:leafwt11),作者:王小一,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情绪稳定是状态而非能力,关注自我需求更重要。

• 🌊 情绪如水,有流动性和破坏力,需学会抱持。

• 🧠 理性控制情绪只是伪稳定,需关注情绪背后需求。

• 💖 高敏感者需自我照顾才能更好共情和传递爱。

一件小事


早上起晚了,送冉冉去上学出门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本来就已经错过了今天学校的万圣节游行。万圣节可是小孩子们的大节日,小北指定要的costume我费了一番周折才买到。还好冉冉还小,不明白万圣节的典故,要不然现在就要开始闹腾了。


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冉冉在后排咳嗽起来,进入秋冬流感季,第一年上学的小朋友鼻涕咳嗽几乎就断不了根,好三天歹三天,反反复复,很是愁人。我听她连着咳嗽了好几声,动静越来越大,完后嗓子眼儿被刺激得太厉害,哇的一声,吐了两大口食物。衣服裤子都被搞脏搞湿了,然后又被自己吓到了,哇哇大哭起来。‍‍‍‍‍‍‍‍‍‍‍‍‍‍‍‍‍‍‍‍‍‍‍‍‍‍‍‍‍‍‍‍‍‍‍‍‍‍‍‍‍‍


我赶紧停好车,一边安抚她,一边给她整理衣物。‍


“没关系啊冉冉,妈妈给你擦干净就好了。”我想着赶紧带她进教室,换上在学校寄存的换洗衣物就好了。


“妈妈,回家!呜呜呜。”这会儿已经九点半了,再回家又要耽误半小时。我这么想着,继续给她擦掉呕吐物。然后发现不仅里外上下的衣服都脏了,她最喜欢的安慰物,片刻不离身的小枕套也脏了。这可麻烦了,没有这个她今天在学校肯定很不开心。没办法了,只能回家去换衣服了。‍‍‍‍‍‍‍‍


“好,我们现在回家去换衣服,妈妈先用纸巾给你垫着点,到家咱们就换衣服啊。”


“好。”


开车回去的路上,小朋友还挺淡定,虽然衣服裤子都湿了一大片,又臭又凉,她也没有继续大哭大闹。‍‍‍‍‍‍‍


到了家,里里外外都换了个遍,还选了一条最喜欢的红裙子穿上,小人明显感觉好多了,又开始欢欢喜喜地磨磨蹭蹭起来。‍‍‍‍‍‍‍‍‍‍‍


时间已经差不多十点,我们还在家门口晃悠,我一边跟自己说没关系,十点半再去公司也没啥问题,一边有点着急地催促着冉冉前进。‍‍‍‍‍‍‍‍‍‍‍‍


进教室的时候,老师们都穿着可爱的卡通costume,不少小朋友也穿着,游行早就结束了。不过小冉冉因为穿了很漂亮的红裙子,被老师夸奖了,也得意地加入了同学的行列,高高兴兴地跟我再见了。‍‍‍‍‍‍‍‍‍‍‍‍


上了车发现又把冉冉的安慰毯落在车上了,折腾一大通,就为了这个小玩意,可不能随便,赶紧又给她送过去。完后再赶紧开车上班。一大早上急匆匆的,在早高峰的高速上跑了四趟,跟打仗没有什么两样。


情绪是什么


开车上班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我今天能够很好地安抚了冉冉,让她体验了面对一个小意外但无需慌乱的经历,并不是因为我有能力处理情绪,而多半是因为我今天状态良好,心有余力。所以我们一直追求的情绪稳定,是个什么东西呢。


这个问题要分成好几个部分来回答。首先什么是情绪,它有什么价值,什么叫情绪稳定,然后才是情绪稳定有什么好处,我们到底要不要追求它。‍‍‍‍‍‍‍‍‍‍‍‍‍‍‍‍‍‍


心理学上对情绪的定义是:情绪被定义为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通常由特定的外部或内部刺激引发,表现为个体对某一事件、对象或情况的主观体验。这里的关键词是状态,也就是说情绪本身就是人身心的一种状态。我们把情绪定义为一个实体,是为了概念化并且便于描述。


