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8-31 11:36

有时候,人生也需要一些摸鱼时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荞木,头图来源:《不求上进的玉子》


“感觉周末什么都没干就过去了。”


这很可能是你某个周一上班之后,在闲聊群里跟同事说的第一句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尽管度日如年的会议时间依然那么难捱,但下班之后和周末的时间总是跑得飞快:


想看的电影还在硬盘里,该做的运动还在收藏夹里,要看的书还在塑封里,打算做的菜还在超市里,需要睡的觉还在等你——但是休息时长却已经过完了。


而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很多疲于工作的人的至宝,就是一些“拿不上台面但是又不怎么费脑”的综艺、小说、电视剧、短视频……


这些内容让人在看的时候能够扔开生活里的破事,只剩下原始的悲喜,没有收获,也不费力气,以至于相比之下,很多正经爱好都变成了充满精力的时候才能去做的事。


“不能再这么堕落下去了,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了。”也许你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荒废人生的时候也发出过类似的慨叹,但很快又在压力与疲惫的夹击下走上了以前的老路。


所以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对“玩”与“生活”都不感兴趣了?难道我们只能在眼高手低的焦虑里走向堕落吗?


这很可能是许多年轻着却已经麻木的人所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现代人,一半时间上班,一半时间止痛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觉:“摸鱼”这件事,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上班的时候为了在工作间隙喘一口气,很多人已经掌握了开小窗跟朋友闲聊、带薪拉屎、出门抽烟等“见缝就摸”的小技巧。


而就算离开了工作,一旦给自己设立了什么目标或者要去做的事情,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看做是自己的领导,在做正事之前忍不住地在焦虑中摸鱼,从而在“什么都没做”的时间黑洞里越走越远。


以至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想着在周六的下午看一部电影、或者看完床头剩下的半本书,却在犹豫与拖延中反复地刷着微博与朋友圈,机械地点开一个个热搜,加倍速看完了并没有什么意思的综艺更新,最后还是没有伸出开始的手。


而在下周关于这天的回忆里,尽管当时获得了十足的乐趣与满足,你却迅速忘记了当时自己刷到过什么碎片内容,只记得无所事事了一整个下午,该做的事情一个都没有做,然后陷入新一轮“我是不是太堕落了”的追问当中。


我们知道好的书和电影能带给人新的视野,知道参加展会和活动能丰富业余生活,知道锻炼或者学一个新的爱好是好事,知道出门走走、产生线下真实的接触能获得充实的感觉。


但另一方面,又忍不住躺在床上,面对没营养却不费脑的流水线内容投降。最后,就算你自诩是一个对自我有要求,对生活感兴趣的人,也还是要努力调动内心力量才能说服自己开始做那些“我本应很想做的事”。


所以在这个时代,眼高手低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基本矛盾。


当然,这不是一个人类的新问题了,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在《新异化的诞生》里就描述过类似的困境:由于无法专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人们自愿去做他们不真的想做的事情。


在这个不停加速的世界里,我们面对不断膨胀的信息与爆炸式增长的娱乐内容,任何需要投入一定时间去消化、理解、思考、感受的娱乐都成为了古典爱好,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即时性、投币式的短期欲望。


在很多时候,寻求短期欲望的满足都比设定一个长期爱好要划算得多。


曾经人们对电视的出现如临大敌,认为其提供的即时性享乐内容会摧毁掉人对于乐趣的认知。而在今天,在十几分钟的摸鱼时间里随时可以开始一盘王者,或是让算法在你面前刷过几十个用着相似bgm的抖音视频。


有学者分析说是因为人们的爱好“下沉”了,不再追求更深层次的乐趣。


不如说是我们如今的生活不再由简单的“工作+爱好”组成:在结束了高强度的工作之后,人们先要寻求精神止痛,才有精力开始自己的爱好。


这些即时开始、即时满足的娱乐活动,大多需要牢牢占据我们的视听感官,让人不得不把大部分注意力都聚集在手机屏幕上,瞬时而强制性地切断你大脑里的纷纷扰扰,达到一种止痛的效果。


同时这些内容大多带有故事性,又不要求我们理解它的前因后果。所以我们可以轻易地沉浸于去背景化的剧情内容,也就不会认为它能够跟自己产生什么实质性的联系,或是跟我们的自我认知以及内心状态能够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共鸣。


在进行这些娱乐活动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或体验都只是作为孤立的片段存在,没有在我们的脑子里留下记忆痕迹,也没有对我们过去的体验增加任何东西。


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把体验到的时间消化成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些时间里的事物都与我们相异。


因此时间飞快流逝,却在记忆里不留痕迹,这些短期欲望虽然可以成为面对焦虑与压力的止痛药,但是当药效截止,你依然立于原地,没有任何新的收获。

我不是不想变得更好,只是,太累了

本雅明曾把生活里发生的事情分为两部分,片段式的体验与我们消化过的、与我们生命紧密相关的经验。


在这个娱乐空前丰富又无孔不入的时代里,我们的体验时刻越来越丰富,但是生命经验却越来越贫乏。


正如本雅明在《经验与贫乏》中所说的:“随着技术释放出这种巨大威力,一种新的悲哀降临到了人类的头上。”


作为经历过“从前慢”的一群人,当我们念起“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候,内心大多是如有所感的:


那时的人精力充沛,有兴趣去学一门乐器,有决心写长长的读后感,满是好奇地和朋友一起去穷游,有耐心看完冗长的艺术电影,有闲心跑去和同好们交流。


这些事情一旦在生活里发生过,你就会记住那种真实可感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并且到现在都时常回顾当时的记忆遗产,难以与拿来暂时性麻痹自己的“体验”所混淆。


因此人们的娱乐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分野:即时满足、即时止痛、过后却让人感觉空虚的短期欲望,与需要投入精力进行感受与消化、能带来切实收获的长期爱好。


而当我们的认知走得越来越远,意识到人生可以更加丰富,需要去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值得认真观看品读的好内容永远没有尽头,甚至上周的人人都夸的“人生必看”你还没来得及看完,这周就已经铺天盖地都是新的“年度剧王”。


于是一方面,我们开始用购买、收藏与下载代替消化与理解的过程。


教程马了就是做了,书买了就是看了,会员费交了就是学到了,电影下到电脑里就是我的了——因为消化实在是太花时间了,而我们正不断在压力中感受不安,只能用消费代替经验,留给自己一个充满希望的虚假意识。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承认,自己不是分不清“好”,只是在“变得更好”的这条路上,累了。


如果人们不得不在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里先划走一部分用来止痛,剩下可以拿来发展爱好的时间就被压缩得更为紧张。


同时,社交媒体以及网络算法还在无时不刻地指点你,到底什么才是“好的爱好”与“值得一过的生活”。


而不再有力气追求额外的兴趣或是更多可能的人,还会被固有的社会期待扣上不思进取的帽子,成为他们新的痛苦来源。


对此,很多人就此放弃踏足痛苦的螺旋阶梯,只停在了止痛这一步,似乎也变得无法苛责。


也许现代人的困境,就是在无法达成上进的时候,依然对于原地踏步满怀恐惧。要么还在与自己眼高手低的认知失调搏斗,要么在一种“我堕落了”的绝望感中加入随波逐流的队伍。


迫于压力与恐惧,人们不停地在名为社会的仓鼠轮上加速奔跑,甚至都来不及细想,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埃里希·弗罗姆在《逃避自由》里说:“在自由的名义下,生活丧失了全方位,它不过是由许多零碎的,互不相关的事情构成,人丧失了任何的整体感。人们面对着这些琐事,就像一个小孩面对着一堆积木一样,感到束手无策。”


我们好像拥有一切,又毫无自主权。这明明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被一堆名为娱乐的积木包围着,却越来越难以感受到底什么才是乐趣。

我一直活在一种被迫无所事事的状态里

前一阵微博上广为流传过一张对比图,是说相比起父辈们的干劲十足,好像有很多年轻人都处于一种对生活感到疲惫、没有参与感、对很多需要做的事情都不感兴趣的状态里。



也许你也会有这种感觉:面对喜欢的东西总是三分钟热度,对于探索新鲜事物没有热情,有时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是提起兴趣去做,却太难了。


尽管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休息时间也被填充得满满当当,却总能在一堆软件中间切换的时候,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无所事事。


类似的生活吐槽在社交媒体上过于常见,以至于我们将其视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没有想到它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问题。


爱尔兰都柏林的心理治疗师索比安·穆雷(Siobhán Murray)在她的《过劳的治疗方案》(The Burnout Solution)中提到,很多过劳的迹象和症状都与初期的抑郁症非常相似。


我们需要注意那种无法消失的疲劳感:处于过劳边缘的人会开始感到情绪麻木,就像他们没有能力参与日常生活一样。


的确,一说到过劳,我们总会直接想到熬夜后憔悴的脸、过劳肥胖与猝死等有明确表征的症状,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情绪劳动很多时候都不随着下班而结束:上班时被工作压榨,下了班还要与自己、生活、社会灌输给你的期待斗智斗勇。


要知道,造成精神与情绪过劳的一个重大因素就是:当今社会里那种什么都想要的文化。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很难在做完一个大项目的同时随时保持精力充沛,有着丰富的业余生活,与别人谈论周末新上的电影,并完成所有的健身目标。


而生活里的种种规范对我们的情绪劳动一直有着压倒性的影响力:在一天结束之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有罪。


因为我们没有满足社会的期待,没有做完我们的要事清单,而且事实上,每天的要事还会堆积得越来越多,为你带来更多焦虑与痛苦。


情绪劳动就如同一个隐形的发电机,明明已经因为过热而发出警告,我们却还在把警告声当做日常的噪音。


因此,穆雷表示,不管你过劳的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待自己。


如果你每天还在精神止痛的过程中挣扎,无暇顾及什么新的目标以及爱好,这个时候你更应该做的是放自己一马,而不是逼自己一把。


当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时候,很可能并不是缺少目标与规划,而是你已经过度饱和了。


这时候再强迫自己去做那些需要时间与精力去消化的“有价值的事”,不仅大概率完不成目标,还会因为“堕落”的感觉而产生更多痛苦。


而跳出社会期待的怪圈,正视自己的现状,才是需要鼓起勇气去做的事:从源头停止内耗之后,我们才有机会与精力去体验真正的生活。


 参考资料:

《新异化的诞生》哈特穆特·罗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逃避自由》埃里希·弗罗姆 | 上海译文出版社

How to tell if you’re close to burning out | BBC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荞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