情绪是一种实在的东西而绝非抽象,我是说,它会反映生物学水平上的实在变化。很多年以来,我曾留意到一件事,就是当情绪存在的时候,脑子里的念头和想法很多很乱,而且常常偏颇,睡了一觉起来以后,发现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念头和态度变得很不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情绪的时候不要仓促地做决定或者做一些冲动的事。


现在我知道了,那是因为情绪正在发生的时候,大脑的运行状态和平时很不一样。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一些在平静状态下休眠的脑回路被激活了,而那些属于理智和思考的脑回路,就被相对抑制了。从这个角度说,情绪发作时候的人,确实不是同一个人。


换句话说,情绪发作的时候,意识和理智,并不能强行改变和主导人的感受和想法。因为那时候它们的运作部位根本就不管用,处于被强行抑制的状态。所以要用理智来控制情绪,并不管用,即便是有经验的成年人,也很难做到在情绪强烈爆发的时候,仅仅通过意念来消灭情绪。我们一般都会做点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让自己舒服一点之类的,慢慢的等情绪过去,这都是经验来的。


情绪的价值是什么?它是身心/自我给头脑发出的信号。正面情绪一般意味着人在朝着自己真正的目标靠拢。负面的情绪信号则一般都是警告,something is wrong或者something is about to go wrong,人在偏离自己的目标。焦虑意味着预期坏事将要发生,恐惧意味着坏事正在发生等等。


情绪对于社群类的动物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沟通交流。情绪和情感的交流,对社群的存活——比如说一个猴子感觉到危险靠近了,恐惧地大叫一声,全部猴子都躲开了,这种沟通效率远超语言,以及个体的生存质量——没有能力进行情感交流的人,一定会活得很痛苦,有很大缺失,再形而上一点,包括个人的生命意义——人生的意义感大多是从情感连接上面获得的,爱上帝,爱人类,爱家人,爱朋友等等。


除此之外,强烈的情绪(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往往会激发起一种真实而不可忽视的存在感。特别是负面情绪如恐惧、悲伤或愤怒,它们的强烈程度常常让人更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的边界和内在体验。这种存在感本质上是一种对“此时此地”的深刻觉知,仿佛通过情绪找到了“我”的位置。


这也是佛教世界观认为情绪是痛苦根源的原因,因为它加强了我执,给个体提供一种自我作为实体存在的幻觉。在逃避自我本质的空虚感的时候,人们常常宁可去忍受更强烈的痛苦而在所不惜——这就是心理学上比比皆是的病态关系模式,嗜苦而生。‍‍‍‍‍‍‍‍‍‍‍‍‍‍‍‍‍‍‍‍


再往深了一层说,情绪的背后是需求和欲望。要么是匮乏,因此渴求一些东西;要么是恐惧,因此逃避一些东西。处理情绪,真正的目的是去了解情绪背后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去允许它发生,或者控制它引起的伤害。正确的情绪处理,或者换个更时髦的名字,疗愈,会逐渐厘清内心的需求,逐渐满足,因此情绪会趋向稳定。‍‍‍‍‍‍


从终极意义上说,人如果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自足圆满,终极的结果就是情绪消融。佛家说诸漏皆苦,一切情绪都是增加我执的痛苦根源。但这句话不应该被本末倒置地理解——不是因为情绪是痛苦的根源,是因为情绪反映了当下的痛苦。杀掉信使,并不能消灭问题本身。消灭情绪,并不能解决自我的缺陷。要达到自足圆满,什么都不缺的境界,必须要经过一步一步的自我修炼,满足自己,照顾自己,最终破除自我的限制,那叫做开悟,圣人的境界。‍‍‍‍‍‍‍‍‍‍‍‍‍‍‍‍‍‍‍‍‍‍‍‍‍‍‍‍


心理学研究的正好是比佛教更先一步的问题——佛教教诲人们怎么破除自我,心理学教授凡人怎么建立自我。自相矛盾吗?非也。凡事欲破先立。没有建立稳固自我的人,谈不上破除。这一步没有捷径。自我都找不到的人,还是先老老实实从零做起,不要妄图一口吃成个胖子。人格功能都不完善的人,不要去修仙。


‍‍‍‍伪情绪稳定


我们总说情绪稳定,听上去就好像情绪是洪水猛兽,越能把它contain住的人越有能力。从情绪调节的角度出发,确实如此。情绪调节(emotional regulation)是一种重要的情绪处理方式,情绪调节的能力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调节有一系列的方法,积极的方法包括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正念情绪抱持、转移注意力等等,消极的方法有宣泄、情绪压抑和情绪隔离,回避等等。


在东亚社会,因为社会文化对内敛和低调的提倡,人们普遍耻于面对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情绪压抑和隔离,搭配理性化思维、合理化思维,是特别普遍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应对方式。用这些消极应对方式达到的情绪稳定,是一种伪情绪稳定。‍‍


比如理性化思维,这就是所谓的,思考/谈论情绪,而不是感受它。在生活中有一种情形特别常见,一个人在冷静自持的谈论自己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甚至面带自嘲的微笑。他通过讲述的内容传递的信息,和他本身正在传递的情感信号是矛盾的——痛苦不应该使人微笑啊。如果这时候聆听的人是一个咨询师,ta会保持住,不被这个人带跑偏,跟着他一起笑,因为那个笑就是防御在切断人的精神和身体感受的链接。


绝大部分成年人,都习惯活在头脑里,因为头脑看起来可控可靠,所以我们分析一切,解构一切,拒绝感受,忘记身体。切断与情绪感受的直接关联,我们就能逃避痛苦,用理性控制自己,做正确和应该的事,活成强者。这种防御机制的普遍性,已经到了司空见惯,令人完全觉察不到的地步。毕竟在这个满是挫败和痛苦的现实世界里,不戴着盔甲,怎么活下去呢。


这方法使人活下来,所有的防御机制,都不过是求生的必需品,跟空气和水差不多。然而它的坏处,就是破坏了人的身心平衡,也就失去了理解和靠近真实自我的机会。


温尼科特发明的身心机制概念认为,人的精神,不是独立于身体之外的东西,尤其不是单独存在于头脑里面的实体。简单的例证有,人身上最长的神经系统,迷走神经(vagus nerve又叫soul nerve),从脑干出发,经过颈部、胸腔直到腹部,广泛连接心脏、肺、胃、肠道等内脏器官。这也是所谓的gut feeling的来源,也是为什么情绪会直接反映在身体的躯干部分的原因。


按照温尼科特的理论,新生儿的精神世界,是从生理感受开始的,从子宫里面胎儿的生理感受记忆,到诞生过程当中的创伤冲击,再到新生儿阶段的原始感受记忆。精神(psyche)是从这些原始的五感记忆当中孕育而来的。那么自然,脱离开身体/生理(soma)的精神,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现在的心理流行用语,真我,真实的自我到底在哪里?或者更准确地说,对每个人而言不同的“正确”和“应该”在哪里?听从头脑的最大的风险就是,头脑就是墙头草,很容易被外界的信息左右。最全面最聪明的头脑/理智,也有可能误入歧途,与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背道而驰。


而身体永远是个体存在的锚定。回到身体,回到情绪感受,回到更原始的觉受上,在每一个现实判断当中,保持身心一致,更可能保持自己的“正确”,也就更可能靠近真实的自己。


情绪抱持


刚才提到过的积极处理情绪的方式之一,情绪抱持,主要是指情绪接纳(emotional acceptance)和情绪容纳(emotional holding),这是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方式。通俗点说,就是人在面对情绪的时候,有能力面对和体验它,既不压抑逃避,也不被它牵着鼻子走,下意识地做出应对行为,比如愤怒可能常常导致对外的发泄,焦虑可能导致过度的思考或者不必要的行动等等。


情绪抱持,就是允许和观察体验情绪的发生,但不被它控制。这种行为当然是一种习得性能力,现在特别流行的正念(mindfulness)和冥想等等练习,就教授这个能力。


通过这种方法达到的“情绪稳定”,是真正的情绪稳定。因为第一,这么做才能真的去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才能真正的消解一个一个的情绪触发场景,否则都只能是无谓的重复,原地踏步;第二,这个状态下的人,也不会对外界进行无意识的情绪宣泄,产生伤害。


但是以我的经验来看,除了熟能生巧,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多好的情绪抱持,跟自己当下时刻的身心状态关系也很大。换句话说,当人身心状态很差的时候,意识层面一味地要求自己做到情绪稳定,可算一种隐晦的自我暴力。


真正的情绪稳定,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能力,更不是目标。情绪稳定是在自己身心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自然的呈现。我们追求情绪稳定,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好的存在状态——自我满足,自我越满足的人,情绪越少,而不是反过来。


自己被照顾得很好的人,情绪稳定;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人,情绪稳定;长期处于这种满足状态的人,情绪稳定。它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体现,而并不意味着,没有情绪波动,情绪起伏都被抑制住了,总是看起来很冷静。它是一种自洽的稳定状态,认真理解自己、好好照顾自己的人,才会慢慢接近这种状态。


如前所述,所有的凡人,只要还拥有自我这个本质上虚空,需要随时通过扩张/攫取来填满自己的东西,就必定还有残缺和欲求,那就一定会有情绪。任何通过否认和逃避这个事实所达到的“情绪稳定”都是伪稳定。而且我们真正追求的并不是情绪稳定,而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自己的一生,情绪稳定,不过是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个副产品。‍‍‍‍


情绪敏感


情绪能量,在心理学和占星学上,都被比喻成水,这不是巧合。情绪像水一样,有流动性,有连绵不绝的连贯性,有排山倒海的破坏力,也有润物细无声的细腻之处。有些人的情绪能量,是加勒比海,平静和煦,但有些人生来就是太平洋,时不时就巨浪滔天。


情绪敏感,就更难以情绪稳定。这是定义决定的。情绪敏感的人,多半也身体敏感、神经敏感,这就是高敏感的定义。高敏感既是负担,又是天赋。任何一个特点同时既是优点又是缺点,我们不说别的,就说在情绪领域,高敏感的优势是什么?


共情能力强,觉察力强——只要开了窍,无论对别人还是自己的情绪觉察都异常敏锐,甚至可以同步pick up身边的人的感受。这很符合咨询师的职业要求,同时也很符合一个好家长的要求。一个状态良好的高敏人士,可以感觉到环境空间里面与身边的人的情绪共鸣,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尤其明显。孩子的潜意识是完全敞开的,他们内摄环境情绪的能力惊人。一个状态良好身心愉悦的妈妈,能给孩子传递最好的潜意识信息——世界是安全的,你是被爱的,放心地探索世界,做你想做的事。


等等,我们不是说高敏人士难以情绪稳定吗?情绪稳定不是做好妈妈最重要的条件吗?的确是这样。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敏感的人就做不好妈妈,这意味着高敏人士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自己的生理心理需求,这样当他们处于良好状态的时候,也能发挥出最好的效能,比如做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承接来访,或者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成为孩子的阿尔法容器,帮助他们容涵他们处理不了的情绪。


所以妈妈们,天生情绪更敏感的女性,面对孩子更容易共情的妈妈,不要难为自己要求自己情绪稳定。你不稳定说明没照顾好自己,先照顾自己的生理心理需求。孩子确实需要妈妈情绪稳定,那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先学会照顾自己的妈妈,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如何照顾自己。‍


被男人嫌弃的情绪不稳定的女友或者老婆们,不要怀疑自己能力欠缺,你情绪不稳定是因为在跟那个男人的关系里面,你没有照顾好自己,他更加没有照顾好你。‍‍‍‍‍‍‍‍‍‍‍‍‍


在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这句话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没人会再当真。但它确实有道理。因为爱也是一种状态,你可以把它叫做自足圆满。一个没有欠缺、觉得满足的人,自然进入爱的状态。这时候ta才会自然而然地溢出爱给到别人——世界爱我,我很好,所以我也爱世界。如若不然,按照意志力去强行给出的“爱”,也往往有形而无神,传达出去的信息,也与爱背道而驰(爱的反面叫恐惧)。‍‍‍‍‍‍‍‍‍‍‍‍‍‍‍‍‍‍‍‍‍‍‍‍‍‍‍‍‍‍‍‍‍‍‍‍‍‍‍‍‍‍‍‍‍‍‍‍‍‍‍‍‍‍‍‍‍‍‍‍‍


停止情绪稳定的pua吧,不管对人对己。尤其是女性和母亲这些情绪敏感的群体,先关注自己过得好不好,好好面对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自己过得好,自然会把好的能量传递给你爱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小一和她的朋友们 (ID:leafwt11),作者:王小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1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